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低又如何?看技校生張勇,如何用服務開創他的海底撈王國

2020-12-19 世界抽屜

如今都在說學歷,似乎沒了學歷就沒了人生!可是如果已經註定學歷低,我們就應該放棄自己嗎?高學歷有高學歷做的事,低學歷有低學歷做的事。就像窮人和富人,要做一個富人條件可以只有一個,投個好胎;也可以有很多個,運氣,時機,貴人,思維.......

所以既然已經註定學歷低,就應該想著從自己的長處出發,去賺取自己的人生,學歷只是加分項,沒了一項就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亮點。在如今這個時代學歷也不能代表未來就能過得舒坦,因為需要高學歷的工作真不多,而且有高學歷的人也真不少!

今天就來說說海底撈之父的技校生,靠自己的服務贏得大家認可的逆襲之路。鼓勵自己,逆境中也要野蠻生長!

海底撈張勇和京東劉強東一樣,都是如今最為知名的寒門逆襲成功的範本。同樣是出身普通,同樣是白手起家,同樣是幹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另外,兩人對基層員工的厚道和好,也是被廣為流傳的佳話。也許是由於同樣的草根布景,張勇對大多數鄉村出來打工的子弟懷有同情。

1971年,張勇出生於四川簡陽縣,和小兩歲的劉強東後來考上大學不同,張勇在技校結業後就參加了作業,月薪90塊多點。

「我這樣沒有上過大學的人,沒有背景,還不認命的人,只要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別怕辛苦,別怕伺候他人。」

1994年3月20日,24歲的張勇在兩次創業失利後,同女友舒萍、技校同學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四個人湊了8000塊,支了四張火鍋桌,海底撈的第一家店就這樣開業了。

同其他火鍋店不一樣,海底撈一開始不是靠滋味制勝的,「那時我連炒料都不會,火鍋滋味很一般,想要生計下去只能情緒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賠笑臉……這也算歪打正著,由於火鍋相對於其他餐飲,質量的差別不大,因而服務就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

了解餐飲行業的人知道,餐飲其實是個又髒又累,又麻煩又低門檻的行業,天天要買菜、洗菜、配菜、打掃衛生,最主要還得伺候好顧客,否則你就沒錢賺,所以有人說餐飲是條件好的(人)不屑幹,孬(不勤快、嘴不甜、腦瓜不靈的人)的幹不了。

「不會熬湯、不會炒料,連毛肚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張勇從開第一家店,就真的是把顧客當作了上帝,幫顧客帶孩子、拎包、擦鞋,為喝酒的客人熬小米粥,碰到誇好的客人送辣椒醬……

「想要生計下去,只能情緒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陪笑臉。」

海底撈的成功,最早就是由於張勇抓住了餐飲行業的實質:服務!

所謂和氣生財,一個服務行業,如果連最起碼的服務本分都做不好,又怎麼可能賺得到錢、開展得起來。滋味好,環境好,服務好。做餐飲的全部訣竅都在這九個字裡。

你看看近幾年來,那些搞網際網路營銷噱頭的網紅餐飲都怎麼樣了?脫離實質的炒作不過是歪門邪道,餐飲是最講究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行業。

海底撈常被人們津津有味的莫過於它的可謂「變態」的服務。

排隊時有免費零食、美甲、擦鞋,有兒童遊樂區,用餐時戴眼鏡送眼鏡布、手機套,有嬰兒配嬰兒車、嬰兒床,店長開車送出差趕點的顧客,服務員為失戀傷心的顧客免單……這樣的故事不計其數,難怪有網友說,「海底撈的服務員就差幫你付錢了」。

有網友說他去海底撈門口排號,迎賓一直送免費瓜子給他吃,他就問要是天天來光白吃瓜子不進去消費怎麼辦,迎賓妹子的答覆折服了這個網友。

她說,他人看見店門口天天有人排隊就必定覺得這家火鍋特別好,這廣告效果——瓜子才幾個錢呢。

於是好多人都奇怪了,海底撈的服務員都是從鄉村出來的小夥子、大姑娘,素質、服務情緒怎麼就這麼好呢,為什麼其他火鍋店就是不行?

小米的雷軍同志就專門安排高管到海底撈體驗,特別是要求他們認真考察海底撈的服務。

2011年,張勇榮獲由我國烹飪協會頒發的「2010年度我國餐飲業十大人物」。同年,北大教授黃鐵鷹的《海底撈你學不會》風行一時,成為當年最火爆的管理暢銷書,簡直所有的商學院都在講海底撈。

如今的海底撈成了一家現象級企業。張勇作為一個低學歷的人能逆襲完全是靠著自己的真誠付出,和對於自我定位明晰打造了全國知名的火鍋帝國。

對於學歷低的朋友,也應該有自己的光點,向著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如果你想要更了解張勇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的成功,不妨看看他的自傳。

《張勇傳》一書中撰寫了張勇和他的海底撈世界的點點滴滴,內容更傾向於以事實記錄為主,而非以觀點議論,就像我從書中抄錄下的那些話。超權威、超豐富、超真實的張勇傳記,親述張勇跌宕起伏、傳奇精彩的一生。

都說「時勢造英雄」,張勇的成功也印證了這個觀點,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一種品質,一種堅持與拼搏的精神,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

讀了《張勇傳》,不敢妄言自己已經「脫胎換骨」,具備了成為成功企業家的底蘊。但是張勇的創業精神和用心服務,經營自己事業的精神將一直激勵我們不斷努力下去,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現在國內商界傳奇人物6部傳記系列同步上市,《馬雲傳》、《任正非傳》、《馬化騰傳》、《雷軍傳》、《董明珠傳》、《張勇傳》這些大佬的傳記皆收錄其中。

一整套共有6部商業大佬的「創業寶典」分別講述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小米、格力、海底撈六大知名企業成功的秘訣。

如果你是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不妨翻閱一下這6位傳奇人物的經歷,讓其成為你在工作上的明燈;如果你是為人父母,那麼不妨將這套系列當成是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者處於事業的低谷,不妨看看這些大佬是如何面對挫折的,從中找到解決對策。

一整套6本裝,原價178.8元,現在限時優惠,只要99元,平均一本不到20,你就能夠領悟到國內商業大佬的經營謀略和人生智慧,有什麼不划算?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每個人成功的道路是不同的,但是我們可以借鑑先人的成功之道,少走一些彎路。

相關焦點

  • 為何員工都願意去海底撈上班?張勇太會服務員工!看張勇怎麼做的
    為什麼員工都願意去海底撈上班?張勇太會服務員工了!看看張勇是怎麼做的:1.工資在同行業中中等偏上。海底撈員工薪酬水平在餐飲同行業中是中等偏上的。海底撈的服務員很多都是經人介紹過來的:老鄉、朋友、親戚甚至是家人……,能夠和熟悉的人一起工作,肯定會很開心。3.配備住房,福利待遇好。
  • 海底撈:名字源於老婆麻將胡牌,創業20餘載,做餐飲如何後發制人
    提起來張勇這個人名,很多人都想到的是那個身居阿里高位的逍遙子張勇,在我們中國同名同姓的人不佔少數,還真有另一個張勇他生意的做得也是風生水起非常出色,他是目前市值堅挺的海底撈掌門人。或許你根本想不到,能夠締造如此宏偉餐飲帝國的人的文憑還沒有達到本科,雖然他只是技校畢業,他也並沒有刻意的來包裝自己,依然以真實示人實屬讓人欽佩。並不會因自己學歷低而硬生給自己按上個碩士、博士的頭銜來滿足虛榮心。很多場合下他要堅守自己只是初中畢業,因為小時候家裡非常的窮,也沒有條件上學。
  • 海底撈教父張勇的危機感:曾坦言怕樂視開火鍋店 嚇得覺都睡不好
    各行各業都開始試圖一窺海底撈的成功秘笈,小米創始人雷軍要求高管親身「試吃」海底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把張勇邀請過去講課;華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借鑑海底撈的服務……而締造一切神話的操盤手張勇,看起來再平凡不過:技校畢業,電焊工人出身,完全白手起家,沒有學歷支撐,沒有背景加持。一時間,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被傳得神乎其神。「火鍋神」轉世?
  • 奪兄弟股權,卻允許員工挪公款,海底撈張勇到底是善還是「惡」?
    沒上市時,海底撈是兩人共有的,如今要上市了,海底撈變成了社會的,必須有個股權上的大股東,張勇為了保證不失去海底撈,把「刀」開到了施永宏身上,要他讓出部分股權,保證海底撈上市後仍屬於張勇。施永宏是個甩手掌柜,平時海底撈的運營都由張勇一人拍板。自知沒有優勢的施永宏表示出讓股份可以,但要按發行價來買。
  • 海底撈的生意經
    沒有關係拿票的他,舉著一塊「收油」的木板在簡陽至成都的一個路口等了三天,一滴油都沒有收到,反而被司機hetui了幾口唾沫,張勇擦了擦臉,深知倒爺這個職業水之深。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22歲張勇眼光開始低下來,他看中了一種小火鍋生意,靠2毛錢一串的麻辣燙,張勇半年賺了一萬多塊錢。可起早貪黑只能當個萬元戶哪裡是張勇的理想?
  • 海底撈張勇:我選合作夥伴,只看三點
    在這其中,海底撈不僅收穫了食客,還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完成了市值翻番。火鍋市場正在加速奔向萬億級別,競爭更是愈顯激烈,海底撈將如何保持領先、一路長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海底撈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首期、CEO6期、EMBA14期校友張勇怎麼說。
  • 還記得被海底撈老闆,用價值25億股份留下的那個女孩嗎?後來如何
    現在很多人去海底撈吃火鍋,人們認為海底撈是非常好的一個火鍋店。而說到海底撈的總裁,就會想起曾經那個總裁花上億的股份留下了一個女孩,而這個女孩兒如今讓自己成為了豪門。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海底撈總裁用25億股份留下的那個女孩,現在怎麼樣了呢?
  • 海底撈的秘密:超出顧客期望的「變態」服務
    技校畢業的張勇,發跡在偏僻的四川簡陽,一切經驗都摸索自簡陋的麻辣燙店。他的邏輯很簡單:「公平」。這詞一點都不陌生,向來是人心最普通、卻殊難成真的訴求之一。一旦把這簡單口號貫徹到底,員工就會視海底撈為第二個家,為之真心付出,甚至為這個家拼命。海底撈出色的服務就是這麼來的。就這樣,海底撈在海外雖然一家店都沒有,卻成為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
  • 【案例】海底撈大企業病突顯!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 海底撈過去的優點,在大發展時代,都成了大企業病中的癥結。送菜、送東西之類的就更別提了。請查一下網上那些「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這個關鍵詞吧,段子太多了。 楊小麗是跟著張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撈的第一副總。當年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長就是楊小麗。有一天,張勇講述到,楊小麗給他打來電話,興奮的說:張哥,我們有車了。張勇問,什麼車?楊小麗說,一輛小麵包車,剛買的。
  • 海底撈「變態」服務錦集,你的餐廳還差多遠!
    請查一下網上那些「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這個關鍵詞吧,段子太多了。楊小麗是跟著張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撈的第一副總。當年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長就是楊小麗。有一天,張勇講述到,楊小麗給他打來電話,興奮的說:張哥,我們有車了。張勇問,什麼車?楊小麗說,一輛小麵包車,剛買的。張勇就傻了,一家剛剛異地開分店的小火鍋店,店長買了一輛車,竟然沒跟老闆請示。
  • 海底撈的「騙局」:年賺 265 億,靠的不是服務!
    KPI背後有個復仇女神1994年,張勇在四川簡陽開的第一家海底撈,生意並不好。為了招攬生意,他開始提供一切可以滿足顧客的服務,拎包、看娃、擦鞋樣樣都有。3個多月後,張勇第一次看到門店圍著很多人等座時,他還以為是在打架。
  • 海底撈市值突破3千億,最大贏家不是老闆張勇,而是打工妹楊麗娟
    海底撈市值突破了3500億,這讓張勇的身家也突破了1900億。張勇穩居新加坡首富的位置。不過張勇並不是海底撈最大的贏家,因為海底撈成功,張勇成功是順理成章,也是預料之中的。海底撈最大的贏家其實是打工妹楊麗娟。楊麗娟當年不過海底撈的一個最普通的服務員,而如今她已經是海底撈的總經理,並且持有5%的海底撈股份,也就是說楊麗娟的個人身家已經接近200億。
  • 請回答2020《價值》對話:看張磊、張勇們如何做「難而正確的事」
    為什麼張勇的海底撈有價值呢,不光是因為海底撈牛,還因為張勇帶了團隊他們在疫情期間大家還一起去打磨,不斷地想,怎麼能不斷地繼續創造價值。這是第一點,我覺得價值的核心是創造價值。第二,我覺得就是說價值核心還是能不能用一個長期的角度看。
  •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是哪個國家的?中國火鍋行業...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是哪個國家的?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8月20日,福布斯發布新加坡富豪榜。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和夫人以19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榜首。
  • 海底撈巨虧10億的背後:老闆張勇移民還套現15億進新加坡銀行
    海底撈盤子大,損失也最大。據了解,海底撈在全國共計有768家門店,僱傭服務人員超過10萬名,停業一天損失高達8000萬。疫情剛在國內流行時,身處新加坡的張勇雖有無奈,但記者採訪時,只淡淡說了句:「就當給員工放個長假。」其實,張勇一直有海底撈國際化的布局,除了國內的768家門店外,海外有57家門店,2019年營收達22億。
  • 奮鬥27年的張勇再登新加坡首富,海底撈走到今天憑什麼?
    且海底撈一直以家文化立足,所以本次疫情對海底撈也是一個考驗。然而福布斯亞洲發布了2020年新加坡前50位富豪榜單。根據這份榜單顯示,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再次以190億美元(約260億新元)的身家蟬聯新加坡首富。
  • 張勇疫情後首次發聲,談了談海底撈的經營本質和方法!
    張勇出生於四川省簡陽市的一個小縣城,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他童年充滿了關於飢餓和貧窮的刻骨記憶,這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節目中,張勇坦言:「我當初創業,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想過上好日子,想要結婚的時候有一套房子。」就是基於這樣樸素且大眾的初衷,他創辦了海底撈。
  • 張勇搶張勇的生意?盒馬也高調搶火鍋生意
    這家火鍋店最開始僅有4個人,大家湊了8000元起步資金,也許當年誰也想不到,這是千億火鍋王國的開始。1994年,張勇、舒萍等人創建了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的餐飲企業海底撈。 張勇,1971年生於四川簡陽縣,他的父親是農機廠廚師,母親是小學教師。18歲那年,他從簡陽一所技工學校畢業,學的是電焊。
  • 海底撈如何實現無人化?
    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在這一些城市和國家有百餘所直營連鎖餐廳。眾所周知,海底撈以它優質的服務在火鍋行業中獨樹一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 海底撈老闆張勇中國撈金,後移民新加坡成首富
    而海底撈的老闆張勇也是的,他本是中國四川人,後卻一家移民新加坡,以138億美元的個人身家成為了新加坡首富。張勇於1994年創辦海底撈,在2018年,海底撈於香港上市。2019年,海底撈股價已暴漲117%,張勇夫婦持有68.6%的股份。張勇完成了從創業草根到商業大佬的逆襲,身家也一路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