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圖文:黃石高齡孕婦早產「巴掌寶寶」)
高齡懷孕,令全家人高興不已,然而早產生下一名超低體重的巴掌寶寶,且治療20多天仍未脫離生命危險,讓黃石的馮海花和丈夫汪訓四心情沉重。不過,堅強的馮海花表示,再苦再難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棄。
高齡孕婦生下「巴掌寶寶」
今年35歲的馮海花與丈夫汪訓四是黃石大冶金湖街辦汪拳村樓下灣村民,兩人2003年結婚,次年生下了一個女兒。依照政策,夫妻倆可以再生一個。然而,馮海花此後兩次懷孕都意外流產。
去年底,馮海花驚喜地發現,自己再次懷孕了。有了兩次流產的經歷,一家人都小心翼翼,什麼體力活也不讓她做,馮海花每天就躺在床上安心保胎。
4月21日早晨,馮海花起床時發現身體不適,家人將她送往黃石市婦幼保健院檢查。經醫生診斷,她懷孕才26周加6天,但出現羊水早破的症狀。在進行了兩天的保胎後,醫生建議進行引產。
24日清晨5時10分,馮海花產下了一名1.14公斤的男嬰,比成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生下時我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就求醫生全力搶救孩子。」馮海花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她原以為打了引產針,就不會有孩子了,但是聽到了孩子輕微的啼哭聲後,她的心頓時軟得要化了,便下決心要保住孩子。
小寶寶要過五關斬六將
5月13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黃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通過視頻見到了躺在重症監護室保溫箱內的「巴掌寶寶」,他小小的身體上插著輸液和輸送氧氣的管道。
據管床的王醫生介紹,這名男嬰的情況尚不容樂觀,他從出生時便相繼出現早產併發症,目前診斷有感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和呼吸窘迫症候群。「超低體重的超早產兒死亡率高,想要健康地活下來需過五關斬六將。」王醫生說,目前嬰兒最大的難關就是呼吸和感染及小腸壞死,由於各個臟器發育不成熟,肺的表面活性物質都沒有被激活,所以必須依賴呼吸機。而要過呼吸關,至少要等到34周之後,也就是還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據介紹,醫院專門為這名超早產兒成立了救治小組,給予他特殊的照顧,使用科室最好的儀器,確保孩子的體徵平穩。
堅強媽媽不會輕言放棄
「從出生到現在20多天,都不能上前抱抱孩子,不能給他餵口奶……」在新生兒科大廳內,馮海花盯著掛在牆上滾動播放的視頻,噙著淚告訴記者,丈夫汪訓四則用手機不停拍錄著保溫箱內的孩子。
馮海花說,從前年開始,她一家接二連三發生變故,先是公公患肺癌去世,去年婆婆又突發腦溢血,經治療後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剛出生的兒子又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去年婆婆生病,借的債還沒還上,兒子現在又花了4萬多元,後續治療還需要10多萬元。丈夫汪訓四在大冶開公交車,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全靠他一個人掙錢。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已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了。「我現在每天一睜開眼睛就祈禱,希望兒子能堅強下去。打了引產針都沒要了他的命,我相信他能闖過這道關……」提起自己的家庭處境,馮海花幾度哽咽,但她說孩子來到世間,做父母的就有義務和責任為他救治,即使再困難,全家人也不會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