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
36周的早產女寶寶,出生時體重僅2.2kg,蜷起來只有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出生後她就出現心衰、呼吸衰竭。檢查發現,這名寶寶竟然一身重病:完全肺靜脈異位、心臟房間隔缺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兒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1月11日,多學科醫生聯手為出生僅2天半的寶寶修肺補心,手術成功。
早產女寶寶,心肺畸形命懸一線
1月8日下午,一對龍鳳雙胞胎寶寶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呱呱墜地。雙胞胎中的哥哥哭鬧有力,身體各項指標均正常,妹妹琪琪(化名)的哭聲中卻帶著痛苦,幾近呻吟。而且,她的面色明顯發紫。檢查發現,琪琪的血氧飽和度極不穩定,醫護人員立即將她轉入該院新生兒科密切監護。進一步的檢查顯示,琪琪肺部情況很差,即使通過氣管插管等手段,血氧飽和度指標依然沒有好轉。
1月9日,該院超聲影像科、心血管外科專家為出生僅一天的琪琪會診,超聲科王斌主任通過床邊彩超仔細檢查,發現琪琪有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合併梗阻,還有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問題,屬於極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
完全肺靜脈異位是指琪琪所有的肺靜脈均沒有正常引流入左心房,這是一種嚴重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而她除了肺部血管的回流系統完全走錯了地方,還合併有梗阻,這讓她的心臟和雙肺均無法正常工作。
該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金平表示,琪琪這種複雜先心病並不常見,在所有先心病當中的發生率僅1%左右。如果不能儘快接受手術矯正治療,死亡率將超過80%。
然而,琪琪只是一個體重過輕、身體脆弱的新生早產兒,她的臟器發育尚不完全,如果要接受這樣的手術,麻醉、手術操作和護理的難度都非常大。
「醫生,請你們一定救救我的孩子!他們本是雙胞胎,我們希望能讓兄妹團圓。」得知孩子的情況後,琪琪的父母態度非常堅決。他們的真切與迫切讓醫護人們深受感動,多科室醫護人員決定為琪琪放手一搏,盡一切可能為她爭取到生存下來的機會。
精細如繡花,手術修肺又補心
為了救琪琪,該院心血管外科、新生兒科、手術室、麻醉科等多科室醫護人員快速「抱團」,連夜設計、商議手術方案,爭分奪秒地反覆論證、充分準備。
1月11日中午,醫護人員將出生僅兩天半天的琪琪放入特製的新生兒轉運溫箱,平穩地送入手術室。
由於琪琪的身體太小、太脆弱,手術器械、監護設備全部為特製。為琪琪使用的藥物也必須極為精確,劑量以毫升/小時的速度來計算。手術中,接受了麻醉的琪琪心跳和呼吸暫停,需並使用人工心肺體外循環來維持生命。而琪琪全身的血液只有150毫升左右,不到一小瓶礦泉水的容量,對體外循環的速度和精度要求極高,稍快或稍慢都可能引來生命危險。而她胸腔中的心臟,還只有鴿子蛋大小,在這麼小的心臟上進行手術,操作堪比繡花,每一步都要精準,不可有半點偏差,每一下又必須極盡輕柔,否則這弱小的心臟將無力承受。
劉金平主任帶領團隊,藉助專用顯微放大鏡和器械,僅用了不到1個小時就成功為她完成了所有畸形的矯正。手術後,琪琪被轉入新生兒科,身體各項指徵均處於平穩狀態。她也成為中南醫院早產兒接受心臟手術的最低齡患兒。
「應該說,因為前期的準備很充分,所以這次手術非常順利。不過,接下來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她還要經歷術後的感染關、營養關等一個又一個關口。不過,我們很有信心幫琪琪闖過來。」該院兒科主任趙東赤表示,琪琪已經闖過了難度最大的手術關,醫院將對她的術後監護、護理保駕護航,幫助她儘快康復,早日出院回到家人身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