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寶寶」查出先心病 多科室醫護聯手補心

2020-12-25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晗)29周就早產的男嬰,出生時體重僅1.3公斤,大小如同成人手掌。更令人揪心的是,他被查出心臟有缺損,如不及時手術治療將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多科室聯手,為他成功補心。10月22日,男嬰體重達到2.6公斤,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康復出院。

典典(化名)是個男寶寶,母親懷孕7個月時,他就早早來到這個世界,出生時體重僅1.3千克,如同一位成人的巴掌大小。7月24日,典典剛出生就出現呼吸衰竭、心跳衰竭、顱內出血等問題,當即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送至新生兒科。兒科主任趙東赤介紹,醫生檢查發現典典的心臟雜音明顯,且有肺透明膜病,肺功能極差。經過全力救治,典典的顱內出血很快止住。隨後他被放入新生兒溫箱,戴上了無創呼吸機。

經過細心照料,典典的情況雖有好轉,但依然無法擺脫呼吸機。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金平等多科室專家會診後確診,寶寶存在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房間隔缺損,缺損處達1釐米。對於只有巴掌大小的典典來說,他脆弱的心臟上,這1釐米的缺損帶來了極大的生命危險。

劉金平表示,典典的呼吸極為費力,對外界的刺激反應也很差,缺損造成了他心內血液無法正常回流,而這也是他的呼吸能力無法恢復的原因。他的心臟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存,必須儘快手術。

為了救治典典,醫院胸心血管外科、新生兒科、手術室、麻醉科等10個科室30名醫護人員組建起專群,專門用來討論典典的治療。經過反覆論證、充分準備,9月29日,典典被送入手術室。

由於典典的身體太小、太脆弱,不僅手術器械、監護設備全部為特製,以達到精密要求,給他使用的藥物劑量必須以毫升計算,手術過程中需要將典典的心跳和呼吸暫停,用人工心肺體外循環來代替。典典全身血液不到200毫升,對體外循環的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極高,稍快或稍慢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由於準備充分,補心手術非常順利。

術後第二天,典典脫離生命危險。成功補心後,典典身體情況日漸好轉,他也打破了中南醫院早產兒先心手術的最低出生年齡和體重的紀錄。典典的父母,一直堅定地要求救他。為了保證他的治療,媽媽一出月子就跟典典爸爸一樣到江西打工。典典留在醫院新生兒病房,醫護人員當起他的臨時父母,新生兒ICU醫生汪霞等醫護人員主動當起了典典的「臨時家長」,每天到病房給典典餵奶、擦拭身體、換尿布,觀察典典的康復情況,看到典典的精神狀態一天天好轉,每餐能吃奶70多克,醫護人員也都備受鼓舞。

10月22日上午,典典順利出院。典典的爸爸從醫生手裡接過孩子,看著在懷中熟睡的寶寶,爸爸對醫護人員再三致謝。

相關焦點

  • 29周早產兒查出心臟缺損,多科室醫護聯手為他成功「補心」
    早產男嬰被查出患有心臟缺損,如不及時手術治療將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多科室專家聯合會診,通過手術為他成功「補心」。10月22日,男嬰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康復出院。母親懷孕7個月時,典典(化名)就早產來到這個世界,出生時體重僅1.3千克,身高如同一位成人的巴掌大小。7月24日,剛出生的典典就出現呼吸衰竭、心跳衰竭、顱內出血等症狀,當即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送至新生兒科。兒科主任趙東赤介紹,出生後就發現典典的心臟雜音明顯,且有肺透明膜病,肺功能極差。
  • 早產女嬰出生後第2天查出重病 多科室聯手為 「巴掌寶寶」修肺補心
    醫生通過手術為出生僅2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李晗)36周早產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出生後出現心衰、呼吸衰竭,生命垂危。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超聲、手術室等學科專家聯合會診,於1月11日實施手術,為出生僅兩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早產女嬰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出生。出生後的雙胞胎哥哥身體各項指標一切正常,雙胞胎妹妹琪琪卻一直痛苦地呻吟哭鬧,面色發紫。醫生檢查發現,琪琪血氧飽和度不穩定,立即將她轉入新生兒科密切監護。
  • 早產女嬰出生就查出一身重病,多科室聯手為她修肺又補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出生後她就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名寶寶竟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 早產女嬰出生就查出一身重病 多科室聯手為她修肺又補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出生後她就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名寶寶竟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 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 多學科醫生聯手修肺補心
    醫生對即將手術的寶寶作檢查□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晗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落地後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個寶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都有致命危險。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多學科醫生聯手為出生僅2天半的寶寶修肺補心,手術成功。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
  • 「長頸鹿醫院」為兩歲男童「補心」,開啟東莞小兒先心病介入治療新...
    這是屬於張喆的穗莞「雙城記」,這是從2019年9月起,從工作了十餘年的南部戰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離職,來到這所廣受東莞家長和小朋友喜愛的「長頸鹿醫院」工作的他,這一年多來每天都在經歷的。在他腳下,廣州和東莞如此密切。「一小時生活圈」改變了張喆的人生軌跡,也為東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發展創造了契機。
  • 河北醫大一院完成兩批新疆巴州先心病患兒救治任務
    9天的時間裡,共做心臟彩超134名,查出先心病患兒84名,有手術或介入適應症的36名,醫院對這些孩子全部建立了健康篩查檔案。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的專家們不僅帶去了技術,還為這些患兒及家庭送去了希望和福音。
  • 河北省兒童醫院受捐150萬元 用於救治先心病患兒
    北京愛佑慈善基金會向省兒童醫院捐150萬,救治先心病患兒    昨天是篩查第一天,首批9名寶寶近期將接受「補心」手術(燕趙晚報記者郄磊 攝)    昨天早上6點多一點,正在熟睡中的辰辰(化名)被媽媽輕聲喚醒了。在爺爺、奶奶的陪同下,辰辰被媽媽抱出家門,在涼風中一家四口坐上公交車,趕到了贊皇縣城。和辰辰一同趕來的還有幾個貧困先心病患兒,因為縣城來了省城大醫院的專家,專家是專門來瞧辰辰所患的疾病的——先天性心臟病。
  • 關於先心病這些問題家長鬚注意-光明日報-光明網
    【延伸閱讀】    1.孕期查出寶寶有先天性心臟病,怎麼辦?    孕期20周至28周為胎兒心臟超聲的最佳檢查時期,若此時查出胎兒患有先心病,醫生會告訴家屬該類心臟病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效果,家屬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一步權衡。首先,對於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等簡單心臟病,部分出生後可自愈,部分可以微創治療,而且治療效果好。
  • 多科室聯手護航孩子順利降生
    楚天都市報5月26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女子懷孕35周時突然胸痛難忍,輾轉多家醫院就醫,確診為急性心梗,由於是孕晚期,為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多科室醫生聯合制定治療方案,保全孕婦生命安全和胎兒正常發育,上周成功分娩一名女嬰。5月26日,該女子家屬出院前給醫生寫了一封感謝信。
  • 貧困「先心病」患兒 在這可申請減免手術費
    □記者 王嘉譯  實習生 韓明雪 李寧   先心病早發現、早治療  避免錯過最佳手術時期  欣欣的奶奶作為患兒家屬代表發言,滿滿兩頁手寫的發言稿和深深的鞠躬,無不體現出她對該院深深的感激之情。  心外科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盡職盡責的態度,讓欣欣奶奶慢慢地放下懷疑。「從決定診治開始,他們便幫著安排床位,辦理住院手續,進行各項檢查。欣欣不停地哭鬧,護士們就想辦法逗她開心……」欣欣奶奶說道。最終,在高興才主任和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欣欣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高興才主任表示,很多家長誤以為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都能自己「長好」。
  • 湖南最輕的「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一個大蘋果的重量,一瓶沒裝滿的礦泉水的重量,也可能是一名新生寶寶的重量……作日,記者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5月24日該院新生兒二科收入一名出生體重僅400克的超早產兒。由於孩子出生時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為「巴掌寶寶」。
  • 26+周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在醫院探險兩個月後,終於出院啦
    不同於尋常寶寶出生時父母和醫護人員的滿滿喜悅,隨著「巴掌寶寶」的出生,大家更多的卻是擔憂。胎齡6個半月,體重只有850g,皮膚薄得像半透明的果凍,腦袋只有鵝蛋大小,小腿僅小拇指般粗細,整個身子只有成年人巴掌般大小,這就是「巴掌寶寶」與世界的初見面。
  • 哈醫大四院心外二病房開展食管超聲引導下房缺封堵術讓先心病患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王海嬌 陳偉光)近日,哈醫大四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二病房順利地為「天使陽光基金」篩查的第一批五例先心病患兒進行了手術,其中三例經股靜脈房間隔缺損封堵,一例經胸室間隔缺損封堵,一例完全型心內膜墊畸形矯治,目前恢復順利,均已出院。
  • 「巴掌大」寶寶在費縣人民醫院康復出院
    29周、1.0kg、85天......一連串的數字記錄了一名出生僅1.0kg的極低出生體重兒在費縣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救治的艱辛歷程,胎齡越小、體重越低,即意味著救治難度越大,併發症發生的機率越高,在這精細化護理的85天裡,科室人員如勇士般幫助寶寶「過關斬將」重獲新生,出院時原來的「巴掌大」寶寶茁壯成長為3.07kg的壯小夥,該患兒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費縣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能力與水平
  • 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15個學科80餘名醫護幫巴掌寶寶闖關 寶寶出生時只有成年女性巴掌大,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透過薄薄的皮膚甚至能看到微微跳動的心臟……第一次見到這個小生命時,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醫生劉江玲默默為她捏了一把汗:她實在是太小了,體重太輕了,身體發育也存在特殊情況,湖南省內類似救治經驗很少,甚至在國內也很罕見。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活下來?無數困難擺在醫護人員面前。
  • 先心病男童4歲生日,醫護送上減免手術費「大禮包」
    當天,醫護還送給了他的父母一份大禮——減免孩子的部分手術費用。龍龍家住漢口,出生後第3天,就查出心臟室間隔缺損合併卵圓孔未閉,這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醫生建議他立即手術,但龍龍的父母心疼孩子太小,抱著僥倖心理希望隨著年齡增長,缺損能自然閉合。每年父母都會帶龍龍到醫院定期複查,身體並無大礙。然而,今年5月開始,龍龍出現咳嗽、胸悶等不適,打針吃藥不見好轉。
  • 滄州:龍鳳胎「巴掌寶寶」出生,醫護團隊緊急行動
    日前,兩個「巴掌大」的小寶寶躺在滄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暖箱裡,享受著模擬宮內狀態的最適合的溫溼度舒適環境,睡得很香甜。這對龍鳳姐弟剛出生兩天,弟弟體重720克,姐姐僅重420克。據介紹,420克打破了滄州市人民醫院乃至全省醫院收治早產兒的最低出生體重紀錄。
  • 先心病嬰兒餵養有哪些小技巧
    有這樣一些家庭,新生命的降臨讓他們從此陷入了憂愁之中,因為他們的寶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患兒普遍存在餵養困難、營養不良及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其原因包括客觀存在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引起全身營養供應的變化,主觀方面,營養狀況不佳與母親餵養行為密切相關,50%以上的媽媽存在或多或少的餵養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