「夜讀」「打工人」快不快樂,只跟兩件事有關

2020-12-22 海報新聞

晚上好,打工人。

如果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頭一震,那麼你也是無數打工人中的一個。

打工累嗎?你每天是笑著走進辦公室嗎?下面這則《打工宣言》所說的,是不是你呢?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句句扎心。

「打工人」可以一夜之間席捲網際網路,正是因為它說出了無數人的現狀。

朝九晚五、打卡上工,日復一日的重複,複雜的人際關係,做的事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

不管你做的是基礎工作,還是管理層,都像站在了一條無形的流水線上,你不享受工作,又不能停下工作,只能變成不快樂的打工人。

韓國曾針對上班族做過一項調查,74.45%的人患有「公司抑鬱症」,症狀是不上班時精神抖擻,一上班就無精打採。

可是工作的時間佔據了成年人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工作不快樂,人生便失去樂趣,我們有可能做個快樂的打工人嗎?

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裡說:「生命中最大幸運,莫過於在他人生途中,即壯年時,發現自己人生的使命。」

年紀越大越明白,決定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過去我們所有的積累和努力,而是那麼幾次重要的選擇和決定。

比如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會決定你大半生的行業選擇,換公司容易,跨行業很難;

又或者你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可能就決定了你的氣質和生活方式;

甚至你選擇一家工資少的大公司,還是一家工資多的小公司,也會決定你的職業方向,是做一個領域的專家,還是什麼都懂一點的通才……

選錯行業,會苦悶,工作沒有熱情;選錯城市,會迷茫,生活失去方向;選錯公司,會痛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Twitter上有一個提問:一畢業就做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什麼感受?

一個扎心的回答說:這麼早就要用靈魂換錢了。

一位讀者就曾和我傾訴過這樣的感受。

她大學學的是生物專業,她喜歡自然,想找一份可以做自然研究的工作。但是父母覺得女孩子最好不要常出差,何況是到野外,做一個生物老師,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父母的百般勸說下,她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回家鄉當了一名生物老師。

可是,她並不喜歡這份工作,一看到學生嘰嘰喳喳地聊天就心煩,寫教案更是天大的難題。

外人說:「做老師好啊,老師輕輕鬆鬆的放寒暑假。可是放假就要批改試卷、備課,都是她不喜歡的事。」

就這樣痛苦了三年,她決定重新考研,而這時候她的大學同學很多在企業裡已經小有成就了。

一個對的選擇,可以少走許多彎路;一個錯的選擇,則讓你多走許多彎路。

馮唐在麥肯錫的時候,有一次重要的升職,公司一位資深合伙人給他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在職場裡獲得幸福的根源,只跟兩件事相關:

一是人,你有沒有和自己喜歡、同時也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工作;

二是事,你有沒有做自己擅長又喜歡的事。

美國有這樣一句話,「未婚的女人想要一套Vera Wang,離婚的女人想念那套Vera Wang,再婚的女人慶幸自己可以再擁有一套Vera Wang。」

「婚紗女王」王薇薇,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了夢幻婚紗的代名詞。

可事實上,她沒有學過設計。

40歲之前的職業生涯,也屢屢受挫。

她曾經是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最大的夢想是參加奧運會,但是在全美的比賽中,卻屢次落敗。

結束運動員生涯後,王薇薇進入時尚行業,在知名品牌YSL打工,在時尚雜誌競選主編,又輸給了「時尚女魔頭」Anne Wintour。

在籌備婚禮的時候,她看了很多婚紗,但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乾脆自己設計,親手做了一件婚紗,沒想到這件婚紗在婚禮上豔驚四座,也開啟了她下半生真正的事業。

有了自己的婚紗工作室,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接待客戶、選取、面料,夜深人靜又是她創作的高峰。

但這樣的辛苦,對王薇薇來說是幸福的,她說:

我的DNA就是想找到我的真正熱愛。

如果你不喜歡你所做的事,每天你並不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你需要的、想要的、迫不及待要做的,那麼你永遠不會成功。

楊萃先是十點讀書的老朋友,她走過彎路,也經歷過轉折,40歲實現財富自由,她的職業生涯,是普通人也能走的路

大學畢業後,她在國企做過翻譯、在耐克公司做過銷售、在新東方做過老師,但是幾次選擇中,不是進錯了行業,就是錯過了公司發展最好的時機,也錯過在30歲財富自由的機會。

國外進修回來後進新東方當老師,她發現自己已經不能跟年輕老師拼精力了,人家講10小時課無壓力,她講4小時就崩潰了,如果不調整職業規劃,敢問路在何方?

這一次,她用自己的獨家「選擇法」——紅點黑點,給自己鎖定了一個新的職業目標——出書。

三年後,她有了自己第一本書,而且登上中關村圖書大廈登上社科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三名。

有了「暢銷書作者」的身份,之後的職業生涯就像開了掛。

被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邀請做嘉賓,又成了上海交大高金和長江商學院EMBA課程的英語老師,成了日薪2萬的英語老師。

40歲的她,擁有了企業副總裁、上海交大、長江商學院特聘講師、職場參謀長等多重標籤,讓她成為深諳職場之道的人。

在15年的求職、面試、培訓、創業經驗中,楊萃先發現自己走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彎路,也錯過了很多本來可以直接進階的機會,她把這些常識陸續總結成了「職場36計」,成為十點課堂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課程中,她又接收到很多人新的困惑,經過再一次的沉澱和總結,出版《進階:成為快速升職加薪的少數人》。

人生就是每一次選擇產生結果的大集合,要擁有理想的人生,就要把握好每一次選擇的機會,少走彎路。

願我們都有選擇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工作、生活、過一生。

相關焦點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梗一夜爆紅網絡的背後……
    如果,你是關注網際網路的弄潮兒,那麼最近一段時間,一定刷到過這個詞——「打工人」。不管你是從事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技術勞動者,不論你的工作多麼光鮮、多麼亮麗,只要是「上班的」,本質上都是打工人!打工梗一火,就迅速在網上掀起了一番熱潮,為了趕上趟,不少網友自發開啟了表情包鬥圖、文案大賽,不得不說,太有才了……相比之前的「社畜」,從「畜」變成「人」,打工人保留了打工者的自尊和臉,而且相比社畜,不再充滿喪氣,而是體現了「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我一天也活不下去」的鋼鐵意志。
  • 「打工人」爆紅網絡!「打工人」的英語,千萬別說worker
    「早安,打工人」!最近,一個新詞「打工人」火爆全網。Mou姐也只能幫大家到這裡了...接下來,咱們就繼續聊一聊這個「打工人」。說真的,在「打工人」一詞未火之前,咱們一提到打工,相信很多人最先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都是:頭戴安全帽、身穿安全服,在工地上揮汗如雨,夜以繼日艱辛勞動的搬磚工人。
  • 5大神秘節日都跟「好兄弟」有關
    5大神秘節日都跟「好兄弟」有關農曆7月鬼門開,除了中元普度拜拜外,你知道臺灣有一個「國家級中元祭典」嗎?而且不只我們有鬼節,除了大家熟知的萬聖節,全球其實有不少大節日和「鬼魂」有關,快一起來科普小知識!中國人怕鬼, 西洋人也怕鬼, 然而我們對於死亡的敬畏大多來自面對未知的恐懼,因此有許多緬懷、追思,甚至與「好兄弟」們同歡的節日因應而生。
  • 日語「勉強」「泥棒」意思跟你想的不一樣?5個讓人超意外的日文
    日本也使用漢字,但有很多漢字的單字意思跟中文完全不同!像是日文的「丈夫」的意思是結實,就跟中文不一樣。去日本旅遊時不注意的話,會產生許多誤會。「樂吃購!日本」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常用,但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日文單字「勉強」、「迷惑」、「検討」、「泥棒」、「看病」,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怕鬧笑話啦!
  • 我在日本女僕店打工,高壓社會下的夢之王國,跟你想的不一樣
    導讀:我在日本女僕店打工,高壓社會下的夢之王國,跟你想的不一樣我在臺灣時做的是人資相關的工作。當時覺得工作一成不變,想要出來看看。利用了打工度假來到日本。原本只是朋友約說要不要去面試女僕店看看,所以就跟著一起去。但來朋友沒進去,反而是自己應徵上了。
  • 想要靠「島國教程」將姑娘哄上床?姑娘們愛看的AV才是你挑燈夜讀的對象!
    全球的直男們在各大網站費盡一切心思搞「教學資源」,孜孜不倦的在屏幕前「點燈夜讀」。在「下課後」還不忘禮貌的回覆一句:「感謝樓主資源,祝好人一平安!」護士總會跟病人來一發。只要男人想要,姑娘就會給。如果女友發現你和她閨蜜上床,就會主動提出要「大家樂」。... ...抱著這種思想就想把姑娘騙上床,你的「小兄弟」沒有夭折在姑娘的玉腿上都是佛祖保佑。
  • 帶想要去丹麥出國打工的夫妻,感受「丹麥式幸福」
    今天就讓大連天善國際小編,跟想要去丹麥出國打工、丹麥出國掙錢的你,介紹一下為什麼丹麥能是全球第二幸福的國家。疫情期間,習慣以「幸福立國」的丹麥,依舊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積極正能量!就像去丹麥旅行,最大的特產就是:幸福!
  • 段永平 : 做個「胸無大志」的人
    這個名字和外形都平淡無奇的中年男子,曾經花了62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卻說「just for fun」討厭他的人說他會裝,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個商業奇才。▲《打工狂想曲》| 南下打工生活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江西南昌,16歲時就考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北京電子管廠。
  • 別讓蛋殼跑了、打工人的「爺青回」和今天團購了嗎?|極客一周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這時就更要注意那些可能存心「揚灰」的人,和那些在背後幫忙扇風的人,不管他們只是蠢,還是單純就是壞,都別讓他們跑了。今天你社區團購了嗎?風口之上,豬能飛起來,但是你能算出風口上豬的心理壓力多大嗎?社區團購領頭羊興盛優選估計能理解豬的心情。
  • 朋友缺錢來打工!天天「打包早餐」狂請假 佛心老闆娘崩潰了
    貼文一出,讓不少網友直呼原PO實在太佛,紛紛歪樓詢問「老闆娘有缺人嗎」引發討論。這名女網友在臉書不公開社團「爆怨公社」發文,表示朋友當初說很需要錢,她二話不說讓朋友來店裡幫忙打工賺錢,豈料對方卻慣性遲到、請假,一周7天就有3到4天缺席,「有時候睡過頭,還會幹脆不來」,請假理由更是無奇不有,像是幫過世親戚念經、月經爆量、手機被盜、大嫂要開刀,甚至是跟老公吵架,讓她不堪其擾。
  • 為何臺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環顧四周,每位跑者都離我有一段距離,才搞清楚是我的左腳絆到我的右腳,肇事責任全歸自己,真是可恨外加丟臉!老師報完我的成績後,看我傷勢無礙,就繼續測其他同學。但在下課後他把我叫了過去,問了我一個永生難忘的問題:你知道很多人都在終點線前跌倒嗎?我不知道。跌倒不就是瞬間身體不協調嗎?這跟終點線有關?
  • pink slip 不是普通的粉紅紙條一起學跟「顏色」有關的 9 個短語
    Blue 藍色的相關英文說到藍色,常令人聯想到「憂鬱」,因此 have the blues 或是 feel blue 就是「感到憂鬱沮喪」(sad、depressed)。然而藍色不是只跟憂鬱有關,下面兩個片語就有不同的意思。
  • 「打工人」莫非已不再叛逆,向生活妥協了?打工不易,但「打工人」可以選擇苦中作樂.|「每日早讀」
    近日,「打工人」一詞在網絡熱傳。網友調侃的「打工人」,其實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無論是在工地的搬磚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的白領,抑或是嘔心瀝血的創業者,都可自稱「打工人」。The term 「laborer」 has become the latest buzzword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 打工人怎麼在不冒犯到別人的情況下自我誇獎?
    另一邊,我們能看到各種資本的角逐,公司上市,又一批人財富自由。強烈的反差加劇了普通人對於現實的不滿,並以牛頓第三定律為準則,將這力精準地打回了現實社會的另一端——那些站在舞臺中央的、自認為站在舞臺中央的以及假裝站在舞臺中央的人。他們熱衷於打假那些「凡爾賽人」、那些「拼單名媛」、那些「不講武德的大師」。
  • 「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都表示打工,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表達打工(兼職)這樣的詞彙主要有兩個:「パート」和「アルバイト」。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兩者有什麼異同點「パート」全稱是パートタイム,來自英語part-time 表示(按時計酬)打零工,兼職。雖然兩者都可以表示打工,但是在日常實用中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 殺馬特我愛你:被社會剿殺和拋下的「他們」也是「我們」
    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直播興起後,殺馬特有過短暫的復興,但又面臨整改而無以為繼,但還有人在堅持,比如,一個努力在鏡頭中「耍瘋」的女孩,她說,「如果瘋癲能帶給別人快樂,也很好啊。我自己也很開心,又還能賺點錢,挺好。」所以,她打算白天上班,晚上直播玩殺馬特。
  • 如果打工猝死,做一天日結玩三天的「三和大神」呢?
    他們不一定學歷低或職業技能落後,甚至有著固定的收入,但同樣「低成本」生存著,並且對「混吃等死」表示嚮往。對於他們而言,商品社會營造了一個物質富饒、產能過剩、分工越來越細的世界,而倘若人要在這裡生存,就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及時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生產技術的爆炸式革新,使「一門手藝養活大半生」這樣的生存方式已越來越不可能。
  • 抖音上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早安打工人
    抖音上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早安打工人 來源:www.18183.com作者:藍藍鳳時間:2020-11-18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永遠難成神!
  • Happy「牛」year!跟牛有關的英文單字、片語一次學
    3. a sacred cow字面上是指「神聖的牛」,指大多數人支持且相信的,用法源自印度牛是神聖的,在街上亂走也沒有人敢碰牠們。因此翻譯成「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不容質疑的信仰」。   他們不敢反對不容質疑的議會民主。
  • 丈量城市:「打卡」人間「地獄」,溫泉之鄉——登別
    △ 登別溫泉酒店——第一瀧本館登別,屬於支笏洞爺國立公園,擁有硫化氫、含鹽泉、含鐵泉等各色溫泉十餘種,因而被打趣為「溫泉百貨」,素有「北海道第一溫泉名鄉」的令名。△ 地獄谷其實,登別城區內供市民和遊客的溫泉,來源於附近號稱「地獄谷」的火山溫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