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往往是從一道美食開始的。
自從到了南昌以後,贛菜便開始逐漸深入我心,從藜蒿炒臘肉、山藥燉板鴨到啤酒鴨粉絲等等,每一款都頗合我胃口。吃了這麼久的贛菜,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這裡人們實在是太愛吃醬油了(終於知道為什麼最近長黑的原因啦,哈哈,開玩笑啦!南方紫外線自然要比北方強一些)!從炒粉到炒鴨雜、辣椒炒肉這類家常菜,你會發現,無論去哪家似乎都長一個樣,醬油放得特別重。雖然賣相不是很精緻,但是一看就是火辣辣的(只要是炒菜幾乎少不了小米椒),吃起來自然也很是辣爽。
與其它地方的菜不同,贛菜重油重辣,吃起來很「家鄉味」,有著超級明顯的鄉土味氣息。然而畢竟在北方生活過,吃慣了北方的大火燒、大燒餅,總是會特別懷念。無奈暫時還未在南昌發現有超級好吃、外酥裡嫩的大火燒,於是為了慰藉我這顆騷動的吃貨心,某某先生竟然決定露一手(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他竟然還隱藏了這種絕技),所以今天晚上的晚餐就是——烤箱烤火燒(獨家自創的喲~)。
食材:麵粉、酵母粉、鮮肉、蒜苗、味極鮮、耗油、料酒、胡椒粉、姜粉、鹽、油。
首先,把麵粉放入碗中,放入適量酵母粉拌勻,加入清水和成麵團。蓋上蓋子,發酵1小時左右。
其次,做餡:把蒜苗、鮮肉清洗乾淨並切成末(原諒某人第一次做火燒,切的比較有個性),放入碗中,加入味極鮮、耗油、料酒、胡椒粉、姜粉和鹽拌勻。(本來有人要加老抽的,還好被我及時阻止了~)
接著,在砧板上撒上乾麵粉,把麵團拿出來反覆揉捏,揉捏完後分割成大小均勻的麵團並擀成圓餅(這裡請忽略南方人擀麵的能力)。
現在就快到了包火燒的時候了,記得先開烤箱預熱一下(5分鐘左右即可),趁著這個時間加餡、盡力包成圓餅狀。
最後,把包好的自製火燒放入放有錫紙的烤盤中,並在餅皮上抹上一層油。然後進入烤箱,上下火200°烘烤10分鐘。
「叮~」的一聲,香噴噴的、外酥裡嫩的火燒就烤好了~
因為是第一次做,味道頂多算湊合,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