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我們填報志願,都是參考往年的錄取位次,但2020年,山東考生的這項福利削減了,往年的數據參考性大打折扣。怎麼辦呢?我們得找回決定志願錄取機率的源頭,再來分析判斷。
決定你能否被一所大學錄取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學招生計劃,報考人數,以及你在這些人數中的排名。
看到有位網友分享了一種「笨」方法,但是源頭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這位網友是這樣說的:
按照往年的大學分數排行榜,
第一名北大,
第二名清華,
第三名復旦……
一直往下排,逐一統計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將各個學校的招生計劃累計為A,直到輪到一個學校,這個累計招生計劃A與自己的總分排名接近時,這個學校以及它上下的學校,就是我們可填報的學校。
這個方法的可取之處:比較適合高分段
逐一計算學校的招生計劃,如果還區分文理專業,工作量較大,高分段可選擇的學校範圍小,可以試一下。
比如說統計了北大清華復旦三校的招生計劃,一共是300人,考生的總分排名為300名。極端情況下,即使這300人都報考北大清華復旦,總有這個考生的一席之地。如果再區分一下文理專業,報考會更加靠譜。
這個方法的弊端在於:不適合中低分段
中低分數,統計的學校量太大,且各學校與各專業的排名複雜,容易亂套。
說了這麼多,既然難以做到準確預估,與其用複雜的辦法,不如用簡單的辦法。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法子,快速找到目標學校,供粗略定位。
比如說,一個山東考生,今年考了632分,總分排名為9990名。她對應的目標學校是哪一個呢?如果我們不想統計上百所大學的招生計劃,又想快速知道,這所大學錄取的大概是排名多少的學生,最快捷的方法,還是參考往年的錄取位次。
比如山東大學,近兩年在本省錄取的理科學生最低位次大約是8100名,文科學生最低位次大約是1600名,因為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我們將文理的最低位次加起來,就是9700名,我們可以大致認為,排名前9500名的學生,有希望壓線報考山東大學。
這種文理位次簡單相加的參考法,並不能保證精確,它的價值在於,能幫我們快速劃定,大概可報考的學校範圍。
如下圖,為儘量減少分數波動帶來的幹擾,為大家找了11所山東本省,且近兩年錄取位次相對穩定、文理科錄取位次之比相對穩定的大學,供大家對標。
包括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師範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煙臺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文理平均位次從1萬到13萬。
9990名與圖中的山東大學最為接近,山東大學的文理平均位次之和為9719,那麼632分的考生,對應的目標大學,可粗略認為是山東大學。
接下來,考生可以根據往年的大學分數排行榜,在山東大學上下30分乃至50分,來挑選學校和專業。
最後,大家覺得這種方法如何?歡迎討論。
這裡是「李說高考風雲」,聚焦於高考走向、大學與專業方向分析,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