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陸續公布內地招生政策 推新專業吸引內地生源

2021-01-09 央視網
香港高校陸續公布內地招生政策 推新專業吸引內地生源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任敏)昨天,香港城市大學公布今年內地招生計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陸續透露今年內地招生政策,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港校通過擴招、新專業、新課程、新合作等方式,吸引內地考生報考。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提出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打造高等教育高地,生源是關鍵。

  香港城市大學昨天公布,今年高招,該校在內地招生計劃為229人,比去年增加2人,其中在北京投放18個名額,比去年增加1人,包括文科5人、理科13人。該校將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中錄取內地考生。

  不僅增加計劃,港城大還增加新專業。今年,港城大商學院、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理學院、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數據科學學院和法律學院八個學院在京招生。該校2018年7月在港首創獨立招生的數據科學學院,今年首次招生,內地投放10個名額,在京有2個名額,該專業採取大類招生,旨在滿足未來數據主導經濟對人才的需求。

  港城大還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成立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開辦香港首個獸醫學學士學位,學制6年。今年,該專業在內地設2個名額,全部投放在北京。

  參加高考統招提前批錄取的港校還有香港中文大學,該校正醞釀與北京大學中文系合作,推出辦學項目,學制4年,北大、港中文各兩年,北大中文系學生可申請;同時,北大與港中文還計劃在工商管理、數學類方面推出合作項目。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等13所香港學校對內地學生實行單獨招生,不通過高考統招錄取,不過高考成績也是重要參考之一。

  2019年,港大預計在內地招生300人,各省份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參與今年高考的考生均可申報港大。港大今年為新生推出六門全新課程,包括五門創新性跨領域文理學士課程及教育學士(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課程。

  香港大學法學院還與北大法學院推出法學雙學位項目,被兩校法學院錄取的新生可在校內參與二次選拔,學制五年,學生在北大、港大各學習兩年半,畢業時,可獲得兩校學位。該項目學生既可接受大陸法系相關知識的培養,又可接受英美法系知識的培養,以培養精通兩大法律體系、適應未來國際法律事務的優秀法律人才。

  香港大學也將與清華大學合辦本科雙學位項目,學制四年,首批項目包括經濟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學生將獲得清華及港大的學士學位證書,該項目將面向全球招生,預計首批學生將於2020年至2021學年入學。

  此外,香港高校國際化水平高,與世界一流高校交流、合作頻繁等特點,也將惠及內地考生。

  例如香港城市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辦雙學士學位,該校理學院、商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院10個專業的學生可在大二申請赴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香港大學也與美國頂尖學府聯合開辦雙學位課程,包括應用人工智慧、設計+、金融科技、環球衛生及發展等專業方向。

相關焦點

  •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計劃敲定 各校公布招生細則
    記者從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獲悉,2013年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已經陸續啟動。  廣東學生、家長關注的多所港校也分別發布了招生新政。面試以全英語進行,面試的日期和地點會於2013年6月中旬公布,請密切留意。面試將於內地多個城市同時舉行,學生無須赴港參加。  港大繼續參加北大等校的「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聯合考試」獲選者可在指定專業上獲加分,最高可達30分。
  • 15所香港在內地高校招生政策分析
    香港高校在內地本科招生方式分統招和自主招生兩種。其中,2所高校納入統招,13所高校自主招生。整理了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情況,供大家參考。>  香港嶺南大學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恒生大學  東華學院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2所高校納入統招,13所高校自主招生  香港高校在內地本科招生方式分統招和自主招生兩種。
  •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集體漲學費
    近日,多所香港高校公布了2013年內地招生計劃。受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港校學費漲聲一片,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內地考生熱報的港校學費均已達到11萬港幣,香港大學更是漲到了13.5萬港幣。
  • 17香港高校向內地招生 考過二本可就讀
    原標題:考過二本就能讀港校   香港向內地招生的高校增加5所 成績要求不高但英語必須好   備受廣州學生關注的香港各高校招生計劃陸續公布。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內地招生的港校擴展到17所,新加入的5所對學生成績的要求相對較低,一般達到二本分數線即可,但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英語能力。
  • ...沈君倩 內地 生源 家長 院校 高校 招生 歐美 上海-上海頻道...
    東方網3月17日消息:今年,香港共有17所高校將在內地招收本科生,比去年增加了5所。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多所港校在滬展開招生攻勢。在「搶」優質生源的「大戰」中,各校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與之前內地名牌高校的自主招生「搶生源」異曲同工,今年香港不少高校紛紛上浮了在內地的招生計劃數,既反映了港校對內地優質生源的重視,也滿足了內地學生赴港求學的期盼。   前昨兩天,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分別假座同濟大學和上海中學召開本科招生宣講會,均人頭攢動。
  • 香港高校2018招生起跑 內地高考生入讀香港高校攻略(上)
    最近,香港各大高校陸續發布了招生計劃。內地招生計劃、入學條件、學費和獎學金政策受到廣大內地高考生關注。怎樣才能入讀香港高校?學生應該做什麼準備?香港高校(拼版圖片)  據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消息,目前,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有兩種招生方式:一種是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2所高校採用的統招方式
  • 香港高校擴招內地生 解各校獎學金、培養方式
    近日,香港各高校陸續公布了內地招生計劃,相比往年提前了足有一個多月。隨著內地家長和考生對香港高校的了解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考生在選擇高校志願時,將港校列入備選。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內地生的報考,今年各港校在獎學金政策、培養方式上都有一些新的變化,而隨著香港高校學制由3年改為4年後,招收內地生計劃也將進一步擴容。初步預計,今年12所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數量將達到1600人。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在北京舉行了成立75周年的慶祝活動,該校也公布了今年在內地的招生辦法。
  • 教育部公布《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辦法》
    日前,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港澳臺辦公室)公布了《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辦法》。這也是官方正式公布明年內地高校招收DSE考生的指導政策,全文如下:《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辦法》為做好2021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工作,特制訂本辦法。一、報名1.
  • 香港高校2018年內地招生全面啟動,港大學費獎學金均上漲
    又是一年大學招生季,美國高校的提前錄取榜單新鮮出爐,常規錄取激戰正酣;中國內地各省市的2018年高考報名工作也陸續收官;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大都市,香港高校備受考生和家長青睞,香港高校近期在內地密集召開招生說明會,宣布2018年的最新內地本科招生政策,在全面啟動的香港高校內地招生中,香港大學的變化最大。
  • 香港八大院校將迎約1600名內地新生 生源多元化
    中新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賈思玉)2012年香港高校招收內地本科生的工作陸續完成並公布結果,其中八所由特區政府資助的院校共錄取約1600名內地新生,較去年約1440人上升超過11%。  參與內地統招、以「提前批」取錄的香港中文大學,共收內地生305人,他們的高考成績在所屬省、市或自治區皆排名前0.1%之列,當中位列省市三甲的有49人,包括28名省市級「狀元」。  香港高校招收內地本科生始於1998年,而國家教育部在2003年批准港校在內地自主招生,距今整十年。最初港校招生範圍僅限於京、滬、粵、浙、蘇、閩6省,至去年擴展至全國31個省份。
  • 2020年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政策梳理
    香港大學2020年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將不接收書面申請,申請人須在港大內地招生官網(www.hku.hk/mainland)完成申請程序,申請截止日期為2020年7月15日。 註:面試以全英語進行,面試的日期和地點會於2020年6月中旬公布,請密切留意。面試將於內地多個城市同時舉行,學生無須赴港參加。 2020年入學的非本地學生在港大修讀首個本科學位課程的學費為每年港幣十七萬一千元,住宿費及生活費約為每年港幣六萬元。
  • 內地高校在港辦教育展 多措施吸引香港學生就讀
    新華社香港11月3日電(記者 吳錚)「2012內地高等教育展」3日在香港開幕,吸引眾多香港學生和家長到場觀看並諮詢2013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免試招生」計劃)的具體事宜。    教育部門專家指出,香港學生和家長對內地高校和「免試招生」計劃尚缺乏了解,兩地教育部門通過舉辦教育展、完善「免試招生」計劃等多項措施,幫助更多香港學生了解進而就讀內地高校。    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辦的「2012內地高等教育展」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家長。
  • 新增三所香港高校內地招生
    教育部近日發出通知,同意香港恒生大學、東華學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三所高校2019年繼續在內地招收自費生,招生範圍包括廣東在內的多個省份,三所高校的招生名額分別為150人、50人、50人,有意去香港讀書的學生可以有更多高校選擇了。
  • 無法適應香港高校學習生活 內地尖子生鎩羽而歸
    其實小汪畢業於北京著名的高中,成績優秀,他是在大家豔羨的目光中奔赴香港上大學的。但短短3個多月,他經歷了人生又一次的考驗和抉擇,但最終選擇了放棄和逃離,實在讓人惋惜。應試高手獨立生活成問題隨著香港各大學制定優惠政策吸納內地優秀生源,最近兩年內地優秀考生也逐漸開始了解和認識了香港高校的優勢和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內地優秀學生選擇到香港上大學。
  • 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
    《大公報》發表題為《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的文章,分析了內地高校擴招港生等一系列問題。全文如下:  前幾年,媒體報導最多的是,香港高校來內地搶生源。如今劇情反轉,內地高校開始到香港「攬」生源,在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中,參與招生的內地高校已經增加到84所。此次擴招有何隱情?
  • 香港向內地招生高校增5所 成績要求不高但英語須好
    備受廣州學生關注的香港各高校招生計劃陸續公布。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內地招生的港校擴展到17所,新加入的5所對學生成績的要求相對較低,一般達到二本分數線即可,但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英語能力。  香港各高校招生計劃陸續公布,新增5所學校向內地招生,分別為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明愛專上學院、明德學院、東華學院和恒生管理學院。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香港高校今年在中國內地的本科招生工作接近尾聲。近日,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香港高校已在線上開學。部分港校宣布,將從9月末開始,有限度恢復面授課程。香港高校曾以其接近華語文化圈、學費相對低廉、與國際接軌、接受高考成績等優勢,吸引了大批內地高考高分段學生就讀。但近年來,綜合各方因素,港校的競爭力有所下降。2020年對香港來說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暴發和社會紛爭的雙重影響下,香港高校是否還「香」?港校的招生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今的港校能賦予學生的獨特資源在什麼?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香港高校今年在中國內地的本科招生工作接近尾聲。近日,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香港高校已在線上開學。部分港校宣布,將從9月末開始,有限度恢復面授課程。香港高校曾以其接近華語文化圈、學費相對低廉、與國際接軌、接受高考成績等優勢,吸引了大批內地高考高分段學生就讀。
  • 【香港】15所香港高校內地招生政策分析:分數、學費和獎學金!
    香港高校在內地本科招生方式分統招和自主招生兩種。其中,2所高校納入統招,13所高校自主招生。整理了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情況,供大家參考。香港高校在內地本科招生方式分統招和自主招生兩種。
  • 田學軍:香港學生報考內地高校熱情高漲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具備港澳招生資格的內地高校達到380所,有超過1.6萬名港生正在內地高校就讀,與內地學生享受同等學費、住宿費、醫療保障等政策,和內地學生一樣享受就業指導,獲得就業報到證和就業協議書,同時享有中央財政為港澳臺學生設置的專項獎學金。內地與香港中小學、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1,600餘對,教育交流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