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注意能力是指對有意義的聲音刺激的選擇與集中的能力,也叫聽覺專注力,實際上就是傾聽的技能。
如何測試孩子的聽覺注意力,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小方法:
可以通過「漏數」的方法來判斷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發展水平,以1秒說1個數字的速度,從1數到30,中間隨意漏數十個數,孩子聽到漏數的數,就拍手一次。
1)如果孩子能聽出8個漏數的數,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強;
2)如果孩子能聽出6個,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一般;
3)如果孩子聽出6個以下,就說明他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差了。
看誰模仿得像
這個遊戲主要訓練孩子對聲音模式的注意。
要求孩子要閉上眼睛或背對大人,大人做拍手、擊鼓、敲擊的動作,並向孩子提問:」你聽到了幾下聲音? 能不能把剛才聽到的聲音拍下來?」
大人逐漸用不同節奏、不同音量等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剛才的聲音。
看誰聽得準
給孩子讀一組詞,規定某一標準讓他認真聽,當聽到屬於這一標準的詞時,就拍手。年齡小的孩子,所讀詞語數量不宜過多,詞意要簡單。
比如:
聽到動物就拍手:貓、桌子、狗、老虎、蘋果、大象、檯燈、麻雀;
聽到裝水的詞就拍手:盆、電燈、桶、棍子、碗、桌子、盤子、鉛筆、書;
聽到水裡的動物就拍手:老虎、青蛙、雞、鴨、長頸鹿、鯨魚、海豹;
聽到可以寫字的東西就拍手:尺子、橡皮、鉛筆、球、毛筆、錢包、手錶、蠟筆;
慢慢可以增加難度——聽到食物拍一下手,聽到動物拍兩下手:巧克力、鉛筆、蛋糕、企鵝、電燈泡、連環畫、馬、汽車、玩具手槍、蘋果、兔子、花生、雞、眼睛、碗、盤子、米飯、手錶。
看誰做得對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著,並告訴孩子,現在有4種小動物,「汪汪」、「貓貓」、「嘰嘰」、「嘎嘎」,分別有4種相應的動作。
比如:
「汪汪」是將兩手舉起至耳邊,手像狗耳朵一樣上下扇動;
「貓貓」是兩手舉至嘴邊,做小貓持鬍鬚狀,分別向兩邊張開;
「嘰嘰」是兩手相握,食指伸出指向前方;
「嘎嘎」則是兩手手背向上,一手壓在另一手上,手指尖向前,手腕相觸,兩手掌一開一合。
開始家長說什麼,孩子做相應的動作;逐漸增加難度,家長說什麼,孩子不要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家長說「貓貓」,幼兒可做「汪汪」、「嘰嘰」、「嘎嘎」的任意一個動作。
這個遊戲要求孩子把聽到的信息迅速轉換為動作。在反應中既要注意成人發出的聲音,又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動作,對聽覺注意力是很好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