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潮網 12月2日訊(記者 唐剛)2020年世界5G大會於11月26日在廣州開幕。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在主論壇發表題為《5G賦能未來 共享數位化新生活 共贏數字經濟新機遇》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中國電信始終堅持5G SA方向,大力推進SA技術創新,在大規模地部署5G SA網絡的基礎上,率先商用5G SA網絡。
下一步,中國電信將積極與各方攜手,抓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5G對新經濟形態的牽引作用,加快推進5G賦能未來,共享數位化新生活,共贏數字經濟新機遇。
探路者,中國電信選擇了SA
中國5G商用一周年之際,中國電信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20年11月7日,中國電信在廣州舉行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宣布,在全球運營商中率先規模商用5G SA網絡,並正式發布5G SA定製網。
對於5G SA(獨立組網)和5G NSA(非獨立組網),中國電信一開始便作出了明確的選擇——SA。2018年6月,中國電信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策略的5G技術白皮書,率先確定了5G SA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架構。
5G通訊專家、飛象網創始人項立剛向筆者介紹, NSA是在現有的4G基礎設施上進行5G網絡的部署,是直接在4G基站上進行加裝,這樣做的優勢是建設速度非常快。但劣勢也很明顯,如IoT、車聯網等需要低延遲通訊的產品,都無法通過非獨立組網5G基站實現。
達瑞諮詢師馬繼華也表示:「NSA應該算是5G初級階段,SA是發展趨勢。獨立獨網的5G支持高網速和低時延,也不再使用4G的資源,對於各種行業尤其是工業應用意義重大。」
顯然,SA在技術上更有優勢。項立剛說:「SA作為獨立組網,其本質就是採用5G核心網和5G基站相結合,可以帶來全部的5G網絡特點和功能。也就是說,只能SA才能真正支持萬物互聯,無人駕駛、遠程醫療、雲教育、工業網際網路也才能真正實現。」
在國內外運營商中,中國電信自覺地承擔地探索者的角色和任務。正如今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談到5G新基建的挑戰時所言:「我國在全球率先開展獨立組網(SA)大規模建設,啟動 SBA(基於服務的網絡體系)和虛擬化及網絡切片等新功能,為面向工業網際網路和車聯網應用奠定基礎,但SDN、NFV、SRv6、網絡切片、SD-WAN 等大規模組網技術尚未驗證,我們面臨 SA 探路的風險。」
引領者,形成眾多差異化優勢
過程是艱辛的,結果是光榮的。風險和挑戰帶來的是技術的領先,是行業的認可。
2019年9月, GSMA要求中國電信牽頭共同制定《5G SA部署指南》(5G SA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2020年6月30日,由中國電信牽頭、組織全球5G產業共同制定的《5G SA部署指南》正式發布。作為牽頭組織者,中國電信的領先地位得到全球公認。
作為5G SA網絡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堅持「標準先行、技術引領、業務創新」的發展思路,從在2017年開始就積極開展5G SA創新工作,諸多突破性成果的取得,形成了眾多差異化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在標準創新方面,中國電信聚焦5G核心能力,率先提出的「三朵雲」5G架構以及超級上行等SA關鍵技術,這些技術均已融入3GPP國際標準,為全球5G SA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二是在網絡創新方面,在明確SA方向和組網策略後,通過搭建跨省跨域SA規模試驗網絡,多次突破SA組網瓶頸問題,實現了多項SA業內第一,為加速推動SA產業成熟和5G規模發展積累了富貴的經驗。
三是在業務創新方面,中國電信基於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SA特色能力,面向公眾客戶和行業客戶提供各種創新應用,推進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為傳統產業深度賦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今年7月, 3GPP TSG第88次會議宣布5G R16標準凍結,5G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而在3GPP R16標準中,中國電信主導完成了10項技術標準制定,包括非公共網絡組網、移動性增強、5G性能指標定義與增強等關鍵標準領域。
這是科學發展理念和挑戰精神的勝利。馬繼華說,「誰先形成規模化網絡,誰就擁有設備上的話語權,誰就會更早探索成熟相應的5G場景應用,然後就有可能在這個領域形成事實性的標準,從而建立起優勢地位。」
賦能者,牽引社會經濟發展
對於5G SA ,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說,「最好的5G,網絡是基礎,而商業成功則是目標。只有商業成功了,才能真正促進5G產業繁榮發展。」
丁耘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最好的5G意味著人人用得起,比4G有更好的體驗,對於政府和行業而言,5G是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使能千行百業的高速引擎;對於運營商而言,建設最好的5G則是將有限的資金投在刀刃上。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驗證了中國對於5G SA優勢的選擇。通過5G+雲監工直播火神山醫院建設實景;通過5G+遠程醫療助力醫療機構快速會診救治;通過天翼雲課堂助力「停課不停學」;通過遠程辦公、視頻會議、企業上雲等產品與應用,有效地服務支撐了復工復產……
5G SA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應用,由此,中國成為率先戰勝疫情、復甦經濟的國家。疫情期間的網絡優勢舉世公認。
截至目前,中國電信累計開通超過32萬個5G站點,覆蓋300多個城市,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5G網絡,5G用戶超過7000萬。
在2020年世界5G大會上,柯瑞文指出,5G商用一年多來,中國電信和業界同仁及合作夥伴一起在5G建設、5G創新、5G應用、5G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
科技以人為本,「5G好不好,用戶說了算」,他再次表示。
中國電信通過5G SA優質網絡,為個人客戶推出5G超高清、5G VR/AR、5G雲遊戲等大帶寬的數字娛樂產品;為家庭客戶提供千兆5G、千兆光寬、千兆WiFi高速的三千兆家庭應用;為政企客戶提供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深度融合的5G+行業應用,推進產業升級、賦能千行百業。
GSMA總幹事葛瑞德(Mats Granryd)近日介紹,全球已有47個國家發布了106張5G商用網絡。在106張網絡中,超過35張是5G SA網絡。項立剛稱,無論是NSA還是SA,中國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中國電信企業率先建設、率先商用5G SA網絡,第一次成為網絡世界引領力量,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各行業共贏數字新機遇,為民眾共享數字新生活創始了條件。
中國電信5G SA商用時間表
2018年6月,發布《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
2018年12月,完成業界首個SA組網的4G與5G網絡互操作驗證;
2019年1月,完成業界首個基於虛擬機容器技術的5G SA核心網的端到端技術和業務測試;
2019年1月,攜手央視率先在福州完成5G SA組網+4K直播業務驗證;
2019年2月,全球率先完成了SA 5GC異廠NSA/SA雙模連片網絡試驗和基於5G SA系統的端到端高清語音通話;
2019年4月,在5G模型網實現了業界首個基於5G獨立組網(SA)的語音通話;
2019年7月,率先實現5G SA終端晶片巴龍5000與多個廠家系統全面互通,突破了終端瓶頸;
2019年8月,部署全球首個與現網4G協同的跨廠商5G SA試商用網絡;
2019年9月,全球移動通話系統協會(GSMA)正式宣布,中國電信牽頭全球5G產業,共同制定《5G SA部署指南》;
2019年10月,在深圳開通全球首個5G SA商用網絡;
2020年2月,在業界率先完成了5G SA核心網商用設備整系統性能驗證;
2020年5月,首發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賦能新經濟安全升級;
2020年6月,全球率先實現N4接口的開放性驗證,賦能5G SA垂直行業應用;
2020年6月,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5G SA部署》指南正式發布;
2020年11月7日,全球率先商用5G SA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