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靜悄悄的。
只有牆上的鐘表還在「滴滴答答」地走個不停。
她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月亮發呆。
已經凌晨2點了,還沒有睡著,但她早已習慣了失眠。
在周圍人甚至她的父母看來,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懂事乖巧,從小學就開始幫著做家務,報考哪個學校,去哪個城市上大學,找什麼樣的男朋友,父母說什麼她就聽什麼。即使學校、城市和男朋友都不是她最喜歡的。
因為父親的脾氣不好,經常喝酒賭博,賭輸了就拿她撒氣,打罵她,她從小就會察言觀色,管理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她極度害怕父親的斥責與打罵,只想逃避甚至是自殺。長大後如果遇到一些會令她害怕的事,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
工作後,因為壓力很大沒有忍住哭了,室友說她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
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對任何人暴露過自己的情緒。
據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約3.5億抑鬱症患者,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達620萬人。
「接下來該怎麼辦?」「會不會出現不好的結果?」……
這是焦慮症的一種表現。輕度焦慮是面對危險或壓力時的一種正常表現,而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就可能演變成焦慮症。目前,我國焦慮症患病率4.98%。
就算睡著了,周圍稍微有一點動靜,就會醒來。
經常在半夜兩至三點鐘醒來,思緒萬千,千情糾纏在悲哀境地而不自拔。
失眠的嚴重程度與抑鬱症嚴重程度有直接關係。當病情嚴重時,睡眠時間極度縮短,但白天並無明顯困意,只感到極度的疲勞和失落感。
有社交恐懼,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感到強烈的恐懼或憂慮,有時還伴有心悸、噁心和出汗等症狀。
除了日常交流必需,其他時間更願意自己一個人呆在屋子裡,喜歡狹小密閉的空間,不出門,不跟人溝通,感覺自己融入不了其他人的圈子,也不想讓其他人靠近自己。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抑鬱症不是病,就是因為想太多了。
正是因為很多輕度抑鬱症患者不被重視,會慢慢加重成為重度抑鬱症患者,重度患者得不到足夠的關心和關愛,就會產生自殺的想法。
正常人情緒低落,雨過天晴之後我們仍然能心懷希望地繼續生活,而抑鬱症不是這樣,他的世界裡面一直在下雨,而且無法自愈。
沒有經歷過他們的人生,不要輕易去指責他們。
對於他們來說,最殘忍的事情就是我們高高在上的態度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語氣。
你所謂的「矯情」,所謂的「不至於」,真的只會讓他們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願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理解與關心,願這個世界能夠對他們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