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說話,就在旁邊陪著他,讓他「哭個夠」

2020-10-16 爆炸母嬰課堂

一次地鐵出行,橙子一路挎著的玩具熊被拿去安檢,橙子不樂意,大哭起來。我平靜地將他抱起,緩慢對他說「安檢阿姨要檢查熊熊是否安全,它要從那個隧道鑽過去,一會就好了」。

不過公公婆婆看不下去覺得這麼多人看著很難為情,於是假裝嚴厲地說道「別哭了!不許哭!」,結果橙子反而哭得更厲害了。

類似的情形很常見,長輩看見小孩子哭鬧就忍不住制止:「好了,別哭了」,這讓本來快哭完了的孩子更委屈地大哭一場。

愛哭的孩子才不是「不聽話」,聽話只是大人的標準‍

很多人見不得孩子哭,原因可能是覺得沒面子、聽著心煩,甚至認為這個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教,可是對於孩子而言,根本不存在「聽話」或者「不聽話」的情況,聽與不聽只是大人的標準。

孩子的哭鬧行為實質上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沒有辦法完全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會哭鬧,就跟我們大人說話一樣。我們應該給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權利,這是他們的成長需求。那麼這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說話,就在旁邊陪著他,讓他「哭個夠」‍

我們的第一任務是教會孩子表達情緒,當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還在氣頭上不如先讓他多發洩一會,不過不同於「哭聲免疫法」,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要全程陪在他身邊,放任小傢伙一個人哭他們會感到十分無助。

橙子出生以後,只要他哭了,在排除尿了、餓了、渴了、身體不適等情況,都會允許他哭完,有時候還會輕聲說「哭吧,哭夠了告訴媽媽哦」,溫柔看著他哭完,然後再詢問他為什麼哭。

當孩子不順心哭鬧,個人一直秉承的方法是:在公共場合儘量通過轉移注意力來快速安撫孩子,以免打擾到別人。在家的時候無理由哭鬧就會陪著他,讓他「哭個夠」。

結果是還不滿3歲時橙子就會自己說出剛才為什麼哭了,比如「媽媽把尿不溼放在橙子喜歡的小凳子上面了」、「橙子困了,就哭了」。

到後來問他「哭完了嗎?」,他答「橙子哭完了」,接著就在地上蹦來蹦去,爸爸打趣他為什麼不哭了?他答「橙子玩著呢,所以橙子不哭了」。

和制止孩子哭相比,允許孩子哭能更好地避免孩子為了達到什麼目的而哭鬧的情況。因為他明白,爸爸媽媽不會因為他的哭鬧就去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哭鬧之後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下回就會換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了。

養孩子的過程中可以說一步一個坎,只有將和善且堅定貫徹始終的媽媽,才能培養出有責任感、自律、有合作精神以及獨自解決問題的孩子,如何做一個和善且堅定的媽媽呢?

如何做到既不嬌縱也不懲罰地有效管教孩子,正是《正面管教》一書中的核心內容,與一貫空談、純理論的教育書籍不同,該書採用實例為主、理論為輔的架構,教父母如何用愛、信任、鼓勵教育孩子。

這套家庭教育暢銷書籍全4冊,涵蓋了嬰幼兒,3-6歲以及7歲以上所有孩子可能面臨的問題。幾十元手把手教你做智慧型父母,點開下面連結閱覽,或許就有你最需要的一款~

相關焦點

  • 「孩子每次哭鬧我都不理他,讓他哭個夠」,這樣的孩子讓人心疼
    文|文兒有陣子我們幾位媽媽聚在一起聊孩子。其中一個說,我家孩子動不動就哭,一用重話說她她就哭個不停,想要東西我們不給了也哭,真不知道她哪有這麼多眼淚。另一位媽媽說,你這一看明顯就是太慣孩子。我家孩子我從來不慣,每次哭鬧我都不理他,就讓他哭個夠,不過也奇怪,怎麼他還是遇到事情就哭?說實話,聽到第二位媽媽的回答時,我還是蠻心疼她家孩子的。雖然說她家孩子跟樂樂差不多年齡,也有快四歲了,哭鬧時估計「控制家長」的成分也有,但每次哭鬧都不理孩子,這樣的反應顯得有點過於「絕情」了。相信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都很頭疼。
  • 寶寶夜晚哭鬧不要抱?讓他哭個夠!小心警惕夜哭中的「危險信號」
    最近她臉很憔悴,看上去很累,問了以後才知道是因為孩子半夜一直哭哄不好。孩子一直哭鬧得精疲力盡,晚上不睡覺白天呼呼大少爺,大人跟著沒精神,就成了惡性循環。其實很多剛出生的寶寶都有晚上鬧夜的情況。有的是餓了;有的是想摟著哄著;還有一些是哄不好的,能折騰一兩個小時。寶寶鬧夜的情況孩子不斷鬧夜不僅折磨著大人,也委屈了孩子。
  • 孩子哭鬧時,不要和他「講道理」
    /為什麼孩子哭鬧的時候,我說什麼他都不聽?明明想要講道理,可他卻哭得厲害了。所以,媽媽在進行冷處理的時候,不要離孩子太遠,最好能夠坐在孩子的旁邊有機會的話,可以在孩子哭累的時候,餵他喝口水。總的來說,就是給孩子傳遞這樣一種想法: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但是我依然愛你。
  • 孩子愛哭——制止?讓他/她哭個夠?
    對於父母來說,在養孩子的前幾年見他/她們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小孩子的哭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就是純情緒的哭,另外一種就是要挾性的哭。今天主要說一下純情緒的哭。所謂「純情緒的哭」,簡單來說就是小孩子因為疼痛、傷心、失望、害怕等而通過哭來把情緒發洩出來。小孩子在很多時候也是有無力感的,比如積木堆不好,媽媽要上班不能陪,吃飯用筷子夾不起來等等,這些都會引燃孩子的痛點。
  • 嬰兒哭鬧要不要抱他,聽聽《正面管教》怎麼說
    「不要抱他,抱習慣了孩子以後就不乖了,孩子哭就是他的工作,哭還可以增加肺活量」。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兒子嬰兒時每次哭的時候家裡的老一輩們這樣支招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我那麼配合,可能覺老人的經驗豐富吧,所以一般孩子哭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拍一拍。直到前兩天聽樊登解讀《正面管教》時,說到嬰兒哭鬧父母要不要抱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犯錯了。也許有人覺得我很嬌情,孩子都二十歲了還在計較這件事。
  • 「寶寶哭怎麼辦?」「讓他哭個夠」,這個建議雖常見,但未必管用
    當寶寶哭撞上媽媽身心俱疲,媽媽難免會感到生氣,如果經過各種哄寶寶仍哭鬧不止,難麼媽媽也許會怒火中燒,甚至大吼大叫。 寶寶哭是每個家長都會經歷的,往往這個時候,身邊就會有人建議:「讓他(她)哭個夠。」這是不少家長在面對寶寶哭的時候常用的辦法,然而這個辦法看似常見,但未必管用。
  • 孩子哭鬧不用管,哭夠就好了!這樣做會害了孩子!
    孩子哭鬧不用管,讓哭夠,這樣做會害了孩子!現在很多新手爸媽對於管教孩子都比較棘手。每當孩子哭鬧時自己就沒有辦法,哄孩子吧,小孩越哄就哭的越兇,你不管他讓他哭吧,自己又於心不忍。他們哭得聲嘶力竭,上氣不接下氣,讓人又心疼又生氣。
  • 孩子一直哭,你會選擇擁抱,還是不管他,讓他哭?
    昨天下午五點多,帶孩子去小區滑滑梯那裡玩。快到時,遠遠的就聽到有小孩子的哭聲。定睛一看,是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哭,他的一隻手不停地在揉眼睛,抹眼淚。旁邊站著一個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感覺像小男孩爸爸,他手裡拿著手機,就靜靜地站旁邊看他哭。
  • 孩子用哭來要挾你,你也可以這樣來對付他,但要先問3個問題
    心裡想說「我想玩這個積木」,嘴上剛說了個「我」,積木就被旁邊的孩子拿走了, 一著急,只會有兩個後果——要麼動手,要麼哭。 因此我們也經常說,小孩子如果在幼兒園打人,不要輕易上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大部分時候只是寶寶說不出來,著急罷了 所以,如果寶寶在溝通、提要求、選東西時候總是哭,不要著急制止寶寶,而是要鼓勵他表達。
  • 崔玉濤: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才能讓他乖乖聽話?
    具體來說有這麼3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家長經常說話不算數。比如說帶著孩子去打針,打針前跟孩子約定說只要不哭,就去吃麥當勞去,但是打完針之後呢,可能就不了了之了。那孩子當然就會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而他們表達不滿意的方式也很簡單、直接,就是哭。
  • 胡可1招止住孩子哭鬧,孩子哭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給他哭鬧的權利
    結果小魚兒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喜歡的玩具,在回家的路上,大哭了起來,還罵胡可「臭媽媽」。換作其他的家長,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又哭又鬧,可能早已失去耐心,八成會很生氣地將孩子帶走,然後回家教訓一頓。但是,胡可並沒有這樣做。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在視頻中,一個小孩子躺在路邊的草地上,一邊大聲哭鬧,一邊用腳蹬地。 在離他兩三米的位置,他的媽媽靜靜地站在那裡,盯著孩子,不言不語,不喜不悲。 就這樣,小孩子哭鬧了1個多小時,他的媽媽也一動不動地看了1個多小時。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就這樣,小孩子哭鬧了1個多小時,他的媽媽也一動不動地看了1個多小時。為了能夠更輕鬆容易的解讀孩子哭鬧的密碼,有幾種方法家長可以嘗試一下:告訴孩子你很理解他比如:「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因為沒有給你買玩具對不對?但媽媽還是很愛你啊~」切記,這個時候,別著急解釋你的理由,孩子的情緒沒有平息,你越解釋只會越刺激孩子,讓他越激動。
  • 孩子利用「哭鬧」要挾時,父母妥協孩子變本加厲,要堅持4個原則
    ,他們就會不斷的試探父母底線,今天為個幾塊錢的零食哭一哭,明天為了幾十塊錢的玩具打滾兒,後天因為幾百塊錢的電動火車躺地上不回家,這是一個不斷的在試探上限的過程,直到父母不能承受而拒絕為止。好的管教方式,既要表達出父母的愛,又要讓孩子得到教育,收斂自己的行為,看看心理專家怎麼說。三、李玫瑾教授:孩子「哭鬧要挾」,家長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1、「不要罵孩子。」
  • 孩子躺地上哭鬧30分鐘,媽媽無奈蹲一旁,網友:千萬別抱,由他哭
    文/喬治麻麻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面一個大約兩歲的孩子躺在地上不停的哭鬧,據說已經哭鬧近半個小時,而孩子媽媽只能非常無奈待在一旁。對此很多網友都贊同媽媽的做法,讓媽媽千萬別抱,讓孩子哭個夠,但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容易這麼哭,真不知怎麼辦?
  • 孩子躺地上哭鬧30分鐘,媽媽無奈蹲一旁,網友:千萬別抱,由他哭
    文/喬治麻麻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面一個大約兩歲的孩子躺在地上不停的哭鬧,據說已經哭鬧近半個小時,而孩子媽媽只能非常無奈待在一旁。對此很多網友都贊同媽媽的做法,讓媽媽千萬別抱,讓孩子哭個夠,但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容易這麼哭,真不知怎麼辦?我朋友的孩子也像視頻中的孩子一樣,遇到一點點事情就躺地上哭鬧,不管在家裡或在外面都一樣,搞的很尷尬。
  • 家有男孩,允許他哭,比讓他笑更重要
    爸爸耐著性子說:「乖,我們是男子漢,不要哭。」可是小男孩不為所動,繼續哭得稀裡譁啦的。可是我們卻忘了,他是個男孩子,更是個孩子。可是他不為所動,每次孩子哭的時候,他就在旁邊陪著他,並不強加制止。,陪著他孩子哭必定有其原因,這個時候任何安慰的話都有如隔靴撓癢,任何勸阻的話都會讓孩子的心情雪上加霜。
  • 孩子哭鬧時,你的反應,影響他的情商
    小孩子是最真性情的,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不開心時,他會哭;遇到困難和打擊時,他會哭;目標沒有實現,願望未被滿足時,他也會哭。當孩子哭的時候,我的做法是:「沒事,想哭就使勁哭一會吧!有可能你的「以暴制暴」,暫時把他壓制住了,可他會在青春期,自以為「翅膀變硬」的時候等著叛逆你呀。所以,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要想著粗暴壓制,或者不當回事兒地嘲笑他,而是要先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傷心對不對?
  • 孩子任性哭鬧,家長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分享孩子任性哭鬧,家長怎麼辦?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你不知道他是生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在這種背景條件下,我們儘量遷就她一點,可是三歲之後的孩子基本全會說話,這個三歲的孩子會說話,如果他不說,這個時候你要幹什麼呢?
  • 孩子哭鬧時,別只會說「不許哭」,聰明家長會用這4句話代替
    孩子哭鬧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一歲左右的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能依靠連哭帶鬧的方式來獲取家長注意力。依靠哭心情可以稍微放鬆一些,所以偶爾哭一下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緩解他的情緒,舒緩他的壓力。孩子身體感到不適當孩子的身體有一些不舒服了,但是他還不會說話,沒有辦法把自己身體不舒服這件事情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