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膠囊就搞定,像喝感冒藥一樣吞下去就能查胃病?

2020-12-14 騰訊網

  人吃五穀雜糧,誰不生病?

  雖說病從口入,但吃多吃少,最終是由胃來消化和承擔。

  倘若胃不好,去醫院檢查,醫生一般會推薦做胃鏡,做過胃鏡的人都知道,那滋味兒夠人難受好長一段時間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安翰磁控膠囊胃鏡」,一種不需要麻醉,沒有任何痛苦的胃鏡,作為我國的一項自主創新技術,連外交部都向世界推薦了這款產品!

  如今,這顆「小膠囊」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小兆我自己也屯了一顆……

  1、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是什麼?

  只要一談到胃鏡,大多數人都知道插管胃鏡、無痛胃鏡,但安翰磁控膠囊胃鏡到底是什麼? 它可以查哪些部位呢?

  磁控膠囊胃鏡能夠嚴格按照胃底、賁門、胃體、胃角、胃竇、幽門這一先後順序對胃部進行依次有序的系統圖像採集,從而保證胃內各部位檢查的完整性,達到胃部全面系統檢查的目的。

  它的好處,簡直有一大堆……

  2、不用麻醉,沒有痛苦

  對於胃病患者而言,最痛苦的不是胃病纏身,而是被查胃的工具所折磨。

  區別於普通的胃鏡,膠囊胃鏡的優勢之一:就是輕鬆口服,不需要麻醉,沒有異物感,一次性使用,沒有痛苦。

  它是怎樣進入體內,起作用的呢?

  3、無死角查胃,病灶清晰

  這顆小膠囊在人體內可以拍攝2萬多張照片,拍攝到的影像可以實時傳輸到醫生電腦,根據醫生指令,可在人體內自如運轉,任何細小的病變都不能逃過它的眼睛。一旦發現疑似病灶時,就可以將膠囊胃鏡停留在病灶上方,攝像頭朝向病灶、並調整不同角度不停拍攝。

  有實驗結果充分證明,磁控膠囊胃鏡同電子胃鏡在疾病診斷方面的一致性,實驗結果刊發在了美國消化協會(AGA)的官方臨床雜誌CGH上。

  4、兩位院士點讚,多位明星、網紅搶著體驗

  安翰膠囊胃鏡機器人曾獲得過「第十屆健康中國(2017)年度十大信賴醫療品牌」,此外,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在一次論壇中也給予了肯定,他說膠囊胃鏡整合了大量的高端技術,集成度非常高,是中國醫療創新的代表。」

  據安翰磁控膠囊胃鏡的領銜研發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說,發現一例早癌,可以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所以,關心消化道健康,一定要從基本體檢開始。

  湖南衛視主持人、《爸爸去哪兒》村長李銳體驗過後,稱:

  「我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感覺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似的,什麼味兒都不知道」。

  時尚美女編輯親身體驗了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感覺這種檢查方法便捷、高效、舒適無痛,值得大家去嘗試體驗。

  如今,不僅是明星、網紅,很多注重健康管理的精英們都愛上了它!

  5、一心「胃」您,專注品質

  據保守估計,中國每年有1.2億高危人群需要做胃鏡,對胃鏡的恐懼和排斥也導致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檢查,而安翰磁控膠囊胃鏡剛好可以解決這些難題。

  由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抗癌協會等中國五大權威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制定發布的《中國磁控膠囊胃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指出:「磁控膠囊胃鏡是胃鏡檢查和胃癌篩查的重要工具。」安翰膠囊胃鏡機器人已成為中國胃鏡檢查的臨床推薦標準,目前已經在全中國近千家醫療機構普及應用。

  鄭州美兆健康管理中心專注於為精英提供高質量的健康管理服務,「胃」您健康保駕護航,是我們的責任!

相關焦點

  • 新技術讓你吞一顆膠囊就能搞定
    如今,膠囊內鏡吞下它就可以輕鬆地完成檢查,給胃病患者帶來了福音。創新:胃腸檢查吞顆小膠囊就輕鬆搞定在重慶銘博醫院,記者見到了膠囊胃鏡,它由膠囊、記錄儀、控制器和工作站四個部分組成,專家介紹,膠囊胃鏡實際上就是一個微型的智慧機器人,從口腔通過食道進入胃部後開始工作。
  • 做胃鏡只用吞個膠囊?記者親測,這科技夠「黑」
    就好比吞下了一個孫悟空,普通胃鏡要插管、打麻藥,這酸爽讓許多飽受胃病的患者望而卻步。那如果可以不插管、不打麻藥,整個過程毫無不舒適感呢?一顆膠囊就可以輕鬆查胃,你還會有顧慮嗎?根據每個人胃大小的不同,只要喝到胃有飽腹感即可,這是為了胃部撐開更仔細的拍攝保證檢查準確性。接下來,再等待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可以進行檢查了。
  • 一顆「膠囊」的神奇旅行
    患者拿起一顆感冒藥大小的「膠囊」,在醫生的鼓勵下隨水一同服下。不到一分鐘,這顆「膠囊」在患者的胃裡開始「變身」,伸出自己的「三頭六臂」大顯神通。此時,透過發光燈管、磁定位晶片和探頭,我們的「膠囊」開始對胃裡進行巡視,很快就鎖定了病灶的位置——拍照、取證、圖像回傳。
  • 福州三初三女生好奇吞「玩具膠囊」 現腹痛噁心
    6月6日下午放學後,福州二十九中3名初三女生,在校園附近一家小店看到一種「玩具膠囊」,因為好奇,吞下了玩具膠囊。不料,膠囊內含金屬物,導致她們腹痛、噁心。所幸父母發現及時,急忙把孩子送到醫院急救,才沒有釀成大禍。醫生說,誤吞異物是幼兒常見的急診之一。這事發生在初中生身上很少見,主要是她們自我防護意識不強。
  • 吞下一顆「膠囊」,胃腸道來了「偵察兵」
    近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開展了首例膠囊內鏡檢查,患者不用插管子,只需吞服一顆類似藥丸的「膠囊」,就能輕輕鬆鬆完成無痛的膠囊胃鏡和膠囊小腸鏡檢查。「我反反覆覆胃痛好多年了,家人一直勸我做個胃鏡,聽好友描述過胃鏡的難受,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這下好了,吞個膠囊,輕輕 松松就把拖了幾年的胃鏡做完了!」
  • 一顆小「膠囊」就能洞察胃和腸?「膠囊機器人」究竟是個啥
    病人只需服下一顆小小的「膠囊」, 胃腸道內的病灶就能被醫生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剛剛落幕的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中,一款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引起關注。膠囊機器人在體外設備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艘無人駕駛的飛船穿梭在胃部模型的各個位置,執行檢查任務。記者了解到,這種膠囊機器人已經在北京等多個大城市的三甲醫院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將實現對胃部疾病開展早篩智能檢查。
  • 成人藥餵一半 果汁牛奶吞藥?教你走出給娃娃餵藥的誤區
    說起給娃娃吃藥,相信「機智」的家長們會有各種高招:娃兒感冒了,撇半顆大人的藥吃;藥太苦娃娃不想吃,端杯牛奶或者果汁,免得藥吃不進去;顆顆藥娃娃不想吞,給他壓爛再放點糖加點水,就吞下去了;娃娃中午的藥搞忘吃了,晚上多吃一顆就把中午的補上……這些有問題的餵藥方式可能會出大事,讓娃娃藥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揭秘防腸癌「黑科技」:吞「膠囊」病變一目了然
    你可能無法想像:吞一顆「膠囊」,從食管到腸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拉一坨「粑粑」,就能揪出隱藏在體內的腸癌基因。  6月7日上午,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舉行「拯救腸道健康,防範癌前病變」專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廣州醫院正在研發和應用堪稱「黑科技」的最新技術,可助人們一臂之力。
  • 成人藥餵一半 果汁牛奶吞藥
    說起給娃娃吃藥,家長們有各種高招:分半顆大人的藥給娃娃吃;藥太苦端杯牛奶或者果汁就著吃;把藥壓碎再放點糖加點水就吞下去了;娃娃中午的藥忘吃了,晚上多吃一顆補上……這些有問題的餵藥方式可能會讓娃娃藥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張志清藥師給大家講一講,這些經常給娃娃用的餵藥方式都有啥問題。
  • 兩種感冒藥全國停用!附正確購買感冒藥攻略
    感冒藥一般除了商品名外,還有根據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撲偽麻片」,從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袁亮亮介紹,其中「麻」指的是含有偽麻黃鹼,偽麻黃鹼有助於減輕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竇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狀。
  • 15分鐘給胃做「體檢」 膠囊內鏡機器人亮相寧波
    浙江在線-寧波在線10月16日訊(記者 曹婷婷) 一顆長27mm寬11.8mm與一粒 普通感冒藥差不多的「膠囊」吞服後就能對胃部做一次全面而精確的檢查。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受檢者將膠囊隨水吞下,穿上檢查服並躺在檢查儀器上,醫生操作遙控杆,便可清晰地看到由「膠囊機器人」傳輸出的胃內情況,醫生實時對受檢者的情況提出建議。不到20分鐘,胃部檢查便完成了。  「一開始我看到『膠囊』的時候感覺比一般的膠囊要大一點,還擔心咽不下去,結果很輕鬆的就吞下去了,跟吃藥一樣。」
  • 女子吃了兩顆感冒藥後雙眼失明皮膚刺痛至今未全恢復
    張女士很是心急,為了讓感冒快點好,張女士便去藥店買了一種叫「可立克」的感冒藥。「說明書上說早一顆、晚一顆,我心想就一頓吃了吧,好得快。」張女士飯後一口氣吃了兩顆感冒藥,當天下午並無異常,還和丈夫去附近公園逛了逛。可沒想到到了晚上七八點,張女士開始感覺皮膚刺痛,「雙腿不舒服,跟小針扎似的,喉嚨跟火燒一樣疼」。又過了兩個小時,張女士眼前發黑。「不好,我看不見了!」
  • 簡單隨心喝上好飲品,Onecup這款多功能膠囊機讓我的飲品不再單調
    做飯做得太多吃不完,就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想給自己弄點好喝的豆漿,調製點喜歡喝的咖啡上,說起咖啡以前也嘗試過速溶的,但是一直喝不出像是Costa那種很濃的美式口感。這不在小米有品眾籌上看到Onecup有一款Mini one多功能膠囊機,果斷下單看下這款膠囊咖啡機是不是能滿足我對於飲品的挑剔口感。
  • 5G賦能安翰磁控膠囊胃鏡 胃癌早篩像查體溫一樣方便
    「是的,你看,膠囊正在顯示胃內不同部位的醫學圖像。」 「看的真清楚,這個膠囊胃鏡太神奇了!」 5G磁控膠囊胃鏡的演示過程是這樣:5G網絡連接的兩端,分別是北京移動體驗廳和全國健康管理示範醫院——北京恆和醫院,身在北京移動展廳的受檢者隨水吞服了一顆膠囊之後,遠在恆
  • 一顆小「膠囊」能洞察胃和腸?膠囊機器人問世,用於胃癌早期篩查
    病人只需服下一顆小小的「膠囊」, 胃腸道內的病灶就能被醫生看得一清二楚。就在剛剛落幕的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中,一款智能導航膠囊機器人引起關注。膠囊機器人在體外設備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艘無人駕駛的飛船穿梭在胃部模型的各個位置,執行檢查任務。記者了解到,這種膠囊機器人已經在北京等多個大城市的三甲醫院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將實現對胃部疾病開展早篩智能檢查。
  • 魚刺如果卡喉嚨裡,不要傻傻吞饅頭喝醋了,只要吃一片它,輕鬆搞定
    魚刺如果卡喉嚨裡,不要傻傻再吞饅頭喝醋了,只要吃一片它,輕鬆搞定但是我平時也是特別喜歡吃魚的,但也經常會不小心把魚刺卡到喉嚨裡面,老一輩的人都會叫我多喝一些醋,醋有軟化魚刺的,這種效果與次被軟化之後自然就會掉下去,可以大口大口的吃饅頭,這樣也可以把魚刺給帶下去,這兩種方法真的是一點效果也不好,但是魚刺卡在喉嚨裡面,真的是特別的難受,只要往下咽東西就會覺得特別的疼
  • 膠囊感冒藥和早餐雞蛋棒都是什麼新玩意兒?
    美國最大的私人家禽生產商福斯特農場(Foster Farms)推出了一款雞肉零食Bold Bites,雖然被包裝得像是一包薯片,但裡面是煮熟的雞胸肉塊。廠家改良了雞胸肉乾柴的口感,讓它變得耐嚼、可口。k-cup膠囊感冒藥膠囊感冒藥消費者對便利和品質的需求,為咖啡廠商拓展膠囊咖啡市場提供了機會,現在有更多商家想借著這個勢頭、把自家的產品裝進k-cup膠囊裡。
  • 還喝什麼星巴克!日本黑科技液態咖啡膠囊,不用咖啡機也能喝拿鐵
    隅田川把 7 倍濃縮的咖啡壓縮在小小膠囊中,撕開,倒入水中,就是一杯大師級咖啡。比果凍還小,上飛機、高鐵、汽車,案件通暢無阻。飛機哪怕頭等艙,高鐵一等座,依舊是難喝的速溶咖啡。而你,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一顆享受咖啡。
  • 不是所有的胃病患者,都可以喝粥養胃?保護腸胃,要做對四件事
    現如今,胃病成了一種流行,不管老少,沒有胃病的人反而成了少數,據世界衛生組織胃病情況統計: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俗話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很多人一聽到胃不舒服,就想到喝粥,不管是什麼問題,好像一喝粥就能好。
  • 孩子"戴項鍊",導致體重下降,其實是誤吞了紐扣電池
    看孩子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的精力,如果看管不好,孩子可能會誤吞一些東西。孩子小的時候,對什麼東西都很好奇,手裡拿到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到嘴裡吃,他們覺得這樣很好玩兒。家長一定要注意,說不定什麼時候,孩子就把東西咽下去了,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很有可能會對孩子生命造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