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份工作要不要做銷售?我勸你先想明白這4點

2020-12-15 生活就是要更精彩

很多人問我,自己準備去工作,但又不知道做什麼好,想找一份容易上手的工作,思前想後,最後決定去做銷售,問我有什麼建議。

在這裡,我想分享幾個小故事,希望能對你的決策有所啟發。

1

所謂「狼性」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實上,再香的酒也需要人去推銷,於是就誕生了一種職業——銷售。

銷售這個職業,因為在中國從業人數眾多,所以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家公司的年會現場,公司為了培養銷售「狼性」文化,讓其兩兩對跪,互扇耳光,場面十分震撼,讓人過目難忘。

無獨有偶,一些公司對待未完成業績的銷售員,懲罰手段也是花樣百出。

有要求男性員工之間當眾舌吻的,有要求員工在大庭廣眾之下跪地爬行的,更有甚者,一位銷售員因為沒有完成業績,被老闆綁起來拿鞭子抽,一邊抽還一邊罵:「為什麼完不成,為什麼完不成。」

不管是不是培養「狼性」,這種肆意踐踏尊嚴以及侵犯人身權利的懲罰,其實已經觸犯了法律。

某品牌銷售培訓現場:鍛鍊女銷售員的「狼性」

某品牌為期三天的高強度培訓,銷售員每天吃紅豆腐配米飯,培養「狼性」

某品牌銷售培訓現場:培訓課件

雖然很多老闆打著培養「狼性」的口號,但是給銷售的待遇往往不好,動不動還以各種理由剋扣工資,美其名曰鍛鍊你,這其實都已經違反了勞動法。

同樣是培養「狼性」,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在業內,華為員工的戰鬥力始終是一流的。任正非不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根據華為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

華為17年產生的僱員費用為1402.8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5.11%,以2017年華為員工約18萬計算,不計算離職計劃項目金額,僅以支付僱員工資、薪金以及其他福利金額、時間單位計劃項目下金額計算,2017年華為員工人均年薪酬為68.89萬元,較上一年普漲10萬元。

任正非曾公開表示,華為不需要感恩,只需要契約。華為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契約信任的關係,不會用感恩或者情感作為紐帶。

反觀國內大部分公司,老闆恨不得天天讓你「感恩」,不論白天與晚上,不論上班與下班。

在很多老闆眼中,所謂的培養「狼性」,其實只是奴役員工的一個藉口,而奴役的重災區就是銷售崗!

我見過很多老闆,他們對待銷售的邏輯很奇葩:不管我賺多少錢,總是按照行業最低標準給你;不管你拿多少錢,總是按照行業最高標準要求你。

所有的理由歸結到一點就是,我要培養你的「狼性」,幫助你在職場中快速成長。

錢從來都是衡量一個人職業價值的最好標準之一,只提要求卻不給錢的老闆,從來都是在耍流氓。

那為什麼很多老闆都喜歡培養「狼性」呢?

因為狼這種動物有幾個特徵:

第一,狼在捕獵時是團隊作戰,團隊裡面紀律嚴明

第二,狼特別兇狠,只要咬住獵物,到死都不會鬆口

第三,狼群擁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頭狼擁有絕對權力

狼的這些特性,恰恰是企業在開拓市場與管理公司時候需要的。

但說實話,我沒有見過任何一個狼群裡有狼扇狼的行為,倒是路邊的狗咬狗經常看見。

事實上,不管是在職場還是人生中,成長來自冷靜的分析、總結以及長期的堅持,從來都不是以培養「狼性」為由,喊著「簡單、聽話、照做」的口號就能實現的。

2

我與強子的故事

高中畢業以後,父親曾經把我叫到他的房間裡,一臉嚴肅的問我,你覺得成功必要的條件是什麼?

當時的我,就像回答老師提問那樣,認認真真的引用名人名言回答道:「成功是靠1%的靈感和99%的汗水。」

父親說:「出門在外,想要成功,一定要聽領導的話,吃苦耐勞。」對此我深以為然。

然後,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我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去旅遊、去學車。父親給我找了一份工地的工作,讓我去磨練意志。

每天都被曬掉一層皮,手上也磨的都是泡,工頭還總讓我幹一些莫名其妙的工作。

可父親總是不停的鞭策我:「領導讓你幹什麼,不要問,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使勁幹好你的就行,你就是意志太薄弱,要好好磨鍊你的意志,想當年你爸爸我...」

就這樣,每天早上7點到工地,晚上9點下班,六月的那個暑假,我結結實實的幹了一個月。

我最終經受住了磨鍊,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我會成功的,我是一個有意志的人,我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

後來,我離開家去上大學。

新生報到那天,當我拖著兩箱行李從公交站走到學校時,我看到學校門口有很多送孩子的私家車,有奔馳、寶馬,還有一些當時我叫不出名字,但是憑外觀就感覺很貴的車。

當強子梳著油頭從車上下來,「不學無術的公子哥」,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但是,很快我就見識了強子的另外一面。

大一入學的新生籃球賽,以班級為單位參賽,需要準備統一的隊服、飲品、體育用品、以及一些醫療用品。

在我身為班長,準備號召大家平攤這筆費用時,強子已經成功和一家企業談妥,拉來了贊助,這讓我頗為吃驚。

後來,和強子認識的時間久了,有一次我和他聊天,聊起了我以前去工地打工的事,我告訴他,成功就要聽話、照做。

他聽完以後一個勁笑,給我分享了一個他的故事。

他們家條件很好,他的母親很早就開始做生意。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樣,他的母親也經常鍛鍊他,只不過方式不一樣。

小時候一到放假,強子的母親就會很早把他喊起床,母親開著車,帶他去賣報紙。

他賣報紙,母親在車裡打電話談生意,報紙賣的差不多了,就帶著他回家。

晚上吃飯的時候,母親會讓他總結這一天:賣報紙的時候,哪些人好賣,哪些人不好賣,為什麼今天比昨天賣的少,在哪個地方最好賣,什麼類型的報紙最好賣。

我說,你想那麼多累不累,你媽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唄,她又不會害你。

他回答我:「你錯了,任何人讓我做任何事,我都會思考,努力看清事情的本質,只有這樣,我才有可能成為制定規則的人。」

聽完這話我愣住了,當我還在遵循著父親「簡單、聽話、照做」的諄諄教導,以「吃苦耐勞」為宗旨,成為一個埋頭苦幹的機器的時候。

另外一些人,他們每天不停的思考、總結、質疑、行動,最終成為了讓我仰望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制定規則的人,另外一種是服從規則的人。

我親身經歷過很多銷售活動,也參與過規則的制定,有些規則是合理的,而有些規則,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是一個災難。

規則要求,銷售員們每天早上7點整必須到公司,不管你家有多遠,不管家裡是否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只要是遲到,一分鐘罰款100塊。這個罰款不叫罰款,叫做「樂捐」。

等人到齊以後,按照規定,「家人們」要聚在一起吃早餐,之後打坐冥想,想像自己成功以後的樣子。

然後開始跳抓錢舞,開始一天的「戰鬥」:打電話向顧客推銷產品,一天500個推銷電話,什麼時候打完什麼時候戰鬥結束。

一句又一句的「您好,打擾一下,我們是...」,只能換來「嘟」的一聲被掛掉,或者惡毒的言語。

哪怕每天轉化率連1%都不到,哪怕銷售員們打電話打得嗓子紅腫發炎,也要堅持,你必須要遵守規定。

有些老闆,他們真正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增長業績,電話推銷是否成功他們根本不在乎。

他們只是要藉助一次活動好好「訓練」員工,方便以後管理。

而這一切,對於一個身處底層的銷售來說,他不能質疑,不能質疑規則是否合理,只能服從,無條件的服從。

所有的銷售業績壓力都很大,在巨大的壓力下,表現出人性的複雜與瘋狂也在所難免,可即便是這樣,一旦感覺自己人身權利受到侵犯時,請勇敢反抗,大膽說不。

3

賣英語課程的cici

我曾經和一個做銷售的小姑娘聊天,她的英文名叫cici。cici畢業以後,專業對口的工作不想做,於是就在家閒了兩年。

等到再想出去工作的時候,投了幾份簡歷,恰好有HR邀請她去面試英語銷售工作,於是她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了,最終成功入職。

cici就職於某英語培訓機構,主要負責英語課程的推銷,是一名標準的銷售。

公司店鋪設在一座商場四樓,她和銷售團隊,在商場的一二三層掃樓,看見顧客過來,就拿著IPAD上去,推銷英語課程,讓顧客掃碼註冊,去四樓體驗英語課程併購買。

她每天會向很多人推銷,都是在商場裡購物、閒逛的顧客,一天下來,願意停下來聽她說,並且掃碼註冊的,也只有寥寥幾個人。

她的工資模式是這樣的:底薪+提成。底薪很低,提成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戶掃碼註冊獎勵;第二部分,邀約用戶進店獎勵;第三部分,用戶成交獎勵。

她高興的給我看她的工資單,入職半年不到的她,上個月,拿到了一筆不錯的收入。

我問她,那這筆錢,你是要全部存起來,還是要寄回家一部分呢?她很肯定的說,我要投資我自己。

我追問,你打算怎麼投資自己?

她告訴我,這個月,先換個蘋果手機;下個月,再買條菲拉格慕的皮帶,然後,半年時間爭取買個卡地亞的手錶。

我問她,你幹嘛不買個英語課程學習一下呢?她告訴我,雖然我們都向用戶推薦,可我自己不相信,不相信學好英語就能帶來什麼改變。

話已至此,我想勸她的話也只好作罷。

當我們把產品和用戶之間連接時,你的推薦就是你的信任背書,而信任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上,如果自己都不相信這個產品真的能帶來改變,那你又憑什麼推薦他人購買呢?

4

唐小僧的跑路

2018年6月15日,P2P理財平臺唐小僧跑路,登錄APP界面,顯示系統升級中,暫停運營。

三天後,唐小僧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立案調查。

從2018年6月起,短短50天內,已經有163家P2P平臺跑路,其中包括像唐小僧APP這樣累積交易額過百億的知名平臺。

王大姐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起初她是有所懷疑的,可是架不住銷售員頻繁向她推薦動輒10%以上的高額回報的理財產品,以及很多用戶鐵證如山一般拿到高額回報的「證據」。

最終,王大姐動心了,她前前後後一共投了45W進去,那是她辛苦了攢了大半輩子的養老錢。

直到在新聞上看到唐小僧事發,王大姐才真的相信她的錢被騙了。

王大姐去年才離完婚,今年又做了手術,現在所有的積蓄都沒了。如今的她,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哭,渾身發抖的不停的哭。

她曾經很討厭吃麵條,現在天天吃,因為麵條便宜。

王大姐曾經瘋狂聯繫當時向她推薦唐小僧產品的銷售員,想用最惡毒的話咒罵他,可對方早已經清空了所有的聯繫方式,像從人間蒸發一樣消失了。

像王大姐這樣的人,每天都排滿了上海浦東經偵分局的門口,遞交材料,甚至連門口小賣部的檔案袋都供不應求,可最終他們要面對的,只能是遙遙無期的等待。

我有一個同事曾經就是 P2P 理財的銷售,他曾經收入最高的一個月,單單獎金就拿了 6 萬元,公司用現金獎勵他。

據他說,做這行的,很多公司都發現金,用來刺激同事。

但是後來,他也感覺公司不對勁,有很多客戶投訴,他越做越心虛,最終選擇了離職,在他離職後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職的那家 P2P 理財公司就倒閉跑路了,很多客戶投的錢也都血本無歸。

一年之後,他還能接到當時客戶的電話,一張口就是「你還我錢!」他也覺得理虧,無奈之下換了手機號。

很多銷售從業者都會面對這樣的兩難,在金錢與道德之間做選擇。

其實世間的每一樣東西,早已暗中在背後標好了價格,當我們昧著良心欺騙他人時,即便你有幸逃脫法律的制裁,卻也難逃道德的譴責。

5

寫在最後

很多人第一份工作選擇去做銷售,原因其實很簡單:門檻低、賺錢多。

可是,如果你把眼前的短期利益當作衡量職業選擇的唯一標準時,那麼你失去的,往往會更多。

很多人苦苦掙扎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不適合做銷售,這時候再去換工作,當HR看你簡歷時,只會給你推薦銷售崗,這也是為什麼第一份工作重要的原因。

我不否認,銷售是傳遞價值的職業。

可第一次參加工作的你,閱歷淺、資源少、情商尚顯稚嫩,你要面對的是早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數年,人精一般的顧客,你所擁有的價值和對方是完全不對等的,永遠是你有求於顧客而非顧客有求於你。

所以,我想說,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選擇去做銷售,請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努力看清事情的本質。

剛才講的幾個故事,就分別對應了幾個問題,希望每一個想做銷售的朋友都自我對照,好好問問自己:

1. 做銷售,你準備好自己的「狼性」了麼?

2. 做銷售,是選擇無條件服從還是大膽說不?

3. 做銷售,你真的願意為用戶創造價值麼?

4. 當巨大銷售利益擺在你面前,你真的願意堅守職業道德麼?

有些人花一分鐘就能看清事情的本質,而有些人,花十年也看不清,他們的命運自然是不同。

註:本文中所有故事均為真事,但人物均為化名。

—— END ——

相關焦點

  • 怎麼看待應屆生第一份工作做銷售?
    還有就是銷售會讓你接觸各種各樣的客人,你會不知不覺就能面不改色面對很多事,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做每一行剛開始都會比較辛苦的,如果你贏在起跑線上當我沒說,我們普通人剛做銷售,不管你銷售什麼你都在成長,你以後再做這一行無論什麼樣的產品你都有自信做好,加油哦,剛入職場的新人!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選擇銷售?
  • 崩潰的年輕人,我勸你不要做銷售
    從個人經歷上講,作為年輕人來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做銷售。 排除愛好,做銷售能得到什麼?月薪十萬?每年有很多人湧進銷售這個行業,有的升職加薪了,有的卻黯然離去。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銷售不是一技之長,想轉行?你會什麼,別人憑什麼要你。
  • 職業經驗|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話題:職業、工作、銷售職業經驗|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文|初格拉底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甚至覺得活著好像沒有意義了。    場景2——    因為沒有實戰工作經驗,我屢次被拒。
  • 如何面對第一份工作?明白這9個道理,你才能「混」好職場
    有個比喻說得很形象,它說一個即將要踏上社會的畢業生就像一張白紙,質樸單純;隨著社會閱歷的增長,這張「白紙」會被染上不同的色彩,而第一份工作的經歷無疑為這些色彩定下了基調。心理學上也有首因效應這一說法。第一份工作的職業環境、人際關係、組織環境等都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如果第一份工作給自己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就會給我們的職業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那麼,如何面對第一份工作?
  • 「被第一份工作弄垮的中國大學生」
    收到某公司offer,知乎一看公司風評超差,但是輔導員和我說今年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勸我『先就業再擇業』,我感覺好像也有點道理?無論你是正在校招還是大學低年級的同學,只要你還沒有作出關於自己「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我們想請你看看今天這篇文章:今日福利大學低年級,想大四校招拿高薪Offer,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準備...
  • 「被第一份工作弄垮的大學生們」
    有公司催我籤約,其實我不是很中意它提供的崗位,我糾結到底要不要籤約?收到某公司offer,網上一查公司風評不太好,但是大家都覺得疫情當下找工作真心不容易,勸我『先就業再擇業』,我感覺好像也有點道理?最近看群裡聊天,可能是因為秋招結束了的關係,部分同學糾結的點從「怎麼找工作」變成了「拿到了不滿意的offer。很多童鞋表示,籤約有點不甘心,但是又想著可以先就業再擇業,感覺心裡就舒坦了很多」。
  • 畢業第一份工作沒選好,一年換了3份工作
    換了兩份新媒體公司的工作,現在想回到傳統媒體行業,卻發現門檻很高,回不去了... 02 第一份工作究竟有多重要? 對於我們這批年輕人來說,人生有兩個重要的分叉口,一個是高考,決定了我們能學什麼專業,能考什麼大學;另一個便是第一份工作的選擇,也是你的同學和你拉開差距的加速點。
  • 第一份工作,拼死也要進大公司
    第一份工作不重要,人生很長,未來你還可能轉行。第一份工作做什麼不重要,做好才重要……以我在中國汽車行業龍頭公司的經歷,告訴你: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一個好公司對新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事。第一份工作,拼死也要進大公司。這裡所說的大公司不是單指體量龐大的公司,而是指在行業中領先的公司,而且談的是通常情況,當然也有特例,不要用個別特例否定普遍真理。大公司,平臺大就是優勢。
  • 第一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我不相信一個把低門檻工作做得平庸的人,能在一個高門檻的工作中做得出色。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無論是認真勁還是敷衍病,都會在第一份工作中就顯形。永遠不要降低對自己的標準,即便是在第一份最簡單的工作裡。但其實我自己對這個答案也有些震驚。這是否真的反應了我對工作的困惑呢?尤其是當我即將離職的時候,我想了很久,第一份工作對於我最重要的是什麼?我也和很多在工作、想換工作、或者已經辭職的同學聊了聊,聽了聽他們的看法。後來我突然明白了,第一份工作對於我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找到方向」。大學畢業直接工作還是個挺有趣的體驗。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是你的第一份工資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工資」,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言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個事業單位,工資很低。那時一個前輩對我說:「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工資,而要在意成長」。我深信不疑。而恰恰工作的前五年,年輕人是最需要錢的,因為租房、談戀愛、社交、培訓、學習、電子產品消費等原因,他們比以後任何一個階段更加需要現金流。所以,第一份工作到底要不要在意工資?你要我回答,我告訴你:要的。
  • 怎樣做好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1.保持學習的態度2.要自律學生時代可能有很多娛樂的時間,但是你進了這廠之後就會發現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供你去放鬆,你必須要再努力一點,再自律一點,才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面大放異彩,最簡單的一個點就是不要偷懶,也不要想著放風,要努力的去工作,才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收穫更多的效益,同時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你,這樣的話,你的努力才不會被白費。
  • 職場大咖告訴你,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怎麼做到快速提升!
    現實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跟想像中的一定有落差。那麼,你應該怎麼看待第一份工作的意義、如何能在事業開端有卓越的起跑呢?現在已經沒有第一份工作了。我想做的工作,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裡面,而不是單純的根據老闆的意思去做一份PPT。
  • 畢業第一份工作沒選好,導致我一年換了三份工作...
    近來有不少奶粉給我留言,抱怨自己的工作有種種的不好,打算換工作了,或者已經換了好幾份工作了。對於有些同學來說,離職,似乎已然成為一種常態。第一份工作沒選好的人,總要在黑夜裡摸爬滾打好長一段時間... 考研的時候有多苦多累,都挨過來了,但是在廣告公司的這點折磨,我卻一點也受不了,受不了苦心編寫的成果被甲方肆意否決,受不了沒日沒夜地加班卻拿著微薄的薪水。後面又換了兩家廣告公司,都是待了一個月就辭職了,現在在備戰考研中,也許這才是適合我的道路...
  • 六年銷售經驗之談,我給大家分享下我從事房產銷售工作六年的感悟
    hello,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沈嘉城,今天我想跟朋友們分享下,我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六年有餘的一些經驗之談和人生感悟。我今天有兩個分享,第一個是:我總結的銷售五部曲。第二個是:如何三天當師傅。
  • 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工資?放屁!這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逛超市永遠都是去打折促銷的地方」「超過15的外賣是不敢點」「都不好意思跟熟人說我的工作,就怕緊接著下一句問我掙多少錢。」……在無數的吐槽中,有一個回答得到了特別多的贊同:「工資低的體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低,是因為第一份工作工資低後面兩份死活漲不起來。
  • 應屆生注意這幾點,選擇人生第一份工作不再迷茫
    每年這個時候就有一大波應屆畢業生進入職場,在選擇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選擇什麼樣的行業?不知道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不知道是否要堅持專業對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hr小姐姐也是過來人,曾經也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困惑,迷茫得走了一些彎路,但我希望大家盡力要清晰自己的選擇,不要經歷迷茫。所以,今天和大家交流如何理性選擇第一份工作,希望大家能夠幫助應屆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少走彎路。
  • 大學生們該怎麼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看完後就明白了
    身為大學生的你們已經出來上班兩個月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看出大家的差距了,也許你的同班同學在上學的時候整天逃課,但他出來後已經月入上萬了,可能到當時乖乖同學現在還是每個月3000,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用心,也許你是成績不好,但是你們出來上班,起跑線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
  • 領導問你「現在有沒有時間」,別急著回答,先想明白這4點
    領導問你「現在有沒有時間」,別急著回答,先想明白這4點和領導相處是我們在職場上的一節必修課,現在你要是問我最怕什麼,我會告訴你:我最怕領導問我在不在。因為領導問你在不在,必定是有事情喊你幹。當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這其實就是他在問我有沒有時間,要是我說不忙,他就可以合理地把方案交給我,要是我說忙他就不會說什麼了。我的心裡非常懊惱,從那以後我就琢磨出了,什麼時候說忙,什麼時候說不忙。所以在領導問你「現在有沒有時間,方不方便」的時候,不要急著回答,先在腦袋裡想清楚這四點。
  • 第一份工作該幹多久?
    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前程似錦的產品經理第一份工作無奈做了運營以後還有救嗎? 為了解答同學們這些疑問,我調查了20多前輩僅供參考他們第一份工作多久不幹了現在呢啟子機票銷售1個月離職原因是因為早早走了活動執行早早叮咚小區3個月上班時間是10點到
  • 年輕人,我勸你不要做這三件事
    作者:赤名莉香子 (富書團隊主創)一、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做什麼都不晚 「你年齡還小,不晚的。」這是我聽過最善良也是最毀人的一條謊言。年輕是資本嗎,是資本。但這個資本的保質期太短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最好的年齡你選擇荒廢,你可能需要在接下來的人生歲月步步維艱。因為人生走的每一步都是之前行為的鋪墊。而你,必須為你之前的行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