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 劉寶強
昨日晚間,*ST創智(000787.SZ)發布公告稱,公司屬於2012年1月1日之前已暫停上市的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對本公司作出是否核准恢復上市的決定。若深圳證券交易所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未核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ST創智正面臨著生存還是死亡的拷問。
近日,*ST創智實際控制人、四川大地實業集團(下稱「大地集團」)董事長賈鵬,通過媒體發表公開信,呼籲全體股民摒棄前嫌,共同推動*ST創智重組復牌工作。此前,有投資者反對大地集團重組,要求引進外來重組方。
*ST創智從2004年起連續三年虧損,2007年5月24日起被依法暫停上市。賈鵬的公開信顯示,大地集團仍計劃自己主導重組,擬將旗下控制的國地置業注入*ST創智。
注入國地置業的計劃曾經遭到股東會否決,此番再提此案,外界認為大地集團準備作最後一搏。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往成都實地調查時發現,國地置業屬於土地一級開發和城市綜合規劃、管理型企業,或許不存在政策性障礙。從其現有項目和規劃來看,具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如果能夠順利注入,則無疑打開了*ST創智未來的想像空間。
大小股東分歧較大
「這幾年裡,大地集團前後投入資金逾3億元,積極推動創智科技重組復牌工作,未取得一分錢的投資回報,大地集團董事會對創智科技重組的進程也很不滿意。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十分抱歉。」賈鵬在公開信中如是稱。而幾位接受記者採訪的中小股東則表示,不支持大地集團重組,公開信避重就輕,凡是賈鵬承諾的,幾乎沒有兌現過,早已經失去了對賈鵬的信任,現在希望能夠引進新的重組方。
同時,賈鵬對入主*ST創智幾年中的經歷大吐苦水,一些此前不為人知的信息也隨著這封公開信浮出水面。
2007年12月13日,大地集團斥資1.07億元、以高出拍賣起始價4倍的價格,競得創智集團所持*ST創智4400萬股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賈鵬同時指出,大地集團前後投入資金逾3億元,成功對*ST創智「緊急保牌」、妥善處理擔保訴訟、積極清理債務、實施破產重整等,而大地集團至今未在*ST創智身上取得一分錢的回報。由此,賈鵬甚至將收購*ST創智稱為其至今「最失敗」的項目。
ST創智多年重組未竟,受前大股東創智集團做出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的影響較大。大地集團未入主ST創智之前,被創智集團控制的ST創智,在2003年至2005年期間,先後累計向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近12億元,違規向大股東及關聯方提供擔保近9億元,並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虛報資產等違法行為。上述行為已於2009年受到證監會公開譴責、罰款處理。
事實上,連續幾年裡,*ST創智的投資者在表達訴求時,都提到了要求追究資金去向及原實際控制人丁亮責任。在大地集團相關高管看來,這類訴求合理合法,但不是他們能夠解決得了的,因此只能儘量避談,而這一態度反過來被投資者認為大地集團與丁亮方面「有勾結」。
「要說委屈,我們不比其他投資者小,但有苦難言。我們跟丁亮沒有任何關係,當時是湖南省引進的。」7月26日,大地集團副總裁樊林在成都國地置業的會議室向記者作出如此表述。
公開信特別提到了大地集團拍得*ST創智股權後不到一個月即獲最高人民法院判*ST創智與光大銀行訴訟擔保等案件敗訴,公司面臨1.85億元擔保損失一事。此事在大地集團內部看來充滿疑惑,其相關高管質疑,「為什麼遲不判早不判,我們剛剛交完錢進來就判敗訴?」
今年4月28日,創智科技公開徵集重組方,大地實業要求新進入的重組方需具備向公司注入評估價值不少於20億元且未來三年每年淨利潤不低於2.5億元的資產等四個條件。但直到徵集期限截止,沒有一家重組方報名。對此,中小股東認為,關鍵是大地實業開出的條件太苛刻。
重組最後一搏前景未明
賈鵬在公開信中也對有關*ST創智已經獲得監管部門默許,可以不受退市時間的限制,否掉之後大地還會出第二套方案的傳聞做出回應。「證券監管機構已經明確進行政策解讀,退市政策沒有任何一家ST企業可以例外。」同時,「(今年)3月30日,湖南證監局在約談會議上,當著眾多股東的面嚴肅指出: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更換重組方,要求大地擔負起大股東的責任,加強投資者的溝通,積極推進重組工作。」言下之意,即大地集團主導重組*ST創智已經無可更改,且時間緊迫。
大地集團曾經提出過重組方案。2011年底,大地集團主導的重組方案出爐:*ST創智以3.72元/股向大地集團和成都泰維發行7.8億股,購買其持有的國地置業95.3%的股權。但這一方案最終未獲股東大會通過。
投資者反對大地集團以注入國地置業資產重組*ST創智的主要原因是認為注入資產屬於房地產行業,無法衝破政策瓶頸。
「這是個誤會。」樊林解釋,國地置業主業是土地一級開發整理等城市綜合運營業務,業務模式是:對相關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分期拆遷、「七通一平」後進行配套項目建設,同時充分整合高端商業資源,將土地整理成配套完善的「熟地」後由政府出讓或劃撥給用地單位,政府則將以財政預算撥款的方式,向國地置業支付土地整理費用,因此國地置業並不是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屬於調控的範圍。
記者在國地置業成都龍泉驛區土地整理項目看到,該項目佔地約7平方公裡,包括天鵝湖、十陵兩個片區,整理面積分別為4584畝、6255畝。據樊林介紹,這一區域項目從2006年開始土地整理,目前天鵝湖片區已經基本完成整理,接下來會把十陵片區整理成集旅遊、商業、休閒於一體的成都東部新城。
按照樊林的描述,十陵片區總投資將達110億元,整理可出讓土地達3700餘畝,開發完成後,可給政府帶來超200億元淨收益,預計每年可產生8億~10億元穩定稅收。
此前中小投資者否決重組方案的另一個原因,是認為國地置業資產估值過高。對此,樊林解釋稱,國地置業2010年~2012年淨利潤即超過22億元,加上9億元淨資產,已經超過30億元的資產評估值。
有小股東對記者表示,現在問題是利益博弈,而不是簡單一封信就能解決問題,公司在2007年停牌,從停牌時到現在整整五年時間,其間房價都大肆上漲。「大地實業來重組的關鍵是能夠注入優質資產,能夠讓公司的股價在復牌後上漲兩倍。」
賈鵬在公開信中表示,大地集團正在擬訂新的重組方案,修改後的重組方案在股東關注的讓渡股權處置、現金補償承諾利潤差額等方面,將更多考慮中小股東的利益訴求。
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大地集團管理層近期將兵分幾路,赴各地與投資者就新的重組方案溝通,做最後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