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格力電器力拓多元化布局,但從營收結構來看,空調業務始終佔據其總收入的大頭。相比同業公司,其多元化進程或顯緩慢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子西
近日,MSCI公告稱,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電器,000651.SZ)從MSCI標準指數和大型股系列剔除,並自12月17日起生效。MSCI公告未提供剔除原因。17日當天,格力電器收盤61.61元/股(不復權,下同),較前一個交易日微漲0.95%。隨後兩天,該公司股價開始小幅下挫,截至12月22日收盤股價為60.11元/股,較當月初收盤價67.20元/股下跌10.55%。
事實上,在MSCI將格力電器剔除相關指數之前,由於外資持有格力電器 A 股佔總股本的比例升至 28.07%,深港通已暫停接受買盤。
據興業證券相關報告,格力電器是歷史上第四隻觸及外資持股佔比28%暫停買入點的股票,也是第三隻因此被MSCI從成分股中剔除的股票。由於觸及28%的持股比例「紅線」後,境外投資者無法通過陸股通繼續買入該股票,不再滿足MSCI對於指數成員「可投資」的要求,因此,MSCI會從相關指數成分中剔除該股票,造成一定程度的外資撤出。
該報告認為,外資撤出擾動有限,外資持股也較難出現斷崖式下降,中長期來看,投資者仍應關注公司基本面。
從最近一個報告期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錄得營收1274.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64%;錄得歸母淨利潤1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06%。與另一家電龍頭美的集團(000333.SZ)相比,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分別落後美的902億元、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格力電器雖力拓多元化布局,其旗下熱銷產品包括熱泵洗護機、抽油煙機、大松輕食飯煲、晶弘魔法冰箱等,但從營收結構來看,其空調業務始終佔據總收入的大頭,即便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營收中仍有近60%來自空調業務。相比美的集團與海爾智家(600690.SH),其多元化進程或顯緩慢。
格力電器今年9月以來股票走勢(單位:元)
數據來源:wind
前三季業績跑輸美的
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格力電器營收已從1500.20億元增至2005.08億元,年同比增速依次為36.24%、33.33%和0.24%,呈現逐年下滑態勢;歸母淨利潤依次為224.02億元、262.03億元和246.97億元,同比增速由44.87%持續下滑至-5.75%。
對比家電行業另一龍頭美的集團,近三年來的營收從2419.19億元增至2793.81億元,同比增速雖由51.35%降至6.71%,呈現持續放緩態勢。不過其歸母淨利潤保持住了連續三年「雙位數」的增長,由2017年的172.84億元增至2019年的242.11億元。
而海爾智家近三年的營收由1592.54億元穩步增長到2007.62億元,同比增速依次為33.68%、12.17%和9.05%;對應各年度,其歸母淨利潤依次為69.26億元、74.40億元和82.0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7.37%、7.71%%和9.66%。
從數據方面來看,經過三年發展,美的集團在營收規模上超過格力電器,且歸母淨利潤指標與格力電器打平。海爾智家的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則都保持正向增長,沒有出現增速為負的情況。
時至2020年三季度末,作為家電行業的兩大龍頭,格力與美的距離進一步拉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錄得營收1274.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64%;歸母淨利潤實現1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8.06%。同期,美的集團營收實現2177.53億元,較格力電器多出900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同比增長3.29%至220.18億元,也超出格力電器盈利水平。
截至2020年12月22日,格力電器收盤價為60.11元/股,總市值為3616億元,較當日美的集團總市值6302億元相差2686億元。
格力電器近三年及一期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wind
營收結構較為單一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近幾年,格力電器力求多元化發展,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產業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以及通信設備四大領域。在格力官網上,就可看到格力熱泵洗護機、抽油煙機、大松輕食飯煲、晶弘魔法冰箱等熱銷產品。但從歷年財報數據來看,其多元化布局收效或並不顯著。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空調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依次為78.58%、69.99%和59.48%,兩年及一期的空調毛利率分別為36.48%、37.12%、32.05%,呈現波動下降趨勢;其生活電器的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由1.91%增至3.19%,智能裝備的收入佔比則由1.57%降至0.30%。
從數據來看,空調業務始終是其收入的大頭,即便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營收中仍有近60%來自空調業務。相比空調業務,其來自生活電器及智能裝備的收入佔比微乎其微。
比較來看,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團暖通空調收入佔比依次為42.13%、42.99%、46.04%,呈逐年上升態勢;消費電器收入佔比由39.66%降至38.14%,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的收入佔比則由9.89%降至6.85%。可以看到,美的集團空調收入比重已有所上升,但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兩者的收入佔比合計仍達到該公司收入的四成,與暖通空調業務一起撐起了美的集團收入的「兩翼」。
而海爾智家2019年營收結構主要由空調、電冰箱、廚電、洗衣機、水家電等組成,五個業務收入佔比依次為14.51%、29.11%、14.70%、22.27%和4.79%,如若不考慮水家電的收入情況,那麼前四項業務收入就佔去了海爾智家總營收的八成。
整體來看,格力電器目前的營收結構或顯單一,其業務收入較依賴空調業務,其品牌形象較為固化,消費者對格力的認知仍更多地停留在空調產品,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其多元化進程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產業在線數據,今年11月,家用空調的生產、銷售臺數分別為1110.97萬臺和1001.67萬臺,同比增速為7.57%和8.89%。其中,內銷541.85萬臺,出口459.82萬臺,內外銷的同比增速分別為6.42%和11.95%。分公司來看,2020年11月,格力電器在內銷出貨量上佔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