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大叔百萬粉絲背後:曾膽小不敢上臺唱歌,靠播音腔朗誦出圈

2020-12-20 今報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 受訪者供圖

鄉間,暖陽,雞叫聲此起彼伏。慵懶悠閒的畫面中,一位穿棉襖的大叔雙手揣在袖筒裡,閉眼吟唱《橋邊姑娘》:「暖陽下我迎芬芳,是誰家的姑娘……」

這是河北承德擁有百萬粉絲的守山大叔於新偉的最新視頻作品。退伍兵出身的他走南闖北後回鄉包下山頭養雞養牛種樹,因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出圈」。

他的故事證實,這是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諸多有個性的新農人通過網絡平臺走紅,繼而改變人生。

網上,於新偉唱歌、朗誦還搞直播;生活裡,他養雞養牛種樹賣山貨。走紅後機遇多多,《星光大道》等節目已給他發來邀約。而妻子何麗霞還記得,丈夫曾膽小不敢上臺唱歌,沒想到45歲夢想開花了。

山村冬夜直播

鄉村的人夜晚習慣於早睡,何況是在落雪的冬夜,孤寂的大山。但是,今年45歲的於新偉最近從早忙到晚,晚睡更是常事。

就拿11月22日來說,他白天忙碌山裡的活,還要接待來訪媒體,家務活以及倆孩子的大小事兒只能交給妻子去做。到了晚上,他照舊開通直播帳號「牧野繁花—守山大叔」,一個半小時內,他不停唱歌、朗誦,和網友侃大山。夜裡十點多,又接了媒體採訪電話近一個小時。

22日晚上的直播,於新偉換了件皮上衣,背景就在承德市隆化縣七家村寶山營村自己家中,鏡頭正對著牆壁上一張簡陋的風景畫。

當晚,兩千多位網友圍觀了於新偉這場直播,譁啦啦不斷翻頁的評論透著大家對他的喜愛,有人拿他的「地中海」髮型開涮,有人嚷著還要聽朗誦《再別康橋》,有人喊乾脆播段小說吧。

於新偉保持他的節奏和風格,該唱歌唱歌該朗誦朗誦,過程中不忘帶貨。

在演唱《天竺少女》時,他興奮起舞,底下有網友笑侃「你還是唱吧,跳的不好看」,他笑笑繼續唱跳。

朗誦更是現在直播裡不可缺少的保留節目。自打於新偉朗誦《再別康橋》上微博熱搜後,不斷有網友找到直播間,點名要聽朗誦《沁園春·雪》、《鄉愁》等。有意思的是,還有位頗為專業的粉絲,每次都會給他指出朗誦錯了哪些字。直播快結束時,他還把妻子何麗霞請進鏡頭,給山楂和玉米帶帶貨,然後結束了當晚直播。

彼時,山村雪落無聲,人們早已進入夢鄉,而於新偉家中燈火通明,夫妻二人結束直播,於新偉又接受了媒體電話採訪,很晚才歇息。

這是這對山村夫妻現在已經熟悉的生活日常。

45歲「出圈」

事實上,於新偉對自己現在的際遇也沒有想到。

不常刷抖音、快手的用戶認識於新偉是因為新浪微博。很多人還記得「養雞大叔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那個熱搜。

視頻裡,髮型有點「地中海」的於新偉裝扮樸實,在鄉間用磁性十足的嗓音不緊不慢的朗誦,實力與裝扮形成劇烈的反差,讓網友直呼「開口跪」「老天爺賞飯吃」,連播音主持界不少專業人士都予以點讚。

因在採訪中,於新偉自稱是在河北承德養雞的農民,視頻素材裡也確實能看到在他背後滿地撒歡的雞,於是微博網友稱其為養雞大叔。

有些網友不知道,於新偉此前在快手平臺以唱歌、直播為主,已積累了不少粉絲,他的直播帳號則叫守山大叔。妻子平時就喊他「守山」。

因「再別康橋」的朗誦視頻火了之後,於新偉更忙了,各種採訪、節目邀約不斷。前幾天,央視新聞頻道以《村裡的「朗誦者」》為題,給於新偉做了8分51秒的報導。節目播出後,他的粉絲又漲了不少,還有粉絲慕名而去,直接跑到他家裡要「拜師」。

此外,他稱還收到《星光大道》等節目邀約,計劃下個月北上京城。他家裡的網店也做起來了,主要帶貨村裡的蘑菇、蜂蜜、榛子等山貨。

對於生活中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於新偉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一開始錄製視頻、直播,純粹是當做個人愛好,也沒有「尋思著成為名人」,覺得「有兩三萬粉絲就到頂了」,沒想到自己今天可以擁有百萬粉絲,上央視,成為不少媒體報導的主角。

這是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諸多有個性的新農人通過網絡平臺走紅,繼而改變人生。於新偉就是其中一個。

但是他很清醒,對這一切保持平淡認知。

「不是誰都能出來,都能被看到。我出來可能是因為反差大,網友會覺得長的不行,頭髮都掉成『地中海』了,聲音一聽還行,所以才引起關注。」於新偉如此評價自己的意外走紅,「也許是我幸運,並非因為我有多大能力才脫穎而出。」

趟過苦日子才有今天的甜

一個事實,平凡如你我的於新偉,在45歲這年,聽到了夢想開花的聲音。

他的經歷豐富又普通。

初中畢業之後,於新偉去山東濟南當過三年兵,23歲退伍後先是跟著建築隊做小工,之後走南闖北打工,學過理髮,也開過飯館賣過衣服……吃過不少苦頭,多年摸爬滾打中也積累了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打工過程中他結識了爽朗能幹的河南媳婦何麗霞。

何麗霞對二人此前的日子記憶猶新。

他們夫妻二人在北京學習理髮時認識,結婚後回到家鄉開理髮店,後來因為何麗霞對染膏老是過敏,二人就商量著不幹了去外頭闖蕩吧,於是帶著年僅四歲的孩子出去了。

在內蒙古二連浩特,何麗霞稱「撞了一頭包,受的那個罪,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他們開飯館,所在街道本來計劃要開一個菜市場,結果沒開起來,然後人氣上不來,「那條街的飯館全都賠錢了,我們倆就不認輸,就想把它掙回來,因為投了不少錢,給我急得天天哭。」

後來,他們索性就關了店,推著車子賣各種小吃,就這樣一塊、兩塊的掙,每天從凌晨兩三點鐘一直忙到晚上十來點,再加上接送孩子,天天如此,倆人都熬得受不了,「他的頭髮為何變成這樣,就是累的。我那會老是臉上長斑。倆人身體都吃不消。」

就這樣,一點點掙錢,日子一點點過好。約八年前,於新偉、何麗霞夫婦二人帶著倆孩子回到家鄉,「十萬元承包下一座山頭17年」,種過綠化樹、養過牛和雞,現在還養著大約600隻雞,自此守在山中過日子。

何麗霞稱別人一聽回到家鄉包山頭,乍一聽可浪漫,其實很辛苦。

「他養牛那會兒,25頭牛就他自己照顧,清糞除草,最怕牛一起生病,天天能耗半夜。」何麗霞坦言夫妻二人曾經吃的苦、受的罪,可能有些人根本就受不了,但是現在都熬過去了,能有今天這個成績,他們倆非常珍惜。

如今,每當遇到難處,何麗霞總會這樣說,不要著急,總有辦法。「其實人只要努力,怎麼都能活下去,不可能沒有飯吃。」

曾膽小不敢上臺唱歌

於新偉因為用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出圈」,實際上最拿手的是唱歌。

何麗霞打從認識丈夫於新偉起,就發現他特別會唱歌、愛唱歌,老是攛掇著他去參加唱歌比賽。回到村裡定居以後,大山就是無與倫比的舞臺,於新偉隨時隨地開唱,騎著摩託車、開著三輪車或者正幹著活,「嗷嗷就唱上了」。只有剛養牛那會,成天忙的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和心情,就沒唱。

何麗霞記憶裡,於新偉誰的歌都會,劉德華、張學友,費玉清、騰格爾……「老雜了,亂七八糟的,誰的都可以,聽幾遍就學會了新歌。」何麗霞眼裡,於新偉還會模仿,「其實他要是專業培訓下,演電影也行。就是不自信。」

有回鎮上組織唱歌比賽,獎品是被罩,何麗霞勸說於新偉去參賽,這多好啊還有被罩拿,但是他有些膽小,磨不開面子,說自己差遠了,這不行那不行的沒自信,最終去了也沒有上臺。「我說他這人唱歌挺好,白瞎了,啥都不參加。」何麗霞回憶起這茬事兒時笑道。

於新偉也記得這事。他說自己確實愛唱歌,但是是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太自信,人一多就不愛說話,也沒有機會實現夢想。網絡平臺的出現打動了他——不用當著眾人的面,也不用登臺,隨時隨地想唱就唱,想上傳就上傳,就覺得可以試試。

於新偉記得,他最開始接觸網絡平臺時,是在姐姐的工地幫忙。他負責記帳,一玩手機,老是記錯帳,乾脆卸載了平臺。後來回到自己家鄉,相對時間自由些,算是正式踏入直播圈,就弄了個音效卡,一開始連三腳架都沒有,開始錄自己的日常,唱歌、朗誦抑或是幹活,慢慢的粉絲一點點漲起來。

何麗霞回憶,一開始於新偉也不知道怎麼維護粉絲,還曾打過退堂鼓,她就勸說多研究下別人是如何直播的。「他就沒啥好說的,擅長唱歌,不擅長聊天,一開始直播間二三十人,一個人說話的也沒有,就自己找話題。後來他就覺得壓力大,特別累。」何麗霞稱他們倆不停琢磨如何直播,「你別看直播只用對著鏡頭,其實壓力老大了,都不知道說啥。後來我說我替你播,撿蘑菇,幹活,就是平常幹啥就播啥,後來就老上熱門,我們倆知道那個方法對了,就天天播,一天播個十個或八個小時,直到有了百萬粉絲。」

在何麗霞心中,丈夫於新偉特別有才華,不僅會唱歌、畫畫、朗誦等才藝,人也好,做什麼都很細心。兩人在家鄉開理髮店時,剪個頭髮才三塊錢,「他給人家理的特別細緻,不糊弄人,就是不管幹哪行,他都特別細心。而且他心眼特別好,有些人剪不起頭髮的,他就免費給人剪。」

這個能說會道的河南媳婦,覺得於新偉值得她追隨一輩子。

最開心的最遺憾的,以及最想做的

從默默無聞到坐擁百萬粉絲,從「山中無人識」到成為新聞人物,於新偉這個新農人的路徑,印證了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是前提是得有實力。

於新偉朗誦張口就來,談吐穩健,顯示出他並非空有虛名,而是頗有積澱的人。這得益於他愛讀書。

他說自己上學那會英語、數學等科目不行,只有語文好,尤其是熟讀很多文言文,「喜歡那種意境。」後來,到了部隊,每天訓練完畢就是學習,讀書給山村裡出來的於新偉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這些積澱都藏於內心,直到今天厚積薄發,取得成績。

面對走紅,於新偉的妻子何麗霞也是個很清醒實在的人。

「我比較平淡,確實現在粉絲多了,採訪的媒體也挺多的,一天三四家,多少有點那種網紅的感覺了,但是也沒有說是從此美了、飄了,生活還是跟原來一樣。」何麗霞稱兩個還是像從前一樣過日子,「內心不會膨脹到了想著得買車了該買衣服了,沒這樣想過,就是尋思掙錢也不容易,然後該攢點就攢點。」

對於現在的生活,於新偉稱還算是享受。

成為所謂的知名人物以後,他有一件最開心和最遺憾的事。最開心的是,他和好多失聯多年的戰友聯繫上了,「多少回夢到部隊,夢到戰友,沒想到重新找到了。」

最遺憾的是,他無法和父親分享今天的喜悅。11月22日晚間直播中,他演唱了《天之大》,突然想到了父親,唱著唱著險些落下淚來,好在控制住了情緒。「如果我父親還活著多好,在電視上能看到我多好……」於新偉語帶唏噓,「我在我們家老小,不是特別懂事,也不是讓他們二老那麼放心,要是二老還在該多好。」

對於今後,他抱持的想法就是好好撫養兩個孩子,把自己對於父母親的遺憾,彌補到孩子和家庭身上,能讓兩位老人安心。

說到以後的打算,除了繼續做好目前的直播之外,做公益是夫妻二人不謀而合的想法。

於新偉還有一件最想做的事——如果自己將來有能力的話,通俗來講就是有錢的話,資助村裡的貧困大學生。

「我這人,平平淡淡前半生,走到哪裡都遇到貴人。以後就是守著山,守著倆孩子。」

相關焦點

  • ...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火了!百萬粉絲的他曾膽小不敢上臺唱歌
    慵懶悠閒的畫面中,一位穿棉襖的大叔雙手揣在袖筒裡,閉眼吟唱《橋邊姑娘》:「暖陽下我迎芬芳,是誰家的姑娘……」這是河北承德擁有百萬粉絲的守山大叔於新偉的最新視頻作品。退伍兵出身的他走南闖北後回鄉包下山頭養雞養牛種樹,因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出圈」。
  • 一開口就是播音腔 守山大叔朗誦《再別康橋》受關注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一開口就是「播音腔」!火遍全網守山大叔的日常→河北承德隆化縣寶山營村,是燕山山脈下的一個普通村莊。這裡有一位以種地養殖為生的農民。從兩年前開始,他在村子裡,守著山間地頭朗誦放歌,並錄成視頻上傳網絡,跟網友分享農村的生活,磁性的嗓音引來不少網友點讚。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守山大叔」的故事。
  • 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火了!來看「守山大叔」的日常→
    這裡有一位以種地養殖為生的農民大叔。從兩年前開始,他在村子裡,守著山間地頭朗誦放歌,並錄成視頻上傳網絡,跟網友分享農村的生活,磁性的嗓音引來不少網友點讚。視頻中,留著鬍子、面露微笑、磁性的嗓音,這就是「守山大叔」的網絡形象。「守山大叔」的真名叫於新偉,今年44歲,家住在河北隆化縣七家鎮寶山營村,近日,他用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讓他吸引了不少粉絲的關注。
  • 守山大叔直播兩年還債30萬!他一開口,網友驚呼:天使吻過的嗓子
    「之前都是唱歌,沒想到第一次朗誦,卻火了……」他至今仍沒想明白爆紅的邏輯,也坦陳因此獲得的紅利,「如果沒有網際網路,我恐怕現在還欠著一身債,連臺都不敢上。」 「天使吻了嗓子,又踹了臉蛋」 生活也許在不經意間捧來意外之喜。於新偉獲得的饋贈,來自一個平凡的、忙完農活的傍晚。
  • 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神木農民工走紅網絡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手捧兩塊紅磚當做書,身旁是繁忙而略顯雜亂的建築工地,聲音充滿磁性而略帶沙啞,播音腔卻是十足……陝西神木農民工李小剛在抖音上朗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經典作品,別有風味,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央視大牌主持人海霞說他的朗誦「很有味」「感情飽滿而自然」,期待有機會和他切磋朗誦心得。
  • 網紅「守山大叔」於新偉破格加入承德市屬文藝家協會
    承德市文聯最新消息:網紅「守山大叔」於新偉破格加入承德市屬文藝家協會(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近日,網名叫「守山大叔」的隆化縣農民於新偉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從養雞農民變成了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國內20多家媒體對其給予採訪報導,《黃金100秒》等央視綜藝節目相繼邀約參與節目錄製。
  • 那個播音腔的工地大叔,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堅持才是唯一真理
    但凡心中亮起「學歷提升」這個念頭,很少有同學不去思考這些問題,在剛進入繼續教育這個行業的時候,劉老師還會舉例子、擺事實來回答同學們的疑問,時間一長也就慢慢釋然了。因為我始終相信,生活應該是最好的答案,而等待是最好的方法!就像那個播音腔的工地大叔一樣!
  • 養雞大叔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迷倒網友:大叔出詩集嗎?
    養雞大叔播音腔朗誦再別康橋迷倒網友:大叔出詩集嗎? 2020-11-02 10:00:30  來源:封面新聞      10月31日,河北承德的農民大叔於新偉在網絡上發布自己一段朗誦視頻引發關注。
  • 農民工深情朗誦《再別康橋》,一口播音腔令人動容!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個火熱的視頻,視頻中一位農民工在工地上手捧磚頭,深情地朗誦徐志摩的經典之作《再別康橋》: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他的聲音渾厚內斂,深沉有力,不禁打動了眾多網友。
  • 易混淆的播音主持專業知識:朗讀、朗誦與播音
    而朗誦的口語表達是生動、優美、富於變化的。對聲音再現的要求則是風格化、個性化甚至可以是戲劇化的。它要求朗誦者通過音量的大小、節奏的快慢,以及語調的變化等多方面的技巧,凝結成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展示出作品的感染力,深入並撼動聽者的心靈,引發聽者思考,使聽者產生回味。兩者的應用範圍不同。
  • 養雞大叔播音腔讀《再別康橋》火了!網友都聽愣了…
    近日,河北承德農民大叔於新偉徹底火了一把!他平日靠種地養雞為生,在農閒時,他喜歡唱歌。偶然機會,他為網友用播音腔朗讀了一首《再別康橋》,磁性的聲音,一下子引發了許多人的點讚!於新偉說,他上學時就特別喜歡語文,尤其是古詩詞。後來當兵時,開始喜歡散文詩。對於朗誦,他並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純粹出於愛好。聽完他的朗誦,很多網友表示:一開口就給跪了!
  • 播音主持藝考生朗誦必備技巧是什麼?
    播音主持這個行業看上去光鮮亮麗,就是站在臺上說幾句話而已,而且主持人上臺一般都會提供主持稿,稿件朗讀也是播音一部分,但是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份稿件可能會經過上百次的練習,尤其對於藝考生來說是非常辛苦的,那麼,主持稿怎麼朗讀才會吸引人?
  • 工地上朗誦《再別康橋》:這就是真實的人間
    近日,一則農民工在工地上手捧兩塊紅磚朗誦《再別康橋》的短視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富有磁性的嗓音,抑揚頓挫的播音腔,雖然有些字發音不準,但還是驚嘆了無數網友。這位被稱作「工地徐志摩」的農民工名叫李小剛,是一位工地裝載機司機。
  • 0基礎如何練出播音腔?
    一、發聲系統的訓練 · 播音生要有異於常人的表達能力,同時要將紙面文字轉化為具有情感張力的話言,所以播音屬於一門有聲語言藝術學科,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得有良好的發聲基礎。
  • 零基礎如何練出播音腔?
    一、發聲系統的訓練:播音在大學的課程全名叫做播音與主持藝術,之所以叫藝術,是因為播音生要有異於常人的表達能力,同時要將紙面文字轉化為具有情感張力的語言,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得有良好的發音基礎圖來自網絡在我們發聲時,很多人為了模仿電視當中的新聞播音腔,刻意去壓低喉頭,使自己的聲音更渾厚磁性,實際上這是自損自身聲帶的行為,很多人練著練著就發現自己的聲音毀了、不好聽了,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練習
  • 唱歌前要朗誦歌詞嗎?朗誦歌詞對於唱歌有什麼必要
    最近有人問我練唱一首歌前要不要朗誦這首歌的歌詞呢?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現在我就把我近段時間練習唱歌尤其是在朗誦歌詞方面得到的一點體會和大家說一說。一、朗誦歌詞的好處:現在有很多的聲樂老師在自己的聲樂教學中都一再強調朗誦歌詞的重要性。我本人也是經常在看聲樂方面的一些資料,並且也跟了一兩個聲樂老師學習唱歌。
  • 建衝、荊華親自教:朗誦、主持、配音……
    貴州廣播電視臺2頻道小主持人開班了培養方向朗誦技巧、形象禮儀、主持魅力、語言風格影視配音、新聞主播模擬訓練、晚會、現場活動主持>小孩子從小參加小小主持人的培訓學習,不但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發音而且也可以改善小孩子膽小,靦腆,不自信,見生人不敢說話的壞習慣,能讓孩子遇事從容,落落大方,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 專訪| 我們不敢有翻譯腔,可網配好像專門學一種日本腔
    曹雷老師在現場觀察者網:不少觀眾對譯製片中所謂的「播音腔」印象很深,大家覺得譯製片就是有固有的一種腔調在裡面。可能跟您剛剛的說法是一樣的,可能是為了對口型,但是如果說是為了對口型的話,那麼它講成這個中國話的時候,用我們正常的普通話發音也是完全可以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腔調呢?
  • 女生練播音腔的方法?女生播音腔速成練習怎麼改善?
    女生練播音腔的方法?女生播音腔速成練習怎麼改善?
  • 青島公交司機播音腔中英文報站 網友:坐出飛機頭等艙感覺
    「我一年四季都喝菊花茶和胖大海,目的就是保護『播音嗓』。」韓明星說,希望通過自己的有聲服務,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讓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融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報導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