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現代產業·一線觀察
越來越多「機器人」為創新發展賦能
——石家莊推動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探訪
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我省首臺導訴機器人上崗;在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自動碼垛、轉運……在石家莊市,擁有「智慧大腦」的機器人以創新為靈魂,以研發為支撐,以應用為落地,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日前,筆者走進科技企業,探索機器人的研發路徑,尋訪機器人的應用場景,追蹤機器人在高質量發展中的「科技面孔」。
9月12日,在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對焊接機器人進行調控。 記者史晟全攝
●更多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出
伸出細細長長的「手臂」,「拿」著白色的圓形標籤,精準地衝著一根約30釐米長的圓柱形特鋼棒材的端面貼上去,接著又自動吸起下一張標籤貼向另一根。短短幾分鐘,一捆特鋼棒材就被眼前這個機器人貼上了特定標籤。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圓圓的『眼睛』可以讓機器人看到棒材的數量、位置,貼完標籤自動停下。」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風山指著眼前的貼標機器人介紹。
「以前特鋼生產企業都是人工貼標,不停地重複這項工作,容易貼錯或者漏貼,還要重新貼。」黃風山說,貼標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
「由於標籤又輕又薄,給機器人配備合適的『手』非常重要。」黃風山介紹,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發團隊結合標籤特性,依據功能需求,確定了負壓吸取標籤、正壓壓緊標籤的方案,選取合適材質的真空吸盤,對它的結構、尺寸進行建模,採用有限元模擬技術對真空吸盤關鍵參數進行優化設計,用了一年多時間,進行了無數次試驗,最終自主研發了多孔陣列型真空吸盤,解決了標籤吸取難題。
這個團隊還設計了具有一定的二級滑動行程的末端操作器,解決了生產車間空間、成捆棒材表面不平齊度及標籤尺寸限制、末端操作器本體尺寸不能過大的問題,保證了貼標的平穩度和牢固度。
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機器人系統,目前已經在特鋼生產企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河鋼石鋼和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進行合作,現在貼標用的就是這個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系統。
此外,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還在研發特鋼棒材端面噴碼機器人。走進另一間研發室,兩名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正在進行試驗。按動按鈕,隨著機器人的「胳膊」一伸一縮,前面的棒材上被噴上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
「編碼就是棒材的『身份證』,是內流通編碼,用於身份識別。」一名參加研發的大學生說。這個噴碼機器人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每一爐棒材的三位序列數的噴碼操作,以滿足生產節拍。
「我們研發的機器人還有很多,比如焊接機器人、拆捆機器人等。」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技術帶頭人張付祥教授說。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深藏在高等學府裡的機器人,正一步步實現從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到推廣應用的轉變,相關成果也正在石家莊逐步落地。
9月12日,在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發團隊成員在對特鋼棒材端面貼標機器人進行調控。記者史晟全攝
●發展應用型機器人產業
「我們正在研發伺服機器人,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為他們端茶倒水。」位於石家莊科技中心的河北為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研發機器人的科技企業,公司董事長韓強指著一個1米多高、雙手託著白色小託盤的機器人說,他們專門成立了6人研發小組,投入資金近百萬元,對機器人的自由活動、定位物品等功能進行深入研發。
「在語音和圖像識別方面,我們採用了平臺數據,實現自學習成長式數據積累;在自由行走方面,我們採用了多電機萬象調整方案。」韓強說,石家莊是老齡人口較多的城市,生活服務機器人潛力巨大。「我們將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資金和技術人才,力求實現更多突破。」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碼垛機器人是最常見的一種。
抓取,轉身,放下……眼前這兩個「大傢伙」,伸出強壯的機械「手臂」移動到物品上方,用鋁合金特製的「手指」牢牢抓住物品,輕輕抬起,又迅速扭轉鋼鐵身軀移動到物料放置託盤區域上方,完美地完成了一次物品取放碼垛流程,動作乾淨利落。
「碼垛機器人能替代人工實現貨物的空間高速碼垛和智能搬運作業。」河北昂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楠說。
走進昂泰機器人科技公司的研發中心,大大小小、各種顏色類型的機器人「手臂」映入眼帘,數十名技術人員手拿工具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調試,盯著電腦屏幕一遍遍修改著控制程序。
「研發人員用了一年半時間才完成第一代碼垛工藝包的優化,在編程時可以調用一個模塊包,簡單輸入幾個數據就可以自動生成程序。」李亞楠說,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升級換代。
如今,昂泰設計的碼垛機器人已經進入石家莊的多家企業,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
去年,廊坊市智恆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石家莊設立分公司,計劃建成一個頗具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園。「我們研發的『應急偵測特種機器人』是一款多功能特種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是由移動底盤、協同雙臂、頭部、多種特種儀器和調度指揮平臺組成,具備仿人體五大感覺系統。」該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
在氣體洩漏、危化品爆炸、火場等極端高危情況下,這款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進行現場檢測、採樣、分析,及時反映環境汙染現狀,排爆及疑似危險品處置。
項目建成後,可解決當地800多人的就業,並形成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集群,持續推動石家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扶持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
放眼全市,冀中裝備集團石煤機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在石家莊進行了煤礦機器人項目合作對接;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德容塑料包裝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金環模具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建立了數位化車間;河北科宸自動化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在線智能檢測機器人可實現一系列智慧檢測;河北兆泰醫療器械科技公司研發的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可幫助下肢失去運動功能的殘疾人實現站立行走;河北中友機電設備公司氣吸式精密播種機可精準播種玉米;石家莊正菱科技公司的醫用膠塞除邊機器人可乾淨麻利地處理膠塞邊角……
初步統計,石家莊市已有數十家科技型企業從事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涉及工業、醫學、生活、教育等多個領域。
今年初,河北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和應用的若干意見》提出,石家莊要推動機器人產業聚集發展,打造特色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等。
近年來,石家莊的機器人研發和應用企業,正在為特色產業聚焦區建設提供更多基礎條件,也在「4+4」現代產業發展格局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擁有「智慧大腦」的機器人,在石家莊創新驅動戰略格局中,正以細膩的創新觸角、全新的科技面孔、強勁的創新能量和不凡的科技實力,搶佔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風口,為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不斷注入澎湃動力。(通訊員李彥水、劉佳鑫 記者王峻峰)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