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惡意舉報對手背後 行業不乏擦邊球生意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社交黑馬」Soul合伙人惡意舉報競爭對手遭批捕,凸顯陌生人社交規範不足與競爭焦慮

《投資壹線》馮偉康

多家媒體報導,「陌生人社交黑馬」Soul的運營合伙人已被批捕,原因為涉嫌故意在競爭對手的APP上散布有害違規信息,進行惡意舉報。犯罪嫌疑人李某、範某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惡意舉報

3 月 12 日,Soul 的合伙人李某因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原因系故意在競爭對手的 APP 上散布有害違規信息,設局進行惡意舉報,導致對方的 APP 被下架處理三個月,造成被害公司增長几近停滯、業務嚴重受損。

多家媒體引用辦理此案的上海普陀區檢察院所述:2019年7月,嫌疑人李某發現有一款名為「Uki」的APP與公司產品「Soul」功能類似。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李某授意下屬、公司員工範某收集Uki上的有害違規信息,尋找未果後,李某授意下屬「釣魚舉報」:「如果在Uki上找不到違規內容,就用自己註冊的帳號在他們平臺上發布違規內容,然後再截圖。」隨後的10月份,員工範某分別用自己和同事的手機在Uki平臺上註冊兩個帳號,並通過帳號發布了涉黃有害言論和圖片,截圖後向有關部門舉報。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的細節,Uki公司負責人在司法調查過程中表示,其實範某的帳號發布的涉黃圖片在審查過程中已被平臺工作人員發現,立即將該信息刪除,並未發布到網上,因此該信息是用戶發布後,通過自己的帳號截圖,利用截圖頁面舉報。之後公司又發現發布有害信息的兩個帳號都來自同一地址,且在發布有害言論圖片後都迅速修改了頭像,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2020年2月19日,公安機關將該案提請普陀區檢察院批准逮捕。普陀區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嫌疑人基於對同行惡意打壓的目的,在被害公司已經審核做出刪除或禁言的情況下,仍通過截圖自身發布的有害信息的方式,造成有害信息已公布的表象,並向監管部門舉報,導致被害單位負責人被約談、APP下架,商業運營陷入停滯,損害了被害單位商業信譽與商品聲譽。

天眼查數據顯示,Uki的運營主體為上海牛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創始人孫銘君持股50.25%,為公司最大股東,2018年8月獲A輪融資,2019年8月獲經緯中國投資。

經認證的知名產品經理、匿名社交APP創始人郭子威(微博帳號;純銀V)在其微博帳號表示,「之前微博評論和微信群裡很多人反饋,Soul舉報競爭對手也不是第一次了,受害者眾多。實際上Soul和那些被舉報者的日活有5倍以上的差距,領先如此之多還玩下三濫,只能說管理層基因優良。」

此外,據自媒體「i黑馬」稱,有前員工爆料:soul惡意舉報對手的想法,2018年就有了。該員工介紹,2018年9月Soul第一次因為違規被下架,當時公司正處於增速最快的階段,增速對於公司後續一輪輪融資估值起著決定性因素。一次交流會中,有高層直接提議去舉報對手,讓對手也陷入下架風波,一同陷入增長下滑的困境,實現「共同退步」。但很快這個提議被不少員工所反對,最後並未提上議程。

對於內部員工爆料內容,《投資壹線》致函soul運營方,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應。

 陌生人社交的擦邊生意

2011年8月,陌陌上線,成為國內網際網路第一款陌生人社交軟體,基於地理位置進行社交服務。2012年1月,陌陌用戶達到100萬,僅僅半年後的8月,其用戶數突破1000萬,在「約炮神器」的爭議評價下,陌陌用戶數實現爆發式的增長。

2014年,探探橫空出世,以極具特色的滑動篩選的方式引領了潮流,2018年2月,陌陌以7.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探探,成為2018年網際網路第一大併購案。

Soul上線於2015年,主打「靈魂匹配」,即依託用戶的性格、興趣,用戶需要通過回答一系列問題,得到自己的「星球定位」和「靈魂屬性」,以此為標籤來進行匹配。Soul以其充滿特色的匹配機制打開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

為了提高匹配精度和交流意願,Soul設置了更多匹配機制,陸續上線了語音匹配、戀愛鈴。2019年下半年,Soul推出臉基尼匹配。用戶在進行視頻聊天前,都會帶上定製化的虛擬頭套,降低視頻社交的心理門檻。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soul已完成四輪融資,不過融資金額未知,2019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估值已達15億美元。

據了解,soul的B輪投資方DST投過Facebook、Twitter、陌陌、探探等知名社交公司,其對Soul的投資意味著對soul發展前景的認可,也讓Soul在競爭激烈的社交領域備受關注。

2019年8月,Mob研究院發布的《2019陌生人社交行業洞察》顯示,陌陌、探探的安裝量分列第一第二,緊隨其後的是Soul、Uki和積目。

陌生人社交這條賽道一直爭議不斷。2019年4月,探探被下架,直到6月底才回歸,陌陌則多次被罰款。而Soul,在網信辦去年的專項整治中也因色情內容被迫下架兩個月。

2019年4月,國家網信辦啟動小眾即時通信工具專項整治,首批清理關停了「比鄰」「聊聊」「密語」等9款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App。

2019年6月28日,國家網信辦發文稱,針對網絡音頻亂象啟動專項整治行動: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經核查取證,首批依法依規對吱呀、Soul、語玩、一說FM等26款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的違法違規音頻平臺,分別採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對音頻行業進行全面集中整治。隨即Soul先後在安卓應用商店和App Store下架兩個月。

與陌陌和探探相同屬性,soul在宣傳中也強調了「脫單神器」的特點,產品變現也來自於增加匹配次數之類的增值服務,用戶只要花錢就可以就能匹配到更多異性,無疑將吸引更多懷抱不良目的的用戶。

MobTech分析報告認為,陌生人社交應用的通常問題在於,用戶匹配之後缺乏有效的溝通推進方法,社交破冰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算法和大數據要求。此外,社交平臺的質量還容易受到內容影響,未來,只有合規化發展才可持續。

來源:投資者網

相關焦點

  • 惡意舉報競爭對手 Soul員工構陷Uki被批捕
    與上次因流量巨大、伺服器癱瘓而導致APP崩潰登上熱搜不同,這次被送上熱搜的關鍵詞是「合伙人設局舉報對手,惡意競爭被批捕」。據辦理此案的的上海普陀區檢察院透露,2019年7月,嫌疑人李某發現有一款名為「Uki」的APP與公司產品「Soul」功能類似。
  • soul惡意舉報uki被追究罪責?行業競爭焦慮從何而來?
    01前兩天知乎上有個問題叫《如何看待 Soul 運營合伙人在競爭對手平臺故意散布違規信息,並進行惡意舉報後被批捕?反映了哪些問題?》soul做了什麼?這麼做有什麼法律後果?是否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已經有較多討論。
  • 揭露隱秘「成人體驗館」,生意火爆的背後,是無底線打色情擦邊球
    2020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報導稱,現在許多城市都開啟興起「成人體驗館」,而且生意異常火爆,但在火爆背後其實質就是無底線打色情擦邊球。對此不少媒體和記者都進行了深入調查,相關部門也已經介入整頓。但即使這樣,「成人體驗館」的生意依舊火爆,進入的時候還需要排隊等候。除了基本的服務之外,如果加錢還可以享受其他隱藏服務,比如提供VR眼鏡以及色情網站連結,在進行服務的同時給人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但其實這種行為就是違法的。
  • 靈魂交友Soul合伙人被批捕,設計舉報競爭對手,傳言曾因涉黃下架
    今日,媒體報導Soul運營合伙人被批捕,原因是因設計陷害競爭對手。soul是一款設計APP,主打靈魂社交,有一定的用戶基礎,據了解活躍用戶差不多近300萬,而且可以查到市場下載量也過億,應該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 Soul運營合伙人被批捕 因設局惡意舉報同行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13日 消息:據 21 世紀經濟報導,因故意在競爭對手的App上散布有害違規信息,「設局」惡意舉報,Soul合伙人李某被批准逮捕。
  • 社交軟體的問卷調查:100位Soul er的心靈旅程!
    「soul崩了」又雙叒叕上熱搜了,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了。作為soul用戶,每次在熱搜榜上得知伺服器崩了,匆忙打開app,卻發現它並無異樣。不止熱搜榜,搜尋引擎輸入「soul崩了」,相關資訊居然有一萬多條,這不禁讓人疑惑:soul不是小眾軟體嗎,什麼時候熱度這麼高了?
  • 社交平臺Soul,拿什麼拯救你的靈魂?
    不過這次送它上熱搜的,不是流量巨大導致伺服器崩潰,也不是「新社交最大黑馬」的美譽,而是一則「Soul運營合伙人被批捕:在對手APP上散布涉黃圖片,設局惡意舉報」的新聞。要說疫情期間,除了遠程辦公的釘釘們和生鮮零售的盒馬們,最有機會騰飛的就是這些社交、視頻軟體了。Soul最應該做的,就是搞好自己的運營,怎麼還去別人的地盤上「釣魚執法」呢?
  • 社交平臺Uki遭Soul惡意舉報背後:損失500萬新用戶、公司運營停頓
    鮮有人知道,它曾遭受了一起網際網路圈打擊競爭對手的惡性事件。近日,據上海市普陀檢察院通告,2019年7月,某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伙人李某發現有一款「u*」APP平臺與自己公司的「s*」平臺功能類似。Uki遭Soul員工惡意抹黑去年11月,創業公司Uki突然收到某應用商店發來的通知,稱其APP「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下架」。很快,幾大主流應用商店陸續下架了Uki。監管部門也打來電話,告知其產品下架原因是「存在涉黃有害的低俗內容」,要求整改。
  • 深度|社交平臺Soul,拿什麼拯救你的靈魂?
    不過這次送它上熱搜的,不是流量巨大導致伺服器崩潰,也不是「新社交最大黑馬」的美譽,而是一則「Soul運營合伙人被批捕:在對手APP上散布涉黃圖片,設局惡意舉報」的新聞。要說疫情期間,除了遠程辦公的釘釘們和生鮮零售的盒馬們,最有機會騰飛的就是這些社交、視頻軟體了。
  • 以「六個核桃」為例,廣告界還有多少擦邊球?
    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六個核桃背後的養元飲品。養元飲品的全名是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研發、生產、銷售核桃飲品的龍頭企業,成立時間是1997年,主要的經營範圍是;核桃飲品。養元飲品以專注、誠信、共贏為經營理念,同時以「自強不息,追求永恆」為企業精神,在核桃乳領域一直進行創新。
  • 揭秘打「擦邊球」的騙貸
    這種情況被業內稱為打「擦邊球」,即客戶以購買家電的名義申請商品貸款,獲批後再從商家處套取現金。  為了釐清「擦邊球」業務和案件本身的關係,檢察官做了進一步梳理,總結出四類人員:一是客戶,他們往往不具備現金貸款資質,其中相當一部分抱有借錢不還的想法。二是貸款中介,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客戶並與放貸業務員建立起利益網絡。
  • 惡意舉報對手APP 幕後黑手鋃鐺入獄
    近日,有一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打擊同行,在競爭對手公司的APP上傳有害違規的言論信息,並截圖向有關部門舉報,導致被害公司停業、停產。
  • 全家便利店打色情擦邊球,這樣的便利店,你受得了嗎?
    5月28日,全家便利店的微博帳號發布聲明,稱對5月27日全家微生活頭條推文引起的不適非常抱歉,對此次思慮不周已「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引以為戒」,看了看,原來是5月27日全家微生活頭條推文標題被指打擦邊球,不少網友反映該標題引起不適。
  • 全家便利店道歉 因推廣產品打擦邊球被投訴
    「全家微生活」公眾號被刪除推文曾因推文多次打擦邊球被網友質疑5月27日下午13:50,紅星新聞記者點擊上文提到的推文發現,這是一則關於」雪糕「的推文,內容是冰淇淋、雪糕系列產品。這篇文章推出不久後,閱讀量就已10萬+。夏季推出冰激凌很正常,但不少網友表示反感,認為全家公號的標題打擦邊球。
  • 一課譯詞:擦邊球
    [Photo/Pexels]「擦邊球」,本是體育比賽中的術語,指球打在球檯的邊緣,英文稱為「edge ball, touch ball」 。現在通常把「在規定界限邊緣而不違反規定辦事」比喻為「打擦邊球」,英文可以翻譯為「take advantage of the loopholes of polices」。
  • 公眾號標題打色情擦邊球,全家便利店發布道歉聲明
    「全家微生活」公眾號被刪除推文曾因推文多次打擦邊球被網友質疑5月27日下午13:50,紅星新聞記者點擊上文提到的推文發現,這是一則關於」雪糕「的推文,內容是冰淇淋夏季推出冰激凌很正常,但不少網友表示反感,認為全家公號的標題打擦邊球。記者下午14時06分再次點擊查看時,發現該篇推文已被刪除。
  • 打擦邊球! 美艦停泊高雄港碼頭
    (劉宥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美海軍研究船16號上午駛進高雄港,在高雄選情膠著時刻擊出一記「擦邊球」,釋放多重訊息。    第一個訊息是向北京示威。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曾經表示,美國艦艇駛入高雄港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打這個擦邊球,可以向北京傳遞微妙的訊息。
  • 鬥魚虎牙搶佔遊戲陪玩市場,色情擦邊球問題待解
    但與此同時,陪玩行業也暗藏著一些「灰色地帶」,平臺用美女主播打「擦邊球」的亂象頻發。而且,因陪玩行業的特殊性,盈利模式較單一且利潤有限。「由於電競市場增長紅利,遊戲陪玩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巨大,但面對著終將到來的天花板,流量紅利期過後應如何探索更加豐富的商業模式,值得思考。」業內人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
  • 職場中,男人玩擦邊球,女人守的是死規則,沒男人那樣活絡對嗎?
    Hello,大家好,我是Sunny,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職場中,男人玩擦邊球,女人守規則,沒有男人那樣活絡。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對某個男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哇,好狡猾的做法」,例如競爭對手的公司生產出了新產品,如果拿著自己公司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