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微頭條寫手、書法愛好者,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身份,說的都是一個人——48歲的蔣雙平。
每天早上6點接班,下午4點交班,是蔣雙平的工作節奏。下班後,微頭條的寫手是他的「斜槓」身份。
做「斜槓青年」,不做「抬槓青年」
11月18日,重慶降溫了。
早上5點,天蒙蒙亮,不用鬧鈴的催促,蔣雙平就醒了。洗漱完畢後,他換上一件黑色外套,再戴了一頂帽子,和往常一樣出了門。
48歲的蔣雙平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一些,他啃著包子,右手比劃著毛筆的筆法。當最後一口包子入肚,他的那一筆「捺」也結束在了空中。
1個小時後,的哥蔣雙平準時上線,穿梭在重慶的大街小巷。
10個小時後,的哥蔣雙平又會準時在沙坪公園正門下線,開啟「斜槓」微頭條寫手的生活。
「網上有斜槓青年這個說法嘛,我就是斜槓寫手。」蔣雙平笑起來很豪邁,「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做「斜槓青年」,不做「抬槓青年」。」
「我喜歡看新聞,之前一直會留言、評論、點讚。」蔣雙平是四川南充人,來重慶打工已經有11個年頭了,從小喜歡看書寫字的他,最喜歡的事就是看新聞,了解國內外的形勢。「看多了,就想自己寫一點,就當記錄生活了。」
2020年6月份,蔣雙平開始在網上發布記錄生活的文字。從最開始的1個、2個、10個人關注,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人關注。
△蔣雙平在微頭條發布的內容
△蔣雙平的書法作品
理解別人,就是尊敬別人
在蔣雙平的微頭條裡,他的故事不止局限於自己和乘客,或是同行之間的趣事。偶爾也會兼職當一次美食博主,或是寫幾副毛筆字閒情逸趣一番。
因為文字風格很接地氣,所以網友們紛紛給他點讚。
「我覺得你的文字水平比一般本科生高太多了,是不是高中語文老師去體驗生活的?」「你是開計程車體驗生活吧。」「你真的是的哥?我覺得你是媒體記者……」在蔣雙平微頭條的留言裡,很多網友的留言都在表達一種「不相信」「不可能」的困惑。
「我真的是一名專業的哥,只是平時喜歡看時事新聞,所以聊的東西也多了。」前不久,蔣雙平載著一位自稱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的乘客到機場,他就把兩個人的聊天過程分享在了網上。「我就寫道,『我問她,這次已經過去的新冠肺炎對她生活及收入影響大嗎?她說從她自己、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來說影響不大,只是不能下樓,幾十天在家裡呆著。不像外面的人說得那樣人心惶惶、草木皆兵。有些災難,沒落在自己頭上感覺雲淡風輕,一旦自已遭受,便覺得山崩地裂,成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這就是認知者偏差造成的。』」
蔣雙平說「我習慣用這樣的文字進行記錄,讓更多的人理解,這就是社會和諧嘛。」
△蔣雙平的書法作品
享受生活,自己開心就好了
蔣雙平每工作40天就要休息7天,他會趁著這個時間回老家看孩子。「孩子現在正在上初一,叛逆期不好管。他知道我寫這些東西,不過孩子不喜歡看。」
閒來無事,蔣雙平也會寫一些毛筆字。按他的說,就是生活要苦中有樂。
「我寫字,就是愛好。我的粉絲開始的時候以同事和朋友為主,現在以網友為主了。」蔣雙平覺得,自己喜歡的事,即便是不賺錢也會繼續做下去。「平臺給我的收益,也就夠一頓早餐錢。但是喜歡唱歌的人,會因為不給錢就不唱了嗎?自己開心就好了。」
今年7月份,蔣雙平參加了高中同學會,全班同學在廣元劍門關景區齊聚一堂,他負責主持稿的部分。「說明大夥還是比較認可我的文筆,有時候我更新文字,同學也會留言給我,看著就是一份情誼。」
對於未來,蔣雙平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粉絲量能達到4000-5000個。
接下來還會寫什麼類型的文字?
蔣雙平沒太多的計劃,他坦言還是會寫隨心所欲的事,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美好。「我前一陣寫了吃飯的故事,把「老孫的士快餐」為何讓那麼多的哥的姐爭相品嘗寫了出來。感覺還挺不錯,之後還會嘗試。我希望我的文字是享受生活,因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家,你才會感受到生活賜予你的美麗,才能更用心的感受身邊的人帶給你的快樂,才能感受身邊事情帶給你的成功。」
在網上,有網友給蔣雙平點讚時稱,他改變了的哥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但蔣雙平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家,你才會感受到生活賜予你的美麗,才能更用心地感受身邊的人帶給你的快樂,才能感受身邊事情帶給你的成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