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已成為「中國胃」欲罷不能的一項消費。在這其中,海底撈不僅收穫了食客,還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完成了市值翻番。
火鍋市場正在加速奔向萬億級別,競爭更是愈顯激烈,海底撈將如何保持領先、一路長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海底撈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首期、CEO6期、EMBA14期校友張勇怎麼說。
來源 | 湛廬文化
「
我堅信雙手改變命運,這是我們認可的一個價值觀。
」
*以下內容來自張勇在2020年9月14日「張磊老友記」中的分享
2020年,海底撈受傷很嚴重,九死一生。
我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想停業,但是疫情來了也沒有辦法,國內武漢的店停業的時候我說沒事,很快就會重開,結果沒想到北京、上海,整個內地又緊接著都停業了。最可怕的是當中國逐漸恢復的時候,美國海外的疫情又來了,門店又要停業了。一直到現在為止,一些國家的門店還沒恢復正常。
另外,疫情期間我的員工是很密集的,包括我以前的組織架構都肯定是不適合的,所以說我們停業的同時,又對店的組織結構也不得不做了一個調整。按照防疫指揮部的那種模式來,一個區域一個區域地來指揮它,這是我們不得不做的。
但是沒想到意外收穫了一些好處。就是當時剛好是過年,我就把公司幾個高管都叫到我們家來了。當時沒想到的是,本來是叫過來過年的,結果這個疫情一來了大家就都不用走了。
我們有半年的時間在一起思考,這才發現,我們以前在海底撈做的很多組織結構調整,它都只是針對海底撈門店做得比較透徹,但在關聯公司、供應鏈管理方面,或者其他職能部門的組織架構沒有做得很深。所以最後通過這幾個月靜下心來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梳理,就是把每一個部門的組織架構真真正正地落實了。
01
不停地開店,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堅信雙手改變命運,這個是我們認可的一個價值觀。但是我覺得雙手改變命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我們能在海底撈培養出一種大家憑藉勞動創造出屬於每一個員工自己的繁榮和未來的話,我覺得這個是我們要努力的。
有一個圖我印象很深,是一個三角形:
三角形的中間畫了一個波浪,三角形上面就是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三角形下面是組織、人和KPI以及企業文化。
這個波浪就是大海,這個三角形就是冰山,冰山上面海平面的東西是大家都能看得見的東西,這個不足為奇。
但是要想支撐冰山上面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是下面的組織決定了你們支撐多久,就是下面要很強大。
冰山下面,你的組織、人和KPI,以及企業文化是什麼樣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模式,當然就支撐了你一個什麼樣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也就是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我是1994年創業的。我當初創業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就想結婚的時候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所以就整了這麼一個四張桌子的火鍋店。
那個時候其實不知道什麼叫創業,就知道當個個體戶掙點錢,真沒想到做生意這麼賺錢。當時上班幾十、一百塊錢一個月就覺得很開心了,結果後來才發現你擺個麻辣燙,一晚上可以賺兩百,這種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房子很快就買上了。
但是我陷入了一個怪圈,因為我倒是買上房子了,但是我身邊的大堂經理或者廚師長,他們還買不上。賺的錢都讓我拿去買房子了,這個讓我很內疚,所以我就沒辦法,為了讓他們能夠買上房子,我得再開一家店,讓他去當店長,這樣他不就分配得多一點了嗎?這是我的一個想法,也叫責任感吧。
但沒想到這一下就走進這個死胡同了,因為永遠都有人買不起房,一個店只有一個店長買得上房子,我也不可能跟客人說,歡迎你到我們家吃飯,我們家員工都要買房子。你要是跟客人這麼說,客人還火大了,人家還不來了,所以沒辦法,我就只有不停地開,不停地開,就一路這樣子。和我們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一致的吧。
02
穿越周期的秘密是不能同時愚蠢和貪婪
我覺得企業家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們身上有很多缺點。我覺得企業家最容易犯的缺點有兩個:
一個是貪婪
能成為企業家,肯定取得過一些成功,這些成功會讓你更「貪婪」,而且有時候我們會把這種貪婪包裝成一種理想。但你要區分你是真正有理想,還是在包裝自己。
當然如果一點不貪,好像當一個企業家也有問題,就只種一畝三分地,種完回家了。所以企業家是可以有一點「貪婪」的。
一個是愚蠢
但我們還容易犯另外一個錯誤,就是愚蠢。因為大家都覺得你挺牛,這會讓我們做出一些很愚蠢的決定,我們愚蠢地覺得我們講的話都是正確的,我們愚蠢地覺得我們的流程制度都是正確的,愚蠢地覺得我們員工都應該那麼努力,但是其實你想想,你憑什麼要人家都那麼努力?如果你的企業規模足夠大,其實你愚蠢點也沒關係,因為大到一定程度時規模是可以幫你掩蓋愚蠢的。
所以我覺得如果一個企業想倒掉、想不能穿越這個周期,他必須兩個錯誤都同時犯,又貪婪又愚蠢。你可以犯一樣錯誤,可以貪婪,但是不能愚蠢;但是愚蠢千萬別貪婪,就可以穿越周期。當然,你們可以不同意我的這個觀點。
03
我選合作夥伴只看三點
張磊在《價值》這本書裡寫了一句:
「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則雖遠亦至,格局小則雖近亦阻。」
這個說得特別好。選合作夥伴格局很重要,我選就是看三點:第一你是不是愛這個企業,第二你是不是洞察人性,第三你的業務是不是熟練。
第一,你是不是愛這個企業。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你要員工愛海底撈,海底撈得先愛他。所以我肯定是從老員工裡面選人,多年下來海底撈怎麼對你、你怎麼對海底撈,從這些細節上就能夠觀察出你是不是愛這個企業,我覺得這點對於我選拔合作夥伴,是放在第一的,比其他任何一個品質都要重要。
第二,你是不是洞察人性。
成為一個好的企業領導者,起碼要洞察人性,員工們怎麼想?他們需要什麼?他們將來還需要什麼?我們如何滿足這些需求?選擇合作夥伴的過程當中,洞察人性對我來說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
第三,你的業務是不是熟練。
業務得熟練,開餐廳的,什麼是毛肚,牛肉怎麼擺,你不能不清楚。
滿足這三個標準的,我覺得已經是格局非常高的合作夥伴了。
Q&A
2020,印象最深的人?
我今年印象深刻的是網上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疫情期間,一個小城市培訓中心的老師,老闆過年前把他提拔成合伙人了,拿著在當地不錯的收入,還有培訓中心的股權,本來過得非常安穩。後來疫情影響,他也被裁員了,他之前貸款買了輛車,於是他就用這個車開始跑滴滴。他也不想告訴他老婆,因為怕老婆擔心,所以每次出完車回家,都在樓下呆半天才上去,怕被老婆看出來。
結果他老婆真的一直沒看出來,睡得特別香,而他自己,一邊奮鬥、賺錢,一邊怕老婆發現自己失業、跑滴滴,每天還要躡手躡腳的。
這個故事為什麼我很喜歡?
第一,面對突然的變化,這個主人公應對得非常積極。
第二,他不給家人添麻煩。
第二個我認為是特別重要的優點,我非常敬佩,因為我還是經常會把我的情緒帶回家的。
end
原標題:《海底撈張勇:我選合作夥伴,只看三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