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鹿茸就是一味非常名貴的中藥材,現在即使是一般的鹿茸也能賣到幾千元一公斤,正是在如此大的利益驅使下,野生梅花鹿和野生馬鹿這兩種主要產出鹿茸的鹿,一種成為了瀕危動物(梅花鹿),一種成為了低危動物(馬鹿)。因此,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鹿茸均為人工飼養下的鹿產出的。
那麼,人是如何取鹿茸的呢?取鹿茸時鹿會感到疼嗎?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什麼是鹿茸?
許多人認為鹿茸就是鹿角,這個說法對也不對,因為鹿茸是雄鹿未骨化且帶絨毛的幼角,簡單的說就是鹿剛剛長出來的角。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鹿的幼角都叫鹿茸,它特指梅花鹿和馬鹿頭上的幼角。其中梅花鹿的鹿茸被稱為黃毛茸,馬鹿的鹿茸被稱為青毛茸,二者最大的區別有三點:第一,馬鹿的鹿茸比梅花鹿的要粗大一些,馬鹿茸的平均長度在60公分左右,;第二馬鹿的鹿茸的毛大都呈青灰色,而梅花鹿的鹿茸的毛大都呈灰白色;第三,馬鹿茸的價格比花鹿茸的價格同等級要便宜一倍左右。
鹿茸有多個等級,我們以梅花鹿為例。根據不同的取茸方式可以分為砍茸和鋸茸兩種,而鹿茸的生長階段又分為初角茸、頭茬茸和再生茸三種,這三種的區別就是初角茸是梅花鹿第一次長出的茸,這種鹿茸大都比較的小,價格最高,而頭茬茸則是一年之內第一次割鹿茸(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再生茸則是割完頭茬茸之後再次生長出的鹿茸。
除了取茸方式和鹿茸的生長階段外,鹿茸的形態也決定了價格,其中以二槓茸(一個側枝)最為名貴,三叉茸次之。
總結,鹿茸是雄性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且帶有絨毛的幼角。此時的幼角由於沒有骨化裡面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所以在取鹿茸是會有大量的血液湧出,非常的殘忍。從價格上來看,花鹿茸平均比馬鹿茸要貴,在花鹿茸中,以初角茸的二槓茸最貴。
取鹿茸時,鹿會疼嗎?
上面我們說過,花鹿茸分為砍茸和鋸茸兩種。砍茸簡單的說就是將梅花鹿的頭砍下來,再取下鹿茸,這種鹿茸通常是帶著梅花鹿的頭骨或者頭皮的鹿茸。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先將梅花鹿麻醉後放血,最後取下頭顱的。雖然整個過程被麻醉了,但是這是一個生命終結的過程,肯定是很疼的。不過砍茸大都是取自老弱病殘的梅花鹿,畢竟正值壯年的梅花鹿也沒有人捨得用這種方式來取茸,因為這無疑是在「殺雞取卵」。
鋸茸相對砍茸來說要好一些,因為鋸茸的取茸方式不至於要了梅花鹿的命。通常,鋸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固定法,簡單地說就是將梅花鹿完全固定住,然後用鋸將幼角鋸下,而下鋸的位置根據鹿茸的生長階段而定,通常在距離角柄1.5-3釐米處。由於,鹿茸中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所以固定取茸的整個過程,鹿是非常疼的。
第二種方法是麻醉,這種方法與砍茸的方式有些相似,不同是砍茸麻醉是為了結束梅花鹿的生命,而鋸茸的麻醉是為了讓梅花鹿少受罪,這有點像人做手術時打麻藥一樣。整個過程由於麻藥的關係,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但是當麻藥過勁,鹿還是會疼的。
無論是從麻醉還是固定的鋸茸方式,對鹿來說都是種損傷,而且由於其幼角內有神經和血管,所以在取茸之後,是要給鹿角的創面消炎的。不過,相比砍茸,鋸茸更人道一些,而且砍茸後,梅花鹿的自愈能力比較強,再過40-50天,二茬茸就會再次長出。
鹿茸可以一直取嗎?
在自然環境下,梅花鹿的鹿角每一年都會自然脫落一次,脫落的時間大都在次年的春天,脫落後的鹿角會再次生長,變成鹿茸,再變成鹿角。而人正是利用了鹿角再生的能力,在每年的6月份剛長好鹿茸時,割下鹿茸,之後再到8月份左右,鹿角再次長出,此時就可以收割二茬茸了。一般情況下,養殖的雄性梅花鹿一年可以割兩次鹿茸。第二次割完之後,再長出的鹿角是不會再割得,等到次年的春天它自己脫落,之後在6月份再次收割,如此往復。
一般情況下,一頭2-3齡的雄性梅花鹿就開始取茸了,一直到它年老(大約10-15歲)。所以,從雄鹿成年後就可以一年取兩次鹿茸,直到它被取完「砍茸」。
總結
取鹿茸時,鹿會不是疼,取決於取茸的方式,如果是用麻藥,在取茸的過程中,鹿是沒有知覺的,它自然也不會疼,但是,如果用固定取茸法,鋸斷它的血管和神經,它是一定會疼的,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