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社會學的想像力》有感

2021-02-19 2019級社會學

《社會學的想像力》是美國著名批判社會學家Wright Mills的代表作。在這本篇幅不長的小書中,Mills對美國社會學流派進行了深刻地批評和反思,認為當下社會學研究在日益走向僵化和教條,呼籲社會學家具備「社會學的想像力」,為學科發展帶來新鮮的氣息。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變化成為了不變的話題,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型。現代人仿佛掉入了一個飛速旋轉的魔方,在為光怪陸離的色彩而目眩神迷的同時也為不知身處何方而焦慮不安。

  致力於社會研究的學者們在繁雜事實和龐大數據上投入了絕大部分精力。他們利用理性分析力思考,對數據進行全面掌握和反覆分析,試圖從中洞察到真實的社會現狀,進而構建起對其解釋的理論框架。

  可以說,這是美國現代社會學研究的主流思路,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有著重要影響。然而,伴隨學科分支的增多和研究目標的分化,這種研究方法也日益細緻——社會調查的每一步驟都向標準化、規範化發展;數據分析時也更加追求詳密全面。

  社會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本該是最具有人文關懷的學科,但現在卻變得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冰冷。作者認為:「人們沒有權力反對次要問題進行細緻研究」, 但缺乏思想引導的細緻研究一旦成為學術主流,必然會逐漸磨滅學者們的學術激情和難得的創造力。

  用龐大精細的數據搭建起的社會模型再逼真也不過是真實世界的抽象摹寫。可以說,「科學的研究」正是通過構造起一個單純有序的虛擬世界,才有效地降低了學者們進行社會研究的難度。然而,習慣了這種「有序社會」的學者卻無法駕馭複雜混亂的現實問題,社會學研究也因此走向歧路。

相關焦點

  • 社會學想像力的歷史維度
    他據此預言,社會學的想像力會取代其他方法而成為學術的共同尺度。他籲請人們能夠將私人問題上升為公共論題,重新回到社會學的允諾和抱負上,再生社會學的道德本質。「社會學的想像力」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為了汲取經典社會學家的智識,另一個也許是更為重要的方面緣於米爾斯對美國客觀社會現實和學術研究現實的不滿。
  • 《社會學的想像力》讀書報告
    《社會學的想像力》是美國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最具有影響力的一部代表作。[4]因此,雖然不少社會學學者渴望著「社會學的想像力」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社會學方法論的學理性問題,但「社會學的想像力」並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社會學也終究不是一門可以「垂手而治」的社會科學,它(社會學)的進步——歷史已經證明——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的繼承、批判與超越的基礎之上的。
  • 社會學微視頻:社會學想像力
    著名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s)曾著述《社會學的想像力》一書。「社會學想像力使得我們能夠理解歷史和個人生平,以及二者在社會中的關係」,「它是那種能夠從最與人無涉的、最遙遠的外部變化,轉化到人的最隱秘的自我特徵的能力」。簡言之,社會學想像力是一種把握事物之間聯繫和轉化的思考能力 (Relational perspective)。
  • 社會學的想像力 |周末讀書
    本書初版於1959年,現在已成為英語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會學教學中廣受推崇的入門經典;1989年美國社會學界還就本書發表30周年召集學者進行回顧性的專題研討
  • 米爾斯 | 社會學想像力的意義
    我相信,社會學的想像力正成為文化生活的主要共同尺度和特徵。這種心智品質可在社會科學和心理學中發現,但它遠遠超出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這些研究。就總體而言,個人及文化界獲得這一品質的速度很慢,而且反應往往也較遲鈍;許多社會科學家還不了解它。
  • 社會學是什麼? ——從社會學想像力看社會學
    首先,社會學想像力是一種視角轉換能力——從自己的視角到他人的視角,從政治學到心理學,從個人到公共議題,從家庭轉換到整個世界的經濟、政治,從當今社會到歷史,這脫離了個體視角的局限,看到整個社會的結構、歷史,從而擺脫了狹小空間。它可以讓我們理解歷史與個人的生活歷程,以及個體在其中的關係。社會學想像力建立了社會對我們的塑造與我們對社會塑造之間的聯繫。
  • 如何想像社會學想像力 ——略讀《新社會學想像力》有感
    沒有完整讀過《社會學的想像力》,就去讀《新社會學想像力》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可能有很深的感觸,也或許沒有多大感覺,對我來講,屬於第二種情況,因為《新社會學想像力》和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像力》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它們之間並既沒有直接的繼承和發揚關係,同時在內容上也沒有多大聯繫,僅是在書名上有較多相似的詞語而已。
  • 讀《宗教社會學》有感——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關鍵詞:《宗教社會學》 宗教信仰  人類社會  宗教意義 前言本人由於讀了馬克斯·韋伯的著作《宗教社會學》這本書有感而發。《宗教社會學》的作者馬克斯·韋伯是十八世紀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現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家。被譽為「組織理論之父」,與卡爾·馬克思、愛米爾·涂爾幹被並稱為現代社會學家的三大奠基人。作者在這本書中詳細地論述了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產生巨大的影響。
  • 《社會學的想像力》讀書報告
    一、內容簡介《社會學的想像力》一書是賴特·米爾斯一生學術精華的大成之作,以批判美國社會學界的成果作為全書的探討主題,運用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並結合作者在社會階層等方面的研究經驗
  • 米爾斯《社會學的想像力》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賴特·米爾斯《社會學的想像力》《社會學的想像力》堪稱米爾斯一生學術精華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國社會學界的成果作為全書的探討主題,運用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並結合作者在社會階層等方面的研究經驗,批判傳統學科的抽象與僵化界限,由此強調「社會學想像力」的重大意義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凡出新奇 造境抒情懷——讀劉寧教授油畫作品有感
    平凡出新奇,造境抒情懷——讀劉寧教授油畫作品有感 李平(山東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山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從某種角度來講,具象繪畫是以描述客觀物象為前提,但卻不以解讀物象為目的。最近品讀了劉寧教授的《雪·白樺樹》系列油畫作品,使我對上述原理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藝術中,塑造藝術形象的目的已不再是簡單地再現自然,而是在對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富有個性的藝術表現。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像力和想像力是一回事嗎?
    想像力,想像力?想像力和想像力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呢?上邊說完了想像力,現在我們來聊聊想像力讀起來雖然有點繞口,但是它們的性質可不太一樣,比如說想像力是從0到1的話,想像力就是1後面所有的0,是源頭想像力的無限延伸。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讀後感:讀《海底兩萬裡》有感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讀後感:讀《失落的一角》有感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
  • 假想類遊戲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富於想像力的頭腦很少會感到無聊。動用想像力的寶寶更容易面對不同的選擇做出抉擇,想像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想像活動的機會。 A:1.寶寶的想像力發展與年齡有關 寶寶想像力的發展與他的年齡有著密切的關係。2.假想遊戲是想像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寶寶想像力主要體現在他的假裝遊戲中,他的假裝遊戲越複雜,說明寶寶的想像力越豐富,相反,假裝遊戲越簡單,寶寶的想像力就越貧乏。
  • 讀社會學有什麼用
    也就是說,論文水準的高下實際上也能夠折射出你的書讀得怎麼樣,有沒有深度,有沒有獨到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把寫論文抓好 了,其他兩項也會提高的。反過來說呢,如果書讀得不好,書讀得不多,思考得不深入,那論文也寫不好的。一、喜歡和有用        首先講這樣一對概念。喜歡和有用。喜歡和有用是不同的,為什麼可以放在一塊兒說,是因為喜歡和有用和一件東西結合到一起了。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