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如何換算往年位次?又如何填報志願?分享下2020年已經落地的山東模式。
過去,山東是文理分科,位次分開排。2020年,山東新高考「3+3」,文理不分科,所有考生「通排」。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一個較為靠譜的參考值呢?
2019年理科本科上線人數為185380人,設為A;文科上線人數為52515,設為B。2020年山東省本科上線人數假定為V,2019年的(A+B)替代V,相當於2019年理科多少排名設為X?文科多少排名設為Y?
用二個公式來計算:
1:X=A*C/(A+B),假設孩子在2020年高考全山東省總排名C是30000名,那麼把A=185380,B=52515,C=30000代入公式:X=185380*30000/(185380+52515)≈23378名。
2019年山東理科本科錄取比為90.23%。
確定可錄取的排名:23378/90.23%=25909名
2:Y=B*C/(A+B),假設孩子在2020年高考全山東省總排名C是30000名,那麼把A=185380,B=52515,C=30000代入公式:Y=52515*30000/(185380+52515)≈6622名。
19年山東文科本科錄取比為92.76%。
確定可錄取的排名:6622/92.76%=7139名。
記住這個公式,不論孩子排名多少,只要把孩子的排名代入C,進行運算就好!
考生位次、分數換算,需要認真對待的幾點事項:
1、家長、考生也要注意,新考政策實施後,位次分數換算也重要,不要只看一年的數年據,要看三年的,另外不要拿外省的高考政策來套,一定要根據孩子所在省市的政策來套,切記。
2、換算後建議要適當上調5分左右用於衝志願學校,下調10到15分左右用於穩、保志願,留點相對充足的餘地空間。
3、做了前兩條後,再來針對性選學校、專業、城市等,這點務必要注意具體的優先順序。
第一步是「知趣」確定專業,就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志向,確定好專業方向。
第二步是「知向」確定好「求學去向」,就是自己想到什麼地方、哪座城市去上學。
第三步是「知分」確定學校(專業),就是根據自己的考分,參考近三年來學校(專業)招生錄取的最高、最低分及位次,確定自己的目標學校。
其中第一步是核心,第二步是重點,第三步是關鍵。前兩步如果說是「軟體」,第三步則是「硬貨」。因為,專業和去向都能「變」,自己的考分和學校的錄取分卻不會「遷就」。
所以,在確定好自己專業、去向的前提下,第三步「以分選校」至關重要,選的參照標準當然就是目標學校近三年相應專業的錄取最高、最低分及相應位次等。
志必達選科與高報 麥田老師 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