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機器人」為創新發展賦能——石家莊推動機器人產業聚集...

2020-12-20 河北新聞網

「4+4」現代產業·一線觀察

越來越多「機器人」為創新發展賦能

——石家莊推動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探訪

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我省首臺導訴機器人上崗;在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自動碼垛、轉運……在石家莊市,擁有「智慧大腦」的機器人以創新為靈魂,以研發為支撐,以應用為落地,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日前,筆者走進科技企業,探索機器人的研發路徑,尋訪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追蹤機器人在高質量發展中的「科技面孔」。

9月12日,在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對焊接機器人進行調控。 記者史晟全攝

●更多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出

伸出細細長長的「手臂」,「拿」著白色的圓形標籤,精準地衝著一根約30釐米長的圓柱形特鋼棒材的端面貼上去,接著又自動吸起下一張標籤貼向另一根。短短幾分鐘,一捆特鋼棒材就被眼前這個機器人貼上了特定標籤。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圓圓的『眼睛』可以讓機器人看到棒材的數量、位置,貼完標籤自動停下。」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風山指著眼前的貼標機器人介紹。

「以前特鋼生產企業都是人工貼標,不停地重複這項工作,容易貼錯或者漏貼,還要重新貼。」黃風山說,貼標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

「由於標籤又輕又薄,給機器人配備合適的『手』非常重要。」黃風山介紹,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發團隊結合標籤特性,依據功能需求,確定了負壓吸取標籤、正壓壓緊標籤的方案,選取合適材質的真空吸盤,對它的結構、尺寸進行建模,採用有限元模擬技術對真空吸盤關鍵參數進行優化設計,用了一年多時間,進行了無數次試驗,最終自主研發了多孔陣列型真空吸盤,解決了標籤吸取難題。

這個團隊還設計了具有一定的二級滑動行程的末端操作器,解決了生產車間空間、成捆棒材表面不平齊度及標籤尺寸限制、末端操作器本體尺寸不能過大的問題,保證了貼標的平穩度和牢固度。

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機器人系統,目前已經在特鋼生產企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河鋼石鋼和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進行合作,現在貼標用的就是這個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系統。

此外,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還在研發特鋼棒材端面噴碼機器人。走進另一間研發室,兩名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正在進行試驗。按動按鈕,隨著機器人的「胳膊」一伸一縮,前面的棒材上被噴上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

「編碼就是棒材的『身份證』,是內流通編碼,用於身份識別。」一名參加研發的大學生說。這個噴碼機器人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每一爐棒材的三位序列數的噴碼操作,以滿足生產節拍。

「我們研發的機器人還有很多,比如焊接機器人、拆捆機器人等。」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技術帶頭人張付祥教授說。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深藏在高等學府裡的機器人,正一步步實現從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到推廣應用的轉變,相關成果也正在石家莊逐步落地。

9月12日,在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發團隊成員在對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進行調控。記者史晟全攝

●發展應用型機器人產業

「我們正在研發伺服機器人,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為他們端茶倒水。」位於石家莊科技中心的河北為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研發機器人的科技企業,公司董事長韓強指著一個1米多高、雙手託著白色小託盤的機器人說,他們專門成立了6人研發小組,投入資金近百萬元,對機器人的自由活動、定位物品等功能進行深入研發。

「在語音和圖像識別方面,我們採用了平臺數據,實現自學習成長式數據積累;在自由行走方面,我們採用了多電機萬象調整方案。」韓強說,石家莊是老齡人口較多的城市,生活服務機器人潛力巨大。「我們將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資金和技術人才,力求實現更多突破。」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碼垛機器人是最常見的一種。

抓取,轉身,放下……眼前這兩個「大傢伙」,伸出強壯的機械「手臂」移動到物品上方,用鋁合金特製的「手指」牢牢抓住物品,輕輕抬起,又迅速扭轉鋼鐵身軀移動到物料放置託盤區域上方,完美地完成了一次物品取放碼垛流程,動作乾淨利落。

「碼垛機器人能替代人工實現貨物的空間高速碼垛和智能搬運作業。」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楠說。

走進昂泰機器人科技公司的研發中心,大大小小、各種顏色類型的機器人「手臂」映入眼帘,數十名技術人員手拿工具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調試,盯著電腦屏幕一遍遍修改著控制程序。

「研發人員用了一年半時間才完成第一代碼垛工藝包的優化,在編程時可以調用一個模塊包,簡單輸入幾個數據就可以自動生成程序。」李亞楠說,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升級換代。

如今,昂泰設計的碼垛機器人已經進入石家莊的多家企業,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

去年,廊坊市智恆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石家莊設立分公司,計劃建成一個頗具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園。「我們研發的『應急偵測特種機器人』是一款多功能特種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是由移動底盤、協同雙臂、頭部、多種特種儀器和調度指揮平臺組成,具備仿人體五大感覺系統。」該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

在氣體洩漏、危化品爆炸、火場等極端高危情況下,這款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進行現場檢測、採樣、分析,及時反映環境汙染現狀,排爆及疑似危險品處置。

項目建成後,可解決當地800多人的就業,並形成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集群,持續推動石家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扶持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

放眼全市,冀中裝備集團石煤機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石家莊進行了煤礦機器人項目合作對接;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德容塑料包裝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環模具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建立了數位化車間;河北科宸自動化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在線智能檢測機器人可實現一系列智慧檢測;河北兆泰醫療器械科技公司研發的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可幫助下肢失去運動功能的殘疾人實現站立行走;河北中友機電設備公司氣吸式精密播種機可精準播種玉米;石家莊正菱科技公司的醫用膠塞除邊機器人可乾淨麻利地處理膠塞邊角……

初步統計,石家莊市已有數十家科技型企業從事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涉及工業、醫學、生活、教育等多個領域。

今年初,河北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和應用的若干意見》提出,石家莊要推動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打造特色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等。

近年來,石家莊的機器人研發和應用企業,正在為特色產業聚焦區建設提供更多基礎條件,也在「4+4」現代產業發展格局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擁有「智慧大腦」的機器人,在石家莊創新驅動戰略格局中,正以細膩的創新觸角、全新的科技面孔、強勁的創新能量和不凡的科技實力,搶佔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風口,為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不斷注入澎湃動力。(通訊員李彥水、劉佳鑫 記者王峻峰)

來源:河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機器人作業系統不可或缺 EwayOS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添磚加瓦
    可以說,在當前國際環境新形勢下,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業系統已成為重中之重,其中,機器人作業系統的自主研發尤為重要。 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發展成為必然趨勢機器人作為世間的新事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研究的行列。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載體和未來人們生產生活中自動化應用的重要工具,機器人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更會迅速普及。
  • 機器人產業崛起 轉型發展再添動能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河北智造機器人的崛起,對於我省構築新的產業版圖、推動產業轉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增添了新動能。近年來,我省將機器人產業發展作為工業提檔升級的一個重要內容。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積極培育壯大的七大新興產業集群中,特種機器人即位列其中。我省特種機器人產業在技術研發、企業數量、基地規模等方面,都代表了環渤海區域的較高水平,與長三角、珠三角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地一起,形成了國內機器人的產業高地。
  • 【獨家】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
    因而,無論是傳統的工業機器人,還是新興的服務機器人產品,在供給端(產品生產)、需求端(潛在市場)方面都擁有良好的資源,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較完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天津市已擁有100多家機器人相關企業,整體產業規模約為25億元。
  • 機器人加速變革既有生產方式 廣東優先發展機器人產業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我省優先發展產業的通知》,雙臂協作、人機協作機器人,消防救援、手術、公共服務、護理等高端服務機器人,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驅動器、控制器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被列為優先發展產業。
  • 壹本科工城——有「觸覺」的機器人能為產業帶來什麼?
    當下,隨著時代的發展帶動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越來越成為產業中的熱門話題。從大數據云計算醫療服務,到AI機器人主播。AI技術憑藉其智能化、數據化、擬人化的特點,廣泛應用在當前市場中的各個領域,無論是醫療、製造、金融、交通、教育,各行各業中都有人工智慧的身影。
  • 手握關鍵技術 聚焦崛起中的石家莊機器人產業
    河北中友機電設備公司董事長李滿友說,近幾年,他們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先後與南京農機化研究所等十多個研究機構和高校達成合作,增強創新力量,各種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面世。系列新產品除了暢銷國內,還賣到非洲、東協、東亞等地區。走進位於高新區的石家莊正菱科技公司,醫用膠塞除邊機器人一刻也不停地扭轉手臂、伸縮手指,乾淨麻利地處理膠塞邊角。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舉辦
    為積極推動國家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促進國際國內行業交流溝通,11月23日,以「應對新挑戰 擁抱新技術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在青島高新區啟幕。但目前建築機器人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與行業現實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住建部將會同工信部開展密切合作,以輔助和替代危、繁、髒、重的施工作業為重點,深入挖掘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推廣應用建築機器人,打造跨界融合,積極推動建築業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國家煤礦安監局行管司副司長陸南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煤礦業智能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
  • 多項成果落地 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圓滿舉行
    1月8日,以「賦能區域產業,提升企業價值」為主題的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圓滿成功。而且檢測認證對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技術進步與創新,高質量發展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還需要各有關方面繼續支持,共同努力,不斷完善我國機器人檢測認證體系,提升我國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為了促進長三角地區機器人行業的協同發展,在大會中正式宣布成立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平臺創新聯盟。
  • 「產業創新 『津』彩共榮」 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成功召開
    圖:天津市機器人產業協會會長王金濤介紹與會嘉賓   此次會議以「產業創新 『津』彩共榮」為主題,分為學術交流及產業對接兩大部分。開幕式由天津市機器人產業協會秘書長趙連玉主持,協會會長王金濤宣布大會開幕,南京理工大學北方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戚龍江、天津機器人學會理事長黃田教授代表大會組織方致歡迎辭。
  • 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助推重慶機器人產業衝進...
    對於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這樣的企業,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機器人聯盟」)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給予更多技術支撐。幫助聯盟成員單位乃至整個產業爭取和整合國家級資源,是機器人聯盟的重點工作之一。
  • 韓國力促機器人產業發展
    韓國政府近日出臺規劃,修改在產業、商業、醫療、公共等4個應用領域與機器人相關的規章制度,以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此外,韓國還計劃引進應對機器人事故的機器人專門保險,編制收集、利用和保護機器人信息的指南等。
  • 第十屆機器人產業大會:7大優勢點亮大會與眾不同
    大會將以「創新賦能 智造未來」為主題,探討機器人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如何以科技創新、賦能萬物的學術境界,持續推動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推進「機器人+」賦能百行百業,智造未來!   7大優勢點亮大會與眾不同   OFweek維科網將充分發揮積累了10多年的行業經驗、強大的媒體平臺資源,同步展開線上、線下會議以滿足行業參會需求。
  • 海峽創新戰略布局醫療機器人領域 助力醫療產業智能化變革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在科學技術水平的助推下,醫療技術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在此背景下,醫療機器人應運而生,為現代醫療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到,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
  • 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在上海普陀召開
    本次大會以「賦能區域產業,提升企業價值」為主題,來自全球數百位國內外學者、專家、企業家和媒體共聚一堂,探討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之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司長薄昱民發表視頻講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曄、上海市普陀區政府區委常委、副區長姚汝林等領導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會上,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平臺創新聯盟宣布正式成立。
  • 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寧波召開:頂級專家探討全球機器人行業最新動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5月9日,以「機器智聯、賦能萬物」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智能經濟人才峰會在浙江寧波餘姚盛大開幕。中國機器人峰會(寧波餘姚)專家委員會的成立,目的是匯聚政府、企業、社會、專業領域等各方面人才,為產業發展規劃、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引進落戶、技術交流合作等提供綜合性的高端智庫服務。浙江省經過「機器換人」「機器人+」和智能化技術改造等系列政策舉措引導,機器人產業取得較快發展,機器人應用全國領先。
  • 寧波圍繞特色經濟著力發展機器人產業調查
    打造智能化「寧波兵團」  「機器人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度高、創新力強的特點,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徵的智能製造模式正在成為產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將助推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升級。」
  • 越來越多的學校增設機器人專業,機器人教育有什麼好處?
    而機器人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領域和崗位都需要機器人參與、這使得機器人的研究也越來越頻繁。不得不說,中國已經進入到「機器人工程」新紀元時代。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的新技術、新產品大量湧現,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既為發展先進位造業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也為改善人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
  • 2020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
    論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聚集國內機器人領域頂尖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機器人技術,助力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桂衛華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發展機器人產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塑造製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標誌和手段。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發表真知灼見,為助力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獻計獻策。也期待各位同行及專家學者加強溝通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為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努力。
  • 機器人創新生態應用落地獎十強盤點!
    上一個階段,部分人類惶恐工種被人工智慧取代;而現在,人類迫切希望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做乾濕垃圾的分類。文明的高速發展使AI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而AI技術的突飛猛進則讓人類對機器人的了解愈加深入。應用落地十強,就是擅長在應用場景裡發揮機器人極致價值的優秀企業,你值得知道它們有多好。
  • 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這些高校有妙招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工博會不僅是助推產業發展的舞臺,也成為展現高校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重要窗口。高校科研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賦能產業新發展?請看上海高校的擔當和作為↓華東理工大學: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華東理工大學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先後建立了生命健康、現代能源技術、智能製造與人工智慧三個交叉研究院,大力加強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紮實推動學校的科研工作在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性基礎研究、引領型原創研究方面高質量發展,力爭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