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著一種非常名貴又特殊的藥材——鹿茸。其實,人類服用鹿茸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在漢朝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鹿茸的藥用價值,並且當時很多人都將鹿茸稱作「仙丹妙藥」,認為服用後可以長生不老。當然,在現代研究中,鹿茸也的確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可以治療和預防很多疾病。
那麼,究竟什麼是鹿茸呢?梅花鹿我們都知道,它們的頭上長有角,而鹿茸其實就是梅花鹿的角,不過,鹿茸只有雄鹿才有,而且除了梅花鹿之外,雄性馬鹿的角也被稱作鹿茸,價值和功效方面,與梅花鹿的鹿茸一樣。
當梅花鹿和馬鹿剛剛長出角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鹿角還沒有被骨化,含有非常多的營養元素,這便是鹿茸。那麼,原本應該長成鹿角的鹿茸被人類鋸掉了,它們會感覺到疼痛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僅是疼,是非常疼。不過,因為這個時候的鹿茸才有營養價值,所以為了利益,人類是不會因為鹿感到疼痛就放棄鋸掉鹿角的。
在過去,特別是古代,當時的人們都是直接去切割,並不會做一些保護措施,不過,到了現代,人們在切割鹿茸的時候,都會先給鹿打一點麻藥,並且在切割之後,及時為鹿進行治療和止血。不過,這其實也是很殘忍的。
可能有些朋友會問,鹿被切掉鹿茸之後,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其實,鹿茸還會重新長出來,即使是在野外,野生的鹿在鹿茸長成鹿角之後,每年都會自然脫落,然後第二年的時候,又會重新循環,基本上每年的6-9月,都是切割鹿茸最好的時節。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雖然切割鹿茸看起來很殘忍,可其實這麼做其實也是對鹿的一種保護,因為如果鹿茸沒有被切割掉,它們很快就會骨化然後變成鹿角,之後重量就會變得非常重,而鹿的頭部負擔就會加重,我們都知道,鹿一般都是低下頭進食,而沉重的鹿角就很容易影響到它們的進食,變成了一種累贅。而且鹿角本身也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即使是失去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只要後續治療進行得穩妥,傷口不發炎就可以。
科學家表示,在野外,鹿的鹿角不僅會讓它們在遇到敵人的時候,很難逃脫,因為太過沉重導致奔跑的速度變慢,更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雖然有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攻擊敵人的武器,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弊大於利。
同時還可以傷害到它們自己,這是因為當鹿群彼此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鹿角纏繞在一起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是根本無法解開的,而野外的鹿沒有雙手也沒有足夠的力氣,自然是沒有辦法掙脫,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被纏住鹿角的鹿只能活活被餓死。大家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