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怎麼換算往年位次填報

2020-09-10 百學網徐老師


新高考下,如何換算往年位次?又如何填報志願?分享下2020年已經落地的山東模式。


過去,山東是文理分科,位次分開排。2020年,山東新高考「3+3」,文理不分科,所有考生「通排」。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一個較為靠譜的參考值呢?


2019年理科本科上線人數為185380人,設為A;文科上線人數為52515,設為B。2020年山東省本科上線人數假定為V,2019年的(A+B)替代V,相當於2019年理科多少排名設為X?文科多少排名設為Y?


用二個公式來計算:


1:X=A*C/(A+B),假設孩子在2020年高考全山東省總排名C是30000名,那麼把A=185380,B=52515,C=30000代入公式:X=185380*30000/(185380+52515)≈23378名。


2019年山東理科本科錄取比為90.23%。


確定可錄取的排名:23378/90.23%=25909名


2:Y=B*C/(A+B),假設孩子在2020年高考全山東省總排名C是30000名,那麼把A=185380,B=52515,C=30000代入公式:Y=52515*30000/(185380+52515)≈6622名。


19年山東文科本科錄取比為92.76%。


確定可錄取的排名:6622/92.76%=7139名。


記住這個公式,不論孩子排名多少,只要把孩子的排名代入C,進行運算就好!


考生位次、分數換算,需要認真對待的幾點事項:


1、家長、考生也要注意,新考政策實施後,位次分數換算也重要,不要只看一年的數年據,要看三年的,另外不要拿外省的高考政策來套,一定要根據孩子所在省市的政策來套,切記。


2、換算後建議要適當上調5分左右用於衝志願學校,下調10到15分左右用於穩、保志願,留點相對充足的餘地空間。


3、做了前兩條後,再來針對性選學校、專業、城市等,這點務必要注意具體的優先順序。


第一步是「知趣」確定專業,就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志向,確定好專業方向。


第二步是「知向」確定好「求學去向」,就是自己想到什麼地方、哪座城市去上學。


第三步是「知分」確定學校(專業),就是根據自己的考分,參考近三年來學校(專業)招生錄取的最高、最低分及位次,確定自己的目標學校。


其中第一步是核心,第二步是重點,第三步是關鍵。前兩步如果說是「軟體」,第三步則是「硬貨」。因為,專業和去向都能「變」,自己的考分和學校的錄取分卻不會「遷就」。


所以,在確定好自己專業、去向的前提下,第三步「以分選校」至關重要,選的參照標準當然就是目標學校近三年相應專業的錄取最高、最低分及相應位次等。


志必達選科與高報 麥田老師 編寫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志願填報,是否還能依據位次
    新高考不同的以往的高考模式,以往的高考主要是按照文理分科進行,文科和理科都是統一規定的。而新高考則不同,是根據考生的個人選擇而進行考試的,也就是所謂的「3+3」或是「3+1+2」模式,無論哪種其實質應該是一樣的。
  • 山東2020高考志願填報——今年位次相當於往年多少
    26日山東省新高考本科分數線公布,大量考生家長前來諮詢志願填報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問題是,今年的成績位次怎麼折算到往年的呢?真讓人撓頭今天,根據往年錄取情況結合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一,需要和大家說明的是,因為文理分數合併,所以參考往年分數基本毫無意義,只能參考位次;二,分析近幾年本科錄取情況,文史類約5萬人,理工類約17萬人,文理錄取比例約1:3.45。經過幾年的1分1段表數據測算,大約2019年的理科專業錄取位次乘以1.3為2020年本專業(不分文理)錄取位次。
  • 山西省2020年高考分數與近五年等效位次的分數換算表(二本)
    溫馨提示:填報志願的核心是,將高考分數位次換成往年的分數,然後,再根據此分數查詢往年的錄取情況。下面給出了,山西省2020年高考分數與近五年等效位次的分數換算表,它可以幫助您迅速鎖定目標高校!特別說明:下表中的數據均來源於山西招生考試網官網公布的數據!
  • 高考志願網上怎麼填報 用好位次法妙用學信卡
    考生網上填報的志願是投檔和錄取的唯一依據。  由於學校的錄取線取決於報考考生數和招生計劃,所以,現在是無法知道高校錄取線。你只能參考往年數據,但是,每年的分數是不可比的,如何將今年的分數「換算」為往年的分數?包括本市招辦在內的高招專家認為,位次法更可靠——同樣的600分,每年分值不同,好考,600分不算什麼,反之,就很珍貴。相反,高校每年錄取學生的排名段則基本固定,特別是名牌大學。
  • 2020山東新高考位次換算:簡單快速找到目標大學
    看到有位條友分享了一種位次換算方法,比較複雜,推薦一個簡單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討。這位條友是這樣說的:按照往年的大學分數排行榜,比如第一名北大,第二名清華,第三名復旦……一直往下排,逐一統計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將各個學校的招生計劃累計為A,直到輪到一個學校,這個累計招生計劃A與自己的總分排名接近時,這個學校以及它上下的學校,就是我們可填報的學校
  • 高考志願填報,往年的分數能否直接作為填報依據?
    高考分數公布後,家長和考生進行高考志願的填報,怎樣參考歷年的分數等數據,往年的分數能否直接依據嗎?我們知道,由於歷年的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歷屆的高考成績之間的分值也不相同,因此,單單是分數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 山東新高考七:2020如何參考往年數據?專業+學校志願填報方法
    一)山東2020新高考特點二)用於參考的往年基本數據收集三)用於參考的往年基本數據合併二、合併表1、分數段合併表2、關鍵合併表:2019-2013年文理合併表三、山東2019年志願填報的滑檔率分析四、新高考「專業+學校」
  • 疫情下的高考生 通過模擬考成績怎樣確定志願填報位次
    這一屆高三學子,高考之路註定不平凡!受疫情影響,開學時間推遲;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實施之後,高考政策與志願填報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少考生感嘆:我太難了!好消息是,3月15號之後,疫情穩定的省市也將相繼錯峰開學,但留給高考生的時間有限。家長和考生還有諸多疑問,如選考科目位次和總位次哪個更重要?如何根據模擬考位次指導志願規劃?
  • 2020山東新高考位次換算:簡單快速找到目標大學
    往年我們填報志願,都是參考往年的錄取位次,但2020年,山東考生的這項福利削減了,往年的數據參考性大打折扣。怎麼辦呢?我們得找回決定志願錄取機率的源頭,再來分析判斷。 決定你能否被一所大學錄取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學招生計劃,報考人數,以及你在這些人數中的排名。
  • 新高考志願填報,「衝穩保」的數據邊界在哪裡?
    當下,高考志願填報進入白熱化狀態,不少考生和家長朋友卻是愈選愈迷:一是山東今年新高考不分文理科,自己的高考成績(位次)如何與去年的文理科成績去「匹配」。二是近三年高考錄取的大數據如何參考使用?因此,考生填報志願前,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類別」姓「理」還是姓「文」,然後才可以在往年的高考大數據中找到可參照的「坐標」,與往年學校(專業)招錄數據進行比對,確定今年報考的目標學校(專業)。
  • 山東2020高考志願填報,位次佔比法使用說明和校驗
    在採用位次佔比法對以往錄取分數和位次進行換算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做相應調整。① 各個高校的核心優勢專業報考的熱度會進一步加強,而邊緣專業的報考熱度會下降。② 各不同分數段位的同學選科人數佔比的影響。一流學科建設高考成績段位的同學選物理的較多,成績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錄取分數以下的同學,或者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學未選物理的同學變多。
  • 山東新高考志願填報:2020年考生名次如何與往年文理科名次對應?
    擇優錄取的高考錄取本質,決定了高考志願填報的基本依據是歷年各學校(專業)投檔或錄取分數線的位次關係。高考志願填報的關鍵,是明確高考投檔和錄取的基本原則,擇優錄取,其本質是:依據名次,從高到低,進行投檔和錄取。
  • 志願填報怎麼填?拒絕撞南牆,你我皆是黑馬!
    高考志願填報中家長和學生最難選擇的就是志願太多,怎麼填?尤其是新高考後,志願填報模式發生變化,同時實行平行志願模式,讓家長和學生一時間無從下手,那究竟應該怎麼填?如何分配?有什麼參考依據呢?
  • 新高考96個平行志願填報錄取,位次是核心依據
    2020年夏季高考山東省首次不分文理科,志願填報改為「專業+高校」模式,為96個平行志願,對考生來講可滿足對專業需求,而不存在志願調劑的風險。但是志願填報不當,也存在不能被心儀高校錄取的風險。考生和家長要深入了解96個平行志願的填報規則,然後根據考分、位次和專業、學校方能合理填報志願,以滿足對學校的需求
  • 2020山東新高考一段線志願填報綜合分數、位次轉換文理分科位次
    2020年山東新高考一段線上的志願填報工作馬上就要結束,往年平臺一關閉就開始馬不停蹄的做投檔預測,今年的預測難度實在太大,一來因為新高考頭一年不確定性因素太多,這種情況下的預測結果必然會有非常大的偏差,二來現在的數據量是過去的10多倍,就算做出來怎麼完整的發上來也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今年的預測就不做了,改之以下邊這個綜合分綜合位次轉換
  • 新高考|山東高考成績本周末放榜,關於「位次」您了解多少?
    高考成績公布時考生除了可以查詢到自己的總分和單科分數,還能查詢到個人的位次。怎樣理解考生位次?2020年夏季高考中的考生位次和原高考中的位次有什麼區別?隨「山東教育發布」小編來了解一下……怎樣理解考生位次?
  • 一分之差,位次過千,填報專科志願,位次真的沒有參考價值
    每年高考都是幾十萬人,而分數從0-750,只有750個名次,因此並列人數之多不言而喻,為了便於高考錄取,於是就引入了「位次」概念。所謂位次,就是在考分相同的情況下,用一個規則來給考生排定的「名次」。比如今年高考,449分一檔,就有1835人,這些人名次都一樣,但要用一定規則從高到低依次排位(2020年的位次排定的詳細規則可參看《》),但從達宏觀使用來說,這個位次,主要是招考院用來錄取時採用的,對考生填報志願來說,並無多大參考價值。
  • 新高考文理不分科,考生如何利用大數據定位自己志願填報的坐標
    大家都知道,考生填報志願,都是以自己的分數或位次為基準,尋找與自己分數、位次相接近的院校和專業,這個分數或位次,當然就是參照目標學校專業往年(一般是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位次)。過去高考,文理分科,「井水不犯河水」,考生的分數、位次自然也是按文理科排序的。
  • 河北省2020年高考專科批志願填報方法和技巧
    河北省2020年高考專科批(專科提前批和專科批)志願填報昨天開啟,筆者結合往年經驗,提供一個志願填報方法和啟示。一、位次法這個方法筆者曾經介紹過,也就是根據考生的分數,通過一分一檔表,換算為考生的位次,然後根據這個位次,根據往年的一分一檔表,換算為往年的額折算分。
  • 新高考第一年,位次轉換的常用方法和問題
    新高考第一年,文理科合併,導致往年的錄取位次無法直接使用。目前業界常用的位次轉換方法是假設文科生平均插入理科隊列,以此來處理位次轉換。則原理科1000名對應的老高考理科位次是779名 文科位次是221名。 換成公式就是原理科位次=新高考位次/1.28,原文科位次= 新高考位次/4.53。山東地區的本科理科人數與文科人數比值是3.5,因此可以直接使用這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