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填報志願,位次是個繞不過去的概念,有考生和家長不僅看歷年的錄取位分數,還要查看位次,結果查來查去,弄得更不敢「下手」了。因為一看自已分數與錄取分接近,但一看位次卻是相差遠,一分之差,位次相差成百上千是很正常的事,這讓考生和家長朋友看著心中發慌,沒有了方向!
特別是今年新高考,文理不分科,換算方法你方算吧,我方登場,哪一種算法好像都有道理!
那麼,位次對志願的選擇、錄取有沒有作用?是否位次越大,自己競爭力就越小,被錄取的可能小就越小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弄清什麼位次?這要從大家都熟悉的名次開始。名次,大家都知道,就是用總分排名,總分相同者,都算同一個名次,也就是現在公布的「一分一檔」,最高分是第一名,依次類推,這樣,同名次有時可能是一個人,有時可能是多個人。
如2019年,山東「一分一檔」排名,600分一檔下有711人。,500分一檔下有1984人,而499分一檔下則有2026人,且一檔2000人左右的大多都集中在500分上下這個「檔次」裡。
位次是先按分數排名,然後再將同分考生按照一定規則,重新排位,最後為每人排定唯一的一個名次,這個名次,叫位次。
2020年,山東是新高考第一年,考生位次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確定;
高考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語文數學總成績確定,
再相同時,按照語文成績確定;
再相同時,按照數學成績確定;
再相同時,按照外語成績確定;
再相同時,按照等級考試選考科目單科最高成績確定;
再相同時,按照等級考試選考科目單科次高成績順序確定,成績高者位次在前;
如果考生總成績、語文數學總成績及各單科成績均相同時,則考生為同分同位次。
也就是說總分同為600分的考生,名次相同,但位次卻相差700多呢,同為499分考生,位次相差2000多,而500分「第一名」和499分的最後一名,雖一分之差,位次卻差4000多啊
位次對錄取有沒有影響呢?從理論上說是有的。什麼時候有呢?就是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位次優先。這種情況什麼時候會用到呢?那就是在錄取最後一個名額的時候。比如某校要錄取60名考生,第60名和61名分數相同,都是600分,這個時候就用到位次了,誰的位次靠前,誰就會被錄取。
明白了位次的含義和作用,我覺得我們考生在選擇志願時,沒必把位次作為確定志願的重要因素了,它對選擇志願沒有多少實際的參考價值。
其一,和你同分的考生不一定都和你一樣,填報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
其二,就算英雄所見略同,同分的你和他都想到了一塊兒,但未必你們就是最後剩下的那唯一名額。因此,為這樣萬分之一的概率之事而糾結不已,實在不值得。更何況,即便遇到這種情況,山東省規定,同分同位次全部投檔,有時學校也會為此追加計劃!
其三,觀近三年錄取情況,同一所大學,錄取分數的變化都是相對穩定的。
例如,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錄取最低分 2019年是 566 ;2018年是570,2017年是561,三年最高分差是9分,相鄰兩年分差分別是4分和9分;
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學專業錄取最低分,2019年是566;2018年570,2017年是571,三年最高分差是5分,相鄰兩年分差分別是4分和1分;
青島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錄取最低分,2019年是566;2018年是577,2017年是567;三年最高分差是11分,相鄰兩年分差分別是11分和10分
重慶交通大學,交通管理專業錄取最低分,2019年是566;2018年是576,2017年是571,三年最高分差是10分,相鄰兩年分差分別是10分和5分……
2017年分數線是433,2018年分數線是435,2019年分數線是443,近三年,山東本科分數線雖然一直呈上揚趨勢,但三所學校近三年的分數變化並不大。
但如果你看位次,則有很大變化。因此,全省幾十萬考生,學校2700多所,每所學校專業成十上百,有的同學分數雖然相同或相近,但志願選項卻有上千個,因此,大數據、統計規律,同分同學選擇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的機率並不大,同一所學校每年的錄取最低分數最有波動,但區間卻是雖有相對穩定,因此,考生同學填報志願,主要參照分數就行了,平行志願,該衝的衝,該穩的穩,該保的保,三種類型學校梯次拉開,不知道哪一個能「中彩」,因此,糾結於那個位次是沒有大意義的,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
山東今年雖然是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但是,學校錄取卻仍然是「文理分明」,因此,填報志願時,考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文理身份,然後參照往年——主要是2019年各學校錄取情況就差不多了。
對了,這裡提個醒,山東2019年理科分數線是443,文科分數線是503,今年雖然統一分數線是449,也就是說「理科」同學,449分以上都有希望,而文科同學當慎重,500分以下同學,志願填報好、運氣好的話,或許也有機會!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