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又叫豉油,它是由大豆、小麥、食用鹽和水為原料,經過發酵後釀製而成液體調味品。 市面上的醬油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生抽、老抽,但這「兩兄弟」卻很容易被搞混……
醬油又叫豉油,它是由大豆、小麥、食用鹽和水為原料,經過發酵後釀製而成液體調味品。
市面上的醬油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生抽、老抽,但這「兩兄弟」卻很容易被搞混……
生抽、老抽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剛進廚房的時候,肯定都拿錯過生抽和老抽,比如,一個不小心,一盤白白脆脆的清炒藕片兒就變成了一鍋蜂窩煤,那它倆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生抽是將發酵後的液體直接萃取出來,且不加入其他調味成分的醬油。生抽的顏色較淺、質地較稀,鹹味和鮮味也都比較明顯,多用於炒菜、涼拌時調味增鮮。
老抽則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焦糖後,且經過再加工,而得來的產物。老抽的顏色很深、質地偏稠,鹹味和鮮味都比生抽要淡,多用於給菜品上色,比如紅燒、燉菜、滷菜。
那些總讓人搞不清的「風味醬油」
最讓大伙兒犯暈的,還有味極鮮、蒸魚豉油、海鮮醬油、香菇醬油等等「風味醬油」。
其實說白了,它們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同的調味成分,然後再改個名兒。
可以說味極鮮也是生抽的一種,它是在生抽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提鮮的調味成分,做高溫久煮的菜時可以倒點味極鮮,口感會提升很多,當然平時炒菜用它代替生抽也可以,這個就看個人對鮮味的要求程度。
蒸魚豉油和味極鮮一樣,也是在生抽的基礎上複合而來的調料,用它來蒸海鮮,味道是一等一的棒。不過它除了海鮮,也能做很多其他好吃的菜,比如拌涼菜,很鮮美很百搭。
海鮮醬油顧名思義,這類醬油配料表裡會有海鮮汁的成分,自帶鮮美體質,最適合做各種需要提鮮的菜餚,用來做蘸汁味道也很好。
日式醬油。吃壽喜鍋或者蘸壽司的時候經常用到,日式醬油的甜味兒更重一些。如果沒買到日式醬油,也可以試試用生抽、蠔油和白砂糖調製一下代替。
魚露也被叫做「魚醬油」,它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發酵而成的調味汁,呈琥珀色,除了有鹹味兒,它還有一股魚蝦的獨特鮮味。很多東南亞朋友都很喜歡用,但對吃不慣的人來說,還真有點接受不了它的味道。
當然,還有很多不同風味的醬油,也都是添加了特色調味物質後得來的產物,比如:蝦籽醬油加蝦籽,香菇醬油加香菇,昆布醬油加昆布提取物等等。
總之,選自己喜歡的風味就好。
如何買到一瓶好醬油?
醬油的秘密,都藏在配料表裡。
配料越少,醬油越好。看瓶子後面的配料表,配料表裡出現的字越少,品質越好。
鮮不鮮,要看「胺基酸態氮」。這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指標,可以拿起醬油瓶子看看,上面都有標註的,「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和品質就越高,味道越鮮,相反,越低的味道越差。
這一數值也是有標準的。一瓶合格的醬油,胺基酸態氮要≥0.4g/100ml,特級醬油大概胺基酸態氮要≥0.8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