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與斯金納的對比

2020-09-20 黑龍江教招信息港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章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時多以客觀題形式進行。二者雖同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但是理論內容卻截然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巴普洛夫與斯金納的對比分析。

1.理論名稱不同:巴甫洛夫的理論為「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理論為「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2.實驗不同:巴甫洛夫通過「經典條件反射實驗」或者「狗進食的搖鈴實驗」進行的研究,斯金納是通過「迷箱實驗」進行的研究。

3.研究的行為對象不同。巴甫洛夫研究對象為「應答性行為」,應答性行為主要指的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行為。

而斯金納研究對象為「操作性行為」。操作性行為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

4.關於學習的觀點不同。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學習是條件反射如何建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規律,即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關於基本規律的考查比較多,且多為理解性的考查。

斯金納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其基本規律為:強化、懲罰、消退。關於斯金納理論基本規律的考查在行為主義中頻率非常高,尤其是理解性的考查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重點突破。

5.在加涅的學習水平的分類中相關的學習類型不一樣。加涅的學習水平分類有八種學習,即: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想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的學習、解決問題的學習。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屬於信號學習,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即學習對某種信號作出某種反應。

斯金納所研究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屬於刺激—反應學習,強化在該類學習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

【試題演練】

【單選】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體現的是( )。

A.泛化 B.分化 C.獲得 D.消退

【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基本規律。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基本規律包括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條件反射的獲得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

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後,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即不同刺激相同反應。刺激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即不同刺激不同反應。題幹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於繩子和蛇不同的刺激反應一樣,即泛化。所以此題選A選項。


相關焦點

  •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主要觀點: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主要觀點: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 教招知識點——巴甫洛夫與斯金納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有非常重要的兩個人物,巴甫洛夫與斯金納,巴甫洛夫做的實驗為狗搖鈴進食的實驗,得出非常重要的規律,斯金納通過迷箱實驗對學習進行了描述。
  • 巴甫洛夫VS斯金納,會考簡答和……
    行為主義裡,包括,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小寶寶。而在學習過程中,又很容易把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混在一起。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兩者。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答|百度派 @杜麗麗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點:不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是將某些刺激同無條件反射聯結,通過多次的重複動作而形成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是在基本反應的基礎上施於強化刺激,從而使這些反應出現更快或者基本不出現。
  • 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
    巴甫洛夫一生致力於生物學研究,我們經常聽說的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弱型)都是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巴甫洛夫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巴甫洛夫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巴甫洛夫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名人故事: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我們學院最年輕的教授,可以說是生理學方面的權威。」另一個學生應和道。這群大學生來到教室後,見整個教室坐滿了人。大家濟濟一堂,靜等著巴甫洛夫教授的到來。一陣鈴聲響過,從門口走進一位精壯的中年教授。大家不約而同地喊出:「巴甫洛夫教授!」巴甫洛夫微笑著環視了一下教室,然後登上講臺,向大家鞠了一躬,接著便翻開教案,認真地上起課來。
  • 【人物周刊】第五期——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終生都自豪於他的家庭傳統並具有強烈的愛國熱忱。他家一共有十一個孩子,其中六個夭折了,巴甫洛夫是家裡的長子。作為男孩,巴甫洛夫在當地的學校讀書,然後就讀於一所教會神學院。1870年,巴甫洛夫未取得牧師資格就離開了神學院。隨後他進入聖彼得堡大學自然科學系學習。制定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門捷列夫是聖彼得堡大學的化學教授。巴甫洛夫的兄弟迪米特裡就在門捷列夫的實驗室工作。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文/張曉全一、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
  • 想考教師招聘,你得分清巴浦洛夫和斯金納,常考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章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時多以客觀題形式進行。二者雖同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但是理論內容卻截然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巴普洛夫與斯金納的對比分析。
  • 心理學考研之百位人物 |(六)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創立的動物和人類高級神經活動的學說,給唯心主義心理學以致命的打擊,為創立科學的唯物主義心理學奠定了基礎。)巴甫洛夫轉向精神病學的研究,認為人除了第一信號系統外,還有第二信號系統,即引起了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的語言。巴甫洛夫的第二信號系統學說解釋了人類所特有的思維生理基礎。1904 年因為條件反射學說的建立,他領取了「諾貝爾獎」的生理學醫學獎。
  • 經典性和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對比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我們學習了桑代克的試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以及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針對於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我們可以對比掌握。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發現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有小白鼠的一個主動的行為,然後再給一個刺激物加以強化,充分發揮了小白鼠的主動性;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給狗一個刺激物,然後才會有相應的行為發生,所以整個過程比較被動
  • 斯金納的箱子是怎麼一回事?
    說到斯金納這個人,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說道巴甫洛夫,大家可能就十分熟悉了,巴甫洛夫是前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曾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 中國世界古文化: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全世界生物元老」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他一生中曾經2,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條件反射」實驗為此,巴甫做過很多次實驗洛夫在實驗室裡養了很多狗,並給它們起了好聽的名字,有叫茹其卡,這些不會說話的小東西都是巴甫洛夫的朋友,的,也有叫利斯卡的,見到巴甫洛夫不但不叫,反而表現得非常它們見到別人就放聲狂叫親暱。
  • 歷山上的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倔強的性格得到學生們的認可
    巴甫洛夫的學生沒有派去國外出差。巴甫洛夫是倔強的、暴躁的、性急的,他的反擊使他樹立了大敵。在職務上,他直接從屬於兩個大壞蛋:軍事部長萬諾夫斯基和國民教育部長捷良諾夫。伊凡·彼得羅維奇是真正熱愛「堅持自己的意見」的。
  • 心理學丨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特此對教育心理學部分涉及到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知識整理和記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師苑教育】教師招考人物篇—— 巴甫洛夫
    知識2:觀點1.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1)經典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巴甫洛夫和他的經典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最開始提出這一說法的是俄羅斯科學院士,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下文中出現的巴普洛夫簡稱為他】他繼承了R.笛卡爾的反射論思想,19世紀90年代開始,致力於動物和人的反射活動的現實研究,創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
  • 巴甫洛夫看來,移植像一個人玩的紙牌遊戲,這是生活中的一種作業
    巴甫洛夫不曉得衰老,也不曉得創造力衰退。「我們開始相信,這個人在生理上不會死,」他的一個學生說。他的血統強健,先天很好。可是這一點還遠不能徹底揭露巴甫洛夫的不倦的創造力的奧秘巴甫洛夫的史無前例的創造成果,巴甫洛夫對「不可逆過程」的規律的不斷取得勝利,還應當歸功於工作與休息的巧妙配合,工作與體息的精確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