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謹慎交友 學會自愛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一、案情回顧

尋求刺激的陳某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吳某,吳某向陳某推薦了毒品麻古,「一販一賣」之間,兩人便迅速成為了「朋友」。2018年,陳某向吳某再次提出購買毒品麻古,吳某讓其妻伍某與陳某進行交易。當伍某與陳某在其租住的房屋內交易毒品時,被畢節市公安局當場查獲,當場繳獲伍某販賣給陳某的毒品麻古疑似物20顆,並在臥室床下搜查出的黑色挎包內發現毒品麻古疑似物大、小各一包,經稱量,毒品麻古疑似物總淨重為34.88克。經畢節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鑑定,所查獲的毒品麻古疑似物中均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以上證據證實吳某、伍某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理規定,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是毒品麻古仍予以販賣,已構成販賣毒品罪。經依法移送審查起訴並已判決。

二、案件警示

啟示一: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案中,伍某作為吳某的妻子,在明知吳某販毒的情況下,不僅不加以勸阻,勸其改過自新,反而幫助吳某一起販賣毒品,最終兩人雙雙落入法網,令人唏噓。陳某也是因為與販毒的吳某相識,從而不斷進行購買,無法做到戒除毒癮。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自愛,謹慎交友,因為一旦你交往的朋友中有一個吸毒者,或者販毒者,就容易變成涉毒高危人群,由於心理、身處環境等因素影響,較一般人群更易受到毒品的侵蝕與誘惑,從而走上吸毒販毒的不歸之路。

啟示二:近年來,毒品犯罪大小案件層出不窮,從涉案的被告人人數看,少則一二人、動輒十幾人、數十人結夥共同參與販賣毒品的案件並不少見;從查獲毒品的數量看,幾克、幾十克、數千克甚至數萬克大宗販賣冰毒的案件也時有發生,該案的成功偵破,對毒品違法犯罪分子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嚴厲打擊了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會加劇誘發其他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我國一貫保持對毒品犯罪嚴厲打擊、絕不姑息、毫不手軟的態度,對涉毒違法犯罪人員堅決打擊,對涉毒在逃人員也持續加大追緝力度,不放過一個毒品犯罪分子。對毒品違法犯罪,我們應當時時警醒、引以為戒,充分認識到毒品違法犯罪的嚴重性及其對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性,共同參與禁毒工作,防止毒品問題繼續蔓延。禁絕毒品,人人有責!

法律連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三十七條之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本案中,吳某、伍某蘭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理規定,販賣毒品麻古34.88克,其行為均構成販賣毒品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納雍縣人民檢察院指控吳某、伍某蘭犯販賣毒品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共同犯罪中,吳某系毒品所有者、指揮者,起主要作用,認定為主犯;伍某蘭起幫助作用,系從犯,依法應當減輕處罰。吳某、伍某蘭歸案後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庭審中自願認罪,依法均可從輕處罰。

另查明,2009年7月14日,吳某因犯盜竊罪被雲南省呈貢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七萬元;2016年1月21日刑滿釋放。吳某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後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繫纍犯,依法應當從重處罰。

2018年4月12日,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吳某、伍某蘭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拶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吳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二、伍某蘭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吳某的刑期自2018年1月17;日起至2029年3月16日止;伍某蘭的刑期自2018年1月17日起至2022年1O月16日止。)

三、公安機關扣押在案的屬被告人吳某、伍某蘭所有的手機兩部,依法予以沒收。

供稿:畢節市公安局

配圖:貴州省安順強制隔離戒毒所副調研員 趙玉寶

原標題:《【以案釋法】謹慎交友 學會自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男子通過「全民K歌」平臺交友詐騙,這個套路你「造」麼?
    【以案釋法】男子通過「全民K歌」平臺交友詐騙,這個套路你「造」麼?然而很多受害人在面對「網絡交友詐騙」常見套路中最初級的謊報身份、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等手段時,卻往往沒有任何抵抗能力,致使自身感情被騙、財產受損、身陷囫圇。近日,忻州市忻府區人民法院就依法審結了這樣一起詐騙案件,該案被告人通過「全民K歌」平臺交友詐騙,最終受到法律嚴懲。
  • 黑龍江雞東:以"以案釋法"為中心開展釋法說理
    正義網雞西10月24日電(記者韓兵 通訊員李晶)近日,黑龍江省雞東縣檢察院注重發揮以案釋法法治警示教育作用,依託各類檢察載體,紮實推進以案釋法工作,提高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以案釋法——以「大情懷」做好「硬功夫」
    2017年6月28日,高檢院下發新的《關於實行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的規定》。其中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將以案釋法「倡導做」改為「必須做」。《規定》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檢察院要將以案釋法工作納入檢察工作總體布局,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
  • 以案釋法| 網絡邂逅的「浪漫戀情」演變為搶劫
    以案釋法| 網絡邂逅的「浪漫戀情」演變為搶劫 2020-12-17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判賠4.5萬元!保全要謹慎,錯誤須賠償
    一旦訴訟保全錯誤造成被申請人財產損失申請人有可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日前,泉港法院審結了原告泉州某特種油品公司與被告安徽某通信網絡公司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一案,法院以被告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存在過錯為由
  • 安遠:「以案釋法」引領普法新時尚
    【「七五」普法系列】【今日頭條】安遠訊 李斌 歐陽佳 報導 「七五」普法以來,安遠縣認真貫徹「七五」普法規劃,以「法律六進」為平臺,創新普法舉措,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以案釋法」普法形式,將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關係密切的案件用來詮釋法律
  • 印江法院邀請學生旁聽庭審開展以案釋法
    印江法院邀請學生旁聽庭審開展以案釋法 2020-12-03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旁聽庭審 以案釋法
    旁聽庭審 以案釋法 2020-12-02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呼鐵法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 警示教育動員大會
    呼鐵法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 警示教育動員大會 2020-04-30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 | 陽光司法助推廉政教育
    該案的公開審理是臨翔法院公正司法、陽光司法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通過「以案釋法」、「以案釋紀」助推廉政警示教育的生動實踐。臨翔區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在依法審理涉職務類犯罪,依法保障經濟安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同時,通過「以案釋法」、「以案釋紀」的方式,教育引導每一位公職人員心中都要立好一桿秤,要用堅定的原則和鮮明的立場來衡量是非對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證清正廉潔,不闖紅燈!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 東營市「以案釋法」優秀案例徵集 評選活動圓滿結束
    魯網12月22日訊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為全面總結和檢驗「七五」普法成果,推進「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切實加強「以案釋法」工作,著力提升普法工作實效,東營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普法辦於今年4月至12月聯合組織開展了全市
  • 以案釋法 | 好逸惡勞 終須買單
    以案釋法 | 好逸惡勞 終須買單 2020-06-22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而非「判例法」。
    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   楊澤宇   《檢察日報》2020-04-19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而非「判例法」。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即通過運用文理解釋或論理解釋的方法,就事實認定、證據運用、法律適用、政策把握以及辦案方法等方面進行釋法說理、答疑解惑、教育引導。
  • 【以案釋法】結婚前夜請客吸毒 男子被刑事拘留
    以案釋法典型案例三十二李某交友不慎,沒有經受住毒品的誘惑,為追求一時刺激,本是新婚的他礙於朋友情面,仍抱有僥倖心理,容留、放任朋友在其實際支配的賓館房間吸食毒品,不僅自己鋃鐺入獄,還讓家人為其擔憂。提醒廣大群眾,任何時候都必須提高拒絕毒品的意識,尤其是要警惕身邊「朋友」「親屬」的引誘,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提到了毒品,就要立刻拉入黑名單。
  • 【以案說防】男子假冒軍人網上交友被抓獲
    到案後,經審訊,該男子名叫張某雷,現年36歲,無業,2020年9月因涉嫌詐騙犯罪被西藏自治區隆子縣公安局上網追逃。目前,相關移交工作正在進行。以案說防切莫隨意註冊交友網站,以防洩露個人信息給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機,如住宅電話、手機號碼、辦公電話、家庭住址、公司名稱,銀行卡號等。
  • 禹會區以案釋法啟動民法典宣傳「地攤模式」
    自禹會區以案釋法大宣講活動開展以來,禹會區司法局針對民法典草案,投資4餘萬元,製作了民法典宣傳單頁、宣傳香皂、法治圍裙等宣傳品,全部下發到各個鄉鎮街道司法所。尤其是利用鄉鎮、街道早集,在主要集市擺攤發放。普法地攤不僅擺到了街頭,也擺到了田間地頭。禹會區司法局還在全區鄉鎮街道開展「民法典集中宣傳鄉村、社區行活動」。
  • 【以案釋法】利用懷孕期、哺乳期販毒,獲刑九年
    【以案釋法】利用懷孕期、哺乳期販毒,獲刑九年 2020-11-2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信交友須謹慎!化州一男子利用微信詐騙被判刑
    微信交友須謹慎!尤其是面對主動添加你為「好友」,繼而對你噓寒問暖、「大獻殷勤」之人,更要格外小心,以免錢財被騙!本文裡所說的劉某就是這樣一個「熱心人」,其在微信中虛構自己能為他人辦理入學提供幫助,從而騙取錢財。 今天,化州法院向廣州日報記者通報了這起詐騙案。
  • 網絡交友要謹慎 通州警方破獲一起交友詐騙案
    近日,通州警方又成功偵破一起交友詐騙案。事主張先生報警稱遭到交友詐騙。經了解,張先生託侄子給自己介紹女朋友,其侄子便給張先生一個微信號,說是給張先生介紹的女朋友。張先生添加該微信號好友後,便不時通過網絡與對方聊天。不久後,對方以欠債和到北京見面等理由,不時索要錢財,張先生便陸陸續續給該人轉帳共計9萬餘元。
  • 以案釋法 | 加工承攬合同關係中 承攬人作業時自身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以案釋法 | 加工承攬合同關係中 承攬人作業時自身受傷如何劃分責任?「定作人對承攬人在上門服務時,由於具體施工行為主要由承攬人一方完成,為防止承攬工作中危險的實際發生,對於定作人而言,不論基於普通人的一般注意義務抑或承攬合同的附隨義務,其對承攬人負有以足夠謹慎態度對承攬活動中各類危險因素作出及時、正確的告知,以及進行警示、制止危險的指示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