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掌握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2020-12-25 中公教師網

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理論性最強的一部分內容,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難度相對較大,一定要結合每個教育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去理解每一個理論。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1.【實驗】巴甫洛夫其實不是一個教育學家,也不是一個心理學家,而是一個生物學家,他所做的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大家應該也都很熟悉,即先給狗吃骨頭,狗會分泌唾液,此時分泌唾液是由於吃骨頭所引起的,是先天就會不需要學習的本能行為,這裡的骨頭就是無條件刺激,分泌唾液的行為是由無條件刺激引起的無條件反射;接下來每次吃骨頭都呈現鈴聲,一段時間之後,狗只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鈴聲由於和無條件刺激多次結合,由中性刺激變為了條件刺激,此時的唾液分泌的行為就是由鈴聲這個條件刺激所引起的條件反射。

2.【反射】反射可以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由先天的自然地生理反應,不需要後天的學習,如嬰兒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遊泳反射、嘗梅止渴等;而條件反射則是需要經過後天學習才能獲得,又可以分為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和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第一信號系統條件反射是指由物理性的條件刺激或者說具體實物引起的,是人和動物共有的,如望梅生津,第二信號系統條件反射是指由語言符號引起的,是人類獨有的,如望梅止渴。

題目:司機在開車過程中看到紅燈就停車,屬於( )

A.無條件反射 B.第一信號系統 C.第二信號系統 D.第三信號系統

【答案】C。解析:題目中司機看到紅燈停車,雖然看到的是具體實物,但是紅燈背後蘊含著人類特有的「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所以屬於第二信號系統。

【泛化與分化】泛化是指對於類似刺激做出相同反應,而分化則是對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應。如班級裡新轉來的雙胞胎,剛開始分不清屬於泛化,到後來能夠分清則屬於分化。

題目:「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杯弓蛇影」屬於( )

A.獲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C。解析:「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和「杯弓蛇影」都是把類似於蛇的形象當成了蛇,屬於泛化。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丨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特此對教育心理學部分涉及到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知識整理和記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當然也會以多選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下面總結了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常考點方便大家備考。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
  • 「學習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說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如果在狗每次進食時發出鈴聲,一段時間後,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時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了條件刺激,由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一個中性刺激(鈴聲)與一個無條件刺激(食物)相結合,使動物對中性刺激(鈴聲)作出反應,被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 文/張曉全一、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
  • 學習理論之巴甫洛夫的經典型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之一。巴甫洛夫通過研究狗的進食發現一系列規律和理論,他的條件反射學說對當代心理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實驗:巴甫洛夫發現給狗吃到食物,狗會流口水,這種天生的自然反應,不需要後天學習的,稱之為無條件作用反射,在這種反應中引起刺激的是食物,我們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後來,巴甫洛夫改進實驗裝置,同時,在給狗餵食之前增加刺激——搖鈴,過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搖鈴就會流口水,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無條件刺激聯結變成了條件刺激,搖鈴的鈴聲就是條件,狗聽到鈴聲流口水就是條件反射,這就是「經典性條件作用」
  • 【教招知識點】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教育心理學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也是難點,不僅需要同學記住理論流派和人物的對應,還要知道掌握每個人物的核心觀點,主要以客觀題,即例子反選題備考。下面帶大家學習行為主義中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所以,給你一個刺激,你能做出規律的反應就構成了反射。
  • 招教常考知識點: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學習教育心理學各大流派關於學習所提出的理論之前,建議同學們先弄清各個學者所做的實驗過程,這有助於大家對其理論的理解。巴甫洛夫的實驗過程如表1所示。我們都知道動物(包括人)在吃到東西的時候都會分泌唾液,這屬於先天的反射,也叫做無條件反射;而狗在聽到鈴聲時只會引起它的注意,不會分泌唾液;但是,如果每次在給狗搖鈴之後又給它呈現食物,通過這樣的反覆結合,狗知道鈴聲之後就會有食物,所以在聽到鈴聲的時候就會分泌唾液,這時候就建立(獲得)了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 教育心理學高頻考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本文介紹教育心理學高頻考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是最常考的人物之一,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在考題中更是佔到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位科學巨人。巴甫洛夫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眾多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心理學部分的一個重要的考點,是幾乎每年都會涉及到的知識點,考查題型以單選和判斷題為主,多為理解性的例子反選,例如這是屬於條件反射還是無條件反射,第一信號系統還是第二信號系統,刺激的泛化還是分化。少數題會考到簡單的識記型單選判斷,需要大家將人物與理論觀點進行匹配。
  •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的對比
    巴甫洛夫與斯金納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理論章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時多以客觀題形式進行。1.理論名稱不同:巴甫洛夫的理論為「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理論為「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學習是條件反射如何建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規律,即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關於基本規律的考查比較多,且多為理解性的考查。斯金納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其基本規律為:強化、懲罰、消退。
  • 經典性和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對比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我們學習了桑代克的試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以及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針對於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我們可以對比掌握。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發現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有小白鼠的一個主動的行為,然後再給一個刺激物加以強化,充分發揮了小白鼠的主動性;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給狗一個刺激物,然後才會有相應的行為發生,所以整個過程比較被動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巴甫洛夫
    根據條件刺激的特點,巴甫洛夫將大腦皮層的功能分為第一信號系統活動和第二信號系統活動。用具體事物作為條件刺激而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叫作第一信號系統,是人和動物共有的;用語詞作為條件刺激而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叫作第二信號系統,如「談虎色變」,是人類和動物的條件反射活動的根本區別。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解析——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解析——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對於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這個知識點是教育心理學裡面學習基本理論的相關知識,是屬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他對狗的進食進行了研究即狗進食搖鈴實驗,他的研究表明,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他認為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這種行為是不需要學習就會的,所以稱之為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就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狗分泌的唾液就稱為無條件反應。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在心理學中,很多同學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感到很頭大。其中涉及到四位大咖,每一位大咖都對應著一個實驗,而且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很多同學背著背著就混了。現在教給大家一個口訣,趕緊拿出小本本來記好了!"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教師公招高頻考點: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很多同學對於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有關知識不能有很好的了解,這樣就會造成在知識點上失去分數,今天針對巴普洛夫的有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對於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材料行的單選題,所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主要觀點: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根據他的這一理論,人們稱他的關於學習的論述為「試誤說」。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主要觀點: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 經典性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
    大部分考生在複習教育心理學學習理論一章時,會感到這一章人物多、理論多,尤其在行為主義這一部分,涉及的心理學家都做了很多相關的理論,大家會感到理解起來不太容易也會出現混淆。今天中公教育李筱琛老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行為主義的兩個理論——經典性條件反射理論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異同,避免考生們在複習時出現混淆。
  • 心理學考研之百位人物 |(六)巴甫洛夫
    1879 年從醫學院畢業並獲四年的獎學金,31歲的他和教育系的女學生謝拉菲瑪(Seraphima Vasilievna)結婚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點研究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問題,當時,神經系統對於許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調節作用還沒有被人們清楚地認識。在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下,巴甫洛夫堅持研究。他發現了胰腺的分泌神經。
  • 【師苑教育】教師招考人物篇—— 巴甫洛夫
    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曾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知識2:觀點1.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1)經典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
  • 巴甫洛夫VS斯金納,會考簡答和……
    行為主義裡,包括,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小寶寶。而在學習過程中,又很容易把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混在一起。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兩者。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