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創智大小股東現利益分歧 重組前景未明

2020-12-20 中證網

  劉浪 劉寶強

  昨日晚間,*ST創智(000787.SZ)發布公告稱,公司屬於2012年1月1日之前已暫停上市的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對本公司作出是否核准恢復上市的決定。若深圳證券交易所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未核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ST創智正面臨著生存還是死亡的拷問。

  近日,*ST創智實際控制人、四川大地實業集團(下稱「大地集團」)董事長賈鵬,通過媒體發表公開信,呼籲全體股民摒棄前嫌,共同推動*ST創智重組復牌工作。此前,有投資者反對大地集團重組,要求引進外來重組方。

  *ST創智從2004年起連續三年虧損,2007年5月24日起被依法暫停上市。賈鵬的公開信顯示,大地集團仍計劃自己主導重組,擬將旗下控制的國地置業注入*ST創智。

  注入國地置業的計劃曾經遭到股東會否決,此番再提此案,外界認為大地集團準備作最後一搏。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往成都實地調查時發現,國地置業屬於土地一級開發和城市綜合規劃、管理型企業,或許不存在政策性障礙。從其現有項目和規劃來看,具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如果能夠順利注入,則無疑打開了*ST創智未來的想像空間。

  大小股東分歧較大

  「這幾年裡,大地集團前後投入資金逾3億元,積極推動創智科技重組復牌工作,未取得一分錢的投資回報,大地集團董事會對創智科技重組的進程也很不滿意。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十分抱歉。」賈鵬在公開信中如是稱。而幾位接受記者採訪的中小股東則表示,不支持大地集團重組,公開信避重就輕,凡是賈鵬承諾的,幾乎沒有兌現過,早已經失去了對賈鵬的信任,現在希望能夠引進新的重組方。

  同時,賈鵬對入主*ST創智幾年中的經歷大吐苦水,一些此前不為人知的信息也隨著這封公開信浮出水面。

  2007年12月13日,大地集團斥資1.07億元、以高出拍賣起始價4倍的價格,競得創智集團所持*ST創智4400萬股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賈鵬同時指出,大地集團前後投入資金逾3億元,成功對*ST創智「緊急保牌」、妥善處理擔保訴訟、積極清理債務、實施破產重整等,而大地集團至今未在*ST創智身上取得一分錢的回報。由此,賈鵬甚至將收購*ST創智稱為其至今「最失敗」的項目。

  ST創智多年重組未竟,受前大股東創智集團做出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的影響較大。大地集團未入主ST創智之前,被創智集團控制的ST創智,在2003年至2005年期間,先後累計向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近12億元,違規向大股東及關聯方提供擔保近9億元,並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虛報資產等違法行為。上述行為已於2009年受到證監會公開譴責、罰款處理。

  事實上,連續幾年裡,*ST創智的投資者在表達訴求時,都提到了要求追究資金去向及原實際控制人丁亮責任。在大地集團相關高管看來,這類訴求合理合法,但不是他們能夠解決得了的,因此只能儘量避談,而這一態度反過來被投資者認為大地集團與丁亮方面「有勾結」。

  「要說委屈,我們不比其他投資者小,但有苦難言。我們跟丁亮沒有任何關係,當時是湖南省引進的。」7月26日,大地集團副總裁樊林在成都國地置業的會議室向記者作出如此表述。

  公開信特別提到了大地集團拍得*ST創智股權後不到一個月即獲最高人民法院判*ST創智與光大銀行訴訟擔保等案件敗訴,公司面臨1.85億元擔保損失一事。此事在大地集團內部看來充滿疑惑,其相關高管質疑,「為什麼遲不判早不判,我們剛剛交完錢進來就判敗訴?」

  今年4月28日,創智科技公開徵集重組方,大地實業要求新進入的重組方需具備向公司注入評估價值不少於20億元且未來三年每年淨利潤不低於2.5億元的資產等四個條件。但直到徵集期限截止,沒有一家重組方報名。對此,中小股東認為,關鍵是大地實業開出的條件太苛刻。

  重組最後一搏前景未明

  賈鵬在公開信中也對有關*ST創智已經獲得監管部門默許,可以不受退市時間的限制,否掉之後大地還會出第二套方案的傳聞做出回應。「證券監管機構已經明確進行政策解讀,退市政策沒有任何一家ST企業可以例外。」同時,「(今年)3月30日,湖南證監局在約談會議上,當著眾多股東的面嚴肅指出: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更換重組方,要求大地擔負起大股東的責任,加強投資者的溝通,積極推進重組工作。」言下之意,即大地集團主導重組*ST創智已經無可更改,且時間緊迫。

  大地集團曾經提出過重組方案。2011年底,大地集團主導的重組方案出爐:*ST創智以3.72元/股向大地集團和成都泰維發行7.8億股,購買其持有的國地置業95.3%的股權。但這一方案最終未獲股東大會通過。

  投資者反對大地集團以注入國地置業資產重組*ST創智的主要原因是認為注入資產屬於房地產行業,無法衝破政策瓶頸。

  「這是個誤會。」樊林解釋,國地置業主業是土地一級開發整理等城市綜合運營業務,業務模式是:對相關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分期拆遷、「七通一平」後進行配套項目建設,同時充分整合高端商業資源,將土地整理成配套完善的「熟地」後由政府出讓或劃撥給用地單位,政府則將以財政預算撥款的方式,向國地置業支付土地整理費用,因此國地置業並不是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屬於調控的範圍。

  記者在國地置業成都龍泉驛區土地整理項目看到,該項目佔地約7平方公裡,包括天鵝湖、十陵兩個片區,整理面積分別為4584畝、6255畝。據樊林介紹,這一區域項目從2006年開始土地整理,目前天鵝湖片區已經基本完成整理,接下來會把十陵片區整理成集旅遊、商業、休閒於一體的成都東部新城。

  按照樊林的描述,十陵片區總投資將達110億元,整理可出讓土地達3700餘畝,開發完成後,可給政府帶來超200億元淨收益,預計每年可產生8億~10億元穩定稅收。

  此前中小投資者否決重組方案的另一個原因,是認為國地置業資產估值過高。對此,樊林解釋稱,國地置業2010年~2012年淨利潤即超過22億元,加上9億元淨資產,已經超過30億元的資產評估值。

  有小股東對記者表示,現在問題是利益博弈,而不是簡單一封信就能解決問題,公司在2007年停牌,從停牌時到現在整整五年時間,其間房價都大肆上漲。「大地實業來重組的關鍵是能夠注入優質資產,能夠讓公司的股價在復牌後上漲兩倍。」

  賈鵬在公開信中表示,大地集團正在擬訂新的重組方案,修改後的重組方案在股東關注的讓渡股權處置、現金補償承諾利潤差額等方面,將更多考慮中小股東的利益訴求。

  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大地集團管理層近期將兵分幾路,赴各地與投資者就新的重組方案溝通,做最後一搏。

相關焦點

  • ST創智生死時速 大股東大地集團或讓渡股權自救
    8月8日,接近*ST創智的投行人士透露,此前全體股東讓渡的7600餘萬股股份,償債用掉了800萬股,估計剩餘部分有可能會對中小股東有所補償,  但數位接受記者採訪的*ST創智中小股東均表示,堅決對大地集團重組方案投反對票。  「重組歷時太長,大股東大地集團與中小股東之間的隔閡、分歧很大,很多小股東是看見大地集團就投反對票,不是很理性。」
  • *ST創智重組失敗 大地集團另尋殼
    昨日下午,*ST創智(000787.SZ)的小股東楊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天下午,2007年就已暫停上市的*ST創智召開股東大會,定奪大股東四川大地實業集團(下稱「大地集團」)拋出的重組方案。網上投票7000萬股反對票的出現,使重組宣告失敗。
  • 大地實業集團董事長賈鵬致創智科技全體股東的公開信
    這幾年裡,大地集團前後投入資金逾3億元,積極推動創智科技重組復牌工作,未取得一分錢的投資回報,大地集團董事會對創智科技重組的進程也很不滿意。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十分抱歉。  目前我們面臨新的證券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從2012年4月開始,證監會逐步推出和實施股票退市制度。2012年7月7日,深交所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
  • 終極版重組遭否決 *ST創智恐成新政下退市第一股
    9月13下午,被重組方四川大地集團稱為「終極版」的重組方案未能獲得臨時股東大會通過。*ST創智(000787)公告顯示,在當天審議的13項議案中,10項議案遭到否決。最為關鍵的《關於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具體方案的議案》,參與表決的股份為1.62億股,其中同意股份為1.06億股,佔64.92%,距離2/3以上同意的門檻差之毫厘。
  • *ST創智遭大地集團「逼宮」
    *ST創智召開股東大會前夕,局面變得微妙起來。由於該公司去年年底披露的重組議案備受爭議,遭到股民強烈反對,重組方四川大地實業集團(下稱「大地集團」)暗示,如果方案被否,他們將放棄借殼*ST創智。多位股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大地集團在「逼宮」投資者。
  • [關聯交易]*ST 創智:廣東信達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3) 第一大股東的變化情況 2007年12月18日前,創智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為創智集團,其所持創智科技的4,463.52萬股限售流通股因未履行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06年6月30日就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與其和創智軟體園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一案作出的「(2006)湘高法民二初字第4號」生效《民事判決書》,被湖南
  • ...創智: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關於《創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 收購目的及決定 (一)收購目的 根據《收購報告書》,大地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確認本次收購目的如下: 本次收購是為了有效改善和提升創智科技的盈利能力,化解創智科技的財務與經營危機,挽救其瀕臨退市的局面,最大限度保護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 [年報]*ST創智2006年年度報告(二)
    (五) 公司或持股5%以上股東承諾事項 本公司第一大股東湖南創智集團有限公司於1998年9月12日在《中國證券報》第9版公告承諾:湖南創智集團有限公司(原湖南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及其任何其它關聯企業均不在中國境內外從事任何計算機軟體的開發、生產及銷售、計算機系統集成、通訊系統集成以及信息諮詢方面的服務。在本報告期內,該承諾得到有效執行。
  • 新任大股東扶貧知難而止 ST美雅年報巨虧超兩億
    更令人意外的是,此次進入ST美雅董事會的人選中,並沒有主導重組的原輕紡控股總經理陳金水等人。     確切消息,陳等一干人已於不久前被輕紡控股的控股股東廣東省廣新外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外貿集團)免職,並接受調查。其原因據稱與輕紡控股入主ST美雅一年來,有大量資金流入ST美雅,可能造成風險有直接關係。     上述事件使得此次董事會換班的背景顯得非同尋常。
  • [公告]*ST 創智:四川大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審計報告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示。子公司當期淨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作為少數股東損益,在合併利潤表中淨利潤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列示。
  • 延長化建性重組再追蹤:關聯公司突擊入股 股東會違規案下周開審
    另一邊廂,深感此次重組侵犯自身利益的中小股東也拿起了法律武器欲以之捍衛自身的權利。 這一次將延長化建告上公堂的是一名為劉純權的自然人股東。》及《會議通知》的要求履行授權公證程序、亦未取得自然人股東的有效身份證件、股票帳戶卡。
  • *ST凱迪無奈「成仙」 股東大會現場多方「互懟」
    自深陷債務危機、經營癱瘓以來,*ST凱迪提出「瘦身自救」,擬採用資產處置+債務重組+股權重組的方案,實施聯合重組,以擺脫債務危機。  2名中小股東進入董事會  投票結果顯分歧  10月17日的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資產處置議案,包括處置6家生物質發電企業、楊河煤業60%股權、1000萬畝林業資產,合計金額61.4億元,且通過了換屆選舉。
  • 華軟科技重大重組兩大「蹊蹺」 大股東巧用規則裝資產?
    奧得賽化學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業務主要在螢光增白劑類產品、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等具有極高增長前景的精細化工領域。本次交易中,上市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奧得賽化學26名股東合計持有的奧得賽化學98.94%股權。
  • *ST凱迪陳義龍:司法裁決書表明不存在大股東佔用
    本來我退出凱迪生態管理層已經多年,但去年凱迪生態陷入困境後高管紛紛辭職無人主持危局,我在去年8月作為股東代表重新進入到凱迪生態董事會,去年9月換屆時當選董事長。在配合監管方調查,推動凱迪生態債務重組、資產重組、股權重組的過程中,我們發現2017年報存在會計差錯,有關方面對申請了司法仲裁。
  • 獨家|東湖區管委會懇請武漢市政府出面協調*ST凱迪破產重組
    因此,東湖區管委會懇請武漢市政府協調督促凱迪啟動破產重整計劃、責成凱迪生態及其大股東拿出有效措施籌集資金解決農民工債權人欠款等。2018年已然過去,前述時間表的安排均未實現。「一點進展也沒有,最後一次的債務重組方案統計,只有不到五成的債權人上報了自己的意見。」一位接近債委會的人士透露。凱迪生態一主要債權人透露,「就其公告披露的重組事項,凱迪生態未與包括我方在內的債權人或資產查封申請人進行任何有效書面或口頭溝通,各方債權人均懷疑其資產處置計劃的真實性。」
  • 首個國產偉哥藥股東爆利益糾紛
    金戈背後牽涉到兩大股東,一方是上市公司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白雲山」,600332.SH),一方是北京康業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康業元」)。近日,康業元公開舉報白雲山方面間接侵犯合作夥伴利益。按照康業元的控訴,金戈上市近五年來,其至今未收到分文收益。
  • 仲一冉:出資未屆期股權轉讓中現股東與原股東認繳責任分配規則的適用
    內容摘要除公司分紅外,轉讓股份是股東快速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方式。全面實行認繳制後,股東可以按照約定獲取期限利益,分期繳納出資,此舉極好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因此,股東轉讓股權時出資期限尚未屆滿成為普遍現象。出資未屆期時進行股權轉讓,應在轉讓股東和受讓股東之間分配責任。
  • ST九發三大股東或為避稅 股權轉讓確認夫妻對倒
    ST九發5日公告稱,經書面函詢公司控股股東、重組方鄭州瑞茂通供應鏈、股東沈仁榮,除已披露的信息和沈仁榮與於彩君系夫妻關係外,上述三方均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回查此前的停牌公告,ST九發僅書面函詢控股股東及重組方鄭州瑞茂通,此次針對沈仁榮的函詢應是針對本報報導而作出的反饋。
  • 股權轉讓確認「夫妻對倒」 ST九發第三大股東或為避稅
    ⊙記者 吳正懿 ○編輯 邱江  正如本報3月2日的獨家報導,ST九發第三大股東的詭異股權轉讓系「夫妻對倒」。3月5日,ST九發發布股價異動公告,坦言沈仁榮與於彩君系夫妻關係,但並未解釋轉讓動機。
  • 芒果系資本市場再次起舞 快樂購二次重組劇情隱憂未現桃花
    交易完成後,快樂購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未發生變化,仍為芒果傳媒和湖南廣播電視臺。  由於快樂購與標的資產在同一控制人控制下,因此本次重組方案不受「創業板禁止借殼上市」的政策限制。需要說明的是,在芒果系的戰略版圖中,芒果TV一直與湖南衛視處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該公司可以通過本次交易實現曲線上市,從而完成芒果系多年來意圖打包資產上市的資本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