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蓋碗比,紫砂壺、飄逸杯、白瓷壺、玻璃杯、保溫杯到底差了哪?

2020-12-1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武俠世界裡有著不成文規定,天下武功出少林。

少林派,方為武林至尊。好比是中原武林裡的一座大山,幾乎沒有人能超越它。

明面上,少林派裡只有一個掃地僧,暗地裡不知還有多少個這樣級別的高手?

然,有江湖,就有恩怨。

各大高手們,為了證明自身實力,爭奪武林第一,難免需要挑戰少林派的威嚴。

少林派門前,天天有人來挑戰。

茶界江湖裡,獨步茶具武林的白瓷蓋碗,同樣有著諸多門派的不服,前來PK。

風頭正盛的紫砂派,新興勢力的飄逸派,傳統保守的瓷壺派……

這些不同類別的茶具,在和白瓷蓋碗短兵相見下,到底勝負如何呢?

下文,就來逐一揭曉。

《2》

紫砂壺,成也紫砂,敗也紫砂

和白瓷蓋碗對比,紫砂壺敗在了自身材質用料上。

紫砂,屬於一種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原料緻密度不高,材質表面分布著不少的毛孔。

這樣的特殊材質,賦予了紫砂壺質感溫潤,提攜不炙手的優點。

但,也恰巧造成了紫砂壺容易吸附茶香,吸收茶味,影響茶湯完整滋味呈現的敗筆。

畢竟,紫砂表面分布著無數的毛孔,像是海綿那般極容易吸收香氣和滋味。

泡茶時,茶葉內部激發出來的茶香和茶味,經過紫砂的過濾後,只能留下七七八八,剩餘的部分,被藏在了紫砂內部。

經過多次衝泡後,紫砂壺內部在吸收充足的茶香和茶味後,可以達到不泡茶自有茶香的狀態。

再用這樣的紫砂泡茶時,會將之前吸納在毛孔內部的茶香和茶味,釋放出來,再重新吸收部分的香氣和滋味,進行香氣交換。

一增一減下,對於一泡茶的純正滋味而言,是莫大的影響。

可見,對於高香的茶葉而言,紫砂壺並非衝泡的佳選,如紅茶、烏龍茶、白茶、綠茶等。

並且,紫砂壺在用來泡茶時,為了不過多的幹擾茶香,最好的做法是做到專壺專用,才不至於過多影響茶湯風味。

泡茶,本應茶為君,器為臣,茶具為茶葉風味展示而服務。

從專心一意泡茶,為茶湯風味完整展示角度說,紫砂壺並非泡茶的好選擇!

《3》

飄逸杯,便利不足,缺陷有餘

作為新興的現代茶具,飄逸杯可謂是茶界江湖的新興力量。

飄逸杯自橫空出世起,主打招牌就在於便利性。

同一杯組構成的飄逸杯,由內組杯、公杯、茶濾組成。

內組杯,承擔主要的泡茶功能,是茶與水相聚之處。

在其底部,分布著濾網,摁下開關後,內組杯裡的茶水,可以很好的實現茶與水的自動分離。

分離出來的茶湯,自動落入公杯內,簡簡單單,就能泡出一杯茶湯。

飄逸杯泡茶,省心又省力,不少朋友認為,飄逸杯是現代繁忙社會裡最為強大的泡茶工具。

其實不然。

飄逸杯泡茶,細細分析下來,弊端不少。

一來,飄逸杯的內組杯,容量偏小,能給泡茶提供的場地有限。

泡茶時,一不留神就容易投茶過多,導致茶湯泡濃和泡苦。

二來,飄逸杯看似簡單實用的茶水自動分離功能,背後意味著濾網上的茶漬,清洗難度大大增加。

尤其是遇上濾網不可拆卸的情況下,要想將茶濾網徹底清洗,難之又難。

三來,飄逸杯摁下開關後,茶水可以實現自動分離的功能存在不少雞肋處。

原因在於,飄逸杯的茶湯分離瀝出速度,實在是太慢!

好比是翻轉的沙漏那般,細沙緩緩落下,需要用時不少。

在緩緩瀝出茶湯的過程中,茶香容易散失,茶味容易泡濃,導致風味的受損。

飄逸杯泡茶,難以完整的釋放一款好茶的風採,對於好茶而言,實在是太過浪費。

《4》

白瓷壺,清洗不便,出湯不暢

和白瓷蓋碗師出同宗的白瓷壺,兩者材質相同,但泡茶效果卻存在著明顯差異。

白瓷本身,質地緊密,溫潤細膩,表面分布著光潔的釉面,不易殘留茶垢。

對於茶具而言,剔透細膩的白瓷,是上好的材質選擇。

但和白瓷蓋碗相比,白瓷壺在器型上落了下乘。

白瓷壺,壺嘴細小,壺身內部有著不少的罅隙處,容易藏汙納垢,難以徹底清洗。

經過泡茶後,白瓷壺細窄的壺嘴內部,容易留下難以清洗的茶垢。

對於後續的泡茶使用來說,容易過多幹擾茶香和茶味。

而碗身寬敞,杯蓋可以自由活動的白瓷蓋碗,在清洗時就顯得省心省力不少。

將蓋碗拿到清水底下衝洗,輕輕一抹,茶漬就能快速消失。

白瓷壺的泡茶缺陷,除了囿於壺嘴難以清洗外,還有著一大致命處,在於出湯不暢。

與蓋碗泡茶,茶湯可以順著杯蓋開口,呈現瀑布狀出湯不同。

在提起白瓷壺出湯時,茶湯通過細窄的壺嘴,只能呈現細注式出湯。

並且,白瓷壺的細壺嘴,還很容易受到泡開的茶葉堵塞,屋漏偏逢連夜雨,出湯速度更是慢上加慢。

白瓷壺內部的茶湯,除了瀝出不暢外,一時半會間還難以瀝乾,會留下殘茶在壺底內長時間悶泡,變得異常的苦和澀。

可見,師出同宗的白瓷壺和白瓷蓋碗,只能在茶界武林之中,越走越偏,漸行漸遠!

《5》

玻璃杯,隨手簡單,茶水不分

玻璃杯,是現代社會裡,人手必備的工具之一。

簡單小巧的透明玻璃杯,坦蕩通透,精巧美觀。

在大部分情況下,玻璃杯通常用來接水飲用。

但對於辦公場合有限的情況下,不少朋友會投上些許幹茶,注入熱水,隨手一泡。

玻璃杯泡茶,一般而言是退而求其次的泡茶喝茶選擇,隨心簡便。

但從完整感受一款好茶的風味而言,並不推薦使用玻璃杯泡茶。

原因在於,玻璃杯泡茶的最大缺陷,在於根本無法實現茶水分離。

泡茶時,注入沸水泡茶後,需要耐心緩慢的等待茶涼,茶湯達到適口溫度後,方能開始喝茶。

但在等待茶涼的過程中,茶葉內部的風味物質,早已過多溶入茶湯中,導致茶湯滋味變得濃重苦澀。

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等物質,過量的釋放到茶湯中。

泡茶時間過長,茶湯難免會被泡濃泡苦。

可見,玻璃杯泡茶,對於好茶而言,是一大浪費!

《6》

保溫杯,高溫悶泡,實乃毀茶

在諸多茶具對比中,保溫杯屬於最不適宜泡茶的一類。

原因在於用保溫杯泡茶,不足點實在太多,難以列數。

從茶具清洗的角度來看,常見的容量是700-800ml的直筒狀保溫杯,由於無法拆卸,內膽難以清洗,容易積累不少的茶垢。

待在保溫杯內部的茶葉,經過長時間悶泡,容易變得異常濃釅,茶葉內部的可溶性色素物質,大量析出,茶黃素、茶褐素、茶紅素等。

這些可溶性色素物質,容易附著在保溫杯的內壁,形成難以清除的茶垢,對於喝茶衛生而言,是個不小的影響。

再加上,保溫杯內部的持續高溫,堪比是熱火爐,容易將茶悶壞。

使用保溫杯泡茶,在長時間的高溫高熱悶泡下,茶香容易悶壞,茶味容易受損。

清爽鮮甜的茶氨酸,在受到高溫影響下,容易受熱分解,導致茶湯營養風味流失。

最後,保溫杯的內膽,大多採用不鏽鋼製成。

市面上,部分不鏽鋼材質不良的保溫杯,容易發散出一股子較為刺激的金屬味。

不僅容易幹擾茶葉的純正茶香和風味,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可見,保溫杯泡茶,效果實在太過差勁!

《7》

強與弱,需要對比才能見分曉。

光明頂上,張無忌大戰六大門派高手,場面恢弘,盪氣迴腸。

至此,武林上人人皆知, 江湖裡出了個少年英雄。

茶界裡,白瓷蓋碗與五大茶具PK後,高下立見。

和蓋碗相比,紫砂壺、飄逸杯、玻璃杯、白瓷壺、保溫杯難免存在泡茶上的不足。

看似簡簡單單的蓋碗,受到廣泛茶友的推崇,並非沒有道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玻璃杯、蓋碗、白瓷壺、紫砂壺,白茶的常用衝泡工具,你怎麼選?
    對於白茶而言,不論春茶秋茶,散茶餅茶,白瓷蓋碗均是最好的泡茶選擇。標準器型的100-110ml蓋碗,搭配5克白茶幹茶,這是不變的泡茶黃金比例!《4》白瓷壺泡茶,地位比較尷尬。論便捷性,白瓷壺比不上玻璃杯。論實用性,又大大不如蓋碗。究竟,在材質相同的情況下。白瓷壺和白瓷蓋碗,差在了哪?第一點,白瓷壺不好清洗。瓷壺的構造,壺身略寬,壺嘴細長。
  • 蓋碗、紫砂壺、還是玻璃杯呢?
    《2》白瓷壺泡,出湯速度偏慢。日常喝茶時,村姑陳很少用到瓷壺,因為平時已經用習慣了蓋碗。雖然說,常見的白瓷壺和白瓷蓋碗,它們的材質相同。但壺和蓋碗之間,器型差太遠了。用畫簡筆的方式,描述瓷壺的造型,只需三筆便能構型。先畫一個圓當做壺身,再畫一個鳥喙般的壺嘴,最後再勾上一提,便成了提手。一把基礎的壺的造型,就躍然紙上了。壺身大多是圓的,深的,像是半圓的水桶。
  • 玻璃杯、蓋碗還是紫砂壺?
    首先我們要知道泡綠茶要使用什麼茶具,常見的有玻璃杯、蓋碗、紫砂壺這3種。3種都可以用來衝泡綠茶,但最適合的還是屬玻璃杯,其次是蓋碗,第三是紫砂壺。而最不適合的就是用保溫杯,容易悶壞、燙熟綠茶,茶湯苦澀難喝。01玻璃杯我們可以採用高透明度的玻璃杯衝泡綠茶,因為透明度高,那麼方便我們欣賞綠茶在水中的婀娜姿態,非常賞心悅目。
  • 辦公室泡茶,飄逸杯、保溫杯、玻璃杯、蓋碗誰才是衝泡的首選
    飄逸杯,確實有它的優點所在——一、飄逸杯能實現的茶葉、茶湯分離,避免苦澀。二、飄逸杯如同玻璃杯一般的輕巧便攜。它小巧如玻璃杯,所有的步驟都在杯中進行,免去了辦公室泡茶的繁瑣。飄逸杯的器型,是為了茶水分離,但這一過程,對於白茶實在太久!它緩慢地分離茶葉和茶水,仿佛一個不疾不徐的沙漏,如同簷下小雨——淅淅瀝瀝,速度過慢。緩慢的速度,離白瓷蓋碗的十秒內出水差去甚遠。
  • 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煮茶法,誰才是白茶衝泡的首選,看看吧!
    在常見的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煮茶壺這四類茶具中,在泡白茶上,誰的衝泡能力更勝一籌?在白茶衝泡界的四秀中,究竟誰能夠最終脫穎而出,成為白茶衝泡的最佳拍檔呢?在泡白茶上,到底該選什麼茶具?下面就來拭目以待吧!
  • 玻璃杯、蓋碗、紫砂壺,誰才是綠茶的最佳搭檔?
    首先我們要知道泡綠茶要使用什麼茶具,常見的有玻璃杯、蓋碗、紫砂壺這3種。3種都可以用來衝泡綠茶,但最適合的還是屬玻璃杯,其次是蓋碗,第三是紫砂壺。而最不適合的就是用保溫杯,容易悶壞、燙熟綠茶,茶湯苦澀難喝。
  • 茶博士 - 茶博士|茶具 白瓷 青瓷_網易新聞
    各種茶類適宜選配的茶具和其色澤大致如下:名優綠茶:透色玻璃杯,應無色、無花、無蓋,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花茶:青瓷、青花瓷等蓋碗、蓋杯、壺杯具。黃茶:奶白或黃釉瓷及黃橙色壺杯具、蓋碗、蓋杯。紅茶:內掛白釉紫砂、白瓷、紅釉瓷、暖色瓷的壺杯具、蓋杯、蓋碗或咖啡壺具。白茶:白瓷或黃泥炻器壺杯及內壁有色黑瓷。
  • 蓋碗、玻璃杯、保溫杯,不同的白茶衝泡方式,請適時調整投茶量!
    在品飲白茶的時候,最佳茶水比例到底如何,還得依據茶友們的口味和實際泡茶情況,具體來定。畢竟,實驗才能出真章,品飲白茶,下文的投茶量比例,僅供茶友們參考。《3》白瓷蓋碗衝泡白茶,需要投茶多少?在隨後的衝泡中,茶友們可以根據茶湯顏色變化和個人口味,適時延緩出湯時間。《4》保溫杯、玻璃杯泡白茶,投茶量需注意什麼。對於衝泡白茶來說,最佳的品飲方式,是用白瓷蓋碗衝泡。
  • 日常衝泡白茶,蓋碗、陶壺、玻璃杯,哪個更適合?
    問題就是,在白瓷蓋碗、陶壺和玻璃茶杯中,哪一個與白茶最搭?《2》白瓷蓋碗衝泡白茶,天生的一對。蓋碗,在古時候又名「三才碗」,因為那時的蓋碗都是由蓋子、茶碗以及碗託三個部分組合而成的,寓意著天地人「三才」。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白茶,可以選擇的衝泡方式有很多,用蓋碗泡、用玻璃杯泡、用飄逸杯泡、抑或是拿來煮等,最終得出來的茶味,不盡相同。那麼,在白茶衝泡中,不同的茶具選擇,有哪些不同的注意事項呢?《2》蓋碗衝泡白茶,該如何?蓋碗衝泡白茶,具體的流程步驟如下:一、燙壺溫杯,用熱水將茶具燙洗一遍,發散生水味,確保茶具的清潔。二、投茶,聞幹茶香。
  • 泡白茶用玻璃杯,保溫杯,或白瓷蓋碗?看看自己是精緻,還是隨性
    但我們平常見得最多的,也就是隨手拿起一個杯子,把白茶放在裡面,將燒開的水衝進去,便成了一杯茶。雖說白茶的工藝簡單樸素,但在衝泡上還是有一些學問的,真心想要泡好一杯茶,首先就要選擇合適的茶具。從最常見的玻璃杯、保溫杯以及白瓷蓋碗來看,何者最適合衝泡白茶?
  • 清朝皇帝御用精美茶壺蓋碗--彌善說茶器
    粉彩金地蓮花紋 蓋碗 清代--彌善說茶器粉彩是用一種「玻璃白」粉劑,與其他色釉結合,發生「粉化」作用,可使紅釉變成粉紅同治粉彩「燕燕於飛圖」瓷壺-彌善說茶請看一群貼水而飛的燕子,逐波而遊的魚兒,都是活潑潑的,像是要從壺上飛近飲茶人似的。從系在壺上的銀鏈和銀嘴套看,應是富貴人家使用的茶具。
  • 德化白瓷手拉坯大放異彩:陳清宜和他的「玉瓷壺」
    泉州工藝美術師、祥窯藝瓷藝術總監陳清宜正在創作手拉坯「玉瓷壺」 中國網11月26日訊 節節高、幸運壺、成功壺、富貴壺、如意壺……近日,在德化祥窯藝瓷工作室裡,記者看到桌子上擺著30多種或方或圓、造型各異的白瓷壺,執壺在手,光潤潔白,如脂似玉,手感極佳,令人愛不釋手。
  •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無論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
    綠茶衝泡,宜選用玻璃杯泡茶,一盞透明玻璃杯,取茶2-3克,注入85-90℃水溫,待茶湯變涼後,即可感受綠茶的清鮮與爽口。泡烏龍茶,則選擇白瓷蓋碗,杯盞間,可盡情享受茶香與茶味的變化。泡黑茶,最好選用紫砂壺,雙氣孔結構,可吸收部分的異味,激發黑茶茶性,使茶湯更具風味。
  • 白茶用保溫杯,紅茶用紫砂壺,巖茶用蓋碗,是瞎話還是「真」話?
    真是個美好的季節,好好喝杯茶,才不會浪費了這大好時光。一邊喝茶,一邊看茶友們的留言。有人說,泡茶茶具很有講究。看到這句話,表示認同。但是接下來的話,令人大跌眼鏡:白茶用保溫杯衝泡,紅茶用紫砂壺,巖茶用蓋碗泡,是最好的搭配。???什麼時候,茶圈出現了這樣的說法。
  • 綠茶玻璃杯泡,白茶蓋碗泡,普洱紫砂壺泡,這是衝泡固定公式嗎?
    最近收集了一些茶友們的問題,有在問「綠茶是不是只能玻璃杯泡?」,也有問「紅茶是不是只能用壺泡?」,更有問「白茶是不是只能用蓋碗泡?」……那麼,這些看似約定俗成的茶葉與茶具搭配,是像數學公式一樣固定的嗎?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 保溫杯可以用來泡茶嗎?
    之前我們介紹了蓋碗泡茶的小技藝,但蓋碗泡茶,茶湯易涼。要保溫效果?那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保溫杯泡茶?市面上的保溫杯也為了方便茶友泡茶,設計出泡茶過濾網,以便過濾殘渣,而手拿保溫杯也成了養生的標配。但人們生活節奏快,出門在外也渴望喝上一口熱茶,那麼到底能不能用保溫杯直接泡茶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泡茶習慣,或對或錯,但沒有絕對的說法。不同的茶也應有不同的衝泡方法,但衝泡方法不同,會直接影響的茶湯口感,這就取決於茶葉它固有的茶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