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談抑鬱症流行原因,自戀文化導致自我否定

2020-11-08 知我君

回到家中,無名迷茫青年觀看人生劇本筆記。稀缺古怪的事情他總能淡然處之,他與這個世界之間仿佛有一層隔膜。但這不妨礙他獲取信息,他懂得很多。他只是沒辦法輸出,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沒辦法把那些最重要最本質的東西說出來。

抑鬱症越來越多

當一戰出生的人30歲時只有3%的人患過抑鬱症,但當越戰時期出生的人30歲時,這個比率高達60%了。後者整整是前者的20倍。不僅重度抑鬱症越來越流行,患病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重度抑鬱症的復發率高達50%,所以發病的人數會增加很多。……俄勒岡研究院的彼得·勒溫森博士採訪了1710位青少年。生於1968-1971年的人,當他們14歲時,其中有4.5%的人患過抑鬱症,而生於1972-1974年的人有7.2%患過抑鬱症。

——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馬丁·塞利格曼《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抑鬱症患病人數會持續快速增長?有人猜測這是因為有關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改變了。事實如何?認知行為療法(CBT)創始人阿倫·貝克在他的經典著作《抑鬱症》(第2版)指出,生活於公元2世紀的普魯塔克就描述過抑鬱症患者:

他對自己的看法是,他是神討厭的人,總會引起神的憤怒,在這之前還有更糟糕的想法,他不敢採取任何措施避免或糾正邪惡的行為,唯恐被發現他是在反抗神靈。……他坐在門外,衣著襤褸,時不時赤身裸露,在地上打滾兒,在泥土中懺悔自己這樣或那樣的罪孽……

所以,不管名稱是什麼,兩千年來,抑鬱症的症狀和診斷標準其實並沒有變化。也有人認為之前的抑鬱症都被歸類到了「神經衰弱症」,美國精神醫學學會1980年版出版DSM-III(《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後取消了這一分類,而中國的診斷手冊裡至今還包括這一分類。但是,神經衰弱的描述與輕度抑鬱症相似,與重度抑鬱症明顯不同,重度抑鬱症患病人數和比例的增加不可能是因為歸類不同導致。

曾獲美國應用與預防心理學會的榮譽獎章、終身成就獎的馬丁·塞利格曼推測,過度膨脹的自我和公共意識的消失是導致抑鬱症流行的主要原因。


「特大號的自我」

過度膨脹的自我,是個人主義文化的產物,但個人主義在西方盛行了幾百年,為什麼近幾十年才帶來抑鬱症的泛濫?因為在1950年代之前,個人主義還只是停留在口頭、書面上,選擇有限。在此之後,個性化成為文化潮流,人擁有了更多實際的自由選擇,但人的自由仍然有限,因為每一次選擇就意味著捨棄另外的可能,每一次自由選擇都帶來一點遺憾和無奈,「選擇焦慮症」成為普遍現象,對自我的不滿也日積月累逐漸增多。自由與責任是對等的,你有選擇的自由,你就要承擔自由選擇的責任,如果你遭遇挫敗,你也只能責怪自己選擇錯了。過度膨脹的自我帶來難以承受的自由,無從推卸的責任,最後導致消極負面的自我評價,抑鬱症於是泛濫。

讀到這裡,迷茫青年想到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黑人運動,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個夢想》裡描述的情景,沒有種族隔離在那個時代還存在於想像當中!自由?哪有那麼多的自由!很多人的命運從出生就被決定了。自由,這個詞讓他想到了艾瑞克·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這本書出版於1941年,此後每隔幾年就重版一次,影響極大,書中認為工業社會引起人的物化,自由增加帶來孤獨、不安、憂慮的增加,的確很有見地,但解決辦法就顯得特別軟弱無力。自由,太複雜了。他繼續看下去。

公共意識的消失

公共意識的消失,是信仰缺失、物質主義、個人至上多種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信仰缺失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普遍現象,典型表現是反權威、反傳統;物質主義是市場經濟商業文化滲透到生活各個層面的必然結果之一,典型表現是金錢崇拜、虛榮攀比;個人至上是個人主義潛移默化的結果,典型表現是離婚率居高不下、職業流動增加、恐懼失敗。公共意識消失,那麼,當人遭遇挫敗的時候,就會認為這種失敗是自己無能導致,將永久、普遍存在,就會讓人悲觀無助,喪失意義。久而久之舉演化為抑鬱症。

迷茫青年長籲一口氣。這些是對馬丁·塞利格曼所做論述的擴展,肯定存在爭議。人們能夠理解輕度、中度抑鬱症是由社會文化導致,因為持續的壓力讓人「神經衰弱」,萎靡不振,這是符合直覺的。重度抑鬱症表現出強烈的自我否定,有傷害自己的舉動,說是文化造成就讓人覺得難以理解。他繼續看解說。

以前的人同樣會承受巨大的壓力。戰亂年代,「亂離人不如太平犬」,和平年代,社會等級森嚴底層百姓飽受欺凌。抑鬱症並不多。因為每個人的「自我」都被壓縮了。即便是有一定特權的讀書人,也都是「兩面派」,人生順風順水的時候,豪情壯志不言愁,「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遇挫敗退的時候,就化身老莊五柳,謙退避讓,「知足常樂,能忍自安」,「道生於安靜,德生於卑退, 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現代的人擁有「特大號的自我」,就像被吹脹的氣球,不肯洩氣,也受不得攻擊,一旦被困住,不會通過內部調節來化解問題,而是痛苦中表現出自我毀滅的傾向。這實際上是自我期許太高導致的,感到痛苦是因為看不到成功希望又不允許自己失敗。



正念認知療法與掌控感

該怎麼辦呢?增強掌控感最為重要。而增強掌控感的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正念認知療法。正念認知不一定要正念冥想,但正念冥想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通過專注呼吸,熟悉自己的感受、想法,主動地投入到身心調節活動中,我們會體驗到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的掌控,會變得更加自信、堅定、敏銳、平靜。

關於正念認知療法,這些關鍵要點需要知道:1.人的感受和想法都可以改變,但不會根據人的直接意願改變,不會因為人「想要」或「不想要」而改變;2.運動、深呼吸、欣賞美景或音樂,改變自己的姿勢、表情、體溫,都能改變人的感受;3.感受變了,想法就可能發生改變;4.當一個人接納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想法時,就擁有了改變想法的能力,注意,接納不是認同,而是「承認事實」;5.關注自己的感受並接納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從內耗中走出來,恢復活力,就有了校對自己想法的可能;6.更準確的想法帶來更好的狀態;7.堅持正念冥想,然後堅持寫自己的人生劇本,就能走出抑鬱症,走向幸福、豐裕的人生。



人生劇本理論的假設和推論:1.我們沒辦法改變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只能想辦法充實自我,讓「特大號的自我」從一戳就破的「氣球」變成「實心跳跳球」;2.充實自我的過程既是療愈抑鬱症的過程,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3.掌控感、合理判斷的能力、有效執行的能力是充實自我的必備工具;4.寫作是非常好的投資,寫作過程既是整理、整合的過程,也是拾取掌控感、判斷力、執行力的過程;5.不是所有寫作都具有整理、整合的作用,必須有超越自我的存在,如希望、使命、敬畏、愛等;6.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比最精彩的影視劇本還要精彩數倍,然而,寫下來的人生劇本才能保存、流傳,伴隨人生經歷的心路歷程只會隨風而逝;7.從寫下一個可實現的目標開始書寫你的人生劇本,記錄你的奮鬥過程,你的人生終將變得精彩紛呈。

迷茫青年搖頭,雞血噴一臉,也就熱乎一會兒。習慣難改。不過,先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分內事,再去想「兼濟天下」,理所當然。今天太累了,不讀了。寫完感恩日誌就睡。

補充說明:加拿大心理學家埃裡克·伯恩提出了「人生腳本理論」,認為童年時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決定了一個人如何展開人生,並將自我分為童年自我、父母自我和成年自我。這個理論的確有很強解釋力,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在重複童年時期形成思維、行為模式。不過,過去發生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你怎樣看待過去的事情,你想要怎樣的「自我」。

寫感恩日誌是非常有效的療愈方法,越是困難痛苦的時候越是要堅持發現生活的美好,這樣才能學會擺脫消極情緒的束縛。「積極」不是假裝出來的東西,而是當你相信希望、美好事物的時候自然流露的東西。尤其是學會欣賞自己,為自己的善良、進步加油。另外,抑鬱症逐漸流行與信仰迷失有很強相關性,可以做個簡單測試,如果你有抑鬱症,請寫下你最相信的十句話,看一看裡面有多少積極的、與宏大事物、崇高神聖有關的內容。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談抑鬱症流行原因,自戀文化導致自我否定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的前兆——自我否定與反芻思考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臨床心理學研究發現,應激性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很多心理疾病誘發原因,所以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提前尋找到抑鬱前兆是非常關鍵的。
  • 抑鬱症怎麼就突然流行了?揭秘特殊時代抑鬱症流行的3大原因
    僅僅13年的時間,抑鬱症患者數量就增加了1700萬,相當於每年都有142萬人患上抑鬱症!很多人不禁疑問,抑鬱症怎麼就突然流行了?抑鬱症是不是會傳染呢?抑鬱症確實是會傳染的,但是它的傳染源並不是某種病毒,而是我們的某些情緒和社會文化。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源自美國,是美國人把這種疾病傳播到了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 自我攻擊,否定和懷疑導致的不自信怎麼辦丨心理諮詢師談自我接納
    你是自我攻擊的內傷患者嗎?當了八年多的心理諮詢師,來訪者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我知道我要自我接受做自己,可是我該怎麼做呢。來訪者經常會說當我對自己不滿意時,心裡對自己會有很多的責怪,罵自己,比如「你這麼笨,做這麼丟臉的事」,剛開始的這種自我否定轉化成了羞恥感,恨不得自己不存在,我們會經常說挖個洞鑽進去。這種羞恥感的情緒,自我否定的想法讓你沒辦法接受那一時刻的你。
  • 當一個人自戀受挫,自然只能躲在抑鬱症中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今天這篇文章可能打破你的很多認知,尤其是對自戀的看法。可一些人的自戀不太健康,這種不太健康,體現在對自我感的誇大,因此也叫誇大的自戀。比如ta會誇大自己的能力以及重要性,在這一點上有些抑鬱症應該是很容易體會到的,比如有些人總覺得他人在關注他,認為自己被他人瞧不起,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軍,這就是自我中心。
  • 來訪者的抑鬱症產生,往往跟兩方面因素有關:自我不滿和自我否定
    很多人都會產生抑鬱的特徵,在抑鬱當中,一個人的心情會比較煩躁,煩躁的狀態其實是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對自我的否定。自我的不滿折射出一種不自信狀態,自我的否定折射出一種對自我現狀的不滿。 抑鬱症的症狀體現是一種心情低落,其實心情低落也是一種對自我的不滿,甚至是一種憤怒,只不過無力反抗或者無力反擊,從而出現了一種心情的低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每天興高採烈,不希望自己每一天唉聲嘆氣,因為那樣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
  • 來訪者的抑鬱症產生,往往跟兩方面因素有關:自我不滿和自我否定
    很多人都會產生抑鬱的特徵,在抑鬱當中,一個人的心情會比較煩躁,煩躁的狀態其實是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對自我的否定。自我的不滿折射出一種不自信狀態,自我的否定折射出一種對自我現狀的不滿。抑鬱症的出現,更多情況下是自我情緒的不受控制,或者是敏感性變得更高。對自我的不滿折射出的是不自信狀態,其實也是一種失去控制感。當失去了控制感,就會對自我產生了不滿,這種不滿體現在情緒上的焦躁和行為上的拒絕。人的不滿在於自我能量的缺失,需要進行補充,而補充的效果就是能夠很好地對待自己每一天,從每一天生活中都能夠感受到激情和希望。
  • 消費者越自戀,東西越好賣?論雙十一「剁手」的隱秘心理 | 文化縱橫
    消費倫理與「個體化」的共謀,將個人主義推向了它的極端形式——追求享樂主義並高度關注自我的自戀主義文化。自戀主義所爆發的問題及其導致的後果對公共及私人領域雙方均已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釐清自戀主義文化與消費社會之間的共生關係,並揭示自戀主義文化導致的「人的異化」構成了本文的核心。文章原載「愛思想網」,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以饗讀者。
  •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抑鬱症?
    雖然我們不清楚抑鬱症的確切原因,但很多事情往往與抑鬱症的發展有關。抑鬱通常是由近期發生的事件和其他長期或個人因素綜合造成的,而不是一個直接的問題或事件。然而,父母或近親患抑鬱症並不意味著你會自動有同樣的經歷。生活環境和其他個人因素仍有可能產生重要影響。人格-有些人可能因為他們的性格而更容易患抑鬱症,特別是當他們有過度憂慮的傾向、缺乏自尊、是完美主義者、對個人批評敏感或自我批判和消極的時候。重病– 應對嚴重疾病的壓力和擔憂會導致抑鬱,特別是當你正在處理長期管理和/或慢性疼痛時。
  • 校園欺凌和抑鬱症:欺凌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施暴者本是「懦夫」
    欺凌可能導致抑鬱症的主要原因1.欺凌顯著降低了自尊心被欺負會增加「不行」和「不夠好」的感覺。經常被告知你沒有價值、你不行會降低自尊。2.欺凌導致了學習的無奈受害者通常對攻擊者感到無力應付,特別是在學校或家長處理不力的時候。會使得受害者產生深深的無助感。努力學習的仍然會產生無助感,往往會導致抑鬱症,因為抑鬱症患者認為任何積極的行為都是徒勞的,並且不會取得任何好的結果。
  • 自戀是阻礙人格健康的心理疾病,怎樣才能夠擺脫自戀心理呢?
    「我在她那裡痛哭流涕,並向她坦白了真實的自我,我對她說:『其實我完全不是你在生活中看到的那個樣子,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莫琳的存在。』然後我向她描述了那個躲在面具後面的,看上去很有自信和自我安全感的莫琳。
  • 過度以自我為中心,揭秘暴怒背後的自戀心理
    自戀者受挫後會暴怒的深層心理機制對於非公眾人物的普通人而言,其過度的自戀如果受到了挑戰,就可能會「感到內心的憤怒和羞辱」,繼而會出現過激言行。究其原因,與過度自戀者在嬰兒期的心理需要未能滿足有關。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就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而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而暴怒,例如嬰兒稍稍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長期如此對待嬰兒,也即嬰兒如果長期無法得到自我誇大的滿足,則會對外在的父母失望,繼而用幻想來自己喜歡自己,自己滿足自己,逐漸形成獨有和過分的自戀。
  • 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心理學家:這三點很關鍵
    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
  • 「自我缺乏力量」是導致抑鬱症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去年世界心理健康日,Kantar Health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有28.4%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後發現有抑鬱症狀。到底抑鬱症更「青睞」哪些人呢?這裡今天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
  •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老是反覆發作呢?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在你認為,也許是事業的不順心、也許是婚姻或感情的破裂、也許是緊張的人際關係、也許是親人的亡故、也許是遭遇某個對你具有影響性的事件
  • 心理、社會、生理原因或成為抑鬱症成因最重要3點
    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
  • 抑鬱症的原因 抑鬱症有哪些危害
    抑鬱症的原因是我們生活中要了解的知識。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方面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引起鬱抑鬱症。所以我們要提前了解抑鬱症的原因。那麼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抑鬱症的原因1、遺傳因素導致抑鬱症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險性較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鬱症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鬱症的遺傳性更高些。
  • 心理醫生支招:抑鬱症的自我調節法
    得了抑鬱症會出現思維緩慢的現象,天天過的渾渾噩噩的。抑鬱症是一種很可怕的精神類疾病,嚴重的困擾到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家裡要是有抑鬱症患者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那你知道抑鬱症的調理嗎?接下來老沈為您介紹抑鬱症的調理方法!
  •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症復發,是什麼原因導致抑鬱的反反覆覆
    根據報導,最近美國疫情嚴重,李連杰和前亞姐冠軍利智所生的小女兒Jada,自曝曾經有焦慮和嚴重抑鬱症的病歷,且目前正經歷著非常嚴重的復發。在社交軟體上她稱:「我以為過不了這一關,但很幸運能夠獲得專業人士幫助。」
  • 詳解抑鬱症和自閉症的區別:別再讓「自閉」變流行
    自閉症和抑鬱症的區別*截圖來自網絡首先,很多人都會有的一個誤區就是:自閉症是後天形成的,再加一句:因為家庭環境導致的。*譜系障礙最新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將廣泛性發育障礙改為孤獨症譜系障礙,其中包括典型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童年瓦解性障礙以及未分類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等。
  • 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自我康復療法解析
    我就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做一些剖析,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一、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徵抑鬱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