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較當下得失,不帶著包袱上山,才是登頂的捷徑。
名廚隆重推出「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大中華區 10 強廚師風採」系列內容,這 10 位年輕的廚壇新銳值得你關注。
汪能——上海 8 Otto e Mezzo BOMBANA 餐廳廚師主管
Q:名廚 A:汪能
Q:你是怎樣踏上廚師這條道路的?
A:從部隊退役後,我很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就直接買了去北京的車票,踏上北漂之路。當時在北京送過外賣,做過保安,當過遊泳教練,但都覺得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想趁年輕學一門靠譜的手藝。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一家咖啡館做西餐學徒,就這樣踏上了廚藝之路,一年後我發現自己是喜歡烹飪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廚藝,我又去了北京北辰洲際酒店和北京四季酒店學習,現在在上海米其林星級餐廳 8 Otto e Mezzo Bombana 工作。
Q:在學廚的過程中,你都經歷了什麼?
起初在咖啡館工作的時候,人手緊張,我既是學徒又是外場服務員,有時還要負責送外賣的工作,在酒店工作的時候,我也從冷菜房轉做甜品,一年後又去學習披薩,兩年後轉學做義大利麵,甚至還去肉檔學煎肉。
雖然做的事情比較多,但是我覺得不需要計較一時的得失,你做得越多,自己的成長也越快,我特別感謝那些曾經嚴厲指導過我的前輩們。現在的我才剛到烹飪這座高山的山腳,剩下的只有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Q:在 8 Otto e Mezzo Bombana 餐廳工作,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
A:來到這間餐廳前,我並沒有一個成型的、屬於的自己烹飪風格,但在這段時間裡,我在餐廳感受到什麼是高質、簡潔,這裡對餐品質量的注重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每道菜品在上桌前都會仔細檢查,確保完美。
8 Otto e Mezzo Bombana 餐廳的菜品
我想,這也會是我今後傳承和沿用的烹飪風格:將品質最好的食材以最簡單的形式進行呈現,還原出食材原本的口感和滋味。
只要條件允許,我都會向客人要一些反饋,反饋不錯的菜品儘量保留,不理想的儘快調整。只要你愛一道菜,你就會全力做好這一道菜,它和戀愛是一樣的道理。
Q:參加比賽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A:在我看來,每次的比賽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也是你與自己的較量,你的作品要能代表自己,要有自己的內涵。
比賽中我最喜歡的是評委點評的環節,他們會給到你很多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包括操作的細節、時間的把控、緊急情況的處理等等,通過比賽你還可以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廚師朋友。
比賽中嚴謹苛刻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也很受用,通過比賽現在的我會更加注重細節,遇到突發的情況也能靈活處理,任何一場成功的餐會都是未雨綢繆的結果。
Q:對這次的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你有什麼想法和期待?
A: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是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比賽,參賽選手也都有自己的創新想法,非常幸運能參加這次比賽,無論結果如何,我覺得自己已經是贏家了。
我希望通過比賽去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短板,然後在日後的工作中查漏補缺,從而系統地提升自己的廚藝,這樣才能讓未來的自己不感到後悔。
Q:你對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的比賽作品是如何構思的?
A:我在這道「中式烤鴨配手工米粉和湘西燻肉」裡融入了家鄉湘西的米粉、臘肉和烤鴨,我希望通過中國南北飲食與西式烹飪的結合,展現出我對家鄉美食的美好回憶和中國年輕廚師的創造力,讓中國的飲食與國際更好地接軌。
中式烤鴨配手工米粉和湘西燻肉
當然,在我看來,所有的創新都要尊重傳統,無論中餐如何國際化,它的味道是不能變的,比如麻婆豆腐的麻辣鮮香就是這道菜的基本味,是不能動搖的。
Q:是否可以介紹另一道你的拿手菜?
A:那我和大家分享一道自己製作的「生蠔意餃」。先將整個生蠔燙熟濾汁,一部分汁水加入香檳和吉利片製成薄膜覆蓋在生蠔上,另一部分加入香檳、檸檬汁和卵磷脂做成裝盤時的泡沫。
生蠔意餃
接著將鮮蝦做成的蝦凍加入到生蠔之上,再覆蓋上墨魚汁和蛋黃製成的黑黃相間的意餃皮以及適量魚子醬裝飾,整道菜品鮮味十足,層次也比較豐富。
Q:你對未來是如何規劃和準備的?
A:下班後我會學習更多的英文單詞,也會看一些國外的烹飪比賽節目和烹飪書籍。我會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像小孩學走路那樣,一步步向前。
對我來說,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在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中拿到好的成績,並結交志同道合的廚藝朋友。未來,我希望能夠站在博古斯世界烹飪大賽的舞臺上。
「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大中華區 10 強廚師風採」系列內容
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由 S.Pellegrino 聖培露和 Acqua Panna 普娜作為長期贊助夥伴,旨在發掘運用美食藝術推動社會變革的新一代青年烹飪才俊,並給予他們展示烹飪理念的耀眼舞臺。
-end-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未涉及商業用途。
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烹飪界的「青年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