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古文化: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全世界生物元老」巴甫洛夫

2020-12-13 麗麗談歷史

1856年,在捷克的摩拉維亞省,一個偉大的生命降生了,他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881年,弗洛伊德修完了醫科,獲得了醫師資格,成為一名醫生,但他對實際的醫療工作並不感興趣。從1882年開始,他來到維也納全科醫院,在神經病理科工作,通過接觸,他逐漸對歇斯底裡症和神經官能症產生了濃厚興趣。隨後的10年裡,弗洛伊德一直致力於心理學研究,將心理分析發展為臨床治療,他的興趣也從觀察神經過敏症狀發展轉移到檢驗人類一般心理活動和更深層次的文化問題上。

到了19世紀下半葉,解剖學和器官生理學得到很大發展,結果導致了一種醫學唯物主義的形成,大多數心理學家將肉體和靈魂截然分開,而弗洛伊德則認為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心理學研究不能單從治療肉體上的病症入手,有時還要從心理治療入手。於是,他於1900年出版了《夢的解析》一書,在心理學界引起了極大轟動。弗洛伊德發現了潛意識和「俄狄浦斯情結」,這些發現對理解人的心理結構和情慾起到很大的作用。

1885年到1886年,著名心理學家夏爾科在給歌斯底裡症患者治療時發現,病人在被催眠的狀態下,症狀就會消失,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在催眠的狀態下,則會出現歇斯底裡的症狀,夏爾科進一步發現,引起病人行動或精神障礙的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從此,弗洛伊德開始相信精神病是由深藏的記憶引起的,直到後來,他才認定歇斯底裡症狀是兒童時代受到精神震蕩引起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病人雖然忘掉了當初的精神刺激,但精神創傷並沒有因此而癒合,而是牢牢存在於潛意識之中;通過心理分析,這些受損的部位可以被準確地找出來,並得到有效的治療。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解析是認識通向心靈裡潛意識的康莊大道。如果能夠解開夢的密碼,病症也就有望治癒。通過研究,弗洛伊德還發現,「性」在人的一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的意識,尤其是潛意識,大都是自「性」的刺激,其中童年受到的「性」刺激對日後產生的影響最大。性慾是人格的基礎,它意味著愛慕、慈愛、戀情和好色,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謂的「力必多」。弗洛伊德開創了潛意識和心理治療的新天地,為人類的醫學和心理學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太過偏激,他後來的研究走向了極端,從而逐漸迷失了研究方向。

巴甫洛夫(1849~1936)是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他一生中曾經2,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條件反射」實驗為此,巴甫做過很多次實驗洛夫在實驗室裡養了很多狗,並給它們起了好聽的名字,有叫茹其卡,這些不會說話的小東西都是巴甫洛夫的朋友,的,也有叫利斯卡的,見到巴甫洛夫不但不叫,反而表現得非常它們見到別人就放聲狂叫親暱。一天,巴甫洛夫用幾隻狗做實驗,在它們身上各打開一個創口,創口的位置在狗的胃上,並在胃上安裝上導管,那樣可以通過創口看到狗進食時的狀況。但是情況遠非他預料的那樣,沒過幾天,那些小狗就死了,不用說,實驗是失敗的,因為胃裡流出的胃液裡有一種酸性物質,對皮膚及周圍的組織造成了很大的腐蝕性。

巴甫洛夫絲毫沒有氣餒,他選擇了聰明伶俐的小狗茹其卡作為再一次的實驗對象。這一次,奇蹟出現了,茹其卡一連4天都活得很好,絲毫沒有要死去的跡象。第五天早晨,當巴甫洛夫走進實驗室時,發現茹其卡把牆壁上的石灰抓下不少,它就睡在石灰上面。巴甫洛夫趕緊走過去,仔細察看了茹其卡的創口,發現它一切正常。巴甫洛夫非常得意,但也為一個問題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茹其卡要抓牆壁上的石灰呢?難道石灰對它恢復創口有什麼幫助?他把全實驗室的人都召集過來,讓他們猜測有什麼奧妙在裡頭,大家都紛紛搖頭,表示看不出茹其卡有什麼異常。

巴甫洛夫吩咐手下將茹其卡放到另一個牆角,同時讓大家注意,第二天茹其卡會有什麼反應第二天,那條叫茹其卡的小狗又將牆壁上的石灰抓下很多,並且將石灰鋪墊在肚子底下,它的創口也基本上癒合了巴甫洛夫明白了,小狗是有意為之的,困擾他的謎團也因此被解開了。巴甫洛夫指著茹其卡的腹部興奮地告訴大家:「你們看,它的腹部在石灰的作用下基本上全好了,它之所以抓牆壁上的石灰,是為了防止胃液對皮膚的腐蝕,那樣的話,從胃裡流出的胃液就會被石灰吸收,從而不會對皮膚造成多少腐蝕,茹其卡用石灰為自己做了一條褥子,這真是條聰明的小狗!」解決了胃液對皮膚的腐蝕問題,人們就可以藉助插在狗胃上的導管進行跟蹤觀察,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狗在進食時,將胃液和食物混合在一起,流進導管裡的成分也複雜了,這樣就給進一步研究狗的消化作用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和困難。

巴甫洛夫下決心找出一個解決辦法,他打算將狗的胃分成一大一小,大胃繼續擔任消化食物的功能,小胃不再進入食物,只讓它分泌胃液,而安插在小胃上的導管就可以進行實驗了。這個主意雖好,但是真正去做卻是很困難的,狗胃上的神經星羅棋布,如果一不小心割斷一條,就會導致實驗失敗。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巴甫洛夫終於成功將狗胃分成了一大一小,這個被成功地分離出來的小胃被稱為「巴甫洛夫小胃」。巴甫洛夫在此基礎上經過不斷探索,終於發現了「條件反射」原理。1901年10月,巴甫洛夫獲得了諾貝爾獎,並且以86歲高齡主持了第十五屆生物學大會,榮獲了「全世界生物元老」的稱號。

相關焦點

  • 名人故事: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前蘇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
  • 【人物周刊】第五期——巴甫洛夫的狗
    本文:2397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本篇幅較長,建議收藏閱讀除了弗洛伊德,巴甫洛夫當屬心理學領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試問,誰沒有聽過他那著名的狗狗實驗呢?很多人可能都認為巴甫洛夫的實驗只能利用狗狗來完成,但其實並不是,這種經典條件反射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
  • 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
    巴甫洛夫一生致力於生物學研究,我們經常聽說的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弱型)都是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文/張曉全一、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
  • 心理學考研之百位人物 |(六)巴甫洛夫
    他在消化和生理學方面取得了出色成果,獲得過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1917年巴甫洛夫公開譴責俄國革命後他的國家飽受戰爭蹂躪的狀況。20世紀20年代訪問美國後,他對共產主義的批評是危險的,由於他是俄羅斯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沒有受到起訴。1936年2月27日在列寧格勒死於雙重肺炎。巴甫洛夫的工作熱忱一直維持到逝世為止,最後他在病中掙紮起床穿衣時,因體力不支倒在床上逝世。
  • IEEE論文:中國研究人員用「巴甫洛夫的狗」調教人工智慧有了新方法
    IEEE論文:中國研究人員用「巴甫洛夫的狗」調教人工智慧有了新方法  黃琨 • 2019-12-11 14:02:39
  • 重難點解析(一):你不得不知的巴甫洛夫
    有關巴甫洛夫的知識點,在基礎知識的第二節、第九節,變態心理學的第二節,諮詢心理學的行為主義內容中出現過,這裡做一個綜合。
  • 【師苑教育】教師招考人物篇—— 巴甫洛夫
    知識1:人物介紹及評價巴甫洛夫(1849-1936),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曾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 巴甫洛夫效應思維模型-正確看待人類行為中的條件反射
    一、    什麼是巴甫洛夫效應巴甫洛夫效應也可以理解為經典的條件反射,即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
  • 教招知識點——巴甫洛夫與斯金納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有非常重要的兩個人物,巴甫洛夫與斯金納,巴甫洛夫做的實驗為狗搖鈴進食的實驗,得出非常重要的規律,斯金納通過迷箱實驗對學習進行了描述。
  • 輕鬆掌握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理論性最強的一部分內容,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難度相對較大,一定要結合每個教育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去理解每一個理論。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
  •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的對比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章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時多以客觀題形式進行。1.理論名稱不同:巴甫洛夫的理論為「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理論為「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學習是條件反射如何建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規律,即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關於基本規律的考查比較多,且多為理解性的考查。斯金納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其基本規律為:強化、懲罰、消退。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巴甫洛夫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巴甫洛夫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巴甫洛夫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主要觀點: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三、巴甫洛夫的經典型條件作用理論主要觀點及「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歷山上的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倔強的性格得到學生們的認可
    巴甫洛夫的學生沒有派去國外出差。巴甫洛夫是倔強的、暴躁的、性急的,他的反擊使他樹立了大敵。在職務上,他直接從屬於兩個大壞蛋:軍事部長萬諾夫斯基和國民教育部長捷良諾夫。伊凡·彼得羅維奇是真正熱愛「堅持自己的意見」的。
  • 心理學丨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特此對教育心理學部分涉及到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知識整理和記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巴甫洛夫和他的經典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最開始提出這一說法的是俄羅斯科學院士,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下文中出現的巴普洛夫簡稱為他】他繼承了R.笛卡爾的反射論思想,19世紀90年代開始,致力於動物和人的反射活動的現實研究,創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
  • 巴甫洛夫看來,移植像一個人玩的紙牌遊戲,這是生活中的一種作業
    巴甫洛夫不曉得衰老,也不曉得創造力衰退。「我們開始相信,這個人在生理上不會死,」他的一個學生說。他的血統強健,先天很好。可是這一點還遠不能徹底揭露巴甫洛夫的不倦的創造力的奧秘巴甫洛夫的史無前例的創造成果,巴甫洛夫對「不可逆過程」的規律的不斷取得勝利,還應當歸功於工作與休息的巧妙配合,工作與體息的精確交替。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下面總結了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常考點方便大家備考。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
  • 「學習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說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的條件反射實驗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如表:巴甫洛夫的「信號系統理論」:巴甫洛夫把條件刺激分為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活動都是個體後天習得的經驗,而非先天的本能活動。(1)第一信號系統:第一信號系統是指以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具體刺激物為條件刺激而建立起來的條件作用系統,是人和動物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