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該得抑鬱症」:這篇漫畫揭開了他們的內心

2020-10-23 爆漫畫

漫畫類型:情感 治癒







































早前電視劇《小歡喜》中的高三女孩英子,

在學校是一名學習拔尖的學生,

在家裡是乖巧懂事的孩子,

在朋友面前是開朗愛笑的孩子。

可是偏偏這麼一個美好的女孩,

最後卻患上了抑鬱症,

甚至一度嚴重到要自殺的地步。

導致她生病的,

正是周遭環境累積形成的。

學業壓力大,

父母離婚對她的影響,

以及母親對她極為嚴苛的教育方式。

都是患上抑鬱症的重要原因!


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

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據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

抑鬱症已經倍速增長的當下,

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


人們對抑鬱症的誤解


1、情緒低落就是抑鬱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但是許多人分辨不清自己到底是「抑鬱症」還是「抑鬱情緒」,甚至覺得自己「這幾天情緒低落,一定是抑鬱症了!」

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患有抑鬱症,其實有自測方式,比如「低落的情緒」至少要保持長達兩周的情況,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此外,食慾降低、失眠等身體功能異常情況也持續一定的時間,才可能是「抑鬱症」。


2、性格內向軟弱的人才會得抑鬱症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抗壓力,環境因素、自尊心等等原因,一旦某些功能被破壞,就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許多人認為抑鬱病患者是矯情、軟弱的象徵。事實上,抑鬱症的一大核心特點是攻擊性向內,比如追求完美的人會因為過於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缺陷上,較易陷入抑鬱中。


3、抑鬱症靠心理諮詢/治療就能好

據研究表明,若是重度抑鬱症,吃藥對其有效之外。輕、中度病患者,吃藥的效果其實不明顯。除了心理諮詢、服藥,造成抑鬱的原因、環境因素也是治癒抑鬱症的重要因素。如同俗話所說「心病」還是「心藥」醫。


抑鬱症其實是大腦給出的「快逃」信號


「抑鬱症」既然是疾病,

那一定是心理的某些認知生病了。


就好比吃壞東西拉肚子,

我們知道是什麼食物造成自己拉肚子,

那只要不吃它,就可以緩解並且自愈。

抑鬱症也一樣。

不是大腦生病了

而是大腦在告訴我們:

我們的生活環境出現問題了。

說回剛才9500萬抑鬱症患者中,

其中18歲以下青少年,患病率為3%

而檢測出抑鬱症狀(不等於抑鬱症)高達15%


家長可能會疑惑:

丨明明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怎麼就得抑鬱症了?

丨不過是個孩子,有什麼壓力?我看就是裝的!


父母的不理解,

家庭氛圍壓抑,

學習功課繁重等等,

都是導致青少年有抑鬱症狀的原因。

環境因素對個人影響是相當之大的。


任何人,任何環境下的人,

只要認為環境給自己長期造成壓力、焦慮等,

都有可能患抑鬱症。


請給身邊患上抑鬱症的人一點鼓勵吧

如果你是家長,當你得知你的孩子生病了,

不要指責,

多用鼓勵、讚揚的話,

給孩子適當的放鬆空間。

如果你是朋友,當你得知你的好友生病了,

不要嘲笑,

哪怕你想不通ta怎麼會生這種病,

也堅決不要說「你就是閒出來的病」。

如果你是伴侶,當你得知你的愛人生病了,

不要冷漠,

幫ta分擔一些壓力,

哪怕只是一句「有我在」。

如果你是子女,當你得知你的父母生病了,

不要忽視,

就算你們已經很少溝通,

也請你多去陪陪他們。

相關焦點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她說:「我丈夫得了抑鬱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妻子從頭至尾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即「人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我是一名「70後」大叔,幾乎與動漫絕緣。但最近我一口氣看完了一部漫畫作品——《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這篇短小精悍的漫畫作品記錄了作者罹患抑鬱症20年的親身經歷。作者從小遭受了大量來自原生家庭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親的粗暴教育。
  • 女大學生畫漫畫 讓世界理解抑鬱症
    10月29日,白不黑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作為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她是在朋友的「逼迫」下才開始重拾畫筆的,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天繪出自己與抑鬱症鬥爭的漫畫就成了習慣,而她的抑鬱症也因為繪畫有了一定的好轉。白不黑說,她希望,能夠以親歷者的身份畫出抑鬱症患者的各種疾病表現,讓更多的人正視抑鬱症,並減少對抑鬱症患者的誤解。
  • 有抑鬱症的人,內心其實很溫柔。治好了,他們就是人才
    有人說過「抑鬱症其實是世界上最溫柔的病」,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第一他們不哭不鬧,得了這個病的人不會傷害別人,只會傷害自己。第二他們很懂事,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著。他們外表雖然看起來很冷酷無情,內心卻很溫柔,很脆弱。他們明明是個很善良的人,卻偏偏用虛假的冷漠把自己包裹起來。
  • 對抑鬱症的人,這幾種「關心話」千萬不要說!
    於是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所以昨天晚上忙完工作,特意整理出這篇內容,希望大家能多多了解抑鬱症,能幫助我們患有抑鬱症的朋友,早日脫離泥潭!所以,在和抑鬱症相處的過程中,哪些「坑」是我們要避免踩的呢?你有什麼可抑鬱的,你哪裡過得不好了?我知道我日子過得挺好的,時不時還會有「應該感到開心」的事情發生,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已經很努力在掙扎了,不然你以為你怎麼會看到我日子過得還算挺好?我只是怎樣都開心不起來。
  • 八年抑鬱症患者:我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突然開始無理由得覺得悲傷,自己會無緣無故地大哭大叫,也許這便是抑鬱症的開始,但是我以及我的家人都沒注意到,只以為是初三壓力大大,我們這個地方太小了,那時候根本沒有人知道什麼是抑鬱症,我覺得即使現在也只是聽說過這個名詞而已,我媽,雖然不知道什麼抑鬱症,但看到我總是奔潰大哭,便去找了班主任,我們那個小鎮,太小了,一個女人,這也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其實這一生,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媽了,我從小就想成為父母的驕傲
  • 只有抑鬱症才能看懂的10張圖
    雖然我們對抑鬱症的了解越來越多,可說實話目前的科學水平抑鬱症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的探索,但這不妨礙我們對抑鬱症的了解。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抑鬱症主題的漫畫,讓你更好地體會到抑鬱症的內心。4、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抑鬱症是最會偽裝的高手,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患上抑鬱症,理智知道應該去醫院可是情感上他們卻不敢去,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得了這個病,甚至很多時候假裝微笑來掩蓋事實,這就是我們知道的微笑抑鬱症。5、抑鬱症明明自己難過得要死,你會發現他們總是覺得對不起別人,這就是典型的症狀——自罪感。
  • 對不起大家!停更好久了!我抑鬱症又爆發了!
    大家好,我是戰大陸,一個小小的電影解說,想帶給大家快樂的人。但是近期我又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病情。 高一的時候,我得了抑鬱症,一直折磨到我現在,生活裡面沒有我感興趣的事情,失眠多夢,暴飲暴食,得不到快樂,變得玻璃心,很多人不理解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 什麼樣的人不容易得抑鬱症?
    所以不容易得抑鬱症的人一般都是自信、內心強大,在困難面前不退縮的人。不缺愛的人大部分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孩子,得抑鬱症的比例高,或者家族裡面有精神病史的人,得精神類疾病的人也高些。早年沒有得到關愛的人很容易在性格方面出現問題,這也是導致抑鬱症最重要的心理成因。比如,小時候的家庭暴力和爭吵,勢必會給孩子帶來很強的不安全感。作為人的本能,當不安全感來襲時,會先去試圖思考如何生存。這也是抑鬱症的人會比別人來的敏感和懂事的原因。
  • ...厭學、寶媽將娃扔入河中……他們都怎麼了?關注抑鬱症防治-案例篇
    【編者按】你知道嗎,抑鬱症正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針對抑鬱症篩查、預防和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解決方法。那麼,面對這樣一個沉重而又特殊的病症,到底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它,如何科學地開展篩查工作?
  • 抑鬱症的內心世界,超乎你的想像和認知?
    如果你不喜歡這類型文章的話可以划過了。我們的故事繼續。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抑鬱症的文章,而今天的這篇文章還是繼續從故事入手來分析。先來聽我們縣城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描述。(在現實中我們很難知道抑鬱症患者內心的世界,但是通過一定的科學方式,我們了解的)。
  • 抑鬱症的孩子,沒有人能深入她的內心嗎?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
    當時我很震驚,這麼樂觀向上的學姐怎麼可能得抑鬱症?02.有一種抑鬱叫微笑抑鬱症提起抑鬱症,很多人認為就是情緒低落,暴躁,但是事實上,有一種微笑抑鬱症,也在蠶食著現代很多人的健康,它屬於內因性情感疾患,表現是外表若無其事,甚至經常會微笑,但是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微笑,或者是刻意打造的一種外在人設。
  • 我該如何幫助你,抑鬱症的孩子
    我的這個自我救贖的過程引起了很多朋友的關注,謝謝大家,我知道不是只對我的關心,也是對抑鬱症這個患病人群的關心,這也是我能堅持發文的一個重要支撐動力。謝謝大家。我希望通過我的發聲,讓更多的人們能走進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如我所說,給抑鬱症這個群體多多的理解,特別是如果您身邊有親人得了這個病,真心的希望我的記錄能夠給您以陪伴他們的方向,也有朋友在後臺向我提問,說家裡孩子得了抑鬱症,可是家長根本沒法和孩子溝通,問我該怎麼辦。首先我先向您道歉,我也只是個病人,而且不了解您孩子的病情,不能夠給您提供什麼建議,我絞盡腦汁的在想怎麼能幫到您、幫到您的孩子。
  • 因抑鬱症頹廢五年,我該如何面對這荒廢的人生?
    這丟失的五年我該怎麼辦?其實抑鬱荒廢的問題,我之前在很多文章中也有介紹,幾乎所有哭訴抑鬱症帶給自己損失的言語中都有幾個相同點:「自卑、荒廢、與他人的差距」。那麼我們就一個個來說:抑鬱症真的會讓人荒廢嗎?
  • 如果你身邊的人得了抑鬱症,看看這些影片,你會更了解他們
    但依舊有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抑鬱症,甚至身邊親人朋友在抑鬱中苦苦掙扎時,我們都不知道該給予怎麼樣的正確的幫助。近期華晨宇出了一首關愛抑鬱症的歌《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唱出了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獨白,「想過離開,以這種方式存在,是因為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說還有你在,忽然我開始莫名期待。想過離開,當陽光敗給陰霾,沒想到你會拼命為我撥開。」
  • 假如有個抑鬱症親友,你該如何應對?
    很多人肯定會異口同聲並大義凜然地說:我要把他/她從黑暗的深淵拉出來!呵呵,你無知的拯救欲可能會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抑鬱症是一種病,不是悲觀、不是想不開、不是矯情、不是沒事找事。你說世界充滿陽光,對不起,那只是你的世界。
  • 得抑鬱症的人最怕什麼?他們不怕痛不欲生,請給予他們一些幫助!
    從理想的層面來說,我們所有人的精神世界是沒有優劣高低之分的,也更應沒有「精神疾病」這一說辭。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造就了與眾不用的你我。我們生活在這個繁榮、複雜、多元化、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因此,這個時代的你我必然會與眾不同!
  • 一本漫畫治癒無數抑鬱、焦慮、進食障礙患者,你不該錯過
    ,今天我想起來過去看到的一本漫畫非常有趣,今天就推薦給大家。艾略特有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於是她把自己的痛苦畫了出來。,他們有自己的事情要操心;我看得越少,就看見得越多——強迫自己離鏡子遠一點,去看點別的什麼吧。
  • 換上抑鬱症的我用了三年的時間康復了(第四篇)
    、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化妝打扮自己(當時還沒有恢復對小提琴的熱愛),我出去玩,爸爸媽媽給我拍照,我一看這照片我就不開心了,因為我不好看,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持續上好幾天,又不能做事了,我發現這個問題以後,我就在我的手機上寫了一個便籤:除了打扮自己以外活著的理由1:音樂2:樂團
  • 《小學生心理學漫畫》:父母是孩子的加油站,用漫畫強大他的內心
    孩子需不需要學習心理學呢?教育專家說從小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長大後他們才會越挫越強。教育孩子如果從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路上,那才是最明智的,而不是要等到問題變得明顯之後,再去採取應對措施,那樣只會讓父母與孩子兩敗俱傷。身為父母的你一定會說很難呀,我該怎樣去做呢。以前我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惑,但自從我看到了《小學生心理漫畫》後,心裡的困惑一下子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