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告訴你哪些學位和證書是有價值的、能幫你進入金融領域的,而哪些是不行的。我為什麼這麼討厭這些證書和學位?因為你們對這些太過重視!我發現很多有志向的bankers看重學位和證書多過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拿到一個好實習的能力、networking的能力,甚至是在團隊中的領導力。你可能也會認為學歷和證書是敲門磚:沒錯,即使你是從一個不知名的學校取得了2.1的GPA,在telemarketing(電話營銷)領域工作了五年,但如果你有一個Bloomberg的證書,GoldmanSachs會立刻給你一份工作offer,對嗎?按這種邏輯,也許我應該開始做賣證書的生意。1IBD/PE和其它金融領域的對比學歷和證書的重要性在不同金融領域是不同的。比如,如果你想進入RiskManagement領域,那麼通過FRM考試是必須的;如果你想做PortfolioManagement,或EquityResearch,通過CFA考試會被認為是一個必要條件。然而投資銀行對這兩個考試都不看重。我在這裡重點著眼於InvestmentBanking和PrivateEquity,因為這是我們這個網站重點關注的,如果你在讀這篇文章,這一定也是你所感興趣的。2五個有比沒有好的學位和證書讓我們先從學歷開始,因為學歷比較好寫。因為一些具體的原因,Banker看重的學歷只有本科、研究生、MBA。不過為了好玩兒,我們先把整個名單過一遍再來了解這是為什麼——如果你已經一頭扎進JD/PhD/MD的領域你又應該怎麼辦。大學學歷這是要在InvestmentBank工作的最起碼的要求,也適用於其它大部分金融公司。每周都會有些留言問:「我今年38歲,大學沒畢業,你覺得我能成為一名銀行分析員嗎?」答案是,你不能。為什不能呢?1.供應和需求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為了進入銀行工作甚至願意舍掉一顆腎;銀行即使拒絕99%的應聘者,剩下的人也遠遠超出他們要招的的人數。2.WorkEthic如果你不能完成大學學業,那麼銀行會假設你不可能完成任何project。別人很難相信你能勝任3小時後交出一個100頁的pitchbook這樣的任務。我理解有很多的原因致使你無法完成大學學業——你退學建立了自己價值億萬元的公司,你承擔不起學費,你成為了一個明星,目前還在在休學中。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生活並不公平。如果你沒有一個大學學位,你是進不了investmentbanking和privateequity的。如果你是一個很厲害的trader,沒有大學學位證書,也許你可以為一個小的proprietarytrading公司工作。儘管如此,這樣的工作機會也很難爭取,這些公司不像banks那麼在乎你過去的學歷,但是在那裡工作的人都有大學學歷。Non-targetschool的學生進入銀行業比target-school(常春藤聯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牛津,劍橋這一類學校)的學生要難100倍,所以可能的話還是要去最好的學校。只要你能拿到還不錯的成績和實習,你學的是什麼專業沒有那麼重要。碩士學位以下是幾個攻讀研究生學位的正確原因:1.你的本科學校不出名,你需要一個更有名氣的研究生院校來鍍金。2.你本科的成績沒有那麼好,你需要刷高你的GPA。3.你沒找到工作,想要通過更高的學歷得到更好的招聘機會。4.你在歐洲上學,很多學校設立5年的本科和研究生合併項目。關於碩士學位問得最多的問題:如果我拿到金融的碩士學位,畢業後我就能以associate的職位開始工作,對嗎?答案是不對,因為:1.在進入碩學項目前,你要至少有3到5年的工作經驗;或者要2年investmentbankinganalyst的工作經歷。2.碩士項目不像MBA項目對時間和金錢投入要求那麼多。這個問題在careerfairs上我至少被問500次了,而我的回答總是一樣的:「你還是會從analyst做起。」MBA這是唯一一個會使你的工作崗位上升一個層級的高級學位。如果你已經有足夠的工作經驗(通常在普通行業裡工作了3到5年,或者在投行做過2年的analyst),那麼畢業後你會在比analyst更高一層的associate崗位任職。這就意味著你的工資增加了,責任也更多了,你每天能睡足6個小時,而不是只能睡4個小時。不過不要以為你有了MBA學歷,銀行會就一定會面試你或者認為你可以勝任associate的崗位。很多因素都能把你的機會搞砸,比如從一所非top-tier的學校讀取了MBA,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不能清楚地說明對banking產生興趣的過程。你一定要學會如何重新定位推廣自己,一開始讀MBA的時候就要清楚如何正確的運用這個項目造福自己。PhD如果你以為banker們看不起律師,那你肯定沒見過他們對PhD們的反應——哎喲!Banker和PE(私募)的那些傢伙們不在乎學歷,因為數學在這兩個領域實在不重要:四則運算和一點Excel裡的循環引用就夠了。你可能是下一個霍金,但那根本不重要,因為成為banker不需要懂得蟲洞——你只需要懂得怎麼更換Pitchbook的字體大小。大多數banker認為PhD的受教育程度過高以至於他們不能做一些修印表機或者從SEC文件中提煉重要信息這類的基礎工作。所以他們對聘用PhD存在很大的偏見。有時候即使你有博士學歷仍然能夠進入這個行業,但通常你需要:1.鎖定一個精確符合你背景的boutiquebank比如如果你是材料工程的博士,那麼找一間專注於工業領域的firm,或者如果你是生化博士,那你得找一間專注醫療領域的firm。2.去做EquityResearch在這個領域投行真的會看重你的學歷因為他們需要對某個行業有深度理解的人——還是這個道理,你要鎖定那些符合你背景的項目組。3.走Quant那條路尤其適合物理數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生。Trading固然不會一成不變,但firm總是需要Quant一類的數學好的人去建模。MDMD面臨同樣的問題:你的學歷過高以至於銀行會假設你都可以做心臟直視手術了,肯定不會對可比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有興趣。投行還會假設你做任何事都堅持不下來:否則你怎麼會讀完了這麼多年醫學院才意識到你其實想從商?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採納以上對PhD的建議一和二,尋找那些主要業務在醫療/生物技術/醫藥領域的boutiquebank或者試試EquityResearch。你沒有成為quant的背景,所以第三條對你來說不是一個好主意。你還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來解釋你為什麼轉行——「我才意識到business有意思多了!」這樣的回答可遠遠不夠。你需要解釋是什麼人或者什麼事讓你對金融產生了興趣,還要完美地解釋你如何在這麼多年後才意識到醫學不適合你,而同時你又怎麼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確定了金融才是適合你的。3證書這部分會短一些因為對銀行和私募來說證書比學歷不重要太多了。最具爭議的證書當屬CFA——其餘的要麼完全沒用要麼作用也非常有限。Series7/63/65/66/79/84563X2如果你有很多空閒時間,你已經拓寬了足夠的network,已經有很好的實習或者甚至全職工作在等著你的話,那麼當然,請自便。只是需要注意,如果銀行本來就要求的話,你反正會在training過程中完成這些考試的。如果你真的想在入職前和別人拉開距離的話,去另外一個國家生活幾個月,在那裡做些有意思的事情會帶給你更好的回報。CFA簡而概之,如果你考慮的是發達國家的投行或者私募,考CFA有點慢。但是對於新興市場或者證券研究、資產管理和某些對衝基金來說或許有用。不要期望它可以掩蓋你上的是不知名的學校,低分或是零工作經驗的劣勢——它辦不到。如果你已經擁有頂尖學校的學歷,高分以及很好的工作經驗,那CFA可以錦上添花。CPA/FRM/其他含有C和F的證書注意,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會計或者風險管理經理或者投行/私募以外的其他什麼,當然沒問題,儘管去考吧。這有一堆按字母順序列好的證書名字,BionicTurtle的David都幫你總結好了。考這些證沒有什麼錯——只是它們不會對你進入投行/私募有什麼幫助,因為進投行/私募幾乎完全基於你的實際經驗。不過誰知道呢,也許將來,會有一個為投行準備的「資格」考試——但就目前來說真的沒有人在考任何這些資格證書。(對,我說的就是你,「註冊併購顧問」)為什麼考證不適用於投行和私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最高層面來說,這些領域都是基於銷售,關係和溝通技巧——而溝通技巧是沒辦法通過一個書面考試來測試的。標準化考試:SAT,GMAT,GRE,A-Levels…這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格證」但我就一併在這裡說了。所有這些都不及你的大學成績重要,但大多數美國的銀行會要求你提供SAT分數,如果你的SAT分數較低(新系統的2100分以下),GMAT分數會有點用。如果你的這類成績分數較低,也不要回頭再考一次:不值得你花那個時間。至於分數,這些考試更偏重你是否達到最低分數而不是看你如何「拔尖」——所以如果你已經考了720分,請不要再考一次GMAT。已經有這些學歷和證書了?我希望你還沒有——除非你指的是大學、研究生或者MBA。否則請省下你的時間和金錢。如果你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太遠,請趕快調頭,及時止損。
(本文轉載自直通投行,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繫010-53572272)
相關閱讀:
2019MBA考研全程11大要事不能忘
2019MBA聯考:如何保持複習進度?做好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