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火鍋連鎖店。經過二十年艱苦創業,不斷進取,海底撈逐步從一個不知名的小火鍋店,發展成為今天這種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從海底撈經驗中,看商業模式運作的巨大魅力。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要確定三大基礎問題:1客戶如何找到我2我擁有什麼核心資源3究竟賺的什麼錢,那麼我們今天就從海底撈來剖析商業模式的三大基礎問題。
一 最受歡迎的火鍋品牌的秘訣(客戶如何找到我)
近千家的海底撈門店擁有巨大的客流讓海底撈家喻戶曉。海底撈餐廳收入不斷增長的原因
1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2019年僅上半年就增加了130家門店,2019年上半年已經達到593家門店,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但依然門店在穩步擴張。這也是繼2018年海底撈上市後,門店擴張也越來越快了,2021年,海底撈門店數量預計將突破1000家。
2一個餐飲企業可以做到高客單價的同時,客源還源源不斷,翻臺率持續穩定,這就是餐飲店的成功的根本指標。海底撈的秘訣在於「細節和套路」。細節體現在服務細節上,套路體現在服務模式上。客戶想吃海底撈,但是需要排隊。於是海底撈的服務員立馬給你安排好舒服的座位,給你端上瓜子飲料供你享用,甚至搬出美甲工具套餐和擦皮鞋工具來給你服務。提供一切便捷滿足客戶的除了吃飽以外更極致體驗的服務,讓客戶有被重視感,這種感覺怎麼會吃得不開心呢?
如此高效極致的服務也是得益於海底撈平時對員工的考核培訓系統。服務員用行動代替語言,比如及時幫你上菜、頻繁的清盤子、幫你換毛巾、加水、加飲料等,就是讓服務員頻繁的出現在你面前,在你吃的正嗨,打算好好嘮嘮嗑的時候,服務員上來了,問你「請問今天您用餐還愉快嗎?讓你找不到藉口,卻時刻在用行動催你趕緊吃。
二 管理模式護城河(擁有的核心資源在哪裡)
海底撈模式是企業價值觀/目標、戰略與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整合。在公司發展管理過程中,其「差異化競爭 」「授權式管理」公正公平,讓員工「雙手改變命運」等核心管理理念都體現出明顯的戰略和管理創新特點。這在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中是非常少見的。海底撈員工的薪酬水平在行業內屬於中端偏上,但有很完善的晉升機制,層層提拔,大多數管理人員包括店長、經理都是從內部提拔上來的,這是留出員工的關鍵所在。三條發展線:一條是管理線,一條是技術線,還有一條是後勤線。在海底撈哪怕只是一名服務員,也會有一級服務員、二級服務員、標兵服務員、模範服務員、功勳服務員這樣的分類,而且員工一層層往上走,工資和待遇也會發生變化。
三全產業鏈布局(究竟賺的什麼錢)
一般的餐飲店,都是前店、後場自給自足的運營模式,這樣子餐廳就永遠做不大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把海底撈的每個環節,都獨立成了一家公司來運營,並且形成了一套體系。蜀海負責中央廚房的食材品的供應,扎魯特負責火鍋所需的牛羊肉供應,蜀韻東方負責海底撈所有門店的裝修,微海諮詢則負責海底撈的人力資源與管理,紅火臺負責海底撈的大數據和Saas系統管理,訊飛智悅負責海底撈的智能點餐系統。海底撈把一家餐廳的每個環節,都專門成立了公司來運營,保障了海底撈在各方面都運能夠做到最好最優。海底撈做到了餐飲上下遊的全產業生態鏈,賺錢的埠多了渠道多了,維持了良好的現金流。海底撈根本不是一個餐飲公司,而是一個品牌集團,它可以陸續推出其他子品牌,畢竟他們已經把各個環節都做到最好了,有現成的體系完成其他業務。海底撈所連接的供應鏈及產業鏈各環節猶如品牌的「護城河」一般,將為其提供較強的協同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在成本費用端亦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次疫情來說,國內部分中小餐企可能將面臨被出清的情況,而海底撈憑藉「護城河」優勢,有望加速其對餐飲行業的深入布局,尤其是對整合或收購其他品牌有促進作用。
念元素創客大學的創業導師今心老師說我們所看到的類似海底撈這些企業的成功,表面看到的只是現象,背後都有完善的商業模式在支撐著。商業模式的準備是創業者不可忽略的必要環節,無模式不賺錢!你對今天的話題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