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100毫米艦炮——海軍換裝的新型130毫米隱身艦炮更加先進

2020-12-16 幀察小站
052D上裝備的130毫米炮

在052D飛彈驅逐艦上,第一次裝備了新研製的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這是國內自主研製的新一代 大口徑艦炮,也是130毫米艦炮在大中型作戰艦隻上的首次回歸。

H/PJ-87單管100亳米艦炮

在早前建造的052B和052C上, 裝備的是國產H/PJ-87單管100亳米艦炮,這是國內基於法國100毫米緊湊型艦炮研製的改進型號,其優點是射速高,可達90發/分,原計劃用作中國海軍驅護艦的統一型主炮。但是,海軍在實際使用中發現, 該炮原計劃配套的防空型制導炮彈因為口徑偏小、國內小型化元器件不過關、價格昂貴而未能實現,而該炮的彈丸重量、初速都小於國內原有的79式100毫米雙聯裝艦炮, 射程也降低了,導致對海、對岸攻擊火力顯著下降。這說明了在海軍主戰艦隻上裝備單一口徑主炮是不符合當時國內的技術發展水平的, 為此,海軍重新確立了76毫米和130毫米並用,前者側重防空,後者側重對海、對陸攻擊的新一代主炮裝備技術路線。

海軍新型130毫米炮

與051型飛彈驅逐艦上裝備的76式雙管130亳米艦炮不同,新一代的單管130毫米艦炮事實上是在俄羅斯AK-130雙管艦炮的基礎上研製的。76式雙管130亳米艦炮具有初速高、射程遠,威力大的優點,但由於其前身為二戰時期設計的B-13單管130毫米非自動艦炮,限於當時技術水平,為了降低人工裝填難度,採用彈丸和發射藥筒分開的分裝式炮彈,這使得具有自動裝彈功能的76式雙管130毫米艦炮在裝彈時,必須先將彈丸和藥筒一同放在裝彈機上,才能裝彈入膛,無法大幅度縮短裝填時間,射速只有約15發/眾而AK-130雙管艦炮採用重新設計的整裝式炮彈,彈丸和藥筒組合為一個整體,裝彈機只要簡單動作就能完成炮彈裝填,因此其射速最大可達90發/分,但AK-130雙管艦炮全重達90噸,適裝性太差,只有大型艦隻才能搭載。而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由於繼承了AK-130艦炮的整裝彈設計方案,其射速可以達到35發/分以上,而重量卻比AK-130大幅度減輕,估計只有40噸左右,在中型水面艦隻上也可以搭載,適裝性有了很大改善。

AK130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點是,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的普通炮彈應該是沿襲AK-130艦炮,雖然彈丸重量略輕於76式130毫米艦炮,但由於新設計的彈體可以容納更多的炸藥,所以威力反而有所提升。新型單管 130毫米艦炮作為中國最新研製的大口徑火炮,其先進之處還表現在其作為一個火力系統所配備的高性能彈藥。

對於傳統身管火炮而言,由於各種誤差的存在, 特別是在進行遠程射擊時,要準確命中靶心很難,所以,以美國為首的先進海軍國家都為大口徑艦炮研製了制導炮彈,以提高命中率。與之相仿,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也配備了國產的制導炮彈系統,以實現遠程射擊時的高命中率。國外遠程制導炮彈目前主要採用的是慣導GPS制導和末端主動尋的的制導模式,雖然效能高,但價格昂貴,特別是可承受火炮發射的高過載的末端尋的系統很容易造成成本大幅度上升。 而據國外媒體聲稱,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採用的是與目前其他國家都不同的一種獨創方法來提高命中率, 這種辦法就是採用一種特殊的電視偵察炮彈。在需要準確攻擊高價值點目標時,將先發射一發電視偵察炮彈,隨即發射數發制導炮彈,電視偵察炮彈首先飛抵目標區域上空,彈出電視偵察裝置,打開減速傘緩慢下降,電視偵察裝置迅速掃描目標區域,發現目標後,測定出其準確位置,並將彈道修正參數發送給後續的制導炮彈。由於電視偵察裝置在減速傘的作用下能維持在目標區域上空一段時間,這使得後續的制導炮彈可以在電視偵察裝置的數據指導下進行修正,實際上相當於實時化的校射,這樣對制導炮彈的末端制導裝置要求就降低了很多,制導炮彈的成本也可以明顯下降。而敵方對電視偵察炮彈卻沒有什麼好辦法應付,普通火炮對這種微小目標的命中率幾乎為零,「密集陣」 、「守門員」 之類的反導火炮則受射界限制,難以進行有效攔截,如果敵方艦隻動用昂貴的防空飛彈進行攔截,則效費比十分低下,還消耗了數攝有限的待發飛彈。

052D近防系統開火

可見,在配用了電視偵察炮彈之後,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可以用比國外同行更低的代價來進行遠程精確打擊。當然,電視偵察炮彈也不是十全十美,其有效應用範圍受到火炮遠程射擊散布的限制,如果射程太大散布區域超出了電視偵察裝置的視場範圍, 就很有可能捕捉不到目標,但在新型單管130毫米艦炮的正常射程範圍內,還是可以保證使用的。

相關焦點

  • 以紐約為名,無戰績:美國海軍第一批裝備356毫米艦炮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戰列艦的發展,一直有著對方防禦厚一級,那麼主炮口徑加一寸或兩寸,對比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發展規律,一直到二戰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巔峰時的460毫米(約18英寸)艦炮為止,不過在一戰時代,356毫米艦炮還是「罩得住」的,當時世界海軍強國都在建造具備同等火力的新戰列艦,其中就有美國
  •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穿甲能力有多強?鋼板如紙片
    戰列艦380毫米艦炮遠射:擊穿裝甲和數據一樣「簡單」由於大和號戰列艦的艦炮口徑高達460毫米(也說是457毫米,約18英寸),對比同時代戰艦嚴重「超標」,理論上同時代任何戰艦都被會被擊穿,因此這裡就不說這個「BUG」了。
  • 美國給萬噸大驅裝高超音速飛彈,沒想到尺寸太大,竟要拆除艦炮!
    曾幾何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可能會成為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驅逐艦之一,這都要歸功於它的全面隱身化設計和先進的武器裝備。採用了最前沿的黑科技,因此「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被人稱為「最強驅逐艦」。該艦的進攻性武器包括垂直發射的戰斧對陸攻擊飛彈和兩門155毫米口徑的高級艦炮系統(AGS),該艦炮可發射精確制導的150公裡射程的遠程對陸攻擊炮彈(LRLAP),但2016年海軍以成本為由取消了對LRLAP炮彈的進一步採購,改為裝備普通彈藥。原來,一枚高科技炮彈的價格相當於一枚戰斧式巡航飛彈的價格,大約80萬美元。
  • 1分鐘投12噸彈藥,火力堪比戰列艦,最強艦炮巡洋艦「得梅因」級
    事後,美國海軍認為,美國海軍的巡洋艦之所以不能夠壓制日本的巡洋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巡洋艦所裝備的203毫米艦炮射速實在是太低。因此,研製一款射速更高的巡洋艦成為了美國海軍當時需求。瓜島海戰,美軍巡洋艦一度被壓著打新型艦炮在1943年開始研製,口徑仍然為203毫米,但是身管倍徑為55倍,保證了射程和威力。
  • 我國海軍072A/B型坦克登陸艦可搶灘立體登陸,配備此型號武器火力強大
    2013年,為了替換逐步退役的072型登陸艦早期型號,072B型開始由武昌造船廠、白馬造船廠共同建造,部分艦載設備進行了更新升級。艦首的76F雙37毫米艦炮被替換成了最新的H/PJ-17型單管30毫米艦炮。新建072B型滿載排水量5008噸,比原072A型略大。最高航速提高到20節。
  •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美國海軍德梅因級重巡洋艦便是這一型戰艦中的最強者,該級戰艦滿載排水量達2萬1268噸,裝甲總重為2189噸,艦長219米,擁有3座三聯裝主炮塔,單個炮塔重達451噸,火炮口徑為203毫米,最大射程達到27.25公裡。
  • 最強中國出口戰艦,巴基斯坦海軍的中堅力量,足以對抗印度海軍
    ▲F-22P型護衛艦在認真考慮了巴基斯坦海軍提出的意見後,中國方面認為可以在保證相對"低成本"的前提下,在053H3的基礎上融入最新054A護衛艦的部分設計特點和艦載武器系統,設計一種稱為F-22P的新型護衛艦。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1927年法國開始建造絮庫夫號潛艇,雖然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附加限制,要求籤約國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不超過2800噸,艦炮口徑不超過150毫米,不過法國還是堅持將該艇保留了下來,不過該級艇只建造了這一艘,也就是絮庫夫號。
  • 陸上420毫米巨炮:炮彈820公斤能飛1分鐘
    該炮加上炮車全重大120噸,口徑高達420毫米(海軍版410毫米巨炮還要等到幾年後的日本長門號),炮彈重量達到820公斤,其發射藥的重量達到200公斤,發射速度「高達」8發每小時
  • 軍艦甲板會被艦炮射擊拋出彈殼砸壞嗎?銅製彈殼又會被回收嗎?
    這時肯定有人想問,軍艦的甲板會不會因為艦炮射擊拋出的巨型彈殼而被砸壞呢?從它的各項數據指標來看,這個問題是不會存在的。現在使用的戰艦大多配備76毫米、100毫米、127毫米、130毫米的主炮,艦炮的拋殼點位於炮管的正下方,垂直於艦艇平面,這樣的設計決定了,艦炮使用的炮彈絕大部分都是含有金屬成分的彈殼,在發射炮彈這個過程,系統全是自動化操作,發射完炮彈遺留的彈殼會自動退膛,落在拋殼的位置上,輕輕一推它就會被拋出炮塔,同時下一發炮彈已經在發射位置等待。
  • 碧海利劍—中國海軍「旅大」組飛彈驅逐艦(組圖)
    首艦一九六八年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一九七零年下水,一九七一年交付海軍,一九七五年設計定型,共有22個省市、260多所工廠參與,其中有很多設計依照蘇聯科特林級,艦體為高幹舷平甲板,但尺寸、裝備和細部都有不同。其中幾艘稍加改裝後,在艦中的主桅上安裝了早期預警雷達。此外,該型艦還配備有57毫米和37毫米口徑的雙聯裝對空火炮。蒸汽輪機36000馬力,標準排水量3250噸。
  • 新型835江山艦曝光 低調入列東部戰區海軍某掃雷艦大隊
    江山艦為海軍081型掃雷艦改進型,由中國船舶集團下屬桂江造船廠建造,2018年7月經海軍參謀部批准命名為中國解放軍海軍江山艦,同年年底在桂江造船廠下水,2020年初入列命名授旗儀式在浙江舟山軍港舉行,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081型掃雷艦(北約代號:渦池級)是繼082II型「渦藏級」列掃雷艦之後,中國建造的一款新型近海掃雷艦。
  •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驅逐艦,驅逐艦巡洋化大噸位強火力,二戰炮驅的...
    在往期講德國88炮的時候我曾說過,德國為海軍提供艦炮的有兩個廠家,分別是克虜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而且這兩家公司也是有著明確的分工,大口徑的艦炮炮由克虜伯公司負責研發製造,而中小口徑的艦炮由萊茵金屬公司負責研發製造。
  • 捍衛南沙的「中國炮」:從人操卡殼到遙控隱身的砥礪奮進
    【揚基幀察站】上次寫76式雙130艦炮時,我去請母親翻拍以前的老照片,因為我記得自己曾經站在130炮管之間拍照留念來著。不過母親發回來的圖顯示,河馬的記憶出現了偏差——其實我爬上過的是79式雙100艦炮,130對於小時候的我而言,太過龐大了。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海戰之一,日德蘭海戰是鋼甲巨炮的戰列艦們,最終重要的一直對決,其中從裝甲艦、無畏艦到超無畏艦,從戰列艦巡洋艦到戰列艦,更新的戰艦,更大的主炮口徑佔據著更加明顯的優勢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荷姆茲海峽的隱身衛士 深度解析:夏米赫級輕型隱身護衛艦
    而作為阿曼蘇丹國作為富庶的中產產油小國,為了保衛海上石油運輸命脈和海岸線的安全,引進了當時世界一流的輕型護衛艦—「夏米赫」級輕型隱身護衛艦。 反艦能力 艦首裝備了1門「奧託·梅萊拉」76毫米艦炮,最大射速120發/分,對海/對岸最大射程30千米(使用制飛彈藥),對空最大射程12千米;