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女嬰出生就查出一身重病 多科室聯手為她修肺又補心

2021-01-22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

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出生後她就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名寶寶竟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多學科醫生聯手為出生僅2天半的寶寶修肺補心,手術成功。

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

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雙胞胎中的哥哥哭鬧有力,身體各項指標均正常,妹妹琪琪(化名)的哭聲中卻帶著痛苦,幾近呻吟。而且,她的面色明顯發紫。檢查發現,琪琪的血氧飽和度極不穩定,醫護人員立即將她轉入該院新生兒科密切監護。進一步的檢查顯示,琪琪肺部情況很差,即使通過氣管插管等手段,血氧飽和度指標依然沒有好轉。

1月9日,該院超聲影像科、心血管外科專家為出生僅一天的琪琪會診,超聲科王斌主任通過床邊彩超仔細檢查,發現琪琪有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合併梗阻,還有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問題,屬於極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

完全肺靜脈異位是指琪琪所有的肺靜脈均沒有正常引流入左心房,這是一種嚴重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而她除了肺部血管的回流系統完全走錯了地方,還合併有梗阻,這讓她的心臟和雙肺均無法正常工作。

該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金平表示,琪琪這種複雜先心病並不常見,在所有先心病當中的發生率僅1%左右。如果不能儘快接受手術矯正治療,死亡率將超過80%。

然而,琪琪只是一個體重過輕、身體脆弱的新生早產兒,她的臟器發育尚不完全,如果要接受這樣的手術,麻醉、手術操作和護理的難度都非常大。

「醫生,請你們一定救救我的孩子!他們本是雙胞胎,我們希望能讓兄妹團圓。」得知孩子的情況後,琪琪的父母態度非常堅決。他們的真切與迫切讓醫護人們深受感動,多科室醫護人員決定為琪琪放手一搏,盡一切可能為她爭取到生存下來的機會。

精細如繡花,手術修肺又補心

為了救琪琪,該院心血管外科、新生兒科、手術室、麻醉科等多科室醫護人員快速「抱團」,連夜設計、商議手術方案,爭分奪秒地反覆論證、充分準備。

1月11日中午,醫護人員將出生僅兩天半天的琪琪放入特製的新生兒轉運溫箱,平穩地送入手術室。

由於琪琪的身體太小、太脆弱,手術器械、監護設備全部為特製。為琪琪使用的藥物也必須極為精確,劑量以毫升/小時的速度來計算。手術中,接受了麻醉的琪琪心跳和呼吸暫停,需並使用人工心肺體外循環來維持生命。而琪琪全身的血液只有150毫升左右,不到一小瓶礦泉水的容量,對體外循環的速度和精度要求極高,稍快或稍慢都可能引來生命危險。而她胸腔中的心臟,還只有鴿子蛋大小,在這麼小的心臟上進行手術,操作堪比繡花,每一步都要精準,不可有半點偏差,每一下又必須極盡輕柔,否則這弱小的心臟將無力承受。

劉金平主任帶領團隊,藉助專用顯微放大鏡和器械,僅用了不到1個小時就成功為她完成了所有畸形的矯正。手術後,琪琪被轉入新生兒科,身體各項指徵均處於平穩狀態。她也成為中南醫院早產兒接受心臟手術的最低齡患兒。

「應該說,因為前期的準備很充分,所以這次手術非常順利。不過,接下來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她還要經歷術後的感染關、營養關等一個又一個關口。不過,我們很有信心幫琪琪闖過來。」該院兒科主任趙東赤表示,琪琪已經闖過了難度最大的手術關,醫院將對她的術後監護、護理保駕護航,幫助她儘快康復,早日出院回到家人身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早產女嬰出生就查出一身重病,多科室聯手為她修肺又補心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出生後她就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名寶寶竟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 早產女嬰出生後第2天查出重病 多科室聯手為 「巴掌寶寶」修肺補心
    醫生通過手術為出生僅2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李晗)36周早產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出生後出現心衰、呼吸衰竭,生命垂危。經檢查,醫生發現其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這名只有手掌大的女嬰心肺功能極差,隨時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超聲、手術室等學科專家聯合會診,於1月11日實施手術,為出生僅兩天半的她成功「修肺補心」。早產女嬰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出生。
  • 「巴掌寶寶」查出先心病 多科室醫護聯手補心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晗)29周就早產的男嬰,出生時體重僅1.3公斤,大小如同成人手掌。更令人揪心的是,他被查出心臟有缺損,如不及時手術治療將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多科室聯手,為他成功補心。10月22日,男嬰體重達到2.6公斤,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康復出院。
  • 29周早產兒查出心臟缺損,多科室醫護聯手為他成功「補心」
    早產男嬰被查出患有心臟缺損,如不及時手術治療將有生命危險,醫院兒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多科室專家聯合會診,通過手術為他成功「補心」。10月22日,男嬰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康復出院。母親懷孕7個月時,典典(化名)就早產來到這個世界,出生時體重僅1.3千克,身高如同一位成人的巴掌大小。7月24日,剛出生的典典就出現呼吸衰竭、心跳衰竭、顱內出血等症狀,當即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送至新生兒科。兒科主任趙東赤介紹,出生後就發現典典的心臟雜音明顯,且有肺透明膜病,肺功能極差。
  • 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 多學科醫生聯手修肺補心
    檢查發現,這個寶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都有致命危險。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多學科醫生聯手為出生僅2天半的寶寶修肺補心,手術成功。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
  • 醫護人員暖心守護被棄早產女嬰 兒童節前夕她有了新家
    廈門網訊 據泉州網報導(記者 蘇凱芳 通訊員 黃麗紋 文/圖)早產女嬰被遺棄在泉州市兒童醫院等候椅上,命懸一線。醫院保安和醫護人員發現後及時搶救,助她挺過多道生死關。在新生兒科近半年的悉心照顧下,她逐漸恢復健康。近日,在各方積極協調下,她收到了人生第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新家。
  • 出生當天將早產女嬰丟進垃圾車,父親涉嫌遺棄罪被取保候審
    浙江嘉興市一名剛出生幾小時的早產女嬰被父親遺棄在醫院附近的垃圾車內。澎湃新聞9月9日從嘉興南湖區警方了解到,女嬰父親韓某已因涉嫌遺棄罪被取保候審。6日清晨,嘉興南湖區一名環衛工人在三輪垃圾車內發現一名女嬰。東柵派出所民警王正宇接警後趕到現場,因距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僅幾百米,便抱著孩子趕往醫院,值班護士認出棄嬰就是凌晨在該院出生的。
  • 合肥一女嬰提前14周早產(圖)
    ,出生時體重僅600克、身長34釐米,如一個成年男子的手掌大小。據悉,足月嬰兒胎齡須滿37周至42周,而這個寶寶至少提前了14周,在臨床上十分罕見,她也是到目前為止,我省搶救成功的體重最輕的嬰兒。  早產女嬰體重僅600克  家住阜陽潁上的徐慧(化名)是個性格文靜的「準媽媽」,但是她肚子裡的寶寶可是個「急性子」,胎齡才23周,就急著要從媽媽肚子裡出來。
  • 青島剛出生女嬰被棄小村 臍帶未脫落面黃肌瘦
    原標題:剛出生女嬰被棄小村 臍帶未脫落面黃肌瘦(圖)      一名出生不多久的女嬰被父母拋棄在黃島區海青鎮李黃崖村,好心村民發現後報了警。當地警方會同海青鎮政府相關部門將女嬰送到了青島市兒童福利院。記者昨天了解到,目前警方正全力尋找女嬰的父母。  9月24日晚7時,黃島區海青鎮李黃崖村徐女士開始準備晚飯,當她到自家門前抱草燒火時,發現門口有一個紅色的小棉被。她打開一看大吃一驚,棉被裡竟然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嬰!
  • 24周早產,腸子被切掉!早產寶寶,一出生就得「打仗」
    ,大概每10名新生兒就有1名早產。,只有400克,是當時全國最輕的出生寶寶。早產寶寶第一次來看高危兒門診時,就要為他們全面評估是否有常見的早產兒併發症餘醫生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個29周早產的小男孩,在宮內就有感染,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第一年就住了
  • 多科室聯手護航孩子順利降生
    楚天都市報5月26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女子懷孕35周時突然胸痛難忍,輾轉多家醫院就醫,確診為急性心梗,由於是孕晚期,為不影響腹中胎兒健康,多科室醫生聯合制定治療方案,保全孕婦生命安全和胎兒正常發育,上周成功分娩一名女嬰。5月26日,該女子家屬出院前給醫生寫了一封感謝信。
  • 早產畸形女嬰被棄公園死亡 全身爬滿螞蟻(圖)
    本報訊 因早產和先天性腸道畸形,她還來不及睜眼看媽媽一眼,就被父親丟棄在醫院附近的公園裡。被人發現時,她身上爬著撕咬的螞蟻,痛得顫抖卻無力哭出聲。  重新送進醫院的護理房後,她終於享受到了生命中最後片刻的安寧,幾小時後,她停止了呼吸和心跳。  這起悲劇,前日晚上發生在清溪鎮。  「老公抱走女兒時,我不知道他原來想丟掉她。」
  • 隆回縣人民醫院:兩項新技術搶救出生體重兩斤半早產新生兒
    「你好,我們是縣城某某醫院婦產科,我們這邊有個孕28+3周因『前置胎盤』導致早產的新生兒,現在呼吸困難,需要接到你們科室搶救……」人命關天、刻不容緩,醫院新生兒科接到兄弟單位的求援電話後,馬上派新生兒科聶海珍醫師和護士陳燕隨120急救車前去接診。
  • 出生時心臟有個洞!被判「救不活」的2月齡女嬰順利「補心」
    術後的嘟嘟恢復了正常嬰兒的可愛靈動江門女嬰嘟嘟(化名)出生時3.6kg,長到2個月大時反而輕了2兩,每次一吃奶就滿臉通紅,哭喊聲也非常細微一查,原來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膜周部),心臟上多了個洞,輾轉多家醫院都被拒收稱「救不活」。最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張希教授為她實施了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只開了一個1.5cm的切口,就修補好了心臟上的孔洞。據查,她是目前為止接受經胸封堵治療室間隔缺損體重最輕、年齡最小的患兒。
  • 女嬰早產2個月無錢住保溫箱 泡沫箱成臨時保溫箱
    由於女嬰太小,餵奶十分困難,此外還時常發燒,急需入院救治。但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女嬰的父親沒有能力支付巨額的醫藥費,無法將女兒送往市區的大醫院進行救治,只得把她抱回家中,放進曾經裝菜的泡沫塑料箱內為她保溫。   之後的兩天內,不少市民慷慨解囊,終於湊夠了1萬元的住院押金。7月22日,早產女嬰順利進入北京八一兒童醫院接受救治。
  • [菏澤]市二院成功救活「新生兒ABO溶血症」女嬰
    [菏澤]市二院成功救活「新生兒ABO溶血症」女嬰5月21日,患有「新生兒ABO溶血症」的女嬰從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出院。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胡德光 王浩)5月21日,患有「新生兒ABO溶血症」的女嬰從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出院。
  • 14年前的「巴掌女嬰」,出生只有半斤重,現在怎麼樣了?
    當年的「巴掌女嬰」現在活成了這樣,網友們都直呼:真是奇蹟在14年前的時候,美國的一家醫院出生了一個只有巴掌大小的女嬰,當時有人還特地把自己的的手掌放在了女嬰的旁邊,並且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網絡上,網友們在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都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大部分的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都會有五六斤重
  • 胎內就補心出生當天又手術 二度手術的女嬰要出院了
    今年7月,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為一26周的孕中胎兒做了心臟介入手術,如今孩子已經出生,並且根據病情,醫院又為她做了一次手術,如今孩子左右心室恢復良好,未來兩天將出院。接下來,她輾轉四五家醫院,得到的結果均是「孩子不能留」,直到來到青島婦兒醫院事情才出現了轉機。經檢查,胎兒右心室發育不良、肺動脈閉鎖,不做幹預可能很難存活。心臟介入專家泮思林主任主任告訴他們,孩子不能放棄,完全可以保住。「胎兒實施宮內心臟手術的指徵明確,需要儘早手術緩解梗阻,為右心室發育提供足夠時間。」通過專家數次研究討論,7月31下午,為其開展了胎兒宮內心臟手術。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寶寶出生時只有成年女性巴掌大,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透過薄薄的皮膚甚至能看到微微跳動的心臟……第一次見到這個小生命時,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醫生劉江玲默默為她捏了一把汗:她實在是太小了,體重太輕了,身體發育也存在特殊情況,湖南省內類似救治經驗很少,甚至在國內也很罕見。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活下來?無數困難擺在醫護人員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