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導演張黎:不懼仙俠古裝霸屏 想拍「文版」武俠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當仙俠古裝霸屏張黎說還會做歷史劇

  《少帥》李雪健劇照。

  由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少帥》將於1月11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開播。1月6日,張黎導演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爆料臺前幕後。從《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566》再到《人間正道是滄桑》,張黎在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上已經摸索出經驗。劇中李雪健飾演張作霖,張黎爆料李雪健有軍裝控,「當兵幾十年有軍人情結,他場場戲都要求穿軍裝。」《天下無賊》中有一句臺詞「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句話原本形容的是張黎。那麼後果到底有多嚴重?張黎「本尊」做出了回應。

  應對審查有訣竅

  想拿80分一定要拍到120分

  《少帥》講述了張學良輝煌而坎坷的前半生。張黎介紹,這部劇從張學良16歲講起,到36歲他與楊虎城策劃了「西安事變」結束。張黎說:「選擇截止到36歲是因為張學良曾經說過,『我的生命從21歲開始,到36結束。』」

  凡是歷史題材電視劇播出,觀眾一定會將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和史料與電視劇進行對比。對此,張黎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一個完整的作品,不是再現歷史。我們說的歷史真實,是歷史精神的真實。」張黎表示,這部劇不是從頭到尾照搬歷史,他強調說:「這部劇講的是另類生命的成長史,所謂另類,取決於特定的歷史時期、歷史特徵和歷史氛圍。不像現在我們的成長,從幼兒園到小學大學再到工作。張學良的際遇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和應對的。」

  張黎認為,張學良的故事對當下的年輕人是有教育意義的,「張學良21歲參加直奉大戰,36歲策劃實施『西安事變』。現在的男孩子,21歲到36歲,幾乎還在『吃奶』。用這個百年前的生命與現在的生命來對比,我們是進步了還是退化了?」

  這部劇是重大歷史題材。「審查很多道。我們去年6月就拍完了,粗剪之後送審,到最後修改完成用了4個月時間。」從《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566》再到《人間正道是滄桑》,張黎導演在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上已經摸索出經驗,他分享了自己的訣竅,「對於審查,我是有一定經驗了。就像考試一樣,想拿到80分,一定要拍到120分。咱不說鬥智鬥勇,但是心裡起碼要有個預判。」

  劇中,張作霖的塑造是個「敏感點」,張黎說:「這次張作霖的人物定位控制得比較嚴。不過李雪健的表演張力十足,力度極大,他的演技讓審查的老先生們折服,他們看戲的時候被徵服了,變成觀眾了,所以審查起來很寬容。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修改了不少臺詞,這部劇是同期錄音,後來還是麻煩李雪健補錄了很多,因為臺詞上做了很細微的修改。」

  挑選演員有標準

  李雪健老師臉上就有戲

  李雪健曾是國民好老公「宋大成」,近幾年塑造的國民好父親的形象也深受觀眾認可。他的形象似乎與張作霖這個大軍閥、東北王的形象相去甚遠,張黎表示,選擇李雪健主要是因為看中他的生命境遇,「演員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有了大量的生命經歷,我覺得對於把握角色是管用的,尤其是男演員。我這部戲用的都是臉上充滿生命感的男演員,不是說這種臉就符合歷史,但他們這種臉本身就符合歷史,滄桑,有內容。」

  張黎爆料,李雪健是「軍裝控」,「我們給大帥設計了很多服裝,軍裝、大帥服、常服、禮服、長袍馬褂、冬服夏服、裘皮的、呢子的。他卻老跟我說,『這場戲我能不能穿軍裝?』有的情節,他穿軍裝來演確實不合適,但他就是糾結這事兒。每場戲張作霖後面都得跟著幾十號人,他一穿軍裝,這場戲的幾十個演員的服裝都得跟著他變,而且是從頭到腳,連襪子都得變,要做特別大的調整,可費勁了。」要是一般人,這麼任性的要求,張黎肯定是拒絕的,但是李雪健在他心中是「老戲骨」「老爺子」,「他一句話,所有人就得變。」

  李雪健在這部劇中的戲份很重,「一共48集,他的戲到33集左右。」李雪健前不久出席該劇的發布會,身體消瘦,聽力非常不好,做採訪需要戴上助聽器。不過張黎說,李雪健特別愛演戲,「我拍到什麼時候他就演到什麼時候,從來不休息。別看他身體不太好,但到了片場,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他已經把表演當做生命的唯一了。他平時沒太多社交,就是看劇本、演戲、回家,也沒嗜好,不好吃不好喝,不抽菸。」

  如何看待IP劇

  大IP是靈光乍現想拍「文版」金庸劇

  從大銀幕到小螢屏,近一年來討論最多的就是大IP劇。但在張黎看來,大IP其實就是「點子」,沒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張黎更是斷言:「大IP是靈光乍現。我們斷章取義的把美國人的經驗拿過來用,人家做了幾十年,我們今天只是炒這個詞而已,其實很多人並不真正明白這個詞的含義。」談及IP與編劇孰輕孰重,張黎的看法是:「出點子的和編故事的是不矛盾的,各自掙各自的錢嘛。」

  影評人李星文曾說:「今年是IP劇霸屏的一年,現在流行的是仙俠劇、古裝劇和小鮮肉。」《少帥》這類歷史人物劇在此時出現顯得有些另類。張黎認為,良心劇總會有他的位置,「從商業角度講,古裝劇、仙俠劇多無可厚非,有市場是個特別大的好事,但是也一定會有問題。我想總會有一些真誠之作、良心之作。這部劇總會有它的位置。個人認為《少帥》這類題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應該有一個正常的收視水平。」

  張黎坦承,以後還做這種類型的劇,但選擇會更加謹慎。而時下,他的創作緊跟潮流,瞄準時下大火的網絡劇,「網絡劇多好啊。美國的季播劇多好看。下面我要拍的是跟名著有關的戲,我一直想拍金庸劇,只不過是金庸的『文版』,現在拍的都是武版,我拍的絕對不飛來飛去,正經把金庸骨髓裡的東西拍出來,通過人物和表演把情節表現出來。」

  黎叔來爆料

  生氣會打人後果很嚴重

  張黎在圈裡的稱呼就是「黎叔」。「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句話指的就是張黎,記者求證,後果到底有多嚴重?張黎一語道破天機:「打人。」見過張黎導演的人都知道,他面容秀氣,談吐斯文,說話慢聲細語的,誰能想像得出,這樣一位導演在片場會上演全武行?張黎說:「這次拍戲就把道具給打了。因為他故意的,你可以笨,可以沒經驗,但不能故意。故意就是對我們所有人不尊重。」

  張黎自曝,武打招式主要是踹,「那天所有演員都在,包括李雪健老爺子,片場特別冷,我們那場戲是拍四五十人吃火鍋,4個桌子。因為是同期錄音,現場不可能生暖氣,不然就穿幫了。演員都到了,鍋都點上了,該上菜了,道具端著一盤菜放第一個桌子上,然後他出門端著第二盤菜,放第二個桌子上。一桌起碼得有七八個菜吧。照他那速度拿下去,得3個小時。我在報話機裡催他,能不能快一點?他充耳不聞。那怎麼辦,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打,從此這孩子老實了,因為他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以後再也沒犯過這毛病。」不過張黎也說,自己在片場著急生氣,漸次少了起來。問他年輕的時候是不是比這還火爆,他哈哈大笑:「當然!」

  京華時報記者趙楠楠 京華時報製圖謝瑤

(責編:王藝錠、陳苑)

相關焦點

  • 導演張黎:與自己對抗才有意義
    由張黎執導的古裝玄幻武俠劇《武動乾坤》第一部於日前在優酷和東方衛視收官。喜歡他這口兒的觀眾,把張黎的劇當作嚴肅藝術、國產劇中的奢侈品,《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往事》《孔子春秋》《少帥》等舊作,時至今日仍被很多觀眾反覆重溫。  然而被譽為「中國最好歷史正劇導演」的張黎,破天荒接了古裝大IP劇《武動乾坤》,隨之而來的卻是評價與口碑前所未有的兩極化。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張黎這兩個字是最不可能與武俠玄幻、東方傳奇題材劇產生聯繫的。
  • 新世紀以來的兩個十年,張黎導演的風格迥然不同
    今天這一期,我們聊聊張黎導演的經典作品和近年來的創作。張黎作為電視劇導演,在新世紀前十年的主要作品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三部劇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張黎感嘆說,人還是這幫人,但是氛圍卻和以前的劇都不一樣。《四十九日·祭》張嘉譯 飾 法比2016年初播出的《少帥》,是張黎和江奇濤的再度合作。這部劇呈現了張學良前半生中很多鮮為人知的側面,到西安事變後戛然而止。張黎說,「野史、八卦這些事,不可用來作為定位一個人物的基礎。
  • 導演張黎:越界又兩難
    顯然,儘管張黎的作品常常能凸顯出他對歷史的穿透力,但歷史對他這一代人的後坐力同樣深遠,影響著他的工作方式和理念表達。對專業的執迷,以及對創作的信任,在張黎和他的同輩人身上尤為明顯。  拍《少帥》的時候,演員張歆怡記得,張黎每次打光都要打很久,怎麼調光才能讓演員顯得更好看,什麼樣的布景才能與人物形成互動關係,都是他會強調的。
  • 宋佳:張黎是大神級的導演,讓我演什麼都願意
    出道以來無數次與導演張黎合作,雖然緋聞傳得滿城風雨,但宋佳毫不掩飾對張黎的崇拜,在她看來張黎是大神級的導演,讓她演什麼都願意。       憋屈   于鳳至很隱忍我和她一點也不像   《少帥》中,宋佳飾演的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 張黎:就算《走向共和》解禁 我也不同意重播
    原標題:張黎說就算《走向共和》解禁了,自己也不同意它重播  「作為中國最會拍歷史劇的導演之一,張黎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強勢、自我和堅持,也得益於他別具一格的歷史觀。  導演張黎是1957年生人,按照他自己的虛歲算法,今年60歲了,但是時間在他身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痕跡。頭上沒有白髮,臉上也沒什麼皺紋,喜歡穿深色的衛衣,像很多年輕人一樣愛吃零食。
  • 拍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張黎也開始拍玄幻了
    拍《少帥》的時候,演員張歆怡記得,張黎每次打光都要打很久,怎麼調光才能讓演員顯得更好看,什麼樣的布景才能與人物形成互動關係,都是他會強調的。演員王勁松回憶,拍《大明王朝1566》的時候,當時有個笑話,一位臨時演員在現場有些緊張,可能是沒見過這麼認真的隊伍,結果老是忘詞,身邊的燈光組師傅終於忍不住了,就用湖南話給他提詞,竟然一字不差。
  • 張黎:楊洋強烈地想成為一個好演員
    這其中除了原著作者天蠶土豆有著超強號召力,更因為劇中不僅由「小鮮肉」楊洋出任男一號,執導的更是導演過《人間正道是滄桑》《少帥》等多部大作的名導張黎。  前天,將於下周二起登陸東方衛視的《武動乾坤》在上海舉行了開播發布會。其間,楊洋和張黎接受了記者專訪。  開拍前一天楊洋緊張到失眠  楊洋也自言為這部劇相當費心。「最開始聽到說是張黎導演時,不敢相信。
  • 《延禧攻略》開撕《武動乾坤》導演張黎
    張黎導演的一篇採訪,因為提及《延禧攻略》成功被送上斷頭臺。一言不合,網友對張黎和《武動乾坤》群起而攻之。張黎導演一個小時之內火遍某社交平臺,憑藉一篇採訪喜提頂級流量。起因是,張黎在接受新浪採訪是,記者提及最近《延禧攻略》很火問他看了嗎?張黎回覆: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討論不是劇的劇。
  • 導演張黎談《四十九日祭》:導演與劇本是翻譯
    在當今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沉重的作品往往叫好不叫座,張黎並不在意收視率如何,他說拍《四十九日祭》有兩個意義,一是審視,二是警醒,「南京大屠殺在我腦子裡轉了幾十年了。還是那句話,忘記屠殺,就等於第二次屠殺。」作為《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版,張黎並沒有選擇沿用影片原名,但拍攝地選擇了同一個拍攝基地。
  • 又一「下飯劇」將襲:《武林外傳》導演再拍古裝喜劇,你追不追?
    《武林外傳》作為一部輕古裝喜劇,即使是十幾年過去了,再回頭翻看依舊是滿滿的回憶,這部作品很好地將古裝劇、情景劇、喜劇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不金保留了傳統元素,還加入了流行網絡用語、綜藝節目等等,可謂看點滿滿。再加上一群演技生動的閆妮、殺沙溢、姚晨、姜超、王莎莎等演員,為這部喜劇增添了不少看點。
  • 張黎:《武動》有考據,《曹操》不洗白,曾國藩是「白月光」
    2016年5月,當張黎籌拍《武動乾坤》和《江山不悔》的消息公布以後,影視獨舌第一時間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專注歷史劇的張黎,竟然對網絡小說產生了興趣,並且一拍成雙,著實令人好奇。彼時,面對新的題材和嘗試,張黎導演興致滿滿,有意在這個領域做一個標杆劇。兩年後,玄幻劇《武動乾坤》終於播出。
  • 張黎首拍IP傳奇劇 回應起用流量明星質疑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每天就四毛錢,包括導演、燈光、攝影、演員,所有的人都一樣,一天四毛錢,還得交兩毛五,因為得吃飯。就剩下一毛五,大家那都是熱火朝天的幹啊,能幹,想幹的,他都幹著,不願意幹的他就幹別的去了。
  • 少帥張學良:他是歷史的頑童 歷史卻因他改變
    樓主最初被這部劇吸引是因為導演張黎,他執導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清鹽商》等等,都是品質很高的歷史劇,裡面人物的共性是,雖是歷史人物,卻不臉譜化,都有著自己作為的「人」的個性。三年前,導演張黎身陷一個宏大項目的泥沼:以100集的篇幅拍攝二戰時的亞洲戰區。
  • 古裝網劇《清風朗月花正開》將拍,導演履歷亮眼,愛奇藝重磅推出
    古裝網劇《清風朗月花正開》將拍,導演履歷亮眼,愛奇藝重磅推出要說到最容易出爆款的題材,應該當屬古裝劇了。歷史類、仙俠類、神話類等題材近年來爆款頻出,年初的《傳聞中的陳芊芊》、《天舞紀》、《暮白首》等,收視率都非常不錯。最近,又有一部古裝劇即將在2021年1月份開機了,這部將以網劇形式播出,也是愛奇藝重磅推出的網劇之一。這部劇叫《清風朗月花正開》,目前,官方已經公布了主創團隊成員,這個陣容可以說是金牌班底了。
  • 崔鵬《新甘十九妹》演尹劍平 被封「古裝王子」
    中新網12月3日電 武俠大作《新甘十九妹》近日正在無錫熱拍。  《新甘十九妹》未播先火 「古裝王子」受追捧  《新甘十九妹》改編自武俠作家蕭逸先生的同名作品,圍繞甘十九妹和尹劍平之間因家仇結緣,彼此想愛又不能愛的糾葛感情,展開一段恢弘的武俠傳奇故事。在該劇籌備期間,男一號「尹劍平」的扮演者一直懸而未決,一時成為原《甘十九妹》影迷們關注的焦點。
  • 張導演自己想拍大片,要跟已經拍過國際大製作的其他導演叫一板
    張導演自己想拍大片,要跟已經拍過國際大製作的其他導演叫一板主題:古裝主旋律與權威主義話語我小有納悶但並不太驚訝的是,在前面已經有那麼多人情味十足、情感豐厚感人的武俠影片之後,張藝謀導演怎麼有本領把《英雄》拍成這麼一部驚人之作:它毫無人味、充滿了皇權思想的豪情壯志。
  • 「東方濾鏡」下的仙俠、古裝文化產品正組團出海
    本以為被貼上「叫好不叫座」的標籤,就是對一部劇「涼涼」的蓋棺定論。沒成想牆裡開花牆外香的「海歸」經歷又為《天盛長歌》帶來了流量的第二春。「很難過知微死了,想跟編劇聊人生,想看原著,這本書有英譯本了嗎?」
  • 武俠經典《笑傲江湖》原定的任盈盈是葉倩文,共用了6個導演
    【用了6個導演的武俠經典《笑傲江湖》,原定的任盈盈竟是葉倩文】都說92年的《新龍門客棧》是新派武俠的裡程碑之作,91年的《黃飛鴻》引領了新派武俠電影的風潮,其實早在1990年徐克的《笑傲江湖》,就已經開始對華語武俠電影進行創新的嘗試了。
  • 《少帥》上演"權力的遊戲" 軍閥暗戰揭處世哲學
    由北京文化·世紀夥伴文化傳媒出品的大型權謀歷史劇《少帥》正在每晚19:30的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優酷土豆同步熱播。這部由「國寶級」年代戲導演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宋佳領銜主演,張歆怡、黃品沅、餘皚磊、白宇等人傾情加盟的2016開年大戲,演繹了少帥張學良跌宕起伏的前半生歷程,自開播以來備受業界和觀眾的喜愛和支持。作為一部年度權謀大戲,劇中不僅有麻辣的臺詞,還包含著意味深長的處世哲學。
  • 沒有審美的香港導演,是你把《有翡》毀了
    內地影視行業拍古裝劇,似乎很喜歡用香港導演。或許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導演是業內標杆,但現在,世道真的變了。黃健中是正兒八經的京圈導演,在2001年之前,他拍的大多是近現代劇,《笑傲江湖》是他導演的第一部古裝武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