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hem. Biol. | 實現哺乳動物細胞中硫酸化的遺傳編碼

2021-02-14 王初課題組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NCB上的這篇文章,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波士頓學院化學系的的Abhishek Chatterjee助理教授,他們課題組一方面研究利用有用的生化和生物物理探針對活細胞中任意選擇的蛋白質進行位點特異性標記,以研究其在生理條件下的功能;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定向進化,開發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質。

酪氨酸殘基的硫酸化是一種翻譯後修飾(PTM),只發生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高爾基體中的tyrosylprotein sulfotransferases (TPST1和TPST2)使用3-磷酸腺苷-5 -磷酸硫酸鹽作為硫酸鹽供體來連接這個PTM,這種修飾在免疫、激素功能、凝血和宿主病原體相互作用等多種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據估計,在真核生物蛋白質組中大約1%的酪氨酸殘基是硫酸鹽化的,但對大多數酪氨酸殘基的生理作用仍知之甚少。目前現有的方法存在天然位點的不完全硫酸化,不能只修飾感興趣的位點等缺點,利用遺傳密碼擴展技術將O-磺基酪氨酸(sTyr)位點特異地結合到蛋白質中的能力可以克服這些問題。來自詹氏甲烷球菌的tyrosyl-tRNAsynthetase (MjTyrRS)/tRNApair已經被改造成位點特異性地將sTyr整合到大腸桿菌表達的蛋白質位點中,但是由於交叉反應,MjTyrRS/tRNApair不能用於真核生物的非天然胺基酸(ncAA)誘變。

本文作者發展了一個工程化的tyrosyl-tRNA synthetase/tRNA pair,實現了在大腸桿菌和哺乳動物細胞中通過響應UAG密碼子,在翻譯過程中將O-磺基酪氨酸共價連接到蛋白上。首先作者將來源於大腸桿菌中的tyrosyl-tRNAsynthetase (EcTyrRS)/tRNA pair進行改造和突變篩選,發現L71和D182分別突變為V和G,L186要麼保守(VGL),要麼突變為M(VGM),這兩個突變體的活性位點的擴大與需要容納額外的硫酸鹽基團是一致的。接下來作者通過在大腸桿菌中表達sfGFP, 評價了這兩種EcTyrRS突變體(VGL和VGM)的磺基酪氨酸的插入效率,實驗發現工程化的EcTyrRS/tRNA能夠選擇性地響應UAG整合sTyr。然後利用EGFP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證明了這兩個突變EcTyrRS/tRNA pairs也能夠選擇性地響應UAG整合sTyr。最後,作者使用人肝素輔助因子II (HCII)作為模型系統,以證明他們發展的突變EcTyrRS/tRNA pairs能夠使真核蛋白在天然位點上容易表達並均一性地硫酸化。

本文作者:ZX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0-0493-1

原文引用:10.1038/s41589-020-0493-1

相關焦點

  • 角蛋白是哺乳動物胚胎中不對稱遺傳的命運決定因素
    角蛋白是哺乳動物胚胎中不對稱遺傳的命運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5:04:37 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Nicolas Plachta課題組發現,角蛋白是哺乳動物胚胎中不對稱遺傳的命運決定因素
  • 哺乳動物細胞蛋白表達系統技術分享
    在開始詳細介紹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前,首先——什麼是蛋白表達系統?蛋白表達系統是指由宿主、外源基因、載體和輔助成分組成的體系。通過這個體系可以實現外源基因在宿主中表達的目的。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宿主表達蛋白的生物體。可以為細菌、酵母、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等。
  • Nat Chem Biol:利用轉錄因子誘餌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2019年1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鏈黴菌中引誘抑制沉默基因表達的阻遏分子離開,從而成功地揭示出幾個大型的處於沉默狀態的基因簇產生新的天然產物。
  • Nat Methods:科學家研發出基因編碼細胞「溫度計」
    如果你問一個生物學家,某個細胞下一步會做什麼?他可能先要問你該細胞的電壓、氧化性、pH值、滲透性、葡萄糖濃度等等,然後才可能據此預測它是正要發起一個動作電位,還是要進入有絲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輕鬆地得到亞細胞範圍的溫度曲線圖,比如每個線粒體、中心粒甚至內質網區的溫度,就像母親給孩子量體溫那麼容易,情況又會完全不一樣。
  • 科學家發現角蛋白在早期胚胎發育中的不對稱分配與細胞譜系特化
    關於發育形成胎兒與胎盤的細胞譜系特化的具體機制,科學家們提出過幾種不同的理論。「Inside-outside」模型認為細胞譜系的特化過程是由細胞分裂後所處的內-外位置產生的不同位置信號引發的。「異質性學說」(Heterogeneities model)認為在四細胞期階段多能性細胞與滋養層細胞的細胞命運已經出現不同,在組蛋白修飾、轉錄因子動態變化、非編碼RNA的定位以及基因表達等方方面面出現區分。
  • Nat. Cell Biol.:發現胰島素和營養物阻止果蠅血幹細胞分化
    「我們期待這項研究將促進科學家進一步探究哺乳動物血幹細胞可能直接利用的信號檢測機制」,Banerjee說,「鑑於患有II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病人表現出慢性炎症和髓樣細胞(myeloid cell )積累的症狀,這些研究將可能加深人們對這些症狀的了解。」對果蠅而言,它的腦部類似於人體內製造胰島素的胰腺,而且能夠產生胰島素信號。
  • Science:揭示哺乳動物卵母細胞中的非中心體紡錘體組裝機制
    2019年7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哺乳動物胚胎經常異常發育,從而導致流產和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綜合症。胚胎發育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卵子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分離錯誤。與體細胞和雄性生殖細胞不同的是,卵子通過一種缺乏中心體的特化微管紡錘體分離染色體。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組蛋白上存在多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ADP-核糖體化。組蛋白的放置(Deposition)和多種翻譯後修飾在基因調控中起直接作用【8】,因此,這些特徵的遺傳可能賦予細胞記憶。核小體在複製叉位置的組裝與DNA複製緊密結合,因此是理解染色質功能如何在細胞分裂中遺傳的關鍵切入點。
  • 從細胞生物學到遺傳算法(GA)
    •選擇(selection):以一定的概率從種群中選擇若干個個體。一般,選擇過程是一種基於適應度的優勝劣汰的過程。•複製(reproduction):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DNA通過複製而轉移到新產生的細胞中,新細胞就繼承了舊細胞的基因。•交叉(crossover):兩個染色體的某一相同位置處DNA被切斷,前後兩串分別交叉組合形成兩個新的染色體。
  • Nat Chem Biol:利用CRISPR-Cas9激活細菌中沉默的基因簇,有望發現...
    2017年4月13日/生物谷BIOON/---為了抵抗疾病,很多醫藥庫中的武器是從細菌當中獲得的。如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員揭示出沉默基因中隱藏著的更多潛在的寶藏。作為一類常見的細菌,鏈黴菌被用來產生很多作為抗生素、抗癌試劑和其他藥物的化合物。
  • UHRF1在維持哺乳動物細胞DNA甲基化中的作用
    |文章標題:UHRF1 Plays a Role in Maintaining DNA Methylation in Mammalian Cells|核心內容:哺乳動物的表觀遺傳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DNA 甲基化模式在整個發育過程中的穩定遺傳。
  • Nat Chem Biol:利用CRISPR/Cas9鑑定出調節抗體-藥物偶聯物毒性...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研究生Kimberly Tsui表示,這些類似飛彈的藥物稱為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已開展了數十年的研究,但是僅在近年來,它們才進入臨床試驗。
  • 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為何會有一條X染色體出現功能失活?
    2020年2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雌性哺乳動物有兩條X染色體,而雄性哺乳動物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有機體會進化出一種顯著的解決方案,從而防止兩性在基因表達之間出現嚴重失衡,即在每一個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細胞中,一個完整的X染色體都會被沉默從而抑制RNA進行轉錄;這個過程被稱為X染色體失活(XCI,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 科學家首次實現對基因表達的超聲成像
    科學家首次實現對基因表達的超聲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7 16:19:05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Mikhail G. Shapiro研究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Nat Chem Biol:首次利用螢光探針解析細胞膜的奧秘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4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日本、美國和印度的科學家們首次在活細胞中觀察到了細胞膜中的筏區域,即細胞膜中攜帶特殊分子群體的活性部位,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 自然界絕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信息貯存在DNA的核苷酸排列順序中
    自然界絕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信息貯存在DNA的核苷酸排列順序中。DNA是巨大的生物高分子,一般將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棗染色體所包含的DNA總體稱為基因組(genome)。DNA分子中不同排列順序的DNA區段構成特定的功能單位,即基因(gene)。基因的功能取決於DNA的一級結構。一個DNA分子能攜帶多少基因呢?
  • Nat Rev Neurosci:海馬齒狀迴環路與情景記憶的編碼、提取和分辨
    CA3中的記憶最終是存儲在PP和循環連接的。MF介導的信號傳導可能通過激活樹突事件來促進PP的異源性突觸可塑性和反覆輸入,從而實現CA3與PP輸入之間的信息關聯編碼。但是在缺失MF輸入時,PP可塑性和至CA3細胞的循環輸入也會出現,這就解釋在某些情況下(如關聯情景恐懼反射實驗)缺失功能性GC輸出也可以形成記憶。
  • 鈣離子通道磷酸化調節機制的新發現
    本站訊(藥學院供稿)近日,生物學著名期刊《BMC Biology》(5yr IF: 7.508)發表了天津大學藥學院尉遲之光教授團隊在小菜蛾鈣離子通道魚尼丁受體磷酸化調節機理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Crystal structure of diamondback moth ryanodine receptor Repeat34 domain reveals insect-specific
  • Nature Chem. Biol.:科學家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
    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這些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密碼,因其會影響基因的轉錄,是表觀遺傳調控的核心部分,對於許多生物過程和疾病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Nat Chem Biol:新化合物或可抑制糖尿病症狀
    據《自然—化學生物學》上一項報告顯示,通過對影響細胞內脂質儲存的分子進行的表型篩查,科學家檢測出了一類可預防小鼠肥胖和糖尿病的合成化合物。這項研究為表型篩查在藥物發現方面重新發揮作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時也為治療代謝症候群提供了潛在的方法。脂質通常以非常特別的方式儲存在脂肪細胞中,一旦正常儲存出問題,則可能引發Ⅱ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