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夥僅靠賣蒜,便成就百萬身家,只因他懂得這個商業潛規則

2020-12-19 逆向盈利經營學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都想成為頗有成就的大老闆,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創業的道路上一路成功,我們所看到的大佬們個個都是經歷過風風雨雨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很多人想從一開始就賺得盆滿缽滿,但往往這樣的人都不會成功,甚至會在創業的道路上,栽大跟頭,但是那些經常研究怎麼賠錢的老闆,往往卻賺得了大錢,成為了最好的老闆。

這因為這些人從一開始就抱著虧錢攢經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所以他們才能夠有更大的格局觀,才能夠在面對機遇時進行有條不紊的處理,從而打開自己的商機。

相信很多人都是從小縣城或者小農村出來的,因為追求大城市的優越的條件和優越的資源,所以才會到大城市去拼搏,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離自身最近的一些資源,錯失了發財的機會。而那些抓住機會的人,就成了大贏家。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的一位小夥就是通過自己家鄉的特色大蒜,成就了百萬的生意。

這個小夥因為自身處於金鄉大蒜的源產地,所以他就想著用自己身邊的資源來闖一番事業,大蒜自然是不二的選擇。但是,正因為他處於大蒜之鄉,所以競爭可謂是相當的激烈。

按照正常的銷路肯定是幹不過一些老商家的,於是這位小夥就另闢蹊徑,在別人都賣大蒜賣到六七塊一斤的時候,他按照批發價一兩塊錢去賣給別人。這樣的話,他雖然一分錢都沒有賺到,甚至加上成本費和儲藏費,他還虧了一些,但是因為價格低廉,很快他就得到了大批的擁護者。

同時,因為當時端午節的活動當地需要大量的蒜,而其他的商家見機抬價,他卻依舊保持原價出售,活動商就都來找他買蒜,就這樣,機緣巧合下他基本承包了這個活動的所有大蒜。

所以說,他雖然反其道而行之,將價格賣得很低,但是仍舊取得了成功。

有一句話,我們知道量變引起質變,薄利多銷帶來的利潤完全彌補了之前在做大蒜生意上虧的錢,並且後面還有客戶陸續購買,那麼他就賺的就更多了。就這樣,他逐漸壟斷了當地的大蒜生意。

其實這個邏輯思維很簡單,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反其道而行之,反向思維是靠著吃虧去賺錢的邏輯思維。通過低價吸引客源,立下口碑,壟斷生意,並且之後,這個小夥在自己的店裡不只賣蒜,還會順帶其他一些的產品,那麼就因為他之前已經引流過來大量的客戶,已經有了低廉價格的口碑,自然會讓客戶以為其他的產品也是非常低的,賣出更多的產品,所以他就這樣,成功的靠大蒜做出了100萬的大生意。

所以說看到這裡,希望實體店的老闆能夠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是不是只顧著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未來更大的利潤?要明白,我們做生意需要的往往不是多麼強大的資源,而是一個靈活的反向思維。

相關焦點

  • 「靠女人」從小保安逆襲成為85億身家大總裁,他做對了什麼?
    一個男人靠女人,從小保安逆襲,成為八十五億身家的大總裁。你相信嗎?這個男人就是,都市麗人品牌的創始人張耀南,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靠女人實現人生逆襲的呢?與眾不同的年輕保安,一九七五年,張耀南出生在福建農村,家境貧寒。一九九五年二十歲,他來到了深圳,沒錢,沒背景,沒學歷,跑斷腿,只找到了一份超市看門的保安工作。
  • 93年農村小夥初中學歷,餐廳被顧客刁難,工地辭退,如今身家百萬
    對於如今的社會來說,學歷高低只是成功者的一方面,但不是唯一標準,而個人能力以及能否抓住機會成為了成功者的標配,今天的主人公小康是93年的農村小夥,初中學歷,偶然的機會,歷經三年,賺夠了很多人一生都賺不到錢。
  • 絕地求生:宅男小夥在小屋玩「吃雞」,月入百萬!
    很多玩家感到費解,是什麼方法會有這麼厲害的賺錢的方法,下面我們看一下這小夥的舉動最近,張家港警方發現有人在家販賣外掛,這是一塊針對《絕地求生》遊戲的G黃某半年前從城市裡搬到農村,為了能讓自己賺到跟過的錢,小夥把自己關到小屋子裡,一直不出門,在家擺弄電腦,這也引起了鄰居們的注意,黃某吃的東西也就上附近的小賣店買點,在家吃泡麵等食物
  • 他是北大博士畢業的甘肅小夥,放棄百萬年薪,回家種地如今怎樣?
    前言: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讀大學,找到好的工作,但是無奈城市的壓力始終是這麼大,而且很多人都不再想要安逸的生活了,都喜歡跳出來創業,尋找自己喜歡的行業去創業,趁著還年輕拼搏一下,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北大的博士畢業,他工作幾年爬上了百萬年薪職業,但是因為他想要回家種田,圓自己一個夢,他便放棄了自己的高薪工作
  • 而立之年開始創業,靠賣吸管成就上億身家,最貴吸管高達8元
    我們都知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他們懂得為人處世的艱難,也懂得在逆境中不斷的磨練自己。很多創業家從一無所有到盆滿缽滿,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很早輟學,在沒有文化知識的前提下依舊創業成功,靠的是什麼呢?或者是天生的敏銳,或者更是一步一耕耘。
  • 明明能靠顏值 為什麼要靠實力啊 90後帥氣小夥養牛蛙 月賣上百萬
    當自己身邊有些人都已經成為知名演員後,他卻選擇回到家鄉,養起了牛蛙,從3萬元起步,到現在月賣上百萬。看90後帥氣小夥肖勇,如何發家致富。肖勇早年就一直喜歡演戲,大家畢業後,也一直在橫店拍戲,早年他家庭經濟條件還可以,使得他三年在外跑龍套,也一直很安心。但某一天早晨,父母跟他說,娃啊,不能支持你了,你爸公司出了點問題,現在家裡已經破產了。
  • 迫於無奈回家種地,三年後成就千萬身家
    張衛平出生於1984年,出生於魯西北的一個農村家庭,家境說不上優越,但在村裡也算的上中上上水平。從小就聰明勤懇的張衛平還是他們村裡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 福建「商業教父」:靠賣衛生巾賺得百億身家,企業市值超700億
    他被稱為福建的「商業教父」,曾三次蟬聯福建首富。安踏董事長丁志忠、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特步董事長丁水波等都公開表示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曾有人評價,福建有兩名真正的大商人,一位是曹德旺,另一位就是許連捷。根據《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其身家達到170億元。上世紀50年代,許連捷出生在福建晉江後林村一個農民家庭,家人給他起名「連捷」,就是希望能連連告捷。
  • 她靠賣糖果成就上億身家,不上市不融資,打造的品牌名氣堪比老乾媽
    靠賣糖果成就上億身家,馬桂敏的確算得上是中國少有的女強人。一盒酥糖闖天下如今,年過六旬的馬桂敏已是身家過億的女富豪。馬桂敏的創業經歷,放在當今許多成功人士中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白手起家就憑自己一手精湛的糖果工藝。
  • 小夥街頭賣「特色漢堡」,每天賣幾百個,靠這個兩年內買房好羨慕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每天上午上班的時候各大早餐店擠滿了人,但是吸引小編的是一個賣「特色漢堡」的小夥子,他賣的漢堡營養健康,怎麼吃都不膩。小夥街頭賣「特色漢堡」,每天賣幾百個,兩年內買房好羨慕。早飯是一天中最重要的。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出現胃病。因此,必須吃早餐。有些上班來不及的,可以買點早餐路上吃。
  • 不起眼項目潛藏大商機,小夥靠這個發家,年賺百萬
    張坤就是一位靠不起眼商機致富的創業者,他的餐飲創業故事或許會給更多創業者啟發!餃子作為北方特有的一種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在北方正宗的餃子館卻很少。因為很多創業者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在北方每個家庭幾乎都會包餃子,開一家餃子館肯定不怎麼盈利。其實,這麼想就錯了。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其實很少有人會在家裡包餃子。了解了這一市場需求,餃子館還是有很大市場商機的!
  • 賣減肥藥年入過億,21歲女老總背後的「商業秘密 」!
    生意規模都過億了,竟然不知道自己賣假藥、賣毒藥,這名網紅老總又是如何把生意做起來的呢?據報導,王某15歲初中肄業,之後便做起了收入高、基本沒啥門檻的微商生意。積累了幾年經驗之後,在網上有了人氣,也逐漸弄懂了一些網絡營銷的門道。人氣經驗都有了,王某就尋思著,如何做大生意。
  • 李嘉誠靠嶽父發家,娶了表妹,身家千億卻從來不願意幫助他的弟弟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說起中國的首富是誰,大家的腦海中會不由自主地浮現李嘉誠的名字,畢竟李嘉誠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具有傳奇性,早年家道中落的他只能被迫去香港那邊投奔他的舅舅。後來他憑藉舅舅的幫助開始創業,甚至後來積累了大筆的財富,成為了我國的首富。
  • 農村小夥用麥秸稈做吸管,月銷百萬根!
    河南農村小夥孟凡耀,把看似沒用的麥秸稈做成吸管、工藝品,通過淘寶賣向全國。近日,《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他的天然麥秸稈吸管也火了一把,每月賣出上百萬根。孟凡耀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著這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他回到老家河南省安陽市清豐縣,準備做一名新型農民。
  • 小夥辭職創業賣大鍋菜,看到做出來的這品相,讓人不禁擔憂他生意
    小夥辭職創業賣大鍋菜,看到做出來的這品相,讓人不禁擔憂他生意,用農村地區獨有的土灶給用柴火做出來的大鍋菜,不得不說味道真的是一級棒。當城裡人遇到農村大鍋菜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看這位大哥在城市某街頭賣大鍋菜就知道了,很多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真心為他的生意擔憂,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 撫養弟弟成年,創業也不忘帶上弟弟,今哥哥身家164億,弟弟950億
    有一個人便是白手起家,成就了自己的同時,也不忘幫扶自己的弟弟,他現如今身家超百億,卻能把自己所有資產全部贈給他的弟弟,如今弟弟身家950億,這人便是張桂平。張桂平作為蘇寧環球的創始人,其實年輕的時候過得並不是特別好。他成年沒過幾年父母便去世了,剛初入社會工作的他不得不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他還需要照顧底下3個弟弟妹妹,畢竟他是長子,有義務撐起這個家。
  • 曾坐擁40億身家,破產后街頭賣麻油雞,他說人生總有起起落落
    相反,他選擇在58歲高齡選擇再出發:從小小的麻油雞賣起,從頭再來。他說「人生起起落落,頭要低,腰放軟,我會再起來!」他是被稱為臺版褚時健的傳奇人物:郭正利。後來留學日本,回臺灣後開了家專營日本旅遊的旅行社——臺灣天喜旅行社,創造了一年53億的銷售額,他個人的身家也一度飆升到40億。在這一階段,他是窮小子翻身的典型。郭正利生於臺灣嘉義,父親是大地主,卻因交友不慎、替人作保而背負了巨大債務。因為無法承擔債務,父親為了躲債,拋下妻兒跑路。為幫家裡度過難關,郭正利做過酒店門童、餐廳服務生,每天遭受白眼和辱罵。
  • 29歲如何做到身家40億,就靠賣奶茶!
    29歲身家就來到40億,其中的秘密就藏在可以繞地球幾圈的奶茶杯裡。新鮮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最年輕的一個叫聶雲宸可能沒多少人認識他,但是截至今年8月份,他的奶茶店開到了全球49個城市超過500家,國內平均一個店一個月流水達到100多萬,這個奶茶估值160億馬上就要上市了。
  • 49歲農村婦女創意賣羊肉串,如今開飯店淨賺百萬
    第一天開業,生意並不好,製作的100串羊肉串一直賣到晚上12點還有50串沒賣出去。沒賣出去就意味著這50串要壞掉。她尋思了一下:「反正帶回家也是壞,不如乾脆送人算了。」於是她大聲吆喝道:「快來吃快來看了,今天的羊肉串白吃不要錢,明天再來送一串噢。」她這樣一喊,四周路邊納涼的人「呼啦」就圍了上來。
  • 父親去世3年後,小夥以2.5萬元賣農村老宅,當晚一個夢讓他反悔了
    就拿農村的老宅來說,你覺得它重要嗎?這真的僅僅只是一棟祖輩留下來的再無人居住的老房子麼?小雷是個農村小夥,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含辛茹苦的將他撫養成人,小雷爭氣,大學畢業後通過數年的努力,他和妻子在城裡按揭買了房子。老父親後來去世了,小雷基本上就很少回農村老家了。家裡父輩們留下來的老房子就那麼閒置著,任其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