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世界一流大學的影響

2020-09-05 長沙立思辰留學

2020年9月2日晚7點,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

在接下來的幾期裡面,我們將帶來根據本次排名結果的一些獨家解讀以及新冠疫情對於國際高等教育界的影響方面的文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校監卡羅爾·克裡斯特(Carol Christ)在談及新冠疫情時說:「這是我處理過最複雜的問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監卡羅爾·克裡斯特

圖片來源:伯克利官網

「這個問題是多維的。你在一個存在許多未知和不可預測的事件中工作,並且不是在實體辦公。」

毫不誇張地說,2020年對全球高等教育來說是動蕩的一年。從許多方面來看,這一領域的未來是黯淡的。


疫情出現以來,美國的一些高校已永久關閉或與其他高校合併。而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7月的研究表明,由於危機的長期影響,尤其是來自國際學生學費收入的減少,約12所英國大學將可能在一段時間後破產。

一位英國校長警告稱,該國許多大學來自海外的學費收入在接下來的學年中將減少一半。5月的一項研究稱,在年底前,澳大利亞大學的約2.1萬名全職員工將有可能失去工作,其中包括至少7000名研究人員。

與此同時,高等教育機構的工作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雖然有幾所全球頂尖高校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但是它們對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療的研究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儘管沒有哪所大學能倖免於新冠疫情帶來的財務和運營挑戰,但一流大學突出的研究能力是否有助於減輕它們所面臨的潛在損失?此外,除了因學術工作獲得社會上的回報外,他們的研究成果還能為高校自身帶來哪些好處?

免疫學教授瑪吉·達曼(Maggie Dallman)系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校長兼分管學術夥伴關係的副教務長。帝國理工學院在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第11位。達曼教授稱,該校在過去幾個月中獲得了「非常出色的」國際知名度及媒體報導。

帝國理工學院副校長瑪吉·達曼

圖片來源:帝國理工學院

她說:「(帝國理工流行病學家)尼爾·弗格森(Neil Ferguson)對美國政府的建議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目前正在推出的疫苗和快速檢驗措施等也將會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同樣的重要性。」

達曼教授認為,帝國理工學院開展的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廣泛研究使該校在高等教育機構中脫穎而出。

她說:「這些研究不僅關於疫苗,而是包括疫苗、流行病學、涉及設備的自然科學和工程學,以及更偏生物學的理解。所以,這是全校的努力。而聯合工程師和醫療人員一起尋找解決方法,是深植在帝國理工學院基因中的做法。」

向遠程工作的轉變也可能出乎意料地增加了大學與海外機構的互動。達曼教授說,她現在每周可以參加兩三次與國際同事的會議;如果得坐飛機的話,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達曼教授說:「一直以來,我都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包括澳大利亞、中國、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許多地方。我得到的評論始終是,帝國理工學院在這段時期內嘗試開發疫苗和進行流行病學研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因此,我認為這確實提高了我們的知名度。當然,我們在一些國家原本就有很高的聲譽,此次的影響當然是非常正面的。而在我們知名度不高的國家中,這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達曼教授表示,聲譽的提升「顯示出是我們成為一所非常有吸引力的高校的跡象」。她希望這也將有助於學術招聘,因為「優秀的研究者希望在具有高知名度的高校工作」。她也期待這會幫助加強學校國際學生群體的多元化

路易斯·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是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校長。該校已連續第5年蟬聯世界大學排名榜首。該校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透露,其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產生了強烈的免疫反應。不過在此之前,她在5月給學生和教職員工的一封信中表達了類似觀點。

牛津大學校長路易斯·理查森

圖片來源:牛津大學官網

她寫道:「事實證明,人類總需要更多的專家。」

我們的研究聲譽從未像現在這樣高。這意味著,在危機過後,我們將能招募到最優秀的學者和學生。在一所致力於為他們創造最好的工作環境的高校中,他們將和與自己能力相當的人們共事。這一前景吸引著這些學者和學生。這曾是我們成功的秘訣,也將是未來我們成功與否的關鍵。」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克裡斯特說,伯克利許多頂尖科學家「將自己的研究轉向新冠疫情」使她「受到鼓舞」。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從去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7位。該校已募集到2100萬美元(約合1.4億人民幣)的私人慈善捐款,用以資助與新冠疫情相關的研究。克裡斯特說,危機「不僅提高了伯克利的研究聲譽,還在總體上使人們意識到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性」。

她補充說:「同樣,在經濟衰退時期,人們往往也會重返學校進行學習。」

「我們的暑期課程完全在遠程進行。我們預計收入會大幅提高,並且註冊課程的人數也有所增加。因此,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儘管進行遠程授課,學生仍對教育十分重視。」

在危機期間管理大學的挑戰也讓克裡斯特學會了一些有用的領導力知識。

她說:「疫情再次強化了溝通的重要性。哪怕你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重要的是要讓與你合作的各方都明白你不知道。學校的主要決策者需要經常開會(顯然是在線上開會),以確保我們協調好所作出的一切決策。明確責任所在,以及我們運營的各個方面的決策權在哪裡十分重要。此外,我們還需要隨著情況變化作出改變。」

「有時,人們在不了解事情全貌以作出完美決策時,會手足無措。這種情況經常告訴我,哪怕沒有完善的信息也要作出決策是十分重要的。這些都是我吸取到的教訓。」

然而,儘管有積極的方面,克裡斯特也坦言,財務問題「對我們構成了極為嚴峻的考驗」。

與其他大學一樣,這場危機導致學生住宿和就餐、體育和文化表演等領域「非常突然的收入損失」。但克裡斯特認為伯克利重回正常運營模式後,這部分業務將會恢復。

克裡斯特認為,更為嚴重的是大學核心預算的壓力。其中包括與新冠疫情相關的5500萬美元支出;這些支出用於加強清潔、檢測和遠程教學。此外,加利福尼亞州預計將削減10%的預算,而學生入學率預計也將下降。

伯克利計劃在新冠疫情後在各方面延續其在2018年戰略計劃中設定的道路。該校的5個優先領域:氣候變化和環境正義、人類健康的未來、經濟不平等、民主的未來以及人工智慧和人類智能之間的關係。克裡斯特說:「這5個領域在當前疫情下顯得更加相關且重要。」

然而,她表示遠程教學將是「大流行結束後我們工作中更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我們的一些老師說,『這就像發現了一塊我此前不知道的肌肉』」。

很難預測的是,前往海外求學的學生市場是否會有恢復的趨勢。

她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才能再次安心地出行。以及由於國家間疫情的巨大不同,旅行限制何時能被取消。」

「當然,在美國,糟糕的仇外政府加劇了這一情況。而政府實際上正在以多種方式試圖阻止我們大學的全球化。」

塔夫茨大學

圖片來源:塔夫茨大學官網

並列排名第155位的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弗萊徹國際關係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院長蕾切爾·凱特(Rachel Kyte)也認為,美國留學生制度的不確定性,包括他們畢業後獲得工作籤證的可能性,「會對學生人數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弗萊徹學院的學生中有40%來自海外。

她說:「目前,學生們很猶豫,因為他們不知道在本屆政府或下任政府執政下,當前(政策)將延續還是會有所改變。在解決該問題之前,你會發現,人們會重新考慮原本的計劃。他們原本計劃來到這裡,在這裡學習,並可能會工作一陣再返回自己的國家。」

「我們正在應對潛在的創造性破壞的結構性時刻,同時,我們也在應對對國際學生相當不利的情況。」

美國政府曾表示,如果大學完全進行線上授課,他們將要求該校國際學生離開美國。雖然在遭到一些高校起訴後,美國政府取消了這項政策,但美國高校稱,他們預計將會出現更多對國際學生的打擊。而專家稱,加拿大可能會挖走那些本可在美國學習的學生。


凱特認為,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國際事務的學生)仍然渴望進行面對面互動。她還指出,「某種程度上來說」,社群「與你學習到的內容同樣重要」。

但是,她說,大學將越發需要讓遠程學習中的國際學生更便利地訪問學習內容。

她說:「我們將設法讓人們成為一個社群的一部分,但他們仍能從世界上任何地方訪問學習內容。也許教師會旅行得更頻繁,而學生則會旅行得更少。這些都是需要探索的東西。」

弗萊徹學院已在接下來的秋季學期完全轉為遠程學習。部分原因在於許多學生無法前往該國,而學院要向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但學院希望能在春季提供一種混合的授課模式。

凱特說,學校在吸引學生時一直利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跨大西洋事務碩士課程的學生有一半的課程是在在比利時的歐洲學院(College of Europe)學習,而在位于波士頓的塔夫茨大學就讀另一半課程。

她說:「從大西洋兩岸看世界一直都是這一學位課程的核心優勢。」

「我們有非常強大的歐亞項目。有學生在莫斯科留學一年,在校學習一年。如果你打算專門研究區域關係,那麼確實需要沉浸在兩種文化中。」

凱特補充說,越來越多的亞洲學生可以選擇在自己所在地區學習國際事務,但他們一直「希望獲得在不同地區學習的經驗來加強自己的軟實力和硬實力」。

她說:「你可以遠程複製所有這些嗎?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大問題。在地理位置不那麼重要的情況下,你可以遠程做很多事。但我認為,對於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們將必須找到在保留地理位置的體驗下傳遞內容的方式。」

鑑於學生在大學期間所經歷的非凡成長和發展可以歸因於學校社群及學校在世界上的位置,克裡斯特認為,「地理位置在高等教育中仍然很重要」。

她說:「我對虛擬工具的強大功能和適應性感到驚訝。但人們總是渴望真實的接觸。」

「這是人類經歷的一部分。而且我認為,至少在西方高等教育中,這是大學或學院經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新冠疫情並不是衝擊美國大學的唯一危機。凱特認為,該行業還必須解決高等教育的可負擔性和靈活性(無論是遠程授課還是線下授課),以及在員工中對更多技術技能的需求。

她說:「負擔能力、靈活性和技能已經將教育推向了另一個方向。新冠疫情是未來10到15年內一系列潛在的重大破壞中的第一場危機。這些危機將影響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方式。這些都意味著我們的課程、我們的自我認知和對教學對象的認知也必須不斷發展。這在我們這裡的『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中表現得很明顯。我們需要採取不同的、更靈活的教學方式。」

「這確實是一場必須被視為機遇的危機。」

相關焦點

  • 二所世界一流大學,五所世界一流學科高校,湖北「雙一流」榜單!
    導讀:二所世界一流大學,五所世界一流學科高校,湖北「雙一流」榜單!湖北,中國高教大省,華中地區高教最強省,擁有7所國家「雙一流」大學,其中二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長期位居中國大學排行榜前十,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這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 武漢大學校長:疫情下「雙一流」建設的新思考
    當前,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大學如何準確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一所大學只有堅守學者為大、學術為上、學生為本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稱得上是一所閃耀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流大學。綜合分析QS、USNews、TIMES等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標準,儘管其觀測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無一例外地把科研水平、師資力量、學生培養質量等作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素和共性標準。
  • 東京大學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學生提供獎學金等援助措施
    由於新冠病毒的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一年時間,日本的很多家庭收入也因為疫情原因大幅下降,學生也沒辦法找到兼職工作。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日本多所大學出臺援助計劃。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發布公告,將為學生提供緊急援助,包括獎學金、學費減免等多項措施。
  • 新冠疫情對英國大學招生政策產生哪些影響?
    英國是受新冠疫情較為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據統計,截止2020年5月13日,英國新冠疫情感染人數累計達22萬人,死亡人數高達3萬餘人,是歐洲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新冠疫情對於英國留學造成嚴重打擊,那麼,英國大學招生政策會作出哪些調整呢?針對這個問題,留學小編為大家就那些簡要介紹。
  • 新冠疫情對美國留學帶來什麼影響?
    美國是新冠病毒疫情重災區,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位居世界第一。受此影響,美國留學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谷。那麼,新冠疫情對美國留學產生哪些影響?育路留學小編為大家進行簡要介紹。新冠疫情對美國留學產生哪些影響?
  • 新冠疫情衝擊下工商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趨勢
    2019年底以來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疫情之下,教學計劃被打亂,原本的授課模式收到巨大衝擊。教育部發布《關於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空和教育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疫情沒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高校紛紛開展線上網課。
  • 從致死率3%的新冠說起,巴德年樊代明院士看來怎樣才算世界一流大學...
    新冠病毒有多狠?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樊代明,16日在滬表示,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致死率將近3%。比起從前造成千萬級人口死亡的傳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僅3%左右的死亡率,為什麼能讓當今世界「停擺」呢?在眾多因素中,素來敢言的他追問:「我們的醫學和健康服務體系是否跟上了時代?」
  • 疫情下「雙一流」建設的新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重新審視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素從大學的起源和發展來看,學術屬性始終是大學的本質屬性。一所大學只有堅守學者為大、學術為上、學生為本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稱得上是一所閃耀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流大學。
  •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舉辦
    7月11日8:30,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正式開幕,本次雲端研討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承辦。本次會議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出版社、長安街讀書會等平臺同步直播,高校教師、行業專家、經貿專業學生參與本次會議,超過100萬人次在線觀看了會議直播。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 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麥可·齊恩:新...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文/任珂)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柏林自由大學教授麥可·齊恩近日在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說,不應高估新冠疫情導致的危機對世界的長期影響,全球化進程不會在疫情之後受挫。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原標題: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10月30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基礎科學研究和青年科學家培養一直是頂尖科學家論壇聚焦的宗旨。
  • 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大學或將發生哪些永久改變,是好是壞?
    新冠病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美國的大學發生了哪些改變呢?2, 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倒閉美國公立大學是政府撥款,而私立大學的資金通常來自學生的學費,校友捐助和家長捐助。截至7月中旬,全美國107所大學已宣布永久停課,涉及1萬6千多名學生,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 新冠疫情:西方英語大學流失海外學生損失巨大
    文章轉自:BBC中文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各行各業造成空前經濟衝擊。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發文介紹青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經驗
    該文章以「快速應對中國青島暴發的新冠疫情」(RapidresponsetoanoutbreakinQingdao,China)為題,刊登在NEJM新冠專刊(COVID-19note),總結了中國青島10月份突發疫情的應急處置經驗,為世界其他地區制定新冠防控策略提供了中國智慧和實踐方案,充分證明了我國疫情防控策略的科學有效,這是繼前期中國官方發布和新聞媒體報導之後,學術界以更加嚴謹和科學的評判標準對青島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和效果高度認可的重要標誌
  •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百年追尋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入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縱觀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一流大學的產生必定伴隨著一流國家的崛起。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遵循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總結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這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遵循。
  •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介紹青島新冠疫情應急處置經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京時間11月19日凌晨4時,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網站首頁上線青島婦女兒童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署名的新冠專刊論文。
  • 「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學術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舉辦
    光明網訊(記者 李澍)2020年8月28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在線上舉行。
  • 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動畫紛紛宣布延期
    《VLAD LOVE》 押井守執導的原創動畫電影《VLAD LOVE》講述女高中生和吸血鬼少女的故事,原定於2020年秋季上映,官方近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動畫將延期播出,具體時間未定。
  • 南華大學舉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
    南華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暨建校62周年座談會現場。紅網時刻衡陽10月16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邱霞)10月15日,南華大學舉辦「疫情下南華人的責任與擔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湖南省政府原副省長唐之享為展館揭幕。校黨委書記高山、校長張灼華率全體在家校領導,學校特邀嘉賓及學校老領導等一同參觀展覽。
  • 新冠疫情對2021年留學申請有哪些影響?
    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感染人數已突破700萬大關。受此影響,申請出國留學的學生數量銳減。那麼此次疫情對2021出國留學產生哪些影響呢?為了彌補損失,吸引更多留學生入學,各國大學紛紛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降低申請門檻。比如哈佛大學、紐約大學、波士頓大學、塔夫茨大學、羅徹斯特大學、加州大學等均宣布取消強制提交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的措施等;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表示,沒有AP成績,錄取也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