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8月24日召開的歷城區名師名校長座談會,範勇至今仍很興奮。今年7月,作為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人選的他,通過歷城「名師名校長」引進工程來到濟南,擔任歷城二中教育集團義軒小學的校長。讓他沒想到的是,沒來幾天,區委書記就要召開座談會,而且親自談,這份尊重和重視,讓他這個「外來的和尚」很是感動和溫暖。
包括範勇在內,此次歷城一口氣引進了14位「教育能人」,他們中有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人選,有齊魯名校長,有特高級教師、齊魯名師、學科帶頭人。
教育高層次人才緣何集聚歷城?
「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如何,就看教育搞得好不好。」正如區委書記呂濤在座談會上說的那樣,歷城作為中心城區,要集聚社會力量,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把歷城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基礎教育高地。正是對教育的這份「重視」,也讓更多的教育人才青睞歷城。
據了解,引入14個名師名校長,只是歷城建設教育強區邁出的「第一步」,未來,隨著歷城教育平臺的擴大,將會繼續面向全國引入高層次教育人才。而歷城教育也將全方位做好服務,切實落實好辦學自主權,讓名師名校長引得進、留得住、幹得好。
擁有3名教育部領航名校長
總數居全國區縣級教育前列
「不論從引進人數之多,還是從引進層次之高,都是一次大動作!」6月2日,歷城區面向社會公開引進名校長(園長)、名教師等教育人才30名的公告發布後,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教學業務精湛,在學科領域有造詣且在一定範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具體要求則包括「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省級名師、名校長(園長)、省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等四大類……雖然引進門檻很高,但公告發出後的短短一周內,就有191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優校長教師報名,經過初審、答辯、試講、考察等嚴格的環節,優中選優。目前,已有兩名全國領航名校長、3名齊魯名校長和3名齊魯名師等14人加盟歷城教育。
加上歷城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新生本人也是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人選,目前歷城已有3名「國字號」名校長,總數已經走在了全國區縣級教育的前列。
大費力氣全國選才,歷城教育的發展決心不僅表現在對人才的渴望與重視上,還體現在一組組用行動落實的數據上。2020年,歷城區投資8.9億元新建彩石高中,項目佔地145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8月份完工,將納入歷城二中一體化管理,擴大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總量。16個教育設施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秋季開學有8所中小學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校舍面積6.3萬平方米,學位5220個。
範勇告訴記者,從遼寧鐵嶺到山東濟南,跨越一千多公裡。離開深耕多年的故土,雖有不舍,但是在這裡,他相信能夠更快實現自己的教育願景。
一入職就當導師帶「徒弟」
力爭當好人才的「孵化器」
10年前,孫鏡峰任淄博市臨淄區晏嬰小學校長。
作為一所新建小學的首任校長,10年時間,他堅守著「把小事做深做精就成了大事」的簡單道理,讓一所「土氣」的農村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到濟南後,孫鏡峰的新身份是歷城二中教育集團禮軒小學校長。同樣是一所新建學校,孫鏡峰笑稱這是第二次「創業」,又給了自己大展拳腳的機會。
有激情有動力又有經驗,孫鏡峰對這所新學校的發展充滿了自信。
如果說能招聘來人才靠的是政策和開出的條件,那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卻是一道更難的「考題」。按照「引進一批,帶動一批,培育一批,成才一批」的發展思路,14位名師、名校長剛一到位,李新生就給他們找好了「徒弟」。日前,歷城區已經在全區中小學和幼兒園遴選了一批種子教師到各校跟著名師和名校長(園長)工作學習。
在李新生看來,這些名師、名校長所在的學校就是一個個基地,他們的寶貴之處不僅在於能治理好一所學校,教好一門課程,更大的作用在於通過手把手「帶學生」和文化引領等方式擴大輻射面,帶動培育一批優秀幹部、優秀教師,全面提升基礎教育辦學質量。
傅維燕是歷城區蓋佳小學的校長,她主動要求陪同學校的6名種子教師參加孫鏡峰「基於大概念的單元教學設計」系列培訓。
目前,培訓已經開展了十期,每次培訓結束她都會帶著種子團隊回去開展進一步研究,然後再把心得體會輻射到學校各學科的每一名教師。傅維燕感嘆,名校長「領航」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有教師管理和育人情懷,自己要抓住這次機會,通過這種近距離的接觸進行全方位學習和提升,進一步向名師、名校長看齊。
為了更大效力地發揮名師名校長的「領跑」作用,激發人才的「N次方」效應,歷城區教體局還成立了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安排一部分引進的人才在此任職。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給予這些引進的人才一個緩衝期,觀察適合他們的最準確發展區;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師培訓的優勢,當好歷城教育的人才「孵化器」。
全區教育生態持續向好發展
外引內培跑出教育「加速度」
近幾年,隨著濟南東部新城的崛起,歷城教育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僅2019年以來,全區招聘新教師1079人,許多鄉村學校盼來了音、體、美等專業教師,還有的學校解決了師資結構失衡的困擾,一舉補齊了教師隊伍這塊制約教育發展的短板。
教育發展好,師資是關鍵。在引進外部人才的同時,還要激發內部自身的發展激情與活力,「外引內培」才能跑出歷城教育「加速度」。為了讓新教師入職後儘快成長,全區教育系統實施了「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名師」梯級培養工程,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打通專業發展提升通道。
楊俊帥是今年稼軒學校小學部的一名新教師。幸運的是,他一入職就趕上了歷城二中教育集團的2020年新教師培訓,講課的老師既有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和正高級、特級教師,還有熟知前沿政策的教學能手。「這四十多天的收穫,都快趕上前幾年學習的總和了。」雖然培訓僅有短短的一個半月,但讓楊俊帥感嘆收穫頗豐。
新教師培訓一結束,8月26日至27日,2020年曆城區校長能力提升工程專項培訓又上馬了,重點在校長能力提升上發力,追求全區教育的高品質發展。
在校長培訓班上,孫鏡峰坦言他看中的正是歷城教育處於日漸上升的平臺優勢,有了這個堅實的後盾和支撐,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想做的教育。而範勇也同樣看中了歷城教育良好的發展生態,有信心未來三年在義軒小學幹出一番新的成績。
「要把實施全域統籌、推進全區教育一盤棋作為教育高品質發展、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的關鍵一招。」李新生在校長能力提升工程專項培訓會議主旨發言中表示,站在人才的起點上,歷城教育要通過不斷深化歷城二中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發揮名師名校長的帶動輻射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最終推動教育三年大變樣,在全市爭優秀、全省創先進、全國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