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長3分鐘 融入戲曲程式……戲曲韻律操好在何處?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4日電(記者 上官雲)「我們團隊創編的戲曲廣播操和戲曲韻律操,融入了戲曲元素,難度適中,比較易於推廣,也有利於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現場展示。上官雲 攝

14日,由北京市教委主辦、中國戲曲學院和北京教育學院共同承辦的首屆「戲曲廣播操」和「戲曲韻律操」師資培訓班在北京正式開班。該班共有來自北京市各區近60名體育、音樂、舞蹈教師參與為期一周的培訓課程。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由中國戲曲學院為主創團隊,根據中小學生身體發育特點結合戲曲基本程式動作組合編創了「戲曲廣播操」和「戲曲韻律操」,效果良好,獲得了相關教育部門的好評。

同時,主創團隊對兩百名學生在做廣播操過程中進行了肌電、心率、和血壓等指標的測試,以保證該套廣播操的科學性和健身性。

據主創團隊介紹,測試結果顯示整套戲曲廣播操的運動強度是符合運動學漸進遞增規律,並達到中等運動強度,適合中小學生鍛鍊。

「戲曲廣播操裡面糅合了戲曲表演的一些簡單動作,雲手、丁字步等。」王志蘋告訴記者,「戲曲韻律操」則可以看做是前述廣播操的「進階版」,「它是融入了戲曲表演的程式組合,內容更豐富一些」。

如王志蘋所言,「戲曲韻律操」是首次把戲曲傳統程式融入體操中,頗具創新性。為了讓年輕的群體易於接受,中國戲曲學院在2018年舉辦專家聽證會,進行籌備工作。當年11月,「戲曲韻律操」的編創環節順利完成,並於12月初起在北京市進步小學和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率先進行試點教學。

通過練習,學生們能夠熟練掌握「戲曲韻律操」的動作要領。為了能夠保證戲曲韻律操的科學性和健身性,項目組從中抽選受試者,通過數據分析客觀評估並進行合理地調整。

上官雲 攝

「今天演示的戲曲韻律操難度適中,時長大概3分鐘左右。戲曲廣播操時長約3分40秒,比較容易一些,當時學生大概用了四節課就學會了。」王志蘋說,它們的背景音樂是有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老師們創作的,也是融入了很多頗有韻味的戲曲曲調。

她表示,目前整個項目已經進行到中期階段,從今天開始,接下來還有一些培訓計劃,最終會舉行一個北京市級別的賽事作為結項。

「戲曲廣播操也好,戲曲韻律操也罷,都是希望將戲曲藝術中的有益元素融入學生們日常體育鍛鍊中,讓他們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學習戲曲知識,培養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王志蘋如此闡述這兩套「戲曲操」的意義所在。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戲曲操」從戲曲特有的美育、體育功能切入,幫助學生在戲曲運動中體驗戲曲藝術之美,也是「戲曲進校園」的一個重要探索。(完)

相關焦點

  • 戲曲演員既要運用程式又得發展程式,這是戲曲藝術內部規律的要求
    戲曲演員在塑造歷史人物形象時常常會感到無法直接體驗表現對象(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因為作為現代的演員是無法接觸古代人的;即使憑資料、圖片,也仍然是間接體驗。雖然其他戲劇樣式(如話劇)也要塑造歷史人物,但戲曲的美學特徵是「寫意」、「虛擬」,有一整套戲曲程式,戲曲演員在塑造歷史人物的時候,不可能不受這種美學特徵和戲曲程式的影響和限制,不可能不意識到這種影響和限制程式,戲曲藝術離不開程式。
  • 廈門:資助優秀戲曲進校園傳承項目
    本報訊(記者 熊杰)近日,《廈門市優秀戲曲進校園傳承項目資助辦法(試行)》出臺。《資助辦法》提出,歌仔戲、高甲戲、南音優秀傳統戲曲折子戲、小曲目、閩南戲曲廣播體操、韻律操和戲曲程式舞蹈等節目的創作與展演,均可申報項目資助。
  • 一桌二椅三特性,綜合程式大寫意,傳統戲曲之美今何在?
    中國戲曲之美,美在戲文唱詞其實,詩文與戲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中國戲曲與中國文學可謂是同氣連枝,若孿生子,同根共源,同生共存。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談到:「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 手勢是戲曲程式的具體表現 讓戲曲演員的手指舞起來
    其實,在戲曲王國裡,除了京劇,崑曲、梨園戲、川劇等劇種的旦角手勢,也是婀娜多姿、儀態萬方。對崑曲、梨園戲、京劇旦角手勢發展脈絡的追溯,可以窺測到戲曲表演程式形成與變化的軌跡,體悟到戲曲演員手勢創作的無限空間。
  • 對戲曲程式的「抽象」與「具象」辯證關係解析,一起來學習一下!
    戲曲程式包含著藝術自由的因子,展示著中華傳統倫理文化的高度集成。歷代戲曲前輩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對新的程式元素不斷豐富和創新,努力打造表現歷史生活、展示人物形象、構建程式的語言體系,為戲曲藝術保持獨立品格不懈奮鬥。一句話,構建符合寫意戲劇觀的程式體系成為推動戲曲自身不斷發展的根本力量。
  • 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戲曲的淺見,生活與程式
    作為戲曲藝術所特有的表現手段一程式動作,當然也是從當時的生活中提煉出來,並經過長期的藝術磨鍊而形成的。因此,程式本身,既是有生活依據的,又是高度凝鍊化的。因此,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去責怪人們不願欣賞那些典雅而又古板的藝術了。我想只有走戲曲表演藝術的全面革新之路,才能使中國戲曲這支古老的藝術之花,繼續以它豔麗奪目的光彩,去吸引生活在這塊文明古國土地上的現代人。
  • 戲曲廣播體操走紅 招式融入中國戲曲程式化動作
    整套體操的音樂也充滿了戲曲韻味兒,還能聽到《梨花頌》的經典旋律。  這套視頻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留言和點讚。有網友評價說,這套體操「古為今用,能把戲曲藝術的動作改為廣播操來普及傳承,這個創意很好,對戲劇的傳承很有幫助。」「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和現代流行樂融合得恰到好處,把戲曲展現得活靈活現,年輕人聽起來也很喜歡,不覺得沉悶。」
  • 淺談戲曲表演動作、節奏及情境的「韻律」美
    戲曲表演中的"韻律"主要表現在內在品質,全部藝術形式均反映在表演風格中的特殊形式的具體體現.戲曲表演中的"手勢、腳位、唱"等形式都已遵循了東方色彩的藝術體系,從表演者腰部中軸、神經末梢就能感覺到運動,進而使戲曲表演自身具有獨特的"韻律"美.下面分別從戲曲表演動作、戲曲表演節奏及戲曲表演情境三方面探討"韻律",展現其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 戲曲表演程式本身隨著社會的發展就在不斷地被突破,被發展著
    我以為問題在於:如果我們對於民族戲曲表演藝術的風格、特點與現實主義傳統,缺乏深入的鑽研和了解;或者說,沒有興趣去深人地鑽研和了解,那麼,當我們學習了或涉及了斯氏體系所闡述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以後,就很容易把它作機械的和狹隘的理解,而感到民族戲曲的傳統表演藝術程式——無論是它的歌唱或舞蹈,都是形式主義的,與我們所理解的現實主義是不相符的,
  • 戲曲演員要結合人物的心理,用程式的外衣來表演和刻畫劇中人物
    由此可見,雖然戲曲具有的審美獨特的個性,在表演藝術教育中,卻都是以程式化為出發點或最終落腳點,可見程式化對於戲曲來說是何等重要。既然程式化在戲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那麼怎樣才能很好地運用它,並取得戲曲的精髓所在呢?活用程式是十分重要的。川劇藝術家周慕蓮有句名言「死學活用」。
  • 戲曲 各個行當都有各自的形象內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規制
    扮演劇中人物分角色行當,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行當從內容上說,它是戲曲人物藝術化、規範化的形象類型。從形式上看,又是有著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類系統。這種表演體制是戲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創造上的集中反映。每個行當,都是一個形象系統,同時也是一個相應的表演程式系統。舉例來說,老生就是一個形象系統,其中包容著一系列中年以上的、正直剛毅的男性人物形象。
  • 內蒙古呼和浩特:跳起戲曲操 歡樂新學期
    6月3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貝爾路小學舉行「跳起戲曲操 歡樂新學期」主題展演活動。這套戲曲操由學生家長編排而成,將穿掌、涮腰、弓箭步、雙飛燕、甩水袖等20餘個經典戲曲動作與舞蹈相結合,有趣易學,讓學生在健身過程中感受中國戲曲文化的美妙,享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
  • 好嗨喲 京劇混搭流行歌曲 漢中「戲曲課間操」悄然走紅校園
    課間操是學生的「必修課」。最近,在城固縣的潤東九年制學校,「戲曲廣播操」,取代了傳統的課間操,它不僅將京劇融入其中,同時加入了流行歌曲,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感受中國戲曲文化的傳統魅力。 他們都在看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音樂,板腔體程式的規定性及靈活性
    這種戲曲體式在每一個曲調前,大都冠以固有的名稱,稱為「曲牌」,如[點絳唇]、[新水令]、 [端正好] 等。板腔體何為戲曲程式?一般是指那些前人在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為後人所承襲的形式規範和表現手段。在京劇音樂中,大到唱腔、器樂曲牌和鑼鼓點,小到唱腔的落音、板眼的過門,都各有其程式。
  •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戲曲角色主要分為哪幾類?
    戲曲由多種元素複合,通過藝術的精煉加工而成。了解戲曲必先了解其基本的組成元素,通過對個體的了解以達到對戲曲整體的了解。總的說來,戲曲由如下幾個基本元素構成:1.角色類型中國的戲曲,講究角色分類,這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
  • 戲曲演員在戲曲表演藝術的教學中,要確立程式化的美學觀念
    當人們一談到戲曲的表演特性時,就必然會涉及程式性、虛擬性、綜合性、寫意性等。正因為是這幾點特性構成了戲曲藝術獨特的美學特色。其實,戲曲的美學特性最終都歸結到了「程式性」這一點上。戲曲表演程式來源於生活,經過了藝術的加工提煉後,成為搬上戲曲藝術舞臺的、被藝術化了的相對固定的生活表演方式。
  • 淺談:戲曲導演如何指導戲曲演員進行角色創造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則是戲曲表演藝術賴以進行人物創造的最基礎的外部技術手段,其中包含了誇張、凝鍊、美化、傳神、虛擬、等程式特徵。有人說戲曲的程式困縛了戲曲的表演,取消了程式才自由。阿甲先生說過:「沒有程式就沒有中國的戲曲;沒有體驗,固有的程式就不能突破和發展。」可以說程式是戲曲區別於其它的藝術形式最主要的特徵。
  • 戲曲表演學習不知道該掌握什麼?這裡來教你
    戲曲表演在各式各樣的表演中算是相當有難度的,可是還是有不少同學是喜歡戲曲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習戲曲表演需要掌握哪些?首先,學習戲曲的基本手勢和基本步態,掌握具起承轉合的韻律特點,強調潛在的造型意識,在舞臺上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是古裝戲劇劇目的舞臺表演,穿上古代的服飾,要會「走心」與「走路」並舉,不至於手足無措。
  • 戲曲表演的程式性,應求戲曲表演必須照顧到形神兼備的內外關係
    沒有程式,就沒有戲曲的表演藝術。在戲曲舞臺上,生活的自然形態和任何-種表演因素,如果不轉化為程式,就不能統一於戲 曲的舞臺演出風格中。所以,演員不掌握程式技術和技巧,簡直就不能登上戲曲舞臺。我們的戲曲演員,從小要接受嚴格的程式訓練,打下堅實的唱、念、做、打的基礎。
  • 徐大軍:戲曲現代化進程中應當處理好的三個關係
    唉,雲長啊雲長,你於心可忍?」曹操的這一感嘆,在京劇《華容道》中是面對關羽直接表達出來的:「在曹營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馬金下馬銀美女紅袍。保薦你壽亭侯爵祿不小,難道說你忘卻了舊日故交。」它不用大宴、小宴、紅袍、壽亭侯這些概括詞語或鄉民日常生活感受不到的名物,而是鋪排出那個時地的鄉民所接觸到的奢侈美食和熱情待客禮儀,來調動起鄉民觀眾關於「恩高意好」的知識體系和情感內涵,生動地傳達出曹操對關羽恩高意重但關羽不為所動、執意尋兄的決絕態度,由此見出關羽對於劉備無比深厚的忠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