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福船將重走兩岸航道 將自廈門沙坡尾航向臺南安平港

2020-12-24 廈門網

  日前,「南臺II號」試水成功。

  鄭道聰介紹福船文創品特色。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潘薇陳翠仙)現在的沙坡尾,充滿文藝氣息,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但你可知道,沙坡尾是廈門港的發源地。百年前,有許許多多的小漁船穿行臺灣海峽,溝通兩岸。近日,仿古木船「南臺II號」泊進沙坡尾避風塢,計劃於5月20日前航渡臺灣海峽。

  臺南市文化協會廈門代表處主任鄭道聰表示,這艘仿古木船預計從廈門起航橫渡臺灣海峽,船上供奉媽祖與延平郡王鄭成功神尊,循先民開臺之路,駛進臺南安平運河。一旦手續申報完成,將立即出航,但還要看實際的氣候與海象而定。

  一艘木船凝結兩岸百年記憶

  鄭道聰向晨報記者介紹,「南臺II號」是艘福船,而福船是福建沿海早期常見的船型,在臺南安平運河1926年開通時,也常見福船往返於閩臺之間;此次「航渡臺灣」計劃若一切順利,也將是1949年兩岸分隔後,首艘仿古福船自大陸駛進臺南安平運河。

  他指出,兩岸民間共同合作,推動仿古福船航渡臺灣,選擇從沙坡尾出發很有深層次意義。據介紹,從1685年至1784年的百年間,廈門是大陸與臺灣之間往來的主要通道。當時臺灣府城在臺南,兩岸之間對渡,就在廈門玉沙坡與臺南鹿耳門之間進行。

  鄭道聰說:「從去年5月份開始,我們就萌生了仿製福船橫渡臺灣海峽的想法,也和很多兩岸的老漁民交流過,大家都說這福船可以開呀,以前他們都是開漁船的,大家彼此都有很多故事與回憶,也很想再看看仿古木船橫渡臺灣海峽的景象。」

  此次「南臺II號」航渡臺灣將從沙坡尾迎請媽祖、延平郡王神尊至臺南會香。「這也是兩岸民俗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媽祖文化是兩岸人民共同的信仰,若是福船能夠成功到達臺南安平運河,相關媽祖廟的信眾也會出來迎接,舉行一系列的儀式,很有意思。」鄭道聰說。

  循古法借自然力重啟兩岸航道

  既然是重駛古航道,這艘福船也將靠自然力來航行,將以4人操作,由一艘船籍在香港註冊的臺南遊艇「維多利亞」號陪同隨行照顧。「我們將以風帆動力、羅盤導航,像數百年前的漁民一樣,藉助自然的力量乘風破浪,航渡臺灣。」鄭道聰說,此次航行預計需要4天。

  預計從廈門沙坡尾起航,沿著古代航線橫渡臺灣海峽,中途停靠金門水頭碼頭、澎湖馬公港,橫渡黑水溝到達臺南的安平港,探尋先民渡台歷史航路及渡口,探討兩岸歷史渡口變遷及保存城市記憶的文化策略。

  據悉,「航渡臺灣」計劃由臺南市文化協會、福建省福龍中國帆船發展中心、廈門市思明區群眾文化協會等民間團體共同合作。

  鄭道聰介紹說,目前已完成人員航訓的計劃,「南臺II號」已經渟泊在廈門沙坡尾港口,等待批准出海。

  連結

  創作福船文創品

  讓兩岸文化鮮活

  除了規劃福船航行以外,鄭道聰還特別邀請了臺灣的文創業者為福船量身定製了相關文創產品。他說:「我覺得這次福船航渡不僅僅是一次航行,也是很有意義的兩岸文化交流,總要留給民眾一些回憶,於是,就希望能有人來設計相關的文創產品。」

  鄭道聰向晨報記者展示了從臺灣帶回來的文創品,印有福船樣式的布袋、便攜的筆記本、特色的明信片等等都有著吉祥、保平安的意義。「現在這系列產品都已經出產了,在沙坡尾的不輟舊物館也有擺出一些產品,這讓不少來廈門的遊客都可以看到買到,也很有意義。」

  「南臺II號」由來

  「南臺II號」2013年由福州閩侯新歧造船廠開造,同年經廈門沙坡尾造船老師傅修改之後在廈門首航,2014年在漳州海澄鄭氏宗興造船廠翻修,凝聚了福州、廈門和漳州三地傳統的造船技術和匠人心血。

  「南臺II號」長5.99米、寬1.99米,船身不包括壓艙石有1200公斤重,桅杆總長6米。船體原木色,甲板棕色,帆紅棕色,船身漆滿了白、紅、藍、黃、綠等顏色。

  據介紹,「南臺II號」船身採用的是先祖流傳下來的漆法,船頭紅底白錨圖形「護心鏡」,先民們相信,有了「護心鏡」,當船隻遇到礁石時,船頭可將礁石「剖開」。一般來說,船身兩側「船眼」之處,眼睛朝下為捕魚船,眼睛平視為運輸船。

  該船船眼處,白底黑圓上綁著三條紅緞,面對船身自左向右,各象徵著海神媽祖、千裡眼與順風耳,另有太極圖形保佑平安。

  靠船尾處綠底上面畫有一尾海鰻,相傳先祖駕船時曾遇到海難,船艙破洞,一尾海鰻鑽進那破洞中,恰好將水堵住,致船平安駛回,海鰻也有保佑平安之象徵意涵。

  (記者潘薇陳翠仙)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仿古福船計劃重走"成功路" 21日從廈門揚帆航渡臺灣海峽
    「南臺II號」昨日抵達廈門沙坡尾。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特派漳州記者黃小英)昨日早晨6點半,一艘5.99米長的仿古木船從漳州月港遺址路頭尾碼頭駛出,經過3個多小時的航行,於9時40分左右到達了廈門沙坡尾。本月下旬,這艘仿古木船計劃重走355年前鄭成功船隊航渡臺灣的航線。  為古代三大傳統船型之一  昨日早晨6點,太陽初升,月港的江面上吹著西風。
  • 臺南安平港至福建泉州海上貨運航線首航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臺南訊 臺南安平港海運快遞專區26日啟動營運,該港至福建泉州的貨運航線同日首航。  安平港海運快遞專區是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在臺灣中南部設置的唯一海運快遞專區。安平港至泉州航線由豐澤船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豐澤園」輪執航,提供每周1個航次的運送服務,可裝載672個貨櫃,將為臺南地區業者提供更完善快捷的海運物流運輸服務。
  • 臺灣臺南安平港至泉州 海上貨運航線首航
    ­  由臺灣臺南安平港海運快遞專區發運的船舶「豐澤園」輪順利抵達泉州石湖港區錨地,泉州海關石獅辦迅速安排人員為該航線首航船舶辦理進境手續。4月27日,該船舶靠泊石湖港後第一時間進行裝卸作業,石獅辦共監管進境廢紙、廢塑、無紡布、尼龍布、藍溼豬皮共計327標箱,總重3374.7731噸。
  • 廈門至臺南擬開通「海上巴士」 全程4小時(圖)
    製圖/張平原  近期,高速客貨滾裝輪「臺閩之星」輪將試航廈門—臺南安平港航線,如相關審批順利,航線有望在下半年開通。屆時,廈門將擁有4小時抵達臺南的「海上巴士」,進一步豐富廈臺「三通」形式,助力兩岸交流,鞏固廈門作為海上對臺客、貨運最主要港口的地位。
  • 臺南媽祖像闊別三百餘年後首度迴鑾廈門
    中新網廈門7月27日電 (記者 陳悅)300多年前,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在廈門港恭請三尊媽祖像隨艦護軍;300多年後,三尊媽祖像中的「文館三媽」於27日首次重回廈門港,迴鑾廈門沙坡尾朝宗宮,體現兩岸「同根同源一家親」。
  • 累積互信 恢復臺南友善好客形象
    「兩岸自由行剛開始啟動,臺南的首篇故事,就和別人不一樣!」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陳俊安,與市府民政局合作,居間連繫協調,幫忙來自廈門的葉家姐妹尋親,這是跨越歷史鴻溝的一幕。   臺南府城是漢人開臺首邑,兩岸之間互動的歷史,較其地城市更為淵遠流長,在臺南發生的故事,其他城市不一定發生。
  • 海峽兩岸媒體行走進沙坡尾 感受最「潮」閩南文化
    (本網記者 文潔)滲透著年代感的閩南文化如果一定要給它一個潮流的表達場所,那只能是在廈門沙坡尾。24日下午,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福建站的記者們走進沙坡尾,聽潮流時尚的閩南文化故事。儀式由相關社區的宮廟或宗祠於秋季東北季風起時組織舉辦,舉行盛大的典禮祭祀王爺和普度「好兄弟」,請「好兄弟」跟隨王爺上王船,扛抬王船踩街遊行,並以各種精彩的藝術表演陣頭開道;夜晚,再將王船焚燒或推送大海,以送王爺海上巡護百姓平安。這裡提到了宮廟,就不能不提及沙坡尾漁家獨特的信仰崇拜,有當地特有的釣槽王、鉤釣王崇拜等,還有兩岸民眾都十分熟悉和敬仰的媽祖。
  • 首屆兩岸帆船賽 15艘船今晨陸續抵達臺南市安平港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兩岸合辦第一屆海峽杯帆船錦標賽昨天登場,15艘帆船從廈門出發,今天清晨陸續抵達安平外海,首艘靠岸的夢影號船長吳軼說,這是他首次駕船登陸臺灣,內心十分激動。
  • 兩岸文博會將設美食區 市民可品嘗地道臺南小吃
    廈門網訊(晚報記者 龔小莞)煙燻食品滷味、米糕、烏梅甘草精緻甜點、擔仔麵、肉粽、杏仁豆腐丁、水果酥……光聽名字都讓人垂涎欲滴。這些最地道的臺南小吃,將出現在首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美食區,讓你大飽口福。美食區設在文化藝術中心西廣場。
  • 2018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在廈門開幕
    據介紹,此次新版《阿搭嫂》,是由兩岸青年協同創新,將原劇的高甲戲與歌仔戲、客家戲元素相互融合,以帶來舞臺表現張力更強,角色層次感更多樣的效果,不僅讓經典劇目綻放出別樣的光彩,還呼應了此次海峽兩岸藝術節「跨界與創新」的主題。  在為期5天的藝術節期間,臺灣一心戲劇團還將帶來改編自法國劇作家馬裡伏《愛情與偶然狂想曲》的歌仔戲新劇目《啾咪!
  • 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在臺灣彰化開幕
    新華社臺北6月24日電(記者 汪奇文 章利新)2017邁向成功之路——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24日在臺灣彰化鄭成功廟開幕,主辦方希望藉此機會增強兩岸信眾情誼,加深對鄭成功文化的認同與理解,擴大兩岸民間互動與交流。據介紹,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自200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8屆,並於2013年和2015年分別移師臺南和新北。
  • 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單位昨在廈門沙坡尾揭牌
    到沙坡尾體驗中醫藥文化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單位昨揭牌廈門日報訊 (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黃清餘)曾經,這裡是廈門魚肝油廠的煉油車間昨日上午,福建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單位在沙坡尾58-2號揭牌,八寶丹中醫藥文化館同步開館。這個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基地,由廈門中藥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集中醫藥文化學習、教育、宣傳、體驗於一體,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和講解。作為福建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單位,八寶丹中醫藥文化館將成為市民和遊客了解中醫藥文化、日常養生和自我保健方法的重要平臺。
  • 尋找城市歷史記憶:廈門沙坡尾的古味與新潮
    今年2月,由市政府印發的《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正式出爐,這意味著,我市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全力爭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全新的「城市名片」。從今天開始,《廈視新聞》將推出系列報導「尋找城市歷史記憶」,關注廈門的歷史風貌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展現廈門對文物的保護、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成果。
  • 超大型貨櫃船航道內失控 廈門海事局交管中心科學指揮化解險情
    6月09日0534時左右,廈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廈門VTS中心)值班員在值班過程中發現,在13號和15號航標之間航行的進港貨櫃「BA***」輪航向、航速異常,VTS值班員迅速通過甚高頻(VHF
  • 臺南首登海峽論壇推介旅遊:認識臺灣,從這裡開始
    圖為臺南市觀光旅遊局副局長林國華介紹臺南風情。(中國臺灣網 王偉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6日廈門消息 「臺南是一座有氣質的城市」,在第四屆海峽論壇臺灣縣市推介會上,臺南市觀光旅遊局副局長林國華如數家珍般介紹這座城市的精彩,「認識臺灣,建議您從臺南開始。」
  • 臺南機場直航廈門9月8日正式起航 只需95分鐘
    臺南到廈門只要95分鐘?這不是比臺南乘高鐵到臺北還要快麼,真的可以實現麼?答案是肯定的。國民黨籍不分區「立委」陳淑慧31日宣布,臺南地區民眾期盼已久的國際及兩岸包機,將於9月8日正式啟航。  據中評社報導,陳淑慧表示,為推動臺南地區觀光發展,今年5月19日馬英九在臺南發表就職滿三周年演說時,就宣示將加強臺南地區各項建設,並且正式宣布從今年暑假開始,臺南機場列為兩岸直航機場,先從包機開始,待客源穩定後再改為固定班機。
  • 高雄485萬元產品賣到大陸後,臺南市長親迎日籍郵輪
    1月21日,臺南市長黃偉哲更是親自迎接日籍郵輪「太平洋維納斯號」首度停靠臺南安平港,黃偉哲致贈首航紀念牌給船長松井克哉,並趁機推銷臺南觀光景點,期盼下一次到訪臺南之旅。臺灣聯合新聞網當天報導的標題更是寫上「臺南市府:如辦喜事迎接」。
  • 成龍大哥打卡廈門沙坡尾一家閩味餐廳!
    成龍大哥打卡廈門沙坡尾一家閩味餐廳!  11月26日晚,廈門金雞獎活動後有網友發現成龍大哥一行打卡一家位於廈門沙坡尾的閩味餐廳,並且與現場工作人員親切合影留念。看的出來,成龍大哥精神狀態很好,並沒有像報導說的狀態可不好,發量非常少,髮際線後移的情況。不過還是希望大哥注意身體好好休息!
  • 招不滿百對廈門新人 臺南古禮迎親喊卡
    > 據中評社報導,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承辦,原預計有百對廈門新人在臺南舉辦集團古禮迎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