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的哥 做寫手5個月收穫兩千多粉絲

2020-12-09 上遊新聞

的哥、微頭條寫手、書法愛好者,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身份,說的都是一個人——48歲的蔣雙平。

每天早上6點接班,下午4點交班,是蔣雙平的工作節奏。下班後,微頭條的寫手是他的「斜槓」身份。

做「斜槓青年」,不做「抬槓青年」

11月18日,重慶降溫了。

早上5點,天蒙蒙亮,不用鬧鈴的催促,蔣雙平就醒了。洗漱完畢後,他換上一件黑色外套,再戴了一頂帽子,和往常一樣出了門。

48歲的蔣雙平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一些,他啃著包子,右手比劃著毛筆的筆法。當最後一口包子入肚,他的那一筆「捺」也結束在了空中。

1個小時後,的哥蔣雙平準時上線,穿梭在重慶的大街小巷。

10個小時後,的哥蔣雙平又會準時在沙坪公園正門下線,開啟「斜槓」微頭條寫手的生活。

「網上有斜槓青年這個說法嘛,我就是斜槓寫手。」蔣雙平笑起來很豪邁,「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做「斜槓青年」,不做「抬槓青年」。」

「我喜歡看新聞,之前一直會留言、評論、點讚。」蔣雙平是四川南充人,來重慶打工已經有11個年頭了,從小喜歡看書寫字的他,最喜歡的事就是看新聞,了解國內外的形勢。「看多了,就想自己寫一點,就當記錄生活了。」

2020年6月份,蔣雙平開始在網上發布記錄生活的文字。從最開始的1個、2個、10個人關注,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人關注。

蔣雙平在微頭條發布的內容

蔣雙平的書法作品

理解別人,就是尊敬別人

在蔣雙平的微頭條裡,他的故事不止局限於自己和乘客,或是同行之間的趣事。偶爾也會兼職當一次美食博主,或是寫幾副毛筆字閒情逸趣一番。

因為文字風格很接地氣,所以網友們紛紛給他點讚。

「我覺得你的文字水平比一般本科生高太多了,是不是高中語文老師去體驗生活的?」「你是開計程車體驗生活吧。」「你真的是的哥?我覺得你是媒體記者……」在蔣雙平微頭條的留言裡,很多網友的留言都在表達一種「不相信」「不可能」的困惑。

「我真的是一名專業的哥,只是平時喜歡看時事新聞,所以聊的東西也多了。」前不久,蔣雙平載著一位自稱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的乘客到機場,他就把兩個人的聊天過程分享在了網上。「我就寫道,『我問她,這次已經過去的新冠肺炎對她生活及收入影響大嗎?她說從她自己、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來說影響不大,只是不能下樓,幾十天在家裡呆著。不像外面的人說得那樣人心惶惶、草木皆兵。有些災難,沒落在自己頭上感覺雲淡風輕,一旦自已遭受,便覺得山崩地裂,成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這就是認知者偏差造成的。』」

蔣雙平說「我習慣用這樣的文字進行記錄,讓更多的人理解,這就是社會和諧嘛。」

△蔣雙平的書法作品

享受生活,自己開心就好了

蔣雙平每工作40天就要休息7天,他會趁著這個時間回老家看孩子。「孩子現在正在上初一,叛逆期不好管。他知道我寫這些東西,不過孩子不喜歡看。」

閒來無事,蔣雙平也會寫一些毛筆字。按他的說,就是生活要苦中有樂。

「我寫字,就是愛好。我的粉絲開始的時候以同事和朋友為主,現在以網友為主了。」蔣雙平覺得,自己喜歡的事,即便是不賺錢也會繼續做下去。「平臺給我的收益,也就夠一頓早餐錢。但是喜歡唱歌的人,會因為不給錢就不唱了嗎?自己開心就好了。」

今年7月份,蔣雙平參加了高中同學會,全班同學在廣元劍門關景區齊聚一堂,他負責主持稿的部分。「說明大夥還是比較認可我的文筆,有時候我更新文字,同學也會留言給我,看著就是一份情誼。」

對於未來,蔣雙平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粉絲量能達到4000-5000個。

接下來還會寫什麼類型的文字?

蔣雙平沒太多的計劃,他坦言還是會寫隨心所欲的事,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美好。「我前一陣寫了吃飯的故事,把「老孫的士快餐」為何讓那麼多的哥的姐爭相品嘗寫了出來。感覺還挺不錯,之後還會嘗試。我希望我的文字是享受生活,因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家,你才會感受到生活賜予你的美麗,才能更用心的感受身邊的人帶給你的快樂,才能感受身邊事情帶給你的成功。」

在網上,有網友給蔣雙平點讚時稱,他改變了的哥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但蔣雙平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家,你才會感受到生活賜予你的美麗,才能更用心地感受身邊的人帶給你的快樂,才能感受身邊事情帶給你的成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

相關焦點

  • 我們要不要做一個「斜槓青年」?
    同時做不止一件事、為自己貼上多個標籤或身份、取得多份收入,這樣的生活方式自古就有。以達文西涉獵之廣、腦洞之大,放在今天也堪稱「超級斜槓」。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秉承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很容易被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並被當做反面教材。但,如今,世道不同了。 持之以恆、專心致志從事一項工作的好處不言而喻。
  • 聽說斜槓青年(自媒體)月收入十萬,你也想做斜槓青年
    如今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人們都不滿足於單一方面的發展,都想讓自己的生活閱歷更豐富,更精彩,實現自我,在更多方面實現自己的價值,掙更多的錢,實現時間自由,財務自由。可是真正的斜槓青年每一個斜槓後面的內容都是傾注了太多的付出與努力。聽說斜槓青年都比較牛逼,月收入都十萬加了,你也想當斜杆青年。
  • 當代斜槓青年:「你看我的斜槓夠多嗎?」
    有人白天是其貌不揚的碼農,下了班就是暢銷網絡小說家;有人看著是辦公室的職場精英,搖身一變就是考了N張證的私教教練;剛剛從大學校園裡走出來面試的畢業生,簡歷裡都很有可能寫著運營粉絲數量過百萬的個人公眾號。Z時代的年輕人,身上不背條/斜槓/,還真不好意思去social場裡亮相。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
    #你是否厭倦了單一的上班族生活,你曾經想過體驗斜槓生活或多職生活嗎?《零工經濟來了》作者,黛安.穆卡依就曾指出,目前一份工作的平均周期只有3到5年。因此一個人就算擁有穩定的正職工作,也應該開發多樣化的工作組合與收入來源,為自己建構更堅固的安全網。零工究竟和一般的工作有什麼不同?根據資料,「零工」主要有三個特徵:零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自由選擇接案的工作量。零工的酬勞是按件記酬。
  • 人到中年,我「斜槓」我快樂
    「斜槓青年」這兩年挺火,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斜槓),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面對四字頭的年齡,我很自覺地將自己劃分到中年一類,披著中年的外殼,捧出一顆百分百純正斜槓的心。
  • 斜槓育兒寫手養成記:定位準確找到自己賽道,這些好物功不可沒
    開學季,網絡上很多人都在討論「斜槓青年充電計劃」。奔四的老母親一臉懵:我算不算青年啊?如果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好像是算的呢。說說我的情況吧。奔四職場女性一枚,法律從業人員。家有三歲半娃一枚,今年9月小班。
  • 進擊的「斜槓青年」
    與傳統職場中單一、穩定和保守不變的工作框架相比,擁有多個職業、多重身份的「斜槓青年」,能夠在更多的崗位和空間中挖掘自身潛力,拓展自我能力。「斜槓青年」不只是身份的疊加,自主選擇的職業觀和以興趣為出發點的社會實踐,不僅可以豐富個體的人生體驗,也能進一步釋放個性、激發活力,有助於新生一代青年成長為多思多研的人才,在職場的海洋裡乘風破浪。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一本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中。其實很簡單,舉個最熟悉的人作為例子,我們語文課本上的魯迅,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 網絡寫手"凱明"四年收入百萬 每天寫十七八小時
    7月1日,起點中文網籤約寫手「十年雪落」過勞死的消息,再次震驚網絡文學界。    「如果不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讓自己休息,反而完全被網上讀者牽著鼻子走,最後恐怕要『寫死』在網絡上。」昨日,我市網絡寫手「凱明」如此評價「十年雪落」事件。
  • 四個「斜槓」青年的混搭人生
    3月27日晚,曾琪回到家中將前幾天在國外購買的化妝品打包寄給自己的粉絲,海外代購是她的另一項副業。曾琪喜歡貓,一個人在家時,三隻貓咪就是她最好的朋友。如今,劉暘的教師工作早已駕輕就熟,他更享受的是每周有幾個夜晚,他站在北京某個小劇場的聚光燈下,一人持麥而立,妙語連珠之後等待觀眾們爆發出的陣陣笑聲。「我並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斜槓青年』,只是這一切自然而然發生了,關鍵在於個人的選擇。」劉暘說。3月28日晚,劉暘在北京CBD 內一家書店的小劇場裡進行單口喜劇演出。
  • 「斜槓青年就是我」自媒體收益排行榜,自媒體有哪些平臺必須做
    粉絲數:6人,綜合排名75.8萬 ,教育分類排名2.2萬 預估平均閱讀:300次每篇,綜合排名49.8萬 ,教育分類排名1.3萬 文章搜索指數:暫無,綜合排名85.9萬 ,教育分類排名2.5萬
  • 華山論劍|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選擇馬自達CX-4?
    而斜槓青年所追求的高品質生活,正是像他們所選擇的馬自達CX-4一樣,高品質、有態度、自由。氣場相通的事物總會相互吸引,這也是為什麼CX-4被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所選擇。作為兼顧轎跑優雅輪廓和SUV出色通過性的跨界產物,轎跑SUV車型近兩年在汽車行業擁有絕對高的熱度,市場上每出現一款轎跑SUV,都會受到消費者的強烈關注。
  • 斜槓青年,精彩生活不止一面
    漫長的等待,讓不少電影從業者走上「斜槓」之路,27歲的陳亞楠就是其中一員。但這條路,比她想像中要難。陳亞楠所在的新遠國際影城有3個微信粉絲群共1400多位影迷,影院歇業後她負責線上粉絲群維護、定期策劃線上活動或推薦影片。與往常相比,居家的工作量和工資都大幅減少,她不得不開始嘗試做副業增加收入。在家能做什麼副業?要成本低、還要上手快。
  • 追求更多的人生可能 「斜槓青年」跑上數字經濟賽道
    「斜槓青年」跑上數字經濟賽道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只創造了高門檻就業崗位嗎?今年4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13項新職業中,有7項與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相關。大半年過去,更多受數字經濟帶動的數字產業崗位相繼產生,同一工種內部甚至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就業體系。
  • 武漢白領網上兼職網絡寫手:日碼萬字 月入過萬
    他們在網上通過一筆筆看似虛擬的交易,收穫著不小的財富。  今起,本版推出「網絡淘金族」系列報導,揭秘他們在網上掘金的酸甜苦辣。  「寫風」是一名武漢白領,也在網上兼職。下班後,他加入網絡寫手的大軍,賺取第二份工資。「代寫過留學生英文作業,也編過網絡小說。」昨日,他告訴記者,有時一天碼字過萬、寫到想吐,但收到萬元稿費單還是很開心。
  • 自從做了「斜槓青年」,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
    幾乎每年這個時候,微博都會有一個高居不下的熱搜:#全國應屆畢業生平均月收入#類似生活多麼苦,多麼不順心,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比例……而另一邊,有一群人避開了負能量情緒的重災區,悄悄地幹了些別的事。把之前對現狀的不滿意,化解在多重職業裡。
  •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白天,西裝革履,言談儒雅;下班後,背心短褲,熱情奔放;閒暇時,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這是公司職員/健身教練/自由撰稿人成宇的日常。眼下,成宇這樣的年輕人有一個很「潮」的標籤——「斜槓青年」。
  • 你是斜槓青年嗎?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流行,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有接觸過,那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類人呢,又為什麼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
  • 自由職業成就多棲職場人 職場流行「斜槓青年」
    當HR收到一份簡歷,看到上面的求職意向一欄被幾道斜槓劃分,而這幾個職業又毫不相干,甚至風馬牛不相及時,也絲毫不會驚訝,因為「斜槓青年」已經成為當下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自己的職業,例如,李銘,律師/大學教授/製片人等。
  • 今日管家:斜槓女孩如何成為頂級菲傭,月入5萬?
    ~不知不覺小姐姐傑西卡也開啟了斜槓之路斜槓女孩都做過哪些斜槓的事兒呢?很早英文IELTS就考到了8.5分。很快就去IELTS英文補習班做老師了,據說一天可以掙到很多比索。愛旅行菲國屬於天主教,傑西卡去過2次以色列,第一次去是耶路撒冷,也為了是探索世界文明,她酷愛旅行,已經走過十幾個國家,在菲國年輕人中屬於佼佼者~趁早生了3個寶寶菲國女性生寶寶生的早,而且生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