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教父張勇的危機感:曾坦言怕樂視開火鍋店 嚇得覺都睡不好

2020-12-19 騰訊網

2015年在樂視與賈躍亭員工交流時,張勇不忌諱坦露自己的膽怯:「我害怕樂視開火鍋店,因為我搞不懂網際網路思維,這個問題嚇得我覺都睡不好。」

在別人都關注怎麼壯大的時候,張勇的眼光始終停留在怎麼活下去。

作者:咖喱

張勇和妻子舒萍絕對想不到,開了25年的火鍋店,憑藉在「吃貨圈」的口碑,竟幫他們站上了中國餐飲首富的位置。

上市接近一年的海底撈,業績和股價都可以用「狂飆」來形容。據公司8月21日發布的半年財報顯示,僅僅半年時間,就有1.09億人次光顧海底撈,這個數字去年一年也只有1.60億。巨大客流量帶來的收入也相當可觀:上半年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了59.3%;淨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1%。

受財報刺激,海底撈連續兩天股價大漲,創上市以來新高,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報34.3港元,市值達到了1818億港元。今年以來,海底撈股價已上漲100.4%。據此來算,張勇夫婦持有的價值1282億元股票即可排進2018年胡潤百富榜的前七名,直逼王健林家族(1400億元)。

亮眼成績的背後,海底撈的成名可謂充滿「神秘色彩」。

2011年初,北大教授黃鐵鷹的著作《海底撈,你學不會》熱賣,將海底撈從一家小有名氣的火鍋店推向「神壇」。各行各業都開始試圖一窺海底撈的成功秘笈,小米創始人雷軍要求高管親身「試吃」海底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把張勇邀請過去講課;華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借鑑海底撈的服務……

而締造一切神話的操盤手張勇,看起來再平凡不過:技校畢業,電焊工人出身,完全白手起家,沒有學歷支撐,沒有背景加持。一時間,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被傳得神乎其神。

「火鍋神」轉世?

有人說,張勇是天上的「火鍋神」轉世,註定了這輩子要與火鍋打交道。有人說,張勇天生就是做火鍋的模樣,你看他頭長得像鴛鴦鍋,腦門長得像電磁爐,這樣的人做火鍋不火才怪呢!

然而實際上,張勇並非美食大師。1994年下海時,他是四川拖拉機廠的一名電焊工,既不會熬湯也不會炒料,甚至連毛肚都不認識。沒有實操經驗,更沒有學歷背景加持,和同時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張勇的中專文憑簡直不值一提。

海底撈的名字來得也極具戲劇化。一天,妻子舒萍在一旁打麻將胡了,而且是自摸。在四川麻將術語中,這種胡法被稱為「海底撈」。於是,張勇猛地一拍手說:「好,咱的火鍋店名字就叫海底撈!」

初創陣容堪稱簡陋,張勇邀上三個知己,湊足四張桌子,就組成了一家火鍋店。這三個知己除了自己的老婆,就是他的同學施永宏及其妻子。

作為「門外漢」的張勇,不懂火鍋甚至不懂廚藝,只能拿著書本現學現做,結果火鍋口味一般,生意冷清。但隨著其周到的服務口口相傳,熟客逐漸增多。

在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後,張勇更加賣力:幫客人拎包、帶孩子;有鄰居誇他的辣醬好,第二天張勇便送了一瓶到她家裡;一位當地幹部下鄉吃火鍋,張勇發現他走遠路鞋髒了,便安排一個夥計給他擦鞋……總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他都二話不說,一概滿足。

精誠所至,開店5年後,他遇到了第一位伯樂。

一位來自西安的顧客在四川簡陽用完餐後,被海底撈的服務感動,鼓勵張勇把海底撈開到西安去,並且第二天就為張勇買好了前去西安的車票。由此,西安成為張勇的第二據點。

2003年那場「非典」,陰差陽錯讓海底撈小火了一把。當時,《焦點訪談》將西安海底撈火鍋的特色外賣服務作為在「非典」時期的重大創新進行了報導,張勇沒花一分錢,打了一個最響亮的廣告。

這讓海底撈賺足了眼球,「非典」過後,海底撈門口每天排成長隊,日接待量已是之前的數倍。

2004年,在簡陽、西安、鄭州6家店的基礎上,張勇決定繼續發力北上,進駐京城。據統計,北京當時至少有4000多家火鍋店,除了本土的北京涮羊肉、內蒙古肥羊、港式海鮮、廣東打邊爐、重慶四川麻辣串串火鍋等,還有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的異國火鍋。

起初,在這百家爭鳴的火鍋江湖中,海底撈不溫不火,沒能引起太多關注。不過沒過幾個月,憑藉堪稱「變態」的極致服務,海底撈就成了「吃貨」和同行們關注的焦點,在京城站穩腳跟。

2011年,張勇在《海底撈,你學不會》成書前,自信地與作者黃鐵鷹約法三章:好壞都寫,不給錢,不審稿。結果,那本書在看哭讀者的同時,也成了中國服務業的「聖經」,海底撈徹底火出了圈。

接著便是發展勢如破竹。2017年,海底撈憑藉超過百億的營收,穩坐火鍋市場頭把交椅的同時,也成為國內餐飲企業的龍頭老大。

2018年9月,海底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張勇夫婦站上巔峰。截至目前,海底撈在全球範圍內共擁有593家門店,按照其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再翻一番。

剛柔並濟

如今說起海底撈,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它的「變態服務」。這張從創業之初就立成的金字招牌,在海底撈25年的發展中,張勇一直沒丟。

嚴格來說,海底撈所提供的已經不能叫服務,而是寵溺。

除了等位時提供的的美甲、擦鞋服務,過生日有人專門唱生日歌,還有川戲變臉、特色甩面,人文關懷更是細緻入微:一個人吃飯,怕你孤單,服務員給送上一隻小熊;一群女生在吃火鍋,會專門安排帥氣的小夥子服務在旁;有顧客覺得海底撈的聖女果很好吃,開玩笑說希望能帶走一些,出門時就會接到服務員笑容滿面遞過來的一袋聖女果……

有網友曾調侃: 海底撈就差餵我吃飯了!

老山姆當年給沃爾瑪定下的管理天條——永遠提供超出顧客預期的服務,這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學徒,但形神兼備的只有從四川簡陽走出來的海底撈。

無數人曾試圖分析海底撈優質服務的背後,員工到底被打了什麼樣的「雞血」。

在黃鐵鷹看來,張勇創造了一種「家文化」:尊重員工,把員工當家人,給他們提供高工資、配備住房、專人保潔、電腦上網。這樣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不怕他們在顧客面前笑不出來。有媒體評論道,雖然海底撈的員工背井離鄉、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但不僅沒跳樓,還能主動開心地工作,簡直就是一個管理上的奇蹟。

《海底撈,你學不會》中有一個案例更直白,北京四店的王彩虹說:一天早上她正在拖地,同事忽然唱起了生日歌,端上果盤,還有人管她叫「媽媽」。這個40歲經歷了一生波折的女人當時就哭了。

另一個著名案例是「草根將軍」楊利娟。2018年海底撈去聯交所敲鐘時,楊利娟作為COO是手握敲鐘錘的人之一。從1994年海底撈在四川簡陽起步時,她就一直跟著張勇幹。家裡欠債,張勇便從公司帳上給她劃出800元還債。外地新開店面,張勇更是給予她最大的信任,讓她全權負責。從一貧如洗到「草根將軍」,楊利娟死心塌地為海底撈賣命。

「家文化」培養了一批得力幹將的同時,張勇也懂得剛柔並濟,「狼性文化」是他的另一張王牌。

在海底撈內部,實行著激烈的淘汰制度。每個季度,海底撈總部會對門店進行考核,結果分成A、B、C三級,C級代表不及格,店長將直接面臨淘汰。

在《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中,張勇甚至被稱為「暴君」。有員工評價,跟張勇在一起很緊張,他對人很嚴,什麼事情一旦不對,說翻臉就翻臉,不分場合地大發雷霆,一點不給人留情面!

而對待自己的合伙人,張勇同樣「殘酷」。

比如,他很早就讓共同創業的太太回家,因為一山不容二虎。之後,他又讓其中一位合伙人的太太也退出了海底撈。2007年,張勇讓跟隨自己20多年的老朋友施永宏也下崗了,沒辦法,重大決策時不能猶豫。

這樣一個在員工眼裡既仁慈又暴躁,在朋友眼中不太「仗義」甚至有點無情的張勇,卻因為堅持自己的管理理念,以結果為導向,不分親疏地帶出了中國第一家百億餐飲企業和千億上市公司。

保持警惕

盛名之下的張勇,常常表現出不安和焦慮,擔心海底撈被「捧殺」。

他的焦慮不是沒有來由。對於快速擴張的危機,張勇需要保持警惕。「別人都以為現在海底撈很好,可是我卻常常感到危機四伏,有時會在夢中驚醒。以前店少,我自己能親自管理。現在這麼多店要靠層層幹部去管,有些很嚴重的問題都不能及時發現;加之海底撈現在出名了,很多同行在學我們,我總擔心搞不好我們十幾年的心血就會毀於一旦。」

2013年,他還曾預判:「五年以後,海底撈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不行了,管理跟不上,肯定完蛋。第二種可能性是活下來,那五年後一定面臨國際化的問題。」

在別人都關注怎麼壯大的時候,張勇的眼光始終停留在怎麼活下去。

有人認為張勇太謙虛,但實際上,問題已經接踵而至。

2011年,一種誇張描述海底撈服務的「海底撈體」開始在微博出現。例如,一位網民說,一次在海底撈吃完飯,要趕火車卻打不到車,隨後海底撈的店長把自己的SUV開出來,說:「趕緊上車吧,時間不多了。」

最初的段子多是對海底撈服務的褒獎,不過隨著送房子、送女友這類荒誕內容的出現,一些網友開始質疑海底撈在發動水軍策劃病毒式營銷。

在「海底撈體」越傳越離譜的同時,海底撈又陷入「勾兌門」,青島的海底撈骨頭湯和飲料均為勾兌。店方事後承認,骨頭湯、酸梅湯和檸檬水確為兌制,但都由正規廠家提供,合乎食品安全。

2017年,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在後廚安全上失守。據《法制晚報》報導,其在北京的兩家餐廳中有老鼠,洗碗機黏著油性的食物殘渣,且一名員工正在用湯勺修理下水道堵塞。這個轟動一時的「海底撈後廚事件」,被稱為海底撈的「擴張併發症」。

看似一路坦途的發展路上,海底撈實則九死一生,好在依靠組織變革,一次次渡了劫。

2015年在樂視與賈躍亭員工交流時,張勇不忌諱坦露自己的膽怯:「我害怕樂視開火鍋店,因為我搞不懂網際網路思維,這個問題嚇得我覺都睡不好。」

的確,克制、謹慎、低調,以及揮之不去的危機感,是構成張勇商業思想的基礎之一。但這也成為他最大的軟肋,讓他疲於應對危機,難以擁抱新生事物。

海底撈紅遍全國,經久不衰,如果說盒馬鮮生是「網紅」,那海底撈就是超級網紅。然而在擁有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流量時,海底撈卻不太懂得如何去利用。海底撈甚至沒有專業的公關團隊,公關部只是用來做設計。在2017年那場「海底撈後廚事件」後,道歉信都是張勇自己親手寫的。

根據國金研究創新中心的推斷,擴張不是出路,1000家左右門店將是海底撈的天花板。在組織壯大之後、在不停有新的模仿者出現、在實體經濟受到移動網際網路衝擊時,更致命的是,早晚有一天,海底撈的過度服務也可能會變成像對女生說「多喝熱水」一樣平庸的關懷。

在被顛覆的邊緣,在馬上觸碰天花板的當下,一貫克制的張勇,需要突破。

相關焦點

  • 張勇搶張勇的生意?盒馬也高調搶火鍋生意
    因為,阿里巴巴和海底撈的掌舵人名字都叫張勇。這次,盒馬是認真跟海底撈搶生意了。天眼查App顯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於9月11日申請了多個「盒馬火鍋」的商標,其經營類別包括食品、方便食品、餐飲住宿、廣告銷售等。 據界面報導,盒馬火鍋這次算是再次回歸了。
  • 又一火鍋知名品牌隕落:曾3天能開一家店遠超海底撈,你吃過嗎?
    又一火鍋知名品牌隕落:曾3天能開一家店遠超海底撈,你吃過嗎?說到火鍋,想必是不少吃貨都垂涎的吧,尤其是在冬天,和朋友一起圍著吃火鍋特別歡樂,而現在最火爆的火鍋店,無疑是海底撈了,根據最近他們的財報顯示,在2018年總收入達到了169.69億,2019年海底撈的市值也達到了1621.8億港元,其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也成為了餐飲業首富,然而今天所說的小肥羊卻堪稱又一火鍋知名品牌隕落:曾3天能開一家店遠超海底撈,你吃過嗎?
  • 阿里出手,盒馬火鍋來了,張勇要「幹掉」海底撈?
    但也有不少人直言:阿里就是要幹掉海底撈。巧合的是,阿里巴巴CEO叫張勇,海底撈的CEO也叫張勇。如此一來,張勇豈不是要和張勇搶生意了?幹掉海底撈,盒馬來了最近一段時間,盒馬鮮生的線下門店確與平時有所不同。尚未走進餐飲區,隱約就能聞到香氣四溢的火鍋味道,這裡的火鍋不僅可以堂食,同樣支持外送。
  •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目前在全球有593家直營門店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目前在全球有593家直營門店 2020-08-20 17:22:07  來源:閩南網   《福布斯亞洲》發布最新新加坡50大富豪榜,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以138億美元淨資產位列榜首
  • 盒馬鮮生入局火鍋市場,張勇拼得過張勇嗎?差在哪裡?
    盒馬鮮生入局火鍋市場,張勇拼得過張勇嗎?差在哪裡? 2020-11-06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要與海底撈董事長張勇開啟正面交鋒
  •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是哪個國家的?中國火鍋行業...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新加坡首富 海底撈是哪個國家的? 8月20日,福布斯發布新加坡富豪榜
  • 海底撈張勇:我選合作夥伴,只看三點
    火鍋市場正在加速奔向萬億級別,競爭更是愈顯激烈,海底撈將如何保持領先、一路長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海底撈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首期、CEO6期、EMBA14期校友張勇怎麼說。來源 | 湛廬文化「我堅信雙手改變命運,這是我們認可的一個價值觀。
  • 火鍋業的突圍戰:巴奴海底撈又雙叒叕準備開打了?
    兩家早已在海陸空領域大戰300回合,打得難解難分,以至於兩家正面交鋒的主戰場鄭州成為重慶、成都之外火鍋最熱的地方。《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中提到,服務是海底撈在創業之初就種下的基因,海底撈起初賣的是一毛錢一串的麻辣燙,張勇說:「我不會熬湯、不會炒料,連毛肚是什麼都不知道,店址選得也不好。想要生存只有態度好,客人要什麼,快一點;客人有什麼不滿意,多賠點笑臉。結果,客人雖然說我的東西不好吃,卻又願意來。」
  • 看技校生張勇,如何用服務開創他的海底撈王國
    1994年3月20日,24歲的張勇在兩次創業失利後,同女友舒萍、技校同學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四個人湊了8000塊,支了四張火鍋桌,海底撈的第一家店就這樣開業了。同其他火鍋店不一樣,海底撈一開始不是靠滋味制勝的,「那時我連炒料都不會,火鍋滋味很一般,想要生計下去只能情緒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賠笑臉……這也算歪打正著,由於火鍋相對於其他餐飲,質量的差別不大,因而服務就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
  • 奪兄弟股權,卻允許員工挪公款,海底撈張勇到底是善還是「惡」?
    百年老店全聚德比不過創業不到30年的海底撈,川渝兩地上千家火鍋品牌,能做到上市的也只有海底撈一家。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海底撈太優秀,還是同行襯託的好?1、股權爭奪戰海底撈並不是靠張勇一人之力創立的。1994年,張勇萌發開一家火鍋店的想法時,還是個月薪只有90塊的窮小子,東拼西湊也拿不出5000塊錢。
  • 海底撈最大的利器就是學習力
    2015年4月,在海底撈新品試吃會上,一位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地」吐槽:在海底撈的新品研發試吃會上,「慘無人道」的讓吃了七種不同的菌湯,八種不同的毛肚,還有隨便點的澳洲和牛。這一消息,似乎令巴奴毛肚火鍋「亞歷山大」。作為業界最近崛起的黑馬,巴奴毛肚火鍋提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曾被視為挑戰海底撈的火鍋企業代表。
  • 海底撈在重慶連開兩店!25年來首次殺入火鍋之都!
    海底撈南通店門頭,圖片來源:華空間設計文丨職業餐飲網 許珂海底撈確定要在重慶開店了!還一口氣開兩家!要知道,海底撈創立25年,466家直營門店遍布全球,但對於「火鍋之都」重慶,卻一直未布局。因此,不少人質疑:「海底撈不敢來重慶開店!」此次海底撈進軍火鍋之都,能否正面擊碎質疑?海底撈又將對重慶火鍋業造成有什麼影響呢?海底撈首次殺入重慶!在火鍋之都連開兩店!
  • 海底撈在荊州第一家店將開在這個商業體
    前不久,小更在今日頭條上發布了一則消息:海底撈在荊州的第一家店就要開業了,你期待嗎?有網友問,第一家店開在哪裡呢?今天,答案揭曉了!海底撈火鍋在荊州的第一家店鋪會開在荊州之星。海底撈,作為知名的火鍋品牌,因為其無微不至的服務而受到很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網友xiaofeng說:海底撈的滑牛肉,鴨腸,黃喉,現切羊肉,蝦滑比較好吃。而給小更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海底撈的甩面,特別是某明星演示後,知名度更是大增。當然,海底撈不僅僅有知名度,也有很多網友進行吐槽。
  • 海底撈成功的秘密:為客人夾菜陪笑遞毛巾,員工:沒這麼伺候過爹媽
    火鍋差不多,服務找差異張勇並非美食大師。1994年下海時,他在四川拖拉機廠當電焊工,既不會熬湯也不會炒料,甚至連毛肚都不認識。他的秘訣就是陪笑臉,送得比賣得還多。結果客戶雖然覺得東西不好吃,但還願意來。
  • 這家火鍋你也學不會,它現在是海底撈的勁敵
    海底撈以「變態服務」著稱,它則針尖對麥芒宣稱服務不是自己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從2017年開始,海底撈進入開店高速擴張期,它則雖有業績增長目標卻克制的沒有設定拓店目標;海底撈從底料到物流主要環節,都能夠成為利潤中心,它則堅持只從門店賺錢;海底撈做大眾的火鍋,它則相信好產品一定會有人買單,堅持做中高端火鍋。
  • 海底撈二號人物:屢屢救火,曾被踢出局
    1994年,張勇夫婦和施永宏夫婦一起創辦了海底撈火鍋,而被稱為「中國最牛服務員」的楊小麗,「高管中學歷最高」的苟軼群則分別在1995年和1999年加入。比張勇老、比張勇胖的施永宏,是海底撈的元老級人物,也可算是「二號人物」。張勇是海底撈的第一大股東,施永宏與妻子李海燕、張勇妻子舒萍三人並列第二大股東。
  • 海底撈逆勢擴張:全國第147家門店落戶汕頭蘇寧廣場
    而以「變態服務」、讓員工視為「第二個家」的餐企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卻逆勢擴張,2014年全年開店17家,目前全國門店已達146家。贏商網獲悉,海裡撈全國第147家分店已籤約廣東汕頭蘇寧廣場(需求面積:30000-150000平方米)6樓,門店現已進入裝修階段。
  • 海底撈為何要開低價餐廳?
    「窮人市場」怕才是未來商機。海底撈掌門人表示要賺「鋪天蓋地」的錢。公眾號「快刀財經」來分析海底撈的窮人食堂生意。由於疫情尚存在不確定性,且面臨經濟放緩壓力,因此海底撈經營恢復程度及恢復所需要時間仍不確定。但海底撈同時也在往確定性的方向布局。
  • 海底撈的生意經
    那段時間張勇因為炒料,右胳膊明顯要比左胳膊粗,雖然火鍋底料的味道在慢慢變好,但依然無法讓火鍋店的生意火起來。 做四川火鍋比作其他火鍋更難以拉開區分度,這幾乎是餐飲圈公認的事實。吃到最後食客的味蕾都麻了,哪管你底料裡的牛油用的是秦川牛、南陽牛、魯西牛、晉南牛還是延邊牛。張勇甚至到周邊的鵝店舀了鵝湯兌火鍋湯,可依然沒有成效。
  • 海底撈市值突破3千億,最大贏家不是老闆張勇,而是打工妹楊麗娟
    不知不覺中,海底撈的市值突破了3千億大關。一個餐飲公司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還是讓不少人吃驚。因為過去餐飲公司一般的估值都不會太高,比如說全聚德這樣的老品牌,市盈率都是十幾倍左右。因為過去的連鎖餐飲店,不管是直營的,還是加盟的,他們的商業模式天花板非常明顯。不過海底撈卻是一個另類,張勇設計的獨特商業模式,讓這家公司獲得了空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