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通過比對水星和月球隕石坑的數據,來了解埋藏冰的樣子

2020-12-1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月球和水星上的淺隕石坑可能會埋藏厚厚的冰塊

圖解:藝術家對月球南極附近永久陰影的隕石坑的描繪。圖片來源:UCLA/NASA

月球探索者想知道更好的方法去找到那些他們希望能轉變成水和火箭燃料的冰--研究也許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去找尋埋藏冰。

圖解:由伽利略軌道器拍攝的展示了月球地質地貌的偽色圖。 美國宇航局照片

這項研究集中在月球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內測最小的一顆行星水星,研究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兩個重要任務組合而成:月球勘測軌道器(LRO)仍在環繞月球勘測,信使號水星探測器(MESSENGER)在2015年結束了它探測水星的使命。科學家們相信,在月球和水星的極點附近,那些沒有太陽光照射的隕石坑底部埋藏著水冰--埋藏在月球南極的冰塊特別耐人尋味。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月球勘測軌道器項目科學家諾亞佩特羅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這種方法得到證實,月球上這一潛在的冷凍水儲備可能大到足以支持長期的月球探索」。

圖解:阿波羅10號拍攝到的月表地塹-阿里亞代烏斯月溪

總之,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在月球和水星上發現了大約14000個隕石坑。科學家們在水星兩極附近的地表下發現了厚厚的水冰沉積物。 他們不太相信月球的冰在結構上像平板一樣--之前的研究表明月球的冰比這更加混雜。

因此,研究團隊決定比較水星和月球之間的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月球極點地表下的冰可能的樣子。通過觀察水星上2000多個隕石坑,科學家們認識到似乎埋藏著厚厚冰塊的隕石坑比沒有冰塊的隕石坑更淺。

圖解:月球大氣中月球水的直接證據,由月球1號衛星的高度組成(CHACE)輸出剖面獲得。

然後,研究人員轉向對月球的研究,發現在月球的南極,以前研究人員確定有埋藏冰的隕石坑往往很淺。不過,在月球整體流動水較少的北極不是這樣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組合可能是因為月球北極附近的冰有流失的情況。

圖解:1976年蘇聯探測器luna 24在118和184 cm深處提取的月球表土樣品的漫反射光譜顯示,水分子的價振動帶在3、5和6μm附近出現最小值。

科學家們對水星的下一次集中勘測任務是「貝比科隆博水星探測計劃(BepiColombo)」。這個任務正在進行,不過BepiColombo要到2025年才到達水星。但是,地球非常容易抵達的月球可能將會看到新的機器人--甚至可能是太空人--這些將在BepiColombo降落之前實現。 這些任務可以幫助科學家解讀月球水冰的故事。

圖解:這些圖片顯示了月球背面一個非常年輕的隕石坑,這是由月船1號上的月球礦物學製圖員拍攝的。

這項研究在2019年7月22日發表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論文中有所描述。

圖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克萊門蒂探測器在月球上兩天拍攝的月球南極區域的合成圖像。永久遮蔽的區域可能藏匿水冰。

相關天文知識

月球水是存在於月球上的水。液態水不能在月球表面持續存在,水蒸氣被太陽光分解,氫很快就消失在外太空。然而,科學家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推測,水冰可以在月球兩極的永久陰影的寒冷隕石坑中生存。水分子也在月球表面上方的薄層氣體中被探測到。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paceanswers-熵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NASA分析:水星與月球隱藏著更多的水冰
    這就需要有人類生存必須的一些資源,比如說水和冰。因此在其他星球上尋找水冰長期以來就是天文觀測的重要任務之一。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的衛星月球和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可能含有比以前想像的更多的水冰。潛在的冰沉積物存在於兩個世界兩極附近的隕石坑中。
  • 水星上溫度最高達到400度!上面的冰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家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號(MESSENGER)飛船對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的觀測,人類對水星上的冰已經了解了近十年。但是,從化學角度來說,對於一些冰是如何到達那裡的解釋仍在調查中。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在這樣極熱的溫度下,水也能在表面聚集。
  • 來自太陽的強烈熱量幫助水星形成冰。等等……什麼?
    假若你要在太陽系中尋找冰,水星這樣灼熱的行星絕不會是你的第一候選。然而NASA的「信使號」衛星任務(the MESSENGER)在2012年證實的信息可能會與你的推測大相逕庭,據科學家聲稱:水星這顆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確實可以在極地的永久陰暗區域的隕石坑中保存有水冰。 然而,現在最新的有關水星有冰的研究卻提供了更多的反直覺細節:熱量很可能有助於形成冰。
  • 熱會使冰融化,但來自太陽的熱量卻在水星製造冰塊,這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水星離太陽是如此的近,它接收到的強烈的太陽光使它的表面溫度是如此高,以至於在水星上面不可能有水冰的存在。但是現在的一項研究表明,水星上存在水冰且其含量超乎我們的想像。雖然灼熱的水星可能不是你想到的第一個尋找冰的地方,但2012年的信使號飛船任務證實,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水星確實在兩極附近的永久陰影環形山中有水冰。現在一項關於水星冰的新研究提供了更多關於冰是如何形成的反直覺的細節。科學家說,高溫可能有助於冰的形成。
  • 月球水突破!天文學家在月球南極的環形山中發現了「年輕的冰」
    天文學家在月球南極發現了年輕的冰源,這意味著月球上有了新的水源。月球上的水是在南極附近發現的,那裡的深撞擊坑被永久的黑暗籠罩著。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們還認為,這些水是數十億年前富含水的彗星和火山活動留下的。
  • 月球表面存在水冰 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內發現冰
    這些冰沉積物分布不均,而且可能很古老。南極的大部分冰集中於月球隕石坑;而北極的冰則分布得更稀疏、廣泛。     夏威夷大學和布朗大學的李帥(音譯)領導的科學家小組,使用NASA月球礦物繪圖儀(M3)提供的數據,確定了3個特定的標記,可以確鑿無疑地證明月球表面存在水冰。英國《獨立報》在21日的報導中指出:「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內發現冰。」
  • 水星是由什麼製成的?
    水星的表面水星 的第一批圖像顯示了一個隕石坑,巖石般的行星,與地球的月球非常相似。在巖石行星形成之後不久,太陽系的早期是暴力的,不斷的碰撞,並且水星條件保留了許多這些影響的證據。「我們將這些平原解釋為我們在水星上發現的最年輕的火山沉積物,」加利福尼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MESSENGER副項目科學家Louise Prockter在2010年表示。雖然地球上的溫度可以高達801華氏度(427攝氏度),但信使號在一些極地隕石坑的陰影部分的表面上發現了水冰,太陽沒有到達。
  • 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獲證實 大部分陽光永遠照不到
    這些冰沉積物分布不均,而且可能很古老。南極的大部分冰集中於月球隕石坑;而北極的冰則分布得更稀疏、廣泛。夏威夷大學和布朗大學的李帥(音譯)領導的科學家小組,使用NASA月球礦物繪圖儀(M3)提供的數據,確定了3個特定的標記,可以確鑿無疑地證明月球表面存在水冰。英國《獨立報》在21日的報導中指出:「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內發現冰。」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但移民仍不現實
    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宣布,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water ice)的確切證據,並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這一發現對於未來人類進行月球探測乃至太空探索都意義非凡。首次直接證明月球有水冰水冰是由水或融水在低溫下固結而成的冰。
  • 印度「月船2號」拍攝到最清晰圖像,月球有超過6000億公斤水冰!
    在黑暗中看到一個隕石坑 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經看到OHRC通過發送回來的圖像,其中包括大小不到1米的清晰可見的石頭。現在,OHRC已經展示了對陽光不直接照射的區域進行成像。它通過看到從隕石坑邊緣反射出來的昏暗的光線落在上面,捕捉到了火山口底部在陰影中的圖像。
  • 水星的世界-太陽系篇
    雖然內部質量不一樣,但水星的構成與地球非常相似,也分為殼、幔、核三層,具體數據如下:地殼半徑100-300km左右、地幔600km左右、地核1800km左右。經探測水星的主要為鐵、鎳和外層的矽酸鹽等組成,科學家依據成分、密度和質量認為,水星的含鐵量應該在兩萬萬億噸。比對人類世界對鋼的需求約8億噸/年來計算,水星的鐵可供人類使用2400億年。
  • 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距離太陽58000公裡,水星到底有水嗎?
    為什麼他會叫做水星?這個水晶到底跟水有沒有關係呢?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這個話題。水星距離太陽只有58,000公裡,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33.28%,是整個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同時水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小的行星,被稱為小老弟,水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6,跟月球大小差不多。
  •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鄰居,但我們對她的了解真的足夠多嗎?
    近年來,研究人員呼籲對月球重新展開探索。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正計畫送探測器上月球軌道,而美國航天局(NASA)正考慮派遣無人太空船在月球的遠地面登陸。藉由研究月球,這些任務也將揭露內太陽系所有固態行星的歷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為月球表面在過去的30億年間幾乎未有任何改變,它將是我們了解內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鑰。
  • 關於月球的五個最新冷知識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千載之下,月球一直能引發人類無限的迷思和柔情,人類也不吝將各種美好的名字和詞彙賜予月球:黛安娜、嫦娥等等。距離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已經50年。此後,我們對這個地球最近鄰居的了解突飛猛進,對它的痴迷也從未減弱。
  • 天文科普:關於水星的十二個有趣知識
    「信使號」水星探測器(2004年由NASA發射,2011年進入水星軌道)於2011年3月29日真正意義上傳回了首張水星照片。2018年歐洲空間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發射了「貝皮科倫布號」水星探測器,預計在2025年抵達水星軌道開始研究工作。
  • 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
    直到1960年左右,美國科學家尤金·舒梅克(Eugene Shoemaker),通過對亞利桑那州被認為是「火山口」圓坑的調查,首次提出撞擊說。此後十年,雖然飽受爭議,但人們還是在地球上發現了大約50個疑似隕石坑。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球表面照片,也讓人們逐漸認識到,撞擊坑是月球、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表面常見的地質現象。
  • 月球背面什麼樣?是一張"麻子臉" 有大量隕石坑
    探索月背,從凝視到觸及人類並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據五院科研人員介紹,月球存在著「天秤動」,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邊緣地帶可以從地球上看到,比如一個跨越1000千米的撞擊盆地——東海。
  • 冰冷的月坑中,或許有可利用的水冰資源
    研究人員稱,該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這些化學物質能否成為未來登月任務的潛在資源。  這些化學物質是如何在這些隕石坑中保存下來的?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對其加以利用?這些潛在的可利用資源對人類探月來說意味著什麼?帶著相關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
  • 水星不但無水,還是最缺水的星球,那為啥還叫水星?和顏色有關
    說起水星,不懂天文的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可能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然而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水星的表面不單沒有水,而且它還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最缺水的星球。由於水星並未被太陽潮汐鎖定,所以它也有自轉現象,那麼當太陽照耀這個星球的時候,即便它上面有水冰以及水蒸氣等含水物,也會在太陽的照耀下被蒸發掉,因此雖然科學家們在水星的兩極以及一些隕石坑中也發現過水冰存在,但是這並不妨礙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缺水的星球。
  • 驚鴻一瞥 浮生若夢——月球水冰探測歷程
    月亮,在古時又稱為太陰、嬋娟、玉盤,千萬年來陰晴圓缺亙古不變,從古至今,人類就從未停止對月亮的嚮往。其中更不乏通過月亮寄託情感的神話故事和古詩詞,從嫦娥奔月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從古時肉眼觀測到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造訪,若干年來月亮仿佛被賦予了生命的氣息,見證並陪伴了人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