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當謝瑞傑的父母知道他被北大考古系錄取的消息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後便跟兒子調侃起來:考古是不是跟《盜墓筆記》裡寫的一樣?
5日,北京大學宣布了2020強基計劃在川錄取名單,高考文科成績645分的綿陽南山中學學生謝瑞傑在通過校測後,被北大考古系錄取。他將成為此前被半個考古圈團寵的湖南妹子鍾芳蓉的同學。為什麼選擇考古?他用了一句很詩意的話解讀:讀書讀到新奇的話,像泥沙裡挖到寶一樣;發現未知的快樂,是一種比佔有物質更加深沉的快樂。
謝瑞傑和班主任尹冰老師
佛系男孩:「繪畫為我打開新世界大門」
謝瑞傑說自己小時候「費」,為了讓他靜下來,7歲時媽媽給他報了國畫班,哪知道,繪畫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小夥子更加「躁動」了,家裡到處,連牆上都是他的作品。愛上中國文化的他,喜歡齊白石,喜歡碑帖;喜歡上敦煌壁畫的盛大氣象;喜歡在宋人書畫中尋找市民生活的煙火氣,在宋徽宗的瘦金體中體味一代帝王的瀟灑與豪邁……
「無論是城市還是人,我都喜歡解讀他們背後的精氣神。」沉醉於城市博物館的他,走進頤和園,會驚喜地去追尋仿蘇堤建造的長堤散發出的江南氣息;走進家鄉的博物館,他會專注于欣賞一幅古人的畫作……
謝瑞傑坦言,自己其實挺佛系的,機緣巧合在老師的鼓勵下申報了北大強基計劃。文科生的他也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填報了哲學、考古、中文、歷史專業,最後幸運地被考古系選中。
這幾天,他剛剛加入了北大考古系微信群,被熱情的師兄、師姐們「圍觀」,當湖南妹子鍾芳蓉入群時,謝瑞傑用「炸了」來形容大家的興奮。「感覺考古系氛圍很好,非常有意思。」
發現未知的快樂 畢業後走學術道路也不錯
謝瑞傑喜歡看書,看紀錄片,《國家地理》、《博物》,《探索發現》、《尋寶》之類的節目都讓他著迷。
談到最近網上很火的對考古系畢業後就業的問題,謝瑞傑很坦然,「首先聲明我不是出生在土豪家庭,我似乎有些像中國古代士大夫,對物質需求不是很強烈。」強基計劃是為國家基礎學科培養人才,對這點他很清楚,「畢業後走學術道路,進考古隊也很有意思。」北大新生群裡,師兄師姐們聊起考古趣事、生活讓他心生嚮往:聽說有一個學期要在野外考古。
「雖然我平時也要淘寶,但買東西就是一時的快樂,買到了反而沒什麼感覺。」相反,多年的閱讀經歷,讓他充滿了好奇心:「讀書讀到新奇的話,就像泥沙裡挖到寶一樣;看到一幅非常美的畫,就算只有一筆,也會有發自靈魂的讚美;發現未知的快樂,是一種比佔有物質更加深沉的快樂。」
這個暑假,謝瑞傑在看書,《西方美術史》《全球通史》《萬古江河》,他說自己的獨立意識比較強,父母對他很寬鬆。他很喜歡散步。「我很享受一個人散步,靜靜地走,腦子裡總會冒出很多奇妙的想法,就像有兩個人在對話,還會給人意想不到的啟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