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力都差不多,為什麼畢業後差距卻很大?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國內的頂尖學生,能力可以說不相上下,差距並不會很大,可是,為什麼在大學畢業後他們之間的差距會很大呢?
首先,學生的成績和畢業後的發展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很好,不一定畢業進入了社會就會混得很好,這是沒有直接聯繫的,就比如說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雖然成績可能是班裡的第一,但是,不一定除了社會就能很好的生存,畢竟走向工作崗位不僅僅需要個人能力,還需要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只是智商高不懂得和別人怎麼去交流和合作,依然不能很好的生存,相反,可能這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怎麼好,可是善於與人合作交流,出了社會這樣的人反而更容易發展。這點大家一定要明白。
其次,在高考的時候,各個省之間的命題是不一樣的,有的容易有的難,這時候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不一定能力都差不多,這其中本身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因為個人能力的問題,這種差距還是會維持下去,所以,畢業後學生會有明顯的差距,很多都是從一開就已經奠定的基礎。
最後,學生的家庭層次不齊,有的學生家庭是富二代,有的學生家庭是官二代,有的學生則是普通人家,同樣都是考上了清華北大,可是學生之間從最開始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差距,無論從見識還是眼光都有很大的差別,作為官二代和富二代,畢業後的起步點是非常高的,擁有大量的人脈和機會,而這些外在的東西普通學生是沒有的,只能靠自己去努力,起點不同,差距當然也就會很大,這是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