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種大貓BBC讓你一次吸個夠

2020-12-15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四十種大貓BBC讓你一次吸個夠

  網際網路年代,「貓」成了人們的社交新寵,它們憑藉柔軟的外表、高冷的脾性以及你永遠摸不著頭腦的下一步動作風靡網絡。BBC於開年之際推出的一部紀錄片《大貓》,迅速讓那些鏟屎官們痴迷不已。

  這部拍攝周期兩年多的三集紀錄片,將貓科動物種群中40種不同面孔的動物匯聚一堂,一上線便在豆瓣上獲得9.6分的高評價,被眾多貓奴盛譽為「引領了吸貓的新高度」。

  40種面孔,萌出天際

  一個家族,40種不同面孔。這是《大貓》的開篇語。在這一部專門講喵星人的紀錄片中,觀眾既可以看到非洲獅、孟加拉虎、獵豹等人們熟知的貓科動物,也能看到難得一見的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等,還有像漁貓、黑足貓、兔猻、藪貓、鏽斑豹貓等名字都顯得冷門的貓科動物。跟隨BBC的鏡頭,我們不僅認識了眾多貓科動物,也從中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的微妙關係。

  貓科動物屹立於食物鏈的頂端,不但狩獵能力強悍,還各懷絕技。作為貓科動物中最奇特的種群之一,獅子在《大貓》中佔據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們不僅是唯一的群居性貓科動物,一起生活,一起追捕獵物;它們還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雌獅沒有。

  最大型的貓科動物是西伯利亞虎,體重是豹貓的200倍。體型相當的還有美洲虎,它有最強咬合力,輕易就能解決一隻巨大的凱門鱷。加拿大的猞猁,尾巴很短,耳朵尖端有一小撮黑色長毛,非常機警,它喜歡吃的食物是「小兔兔」……

  雪豹大概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貓科動物了,遺世獨行、神秘難尋,它們像王者一樣統領著高冷秘境。雪豹的求偶方式很特別,成年雪豹用刺鼻的尿液作為「相親媒介」,以展現自己的「感情狀況」,比如:單身,雄性。如果有雌性雪豹也在此處留下尿液,就表明對它有意思。求偶強烈時,它們甚至可以每小時噴灑20次尿液。為了使求偶信息散布整個領地,即便翻山越嶺,也不停歇。

  此外,小型貓科動物也大量出現,最萌的當屬手掌大小的鏽斑豹貓。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體重大概在1公斤左右,生活在斯裡蘭卡和印度的森林裡,好奇心很強,擅長攀爬。但是千萬別被它們萌萌的外表欺騙,它們捕殺獵物的兇猛,絲毫不亞於大型貓科動物。鏽斑豹貓的視覺是人類的6倍,聽力也強於人類,嗅覺更是了不起,可以分辨10億種不同的氣味。極為敏銳的聽覺和嗅覺,讓它們能夠輕鬆捕捉到獵物。

  「小可愛」型貓科動物還包括黑足貓,這是非洲體型最小的貓科動物,足底有黑色的標記。黑足貓的體重很輕,200隻黑足貓加在一起和一隻獅子差不多重。但體態可愛的黑足貓卻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和超高狩獵成功率,一言不合就能在一晚上暴走32公裡,堪稱「小短腿界」的勞模。

  2年時間,嘔心瀝血

  《大貓》呈現了眾多難得一見的畫面

  貓科動物大部分極為敏感,易受驚嚇,喜歡生活在隱僻之處,行蹤難覓,拍攝的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拍《大貓》,製作團隊幾乎跑遍全球,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地球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從非洲大草原到斯裡蘭卡的密林,整整奔波了兩年多,尋找生活在地球各個角落的貓科動物。

  為了拍攝居住在地球最北部的猞猁,BBC拍攝組吃盡了苦頭。在最低零下63℃的區域,攝製組苦苦追尋猞猁的足跡。迫於無奈,拍攝組通過在猞猁身上安裝無線電追蹤器,才得以了解到這位神秘的北極客。

  拍攝雪豹更是難上加難。它們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為了拍攝雪豹,BBC攝製組在冬天的喜馬拉雅山待了五周。這個時節進入山區相當危險,右邊是陡壁,左邊是河流。進入山區駐紮後,攝製組要去蹲守雪豹的足跡,高原地區,扛著器材還要走很遠的路,本身就是一種煎熬。當他們看到雪豹出現時,攝像師喜極而泣。

  雪豹生活在冰天雪地,為了積存熱量,它們一般不活動。攝製組想要拍攝到雪豹覓食、交配的畫面,結果雪豹卻在太陽下睡了整整7個小時,等到它醒來活動時,攝製組都快被凍成了冰雕。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春節看劇| BBC的「大貓」實在好看!您吸過了嗎?
    「即使人類對花豹了解再多,當你面對這一隻活生生的捕獵者時,你會知道,人類永遠不可能懂得自然」,紀錄片《大貓》的導演之一保羅·威廉士這樣說。   愛貓者可以盡情來「吸」,長焦、廣角,高速攝影、隱藏攝影、夜視成像、移動延時等各種手段讓你能站得夠高,貼得夠近,看得夠細,即使是超級大貓也「吸」得動,「吸」得過癮,但這並不是全片的精髓所在。
  • 從《王朝》到《大貓》,拍動物我只服BBC
    沙漠、極地、草原、平原、叢林,五個危險的地方,五大家族的純天然、零添加故事,這不就是動物世界的「權利遊戲」嗎!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被片裡大型的喵星人給抓住了眼球,只是這個喵的戲份,根本不夠吸的啊!那麼獵豹、美洲獅、西伯利亞虎領銜的喵星人豪華套餐組合,不知道各位吸貓者覺得怎麼樣呢?
  • BBC推出三集紀錄片 《大貓》喊你來「吸貓」—新聞—科學網
    非洲獅、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雪豹、猞猁、漁貓、黑足貓、兔猻、沙漠貓……BBC最新推出的三集紀錄片《大貓》讓全世界的「貓奴」都過足了一次癮。但是,91歲高齡的大衛·阿滕伯勒帶領的這個攝製團隊花了兩年多時間,在14個國家取景尋找,最終拍攝到了40種貓科動物中的31種,絕對刷新了「貓奴」們對這一家族的認知。 紀錄片的一開始,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鏽斑貓就強烈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它生活在斯裡蘭卡和印度的森林裡,體重大概在1公斤左右,一片落葉就能把它完全擋住。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現在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央視剛播出豆瓣評分9.4的紀錄片《極地》,沒多久,BBC也推出了最新紀錄片《大貓》,豆瓣評分9.6,觀眾確實有福。記者 邢鶴濤《極地》 絕美的自然景色之下,一個個觸摸得到的人生。如果喜歡《第三極》的話,《極地》同樣不會讓你失望,因為他們來自同一個團隊。這部紀錄片去年年底開播,共7集,依然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看似平淡,卻又非常詩意地講述高原人的生活日常。簡單的生活細節,美麗的景色,《極地》把自然和人文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最打動人的情感。每一集,《極地》都會講三個家庭的故事。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他們最近推出的《極地》和《大貓》,豆瓣9...
    每一集,《極地》都會講三個家庭的故事。比如第一集,主角是多吉次巴,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員。他住的地方是海拔5000米的一處荒原,幾乎渺無人煙,離他最近的人家也有50公裡的距離,和他相伴的只有動物,還有幾個孩子——他巡邏到哪裡,就把帳篷搭到哪裡,孩子們也一起過來。
  • 豆瓣9.5,這部紀錄片是BBC拍給貓奴們的A片!
    大貓平時在家吸貓,總認為貓主子軟萌可愛易推倒,但是,你知道它們的親戚有多牛逼嗎?同一個家族,四十張不同的面孔,我們最熟悉的貓主子,其實才只是貓科家族的四十分之一,剩下的那些,有的風馳電掣,有的力大無窮,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健碩無比,各有各的風情,各有各的魅力。
  • 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奇幻樂園裡吸兔,一次吸到夠!
    還送擼兔青草小零食吸兔一直爽,一直吸兔一直爽!飲品和小兔子幫你開啟快樂時光!#01·品種超多的兔子,一次吸到夠 ·每一隻安哥拉巨兔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推車,萌寵界的小巨星登場也要如此可愛!可鹽可甜,軟萌到犯規,分分鐘萌化你的少女心!
  • BBC最新紀錄片《大貓日記》 帶你走進獅虎豹的世界
    耗時兩年,經歷了30多次的拍攝探險,BBC終於捕捉到了令人驚嘆的「大貓」,這是BBC最新拍攝的紀錄片《大貓日記》,在這裡你會看到獅子、老虎、獵豹以及其他貓科動物,他們都是出眾的叢林王者。
  • 今日推文:救命,為啥別人是吸貓,我是被貓吸?
    瑟伊嚴肅臉:作戰會議進行中請勿走神嚴修澤搖尾巴:寶貝我就想看著你瑟伊:……(暗自羞澀ing)《重生後我被大貓吸禿了》桃李笙歌在星際時代重生後,流落荒星十八年的泊鴿,瞞著養父偷偷搞了個全息頭盔。「你父親沒有讓你每天分辨嘗試幾種毒藥嗎?」「沒……」「接受過綁架奴役訓練嗎?」「沒……」「試著和動物溝通,並且能初步交流呢?」「你特喵……」橘貓圓臉扭曲,「是公主吧?」
  • 國外小哥拿貓薄荷孝敬大貓,可當遇到獅子時,意外發生了!
    看到貓咪一個個臣服在貓薄荷的淫威下,某些鏟屎官表示:我有個大膽的想法!!!他們想看看,大貓對貓薄荷的抵抗力是怎麼樣的!貓薄荷:我管你多大!只要你是貓科的,都歸我管!!!小貓咪,你可能對貓薄荷的力量一無所知!
  • 《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這些高分BBC紀錄片在...
    2018年11月,BBC帶來了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紀錄片誠意之作《王朝》,通過單元劇的形式,製作方為觀眾展現了五種動物族群中絲毫不亞於人類的驚心動魄之大戲。這部紀錄片被中國網友打出了9.6的豆瓣高分,足見中國觀眾對其的認可。也是在2018年,同樣由BBC出品的紀錄片《大貓》也獲得了中國網友打出的9.5高分。
  • 世界上一共38種貓科動物,他們一口氣吸了25種!
    有一種貓你肯定沒吸過:黑足貓。這種看上去小巧玲瓏的大眼貓,卻被封為「世界上最致命的貓科動物」,它的捕獵成功率高達60%。夜晚出來捕食的黑足貓。圖片來源:BBC《大貓》預告片這個黑足貓的片段來源於BBC Earth最新的旗艦紀錄片《大貓》。
  • 一個家族40種不同面孔 91歲紀錄片祖父阿爵爺打造BBC開年紀錄片...
    和平日裡溫順可愛的喵星小主子有所不同,《大貓》則將鏡頭對準貓科動物這一群體,尤其是其中的「大貓」一族:非洲獅、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雪豹、猞猁、漁貓、黑足貓、兔猻、沙漠貓……正如片頭所說「一個貓族,有40個不同面孔」,讓沉迷擼貓、無法自拔的「貓癮患者」們一次過足貓癮。上線半個月以來,《大貓》共推出了三集,每集長達一小時。
  • BBC這部「吸貓」紀錄片萌出天際!推薦幾部高分大自然紀錄片,感受生...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最近,BBC一部新紀錄片很吸引眼球,就是大型「雲吸貓」紀錄片《大貓》(Big Cats)。兩年多的時間,《大貓》團隊前往14個不同國家,拍攝了40個貓科物種中的31個 - - 比其他任何一部製作團隊做的都要多。剛播出兩集的時候,豆瓣的分數就開始飆升了,而現已經達到了9.6分的高分。
  • 家裡的大貓不喜歡剛來的小貓,該怎麼辦?
    01-一定要先隔離兩隻貓咪打架,是因為氣味辨別,都在表示自己是家裡的「主人」,如果是從小長大的倒是沒關係,而且小貓來到家裡,屬於初來乍到,神經緊張,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哪怕你家大貓只是想來友好的慰問,打個招呼,在小貓敏感的內心看來,會認為是來「找事」的,所以處於自保和本能反應,才建立起攻擊的心態。
  • 大貓弄壞聖誕樹後被主人說教,定睛一看被這隻貓嚇得倒吸一口冷氣
    戰鬥民族養的動物就是跟普通人養的不一樣,在別人都養貓貓狗狗,倉鼠的時候有個寵物主人養了一隻大貓。這隻貓跟普通的貓有點不一樣,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是對方有個響亮的名字叫做美洲獅。因為這隻大貓,會撒嬌,會情緒低落,還會鬧小情緒。這天美洲獅因為調皮將家裡聖誕節用的聖誕樹打翻了。聖誕節的聖誕樹其實在聖誕節當周用,用完後很多家庭都會將其丟掉。寵物主人最近有點忙,就沒有來得及丟,於是今天他回家的時候就發現家裡的聖誕樹被大貓「殘忍的迫害」了。
  • 大貓分級閱讀 |《My Skateboard》精讀與拓展
    這次我做大貓分級閱讀精讀分享,也是基於我準備給Eric精讀這套書來做的準備。 精讀分享我主要會依據以下三個方面:1、每本書最後出版社的正式教綱,上面有詳細的閱讀指導,比如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與孩子探討的問題方向等。
  • 【霸王龍觀察日記之 大貓入學記】
    再對比小大貓,我真的也有反思——為什麼他這麼嬌氣?為什麼他這麼不耐受挫折?當然反思的結論是:第一,表達脆弱不等於脆弱。從任何專業的角度來看,他的內心是很溫暖強大的,自我也很強大、完整,心理彈性很大,復原力很強。
  • 俄羅斯的「大貓」啃大骨頭磨牙,吃得臉部表情都變了,真香!
    俄羅斯的「大貓」啃大骨頭磨牙,吃得臉部表情都變了,真香!說起俄羅斯人,我們都喜歡用戰鬥民族來稱呼它們,因為它們經常做出的事情讓我們驚訝,連有些人養的寵物都讓人我們驚訝,比如今天小編給你們介紹的這隻「大貓」,別看它的外型跟貓咪一樣,其實人家可是一頭野獸美洲獅呢,它的名字叫做梅西,跟足球明星撞名了,小傢伙一直被一對俄羅斯夫婦收留著,雖然是野獸,但是因為跟人類生活久了,性格也慢慢的改變了,別看它的個頭挺大的,平時可黏人的不得了
  • 睡醒睜開眼,門口驚現一群「大貓」,一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小愛就曾經做過家裡養了好多貓咪的夢,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最近雲吸貓吸的太多啦?不過吸貓者的最高境界可能莫過於此了吧,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關於一群從天而降的「大貓」的故事。山姆大叔是一名專注於拍攝自然風光的攝影師,為了方便拍攝工作,他在距離城市很遠的鄉村買了一棟房子,這座房子距離野生動物保護區也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